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發生的原因是什麼,日食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2022-05-17 19:51:43 字數 5733 閱讀 6862

1樓:易書科技

日食發生的原因說起來很簡單——月球執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而遮住太陽之故,但要較透徹地闡明日食的發生規律卻是相當複雜和棘手的。我們現在的日食知識是從古以來長久觀測研究逐漸積累下來的,至今仍有需要深入探索的問題。這裡按歷史發展來介紹有關知識,「溫故而知新」,可以得到某些啟迪。

古代人仰望星空,直觀感覺好像大多數星辰嵌在一個巨大的天穹或天球上,繞地球旋轉,因而稱它們為恆星;但有5顆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卻常在恆星之問遊動,稱為行星;而月球和太陽在星空的「視運動」有規律地迴圈。用三角測量法測出了太陽比月球遠……公元2世紀,集古代天文學成就,托勒密在其名著《天文學大成》中闡述了宇宙地心體系(即地心說),認為地球靜止於宇宙中心,各行星在其特定,的本輪和均輪上繞地球轉動,且跟恆星一起每天繞地球轉一圈,試給天象規律作了一種數學理論描述,有其歷史功績。因他否認上帝,直到2023年教會還禁止講授他的理論。

直到後來,教會才把地心說作為統治工具,禁錮人們的思想。

2023年,哥白尼在名著《天體執行論》中提出宇宙日心體系(即日心說),形成太陽系概念。他論證了地球和行星依次在各自軌道上繞太陽公轉;月球是繞地球轉動的衛星,同時隨地球繞太陽公轉;日月星辰每天東昇西落現象是地球自轉的反映;恆星比太陽遠得多。正如書名中「revolution」一詞有「執行」(繞轉或公轉)和「革命」雙關意思,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

18世紀初,開普勒分析第谷留下的行星觀測資料,發現「行星運動三定律」:

(1)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是橢圓.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2)連線太陽到行星的直線(向徑)在相等的時間掃過的面積相等;

(3)行星公轉週期p的平方與軌道半長徑n的立方成正比,即對下標i=1,2,3……示的各行星,有等量公式表述為:

p12〖〗a31=p22〖〗a32=p23〖〗a33=k(常數)

繼而,牛頓總結當時的天文學和力學,進行科學抽象和數理推演,寫出名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由開普勒定律匯出萬有引力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f跟它們質量(m1和m2)的乘積成正比,跟它們距離(r)的平方成反比,即

f=gm1m2〖〗r2

式中,g(=6.672×10-11牛頓·米2/千克2)為引力常數。他奠立了天體力學基礎,可用來從觀測某顆行星在不同時間的視位置來推算出行星的軌道根數,再推算而預報出該行星在未來某時刻的視位置。

這種方法同樣適用於月球繞地球的軌道運動。

運動是相對的。地球上的人們看到太陽、月球、星辰每天在進行東昇西落的週日「視運動」,實際上,這是地球自轉的反映;在其他星球上的「外星人」,甚至到月球上的宇航員,就會觀測到地球在自轉。地球上的人們看到的月球每個月繞地球「視運動」轉一圈的現象、太陽每年繞地球轉一大圈的週年視運動現象——實際上是地球每年繞太陽轉一圈。

古代人雖然不可能知道有天體力學,但是卻不乏聰明智慧,「觀乎天文,以察時變」,應當說,我們剛才這幾句「習以為常」的話是「本末倒置」了。事實上,應當是從觀測太陽、月球、星辰的「視運動」週期性規律來確定時間的——以地球相對於太陽的自轉運動平均週期來確定一天(晝夜)或「平太陽日」,以月球的圓缺變化週期來確定陰曆「朔望月」,以太陽相對於遙遠恆星的視運動週期來確定「迴歸年」。古代天文學家雖然不知道太陽—地球和地球—月球的準確距離,卻能夠從太陽和月球的視運動觀測來推算和預報日食和月食,真令我們欽佩!

