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這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暗指嗎

2022-04-11 11:03:28 字數 6410 閱讀 2843

1樓: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註釋:此詞為北宋年間流行歌曲,始見於北宋晏殊,因詞中有「神仙一曲漁家傲」句,便取「漁家傲」三字作詞名。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個七字句,一個三字句,每句用韻,聲律諧婉。

塞下:邊地。風景異:指景物與江南一帶不同。

衡陽雁去的倒文。湖南衡陽縣南有回雁峰,相傳雁至此不再南飛。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五十五。

邊聲:馬嘶風號之類的邊地荒寒肅殺之聲。角:軍中的號角。

嶂:像屏障一樣並列的山峰。

長煙:荒漠上的煙。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內之杭愛山。勒:刻石記功。東漢竇憲追擊北匈奴,出塞三千餘裡,至燕然山刻石記功而還。燕然未勒:指邊患未平、功業未成。

羌管:羌笛。霜滿地:喻夜深寒重。

評解:一○三八年西夏昊稱帝后,連年侵宋。由於積貧積弱,邊防空虛,宋軍一敗於延州,再敗於好水川,三敗於定川寨。

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陝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延州當西夏出入關要衝,戰後城寨焚掠殆盡,戍兵皆無壁壘,散處城中。此詞可能即作於知延州時。

原有數闋,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歐陽修嘗稱為「窮塞外之詞」(宋魏泰《東軒筆錄》卷十一)。但流傳至今的卻只有此詞。

詞的上片著重寫景,而景中有情;下片著重抒情,而情中有景。這恰與《蘇幕遮》彷彿。但它的題材與風格卻是有別於《蘇幕遮》的。

首句「寨下秋來風景異」,點明地域、時令及作者對邊地風物的異樣感受。次句「衡陽雁去無留意」以南歸大雁的徑去不留,反襯出邊地的荒涼,這是託物寄興。接著,「四面邊聲」三句,用寫實的筆法具體展示出塞外風光,而著重渲染戰時的肅殺氣象。

「長煙落日」,畫面固不失雄闊,但續以「孤城閉」三字氣象頓然一變,而暗示敵強我弱的不利形勢。過片後「濁酒一杯」二句,寫戍邊將士借酒澆愁,但一杯濁酒怎能抵禦鄉關萬里之思?久困孤城,他們早已歸心似箭,然而邊患未平、功業未成,還鄉之計又何從談起?

「羌管悠悠」句刻劃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鄉戀益見濃重。「人不寐」二句,直道將軍戰士之感傷,並點出他們徹夜無眠、鬢髮染霜、淚下如霰的正是這種感傷之情。

不言而喻,此詞表現邊地的荒寒和將士的勞苦,流露出師老無功、鄉關萬里的悵恨心聲,其情調與唐人建功異域、追奔逐北的邊塞詩迥不相同。但范仲淹到延州後,選將練卒,招撫流亡,增設城堡,聯絡諸羌,深為西夏畏憚,稱「小范老子腹中有數萬甲兵」。此詞慷慨悲涼,同樣表現了他抵禦外患、報國立功的壯烈情懷。

而更值得重視的則是,范仲淹以其守邊的實際經歷首創邊塞詞,一掃花間派柔靡無骨的詞風,為蘇辛豪放詞導夫先路。

2樓:流星歲月的逝去

日、孤城」構成了塞下秋時的特異景色。下闋寫思鄉之情。由於「燕然未勒」不能還鄉,伴著悠悠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家鄉,心中升起思念之情,還沒能像竇憲那樣戰勝敵人,收復異族刻石燕然,不知何時才能歸家。

燕然未勒:指戰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愛山,在今蒙古國境內。據《後漢書·竇憲傳》記載,東漢竇憲率兵追擊匈奴單于,去塞三千餘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

4樓:禾木由

意思是: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家鄉,未能像竇憲那樣戰勝敵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歸計。出自宋代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原文》,原文如下: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白話釋義:

