珍惜當下,寧靜致遠,安住當下,寧靜致遠,心生一念,境轉一片是什麼意思

2022-07-11 23:02:10 字數 3932 閱讀 2476

1樓:

我認為,這句話非常的**,每個人都應該珍惜當下的幸福,好好的生活好好的愛自己身邊的人,只有把當下的日子過好,才能夠把生活過得更加的完美。

2樓:p**en武

沒錯,每個人都應該珍惜當下。不能活在過去。也不能寄託未來,現在才是每個人需要把握的。

3樓:曾經難為的一笑

要珍惜眼下的一切,要知道滿足,一生都會心靜如水。

4樓:在皇甫山玩三國志的海兔陳

珍惜當下,寧靜致遠。可以肯定地說是好句,珍惜當下,也就是現在,要我們去加倍的珍惜,或努為工作,或勤奮學習,或好好生活,要看個人的年齡段。該做什麼做什麼,做好。

寧靜致遠,做事,遇事,不急不躁,看長有遠,要有詩與遠方的理想。才能到達遠方。

5樓:

珍惜現在的生活和時光,保持心境的平衡和目標非常的高遠。

6樓:江逸黎

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眼就過完了啊

7樓:春天

我們現在都要珍惜當下寧靜資源。不管是以前發生的,還是今後將要去做的,都要珍惜當下。過去的就讓他隨著時間過去吧,將來我們要努力的去實現我們想要實現的目標。

8樓:匿名使用者

有空的時候看看行為經濟學,【珍惜當下】是非常不經濟的行為。

9樓:百小度

清晰最佳明星字典,就是要珍惜現在,永遠的寧靜的環境要看得遠一點

10樓:海豚八寶

贊同。每個人都要過好當下,

才有可能展望未來。不然

當下沒有好心情,好的狀態,

或者身體欠佳,都不會對未來有

太多的期待。珍惜當下是最重要的,

珍惜眼前的人和事,靜待花開,不疾不徐,

任歲月流逝,平常心對待。

11樓:體娛荒原

你說得很好

我們都要珍惜當下

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安住當下,寧靜致遠,心生一念,境轉一片是什麼意思

12樓:金融石頭

安住當下,寧靜致遠

·《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佛教主張把三「心」抽離,讓時空化整為零,在諸不可得、心無所住中尋找「即時」的安身立命之處,這個「即時」就為安住當下。

·當下的真義,是發生在本心自性正覺的某一時刻,也就是說,你在那一時刻自性得悟,那一時刻就是你的當下。

·心安即是禪,心安即是富樂。不論世事多變換,也不論外界多嘈雜,只要你能夠保持自己內心的安詳、安定、安放,不受外界所幹擾,你就能如己所願地進入禪的意境,徜徉於佛的智慧涅盤中,就等同於你已擁有了生命源頭的活水。

·世間沒有中庸,無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無所住就是中庸;空一切法才是中庸之道。

·「無所住就是安住,想要安住在**都不對。」

無所住就是自在,無所住就是解脫,無所住就是不著相,無所住就是沒有分別,雖分別不作分別想,清清淨淨又明明白白這顆心,用這顆心來修行就對了。

心生一念,境轉一片

·心能生念,也能消念。一念生起,善得佛,惡入魔。佛、魔之別,恰是人心之別,也是一念之別。所以六祖慧能才說:「一念悟,眾生即佛;一念迷,佛即眾生。」

寧靜致遠的下一句是什麼?