這裡的簡述雖然是「形而上學」的,但至今仍使用「球面天文學」知識來論述天體視運動。

自古以來,人們直覺以為恆星彷彿嵌在「天穹」或「天球」上,實際上,並不存在真實的「天」或「天球」,只是藉助假想的、半徑非常大(常用一定半徑代替)的天球,建立天球座標系,來觀測研究天體的「方位」和「視運動」。

根據方便和需要,選取天球上的基本點(原點)和基本圈(經過球心的平面與天球相交的大圓),約定計量的方向和範圍,建立天球座標系,進而觀測計量天體的視方位(以2個角度為座標來表示)。最常用的是地心天球「赤道座標系」:地球自轉軸延長就是天軸、交於天球的南天極p′和北天極p,跟天軸垂直的天赤道面交於天球的大圓則稱為天赤道。

相對於遙遠的恆星來說,地球半徑、甚至公轉軌道半徑都顯得微小而可忽略,因而地球表面觀測的星空就如同在地心觀測一樣(但自轉仍存在,因而仍觀測到同樣的天體視運動)。從地球上看,太陽一年中在天球上視運動軌跡的大圓稱為黃道,實際上黃道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面(黃道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圓。垂直於黃道的天球直徑兩端稱為北黃極k和南黃極k′。

黃道和赤道有兩個交點,太陽視運動從赤道南到北經過的交點(升交點)γ稱為春分點,另一交點(降交點)ω稱為秋分點。

最常用的是赤道座標系,以春分點γ為原點,天赤道和過春分點的赤經圈(即,經過南、北天極的大圓)為基本圈,兩個座標是赤經和赤緯。經過天體(投影點)x的赤經圈交天赤道於一點,那麼圓弧lltol的角度稱為赤經,從西向東計量,範圍為0°到360°(常以「對應」時間範圍。0小時到24小時以及時分、時秒錶示),符號為α;圓弧l∠lox的角度就是赤緯,符號為δ,從天赤道向北、向南計量分別為0°到90°和-90°。

黃道座標系的基本圈為黃道,垂直於它的天球直徑交於天球的兩點為北黃極k和南黃極k。通過兩黃極的大圓為黃經圈。仍取春分點甲為原點。

經天體x和黃極的黃經圈kxk′交黃道於l。圓弧訌∠γol的角度是黃經,符號為λ,而圓弧xl∠lox的角度是黃緯,符號為β。

這兩種座標都是固定在天球上的,它們可以相互換算。在使用望遠鏡觀測天體時,用赤道座標很方便。在討論日食發生時,用黃道座標更方便。

2樓:超級烈焰

日食,又叫做日蝕,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

日食、月食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典型例證。月亮執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並不是每次都發生日食,發生日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其一,日食總是發生在朔日(農曆初一)。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發生日食,因為月球執行的軌道(白道)和地球執行的軌道(黃道)並不在一個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黃道平面有5°9′的夾角。

其二,太陽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黃道的交點附近,太陽離交點處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

無論是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環食,時間都是很短的。在地球上能夠看到日食的地區也很有限,這是因為月球比較小,它的本影也比較小而短,因而本影在地球上掃過的範圍不廣,時間不長,由於月球本影的平均長度(373293公里)小於月球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384400公里),就整個地球而言,日環食發生的次數多於日全食。

日食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3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現在,科學家已弄清了日食產生的原因。我們知道,月球本身不會發光,因此,在太陽的照射下,在它的背面會有一條長長的影子。當月球繞地球公轉轉到太陽和地球的中間時,這時太陽、月球和地球恰好處在一條直線上,從而使月球擋住了部分照到地球上的光線,或者說,月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上。

這樣,在月影掃過的地區,人們就會看到日食。

日食在一年裡一般會發生兩次,最多會發生5次,不過這是針對全地球而言,在地球上某些地方就很難碰到多次觀日食的機會。月影

4樓:

什麼叫日食?看完這個你就懂了,詳細解讀日食形成的原因

5樓:

日食,又叫做日蝕,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

日食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6樓:雲敏臧寄瑤

衛星從太陽前經過,在行星上投下的影子,這影子所在的區域就是日食

7樓:

什麼叫日食?看完這個你就懂了,詳細解讀日食形成的原因

產生日食的原因是什麼?

8樓:任潔康卿

日食、月食是光在天體中沿直線傳播的典型例證。月亮執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並不是每次都發生日食,發生日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一,日食總是發生在朔日(農曆初一)。

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發生日食,因為月球執行的軌道(白道)和太陽執行的軌道(黃道)並不在一個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黃道平面有5°9′的夾角。如果在朔日,太陽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黃道的交點附近,太陽離交點處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就能發生日食,這是要滿足的第二個條件。

由於月球、地球執行的軌道都不是正圓,日、月同地球之間的距離時近時遠,所以太陽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偽本影(月球距地球較遠時形成的)和半影。觀測者處於本影範圍內可看到日全食;在偽本影範圍內可看到日環食;而在半影範圍內只能看到日偏食。