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飛回衡陽了,一點也沒有停留之意。黃昏時,軍中號角一吹,周圍的邊聲也隨之而起。層巒疊嶂裡,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

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家鄉,未能像竇憲那樣戰勝敵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歸計。悠揚的羌笛響起來了,天氣寒冷,霜雪滿地。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

將軍為操持軍事,鬚髮都變白了;戰士們久戍邊塞,也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5樓:萌新小主

喝一杯陳酒懷念家鄉遠隔萬里,可是燕然還未刻上平胡的功績,迴歸無法預計。

一、全文

《漁家傲·秋思 》

宋 ·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二、譯文

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邊地悲聲隨著號角響起。重重疊疊的山峰裡,長煙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緊閉。

喝一杯陳酒懷念家鄉遠隔萬里,可是燕然還未刻上平胡的功績,迴歸無法預計。羌人的笛聲悠揚,寒霜撒滿大地。徵人不能入寐,將軍頭髮花白,戰士灑下眼淚。

三、賞析

上片著重寫景。「塞下」二句首先點明地點,時間和邊地延州與內地不同的風光,其次具體地描述風光的不同,西北邊疆氣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風蕭瑟,滿目荒涼,大雁此時奮翅南飛,毫無留戀之意。

「四面邊聲」三句寫延州傍晚時分的景象,邊聲伴著軍中的號角響起,悽惻悲涼。在群山的環抱中,太陽西沉,長煙蒼茫,城門緊閉,「孤城閉」三字隱隱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軍事形勢。

千嶂、孤城、長煙、落日,這是靜;邊聲、號角則是伴以聲響的動。動靜結合,展現出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戰地風光圖畫,形象地描繪了邊塞特異的風景。

下片抒情。「濁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懷抱,作者為前線三軍統帥,防守邊塞,天長日久,難免起鄉關之思。想要借一杯濁酒消解鄉愁,路途遙遠,家人在何方?

更重要的是,戰爭沒有取得勝利,還鄉之計就無從談起。而要取勝又談何容易,因此更濃更重的鄉愁就凝聚在心頭,無計可除。

「羌管悠悠霜滿地」,寫夜景,緊承「長煙落日,」到了夜晚,笛聲悠揚,秋霜遍地,更引動了徵人的鄉思。全詞結束在「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二句上,此二句從寫景轉入寫情。

四、作者簡介

范仲淹(989-2023年),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寫有著名的《岳陽樓記》。

6樓:橘說娛樂

翻譯:空對愁酒一杯,離家萬里,思緒萬千,想起邊患不平,功業未成,不知何時才能返回故里。

這句話出自宋代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譯文: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就全都不同了,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隨著軍營的號角聲響起,四面傳來戰馬嘶鳴的聲音。

像千里屏障一樣並列的山峰,煙霧瀰漫中,落日朦朧,只見四野荒漠,一座孤城緊緊關閉著。

空對愁酒一杯,離家萬里,思緒萬千,想起邊患不平,功業未成,不知何時才能返回故里。羌笛的聲音悠揚,寒霜灑滿大地。將軍和徵人們不能入寐,他們都愁白了頭髮,流下傷心眼淚。

7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的意思是:喝一杯陳酒懷念家鄉遠隔萬里,思緒萬千,想起邊患不平,功業未成,不知何時才能返回故里

8樓:一米九左右

這句話的意思是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家鄉,未能像竇憲那樣戰勝敵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歸計。燕然未勒:指戰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愛山,在今蒙古國境內。

9樓:

這個應該表現的是一個人離家出走,非常想念家裡吧,現在義烏思鄉看見一些事物就會思念家鄉,掩蓋是非常懷念家鄉的一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是宋詞還是元曲?

10樓:恤瑄瑒

宋詞啊...

范仲淹寫的嘛,明明是宋朝人,跟元曲有什麼關係..