13樓:匿名使用者

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是這樣的順序,不是下句是上句

14樓:高初許湛藍

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出處含義

15樓:我的團長是檸檬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當作於蜀漢建興十二年(元234年),是諸葛亮晚年寫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諸葛亮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為了蜀漢國家事業日夜操勞,顧不上親自教育兒子,於是寫下這篇書信告誡諸葛瞻。

作者簡介:

諸葛亮(181—234),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字孔明,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早年避亂於荊州,隱居隴畝,時稱「臥龍」。

劉備三顧茅廬,他提出聯合孫權抗擊曹操統一全國的建議。此後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劉備稱帝后,任為丞相。

劉禪繼位,被封為武鄉候,領益州牧,主持朝政。後期志在北伐,頻年出征,與曹魏交戰,最後因病卒於五丈原。有《諸葛亮集》。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

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擴充套件資料

賞析:古代家訓,大都濃縮了作者畢生的生活經歷、人生體驗和學術思想等方面內容,不僅他的子孫從中獲益頗多,就是今人讀來也大有可借鑑之處。

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後人譽為「智慧之化身」,他的《誡子書》也可謂是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的名作。

文章闡述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讀來發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後來更成為修身立志的名篇。

《誡子書》的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

在《誡子書》中,諸葛亮教育兒子,要「澹泊」自守,「寧靜」自處,鼓勵兒子勤學勵志,從澹泊和寧靜的自身修養上狠下功夫。他說,「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意思是說,不安定清靜就不能為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不下苦功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

《諸葛亮教育兒子切忌心浮氣躁,舉止荒唐。在書信的後半部分,他則以慈父的口吻諄諄教導兒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這話看起來不過是老生常談罷了,但它是慈父教誨兒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話,是他人生的總結,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這篇《誡子書》,不但講明修身養性的途徑和方法,也指明瞭立志與學習的關係;不但講明瞭寧靜淡泊的重要,也指明瞭放縱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則方面對其子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甚至在一些具體事情上也體現出對子女的細微關懷。

臨大事靜氣為先,遇險灘寧靜致遠.什麼意思

16樓:匿名使用者

1、一日三笑,人生難老。一日三惱,不老也老。

2、心胸狹隘、鼠肚雞腸、斤斤計較、命不久長。寬巨集大度、心曠神怡、處事大方、長壽健康。

3、天天常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逢君莫問留春術,淡泊寧靜比藥好。

4、天怕烏雲地怕荒,人怕疾病草怕霜。心靈的疾病,比肌體的疾病更危險。

5、順其自然,量力而行。善待自己,無愧於心。隨遇而安,自成天趣。信馬由韁,快樂安康。

6、生活像鏡子,能照人影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常哭病來了,常笑病沒了。

7、人無泰然之習性,必無健康之身體。

8、人生有緣才相聚,何必與人過不去。人逢花甲嘆時短,我命在我不在天。

9、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髮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於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

10、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鍵。千養生,萬養生,心理平衡是「真經」。

11、難能之理宜停,難處之人宜厚,難為之事宜緩,難成之功宜智,

12、臨大事靜氣為先,遇險灘寧靜致遠。

13、房寬樓寬,不如心寬;千好萬好,不如心好。

14、大笑養心,抑鬱「傷」心。注重養生,先要養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終生保健,終生康健;終生養生,終生康寧。

關於"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名人名言及事例

寧靜致遠什麼意思為什麼致遠寧靜致遠是什麼意思

寧靜致遠 其意是要求人們,靜下心來,潛心苦學,冷靜的觀察世事的變化,唯如此,才能 遠矚,明察秋毫。致遠 是說明能達到一定的高度 出自於諸葛亮的 戒子篇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是 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 遠矚。致遠在這裡的意思是 遠矚,所以就沒有為什麼了。...

」寧靜致遠」的含義是什麼,寧靜致遠是什麼意思

此句出自諸葛亮的 戒子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 君子的操守,應該 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不澹泊就不能...

寧靜致遠是什麼意思,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是什麼意思?

基本解釋 寧靜致遠 平穩靜謐心態,不為雜念所左右,靜思反省,才能實現更遠的目標。或 只有心境平穩沉著 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 有所作為。詳細解釋 詞語出處 此句最早出自西漢初年劉安的 淮南子 主術訓 諸葛亮的 誡子書 也有引用。淮南子 主術訓 片段 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側目而視,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