月球表面有許多高山,月球邊緣是不整齊的。在食既或者生光到來的瞬間月球邊緣的山谷未能完全遮住太陽時,未遮住部分形成一個發光區,像一顆晶瑩的「鑽石」;周圍淡紅色的光圈構成鑽戒的「指環」,整體看來,很像一枚鑲嵌著璀璨寶石的鑽戒,叫「鑽石環」。有時形成許多特別明亮的光線或光點,好像在太陽周圍鑲嵌一串珍珠,稱作「貝利珠」(貝利是法國天文學家)。

無論是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環食,時間都是很短的。在地球上能夠看到日食的地區也很有限,這是因為月球比較小,它的本影也比較小而短,因而本影在地球上掃過的範圍不廣,時間不長,由於月球本影的平均長度(373293公里)小於月球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

(384400公里),就整個地球而言,日環食發生的次數多於日全食。

9樓:壬竹延申

這是因為太陽遮住了,開玩笑的。其實是因為太陽,地球和其他星球連成一條線,其他星球在中間擋住太陽的光線,以致太陽光不能到達地球,所以發生日食,其他星球主要是水星,金星,還有月球(謝謝採納.)

10樓:匡起雲潘丙

月球執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3者正好處在同一直線上.那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就形

成了日食。

日食發生的原因? 100

11樓:帛惜文謬寰

所謂"食"就是指一個天體被另一個天體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主要有日全食、日偏食及日環食三種。日食發生的原理是地球上的區域性地區被月影所遮蓋而造成的。

日食必發生在朔日,即農曆的初一(朔)。這是因為只有在那一天,月亮才會出現在太陽與地球之間的連線上,這樣才有可能使月球擋住太陽而形成日食。同樣地,月食一定出現在望日,即農曆十五。

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不是每個月的初一都會有日食,還有,為什麼不是每個月的十五都會有月食呢?這是因為除了上面的條件外,影響日食和月食出現的還有其他一些因素。我們把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稱為黃道,把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軌道稱為白道。

黃道平面與白道平面不是相同的,它們之間平均有5°09′的夾角,並且隨時發生變化。只有當月球執行到黃道和白道的升交點和降交點附近時,才會發生日食。

日食的種類

日食共有三種,即:日偏食、日環食和日全食。月球遮住太陽的一部分叫日偏食。

月球只遮住太陽的中心部分,在太陽周圍還露出一圈日面,好象一個光環似的叫日環食。太陽被完全遮住的叫日全食。這三種不同的日食的發生跟太陽、月球和地球三者的相互變化著的位置有關,並且也決定於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變化。

月球比太陽小得多,它的直徑大約是太陽直徑的四百分之一,而月球與地球間距離也差不多是太陽與地球間距離的四百分之一,所以從地球上看,月亮與太陽的圓面大小差不多相等,因而能把遮住而發生日食。

地球公轉和月球公轉軌道都是橢圓,不論是太陽與地球間距離,還是月球與地球間距離,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有時比較遠,有時又比較近,因此月球本影的長短也不一樣,月球本影最長時有379660公里,最短時為367000

公里,而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最近時為356700公里,最遠時達406700公里。如果某個時刻月球本影比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大,地球上被月球本影掃過的地帶就可以看到日全食。如果月球本影比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小,月球本影的尖端到不了地球的表面,那麼在影尖延長出來的小影錐(叫偽本影)掃過的地帶可以看到日環食。

被月球半影掃過的地帶均可以看到日偏食,在偏食區內離全食區越近,偏食的程度就越大。月球本影和半影沒有掃過的地方,根本看不見日食。

關於日食和月食,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發生日食時,地球處在月亮和太陽之間B發生月食時,地球處

選b。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日食和月食就是由於光的直線傳播產生的現象。日食是我們看不見太陽或者是隻能看見部分太陽,是由於月亮擋住了太陽照向地球的光,所以我們看不見或只能看見部分太陽 月食是我們看不見月亮或者是隻能看見部分月亮,是由於地球擋住了太陽照向月亮的光,所以我們看不見或只能看見部分...

浮力產生原因,浮力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浮力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 由於每個物體都有其形狀都有高度.若物體處於一種流體中,在上下 在物理中的邏輯上下 會有不同的壓力.於是會產生不同的壓強.所以物體上下出現壓強差.而這種壓強的巨集觀表現就是浮力 在液體中的物體將會收到液體對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壓力,壓力差就是物體在液體中收到的浮力。這就是浮力產生...

日食總是發生在農曆的?月食總是發生在農曆的

日食一定發生在bai朔,即du 農曆初一當日。相zhi反,月食發生在農曆每dao月十五左右的滿月時。日食,也內叫日蝕,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是指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三者處於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日 容食分為日偏食 日全食 日環食 全環食。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