11樓:平仲韓餘

宋詞 是范仲淹的《漁家傲》裡的下闕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羌管悠悠霜滿地 這句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

12樓:我是龍的傳人

「羌管悠悠霜滿地」這句景物描寫的作用是:通過塞外寒氣逼人,傳來邊塞特有樂器所奏起歌曲的聲音的背景,烘托了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

詳析:「羌管悠悠霜滿地」出自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意思是悠揚的羌笛響起來了,天氣寒冷,霜雪滿地。「羌管悠悠霜滿地」用聲色加以點染並略加頓挫,使之引出了下句「人不寐 ,將軍白髮征夫淚。

」作者很自然地把自己的苦悶和士兵的痛苦聯絡起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附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全文: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13樓:斯雅惠

作者通過「羌管悠悠霜滿地」的景物描寫,極儉省地烘托出戰士們寒夜戍守的悲壯情境

"羌管悠悠霜滿地"整首詩是什麼?

14樓:匿名使用者

1、原文

漁家傲· 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 ,將軍白髮征夫淚。

2、譯文

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飛回衡陽了,一點也沒有停留之意。黃昏時,軍中號角一吹,周圍的邊聲也隨之而起。層巒疊嶂裡,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

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家鄉,未能像竇憲那樣戰勝敵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歸計。悠揚的羌笛響起來了,天氣寒冷,霜雪滿地。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

將軍為操持軍事,鬚髮都變白了;戰士們久戍邊塞,也流下了傷時的眼淚。

3、《漁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創作,是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市)時寫的一首抒懷詞。整首詞表現將士們的英雄氣概及艱苦生活,意境開闊蒼涼,形象生動鮮明。上片描繪邊地的荒涼景象,下片寫戍邊戰士厭戰思歸的心情。

范仲淹的《漁家傲》變低沉婉轉之調而為慷慨雄放之聲,把有關國家、社會的重大問題反映到詞裡,可謂大手筆。從詞史上說,此詞沉雄開闊的意境和蒼涼悲壯的氣概,對蘇軾、辛棄疾等也有影響。

15樓:橙子永愛韓庚

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註釋:此詞為北宋年間流行歌曲,始見於北宋晏殊,因詞中有「神仙一曲漁家傲」句,便取「漁家傲」三字作詞名。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個七字句,一個三字句,每句用韻,聲律諧婉。

塞下:邊地。風景異:指景物與江南一帶不同。

衡陽雁去的倒文。湖南衡陽縣南有回雁峰,相傳雁至此不再南飛。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五十五。

邊聲:馬嘶風號之類的邊地荒寒肅殺之聲。角:軍中的號角。

嶂:像屏障一樣並列的山峰。

長煙:荒漠上的煙。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內之杭愛山。勒:刻石記功。東漢竇憲追擊北匈奴,出塞三千餘裡,至燕然山刻石記功而還。燕然未勒:指邊患未平、功業未成。

羌管:羌笛。霜滿地:喻夜深寒重。

評解:一○三八年西夏昊稱帝后,連年侵宋。由於積貧積弱,邊防空虛,宋軍一敗於延州,再敗於好水川,三敗於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陝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陝西延安)。

延州當西夏出入關要衝,戰後城寨焚掠殆盡,戍兵皆無壁壘,散處城中。此詞可能即作於知延州時。原有數闋,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歐陽修嘗稱為「窮塞外之詞」(宋魏泰《東軒筆錄》卷十一)。

但流傳至今的卻只有此詞。

詞的上片著重寫景,而景中有情;下片著重抒情,而情中有景。這恰與《蘇幕遮》彷彿。但它的題材與風格卻是有別於《蘇幕遮》的。

首句「寨下秋來風景異」,點明地域、時令及作者對邊地風物的異樣感受。次句「衡陽雁去無留意」以南歸大雁的徑去不留,反襯出邊地的荒涼,這是託物寄興。接著,「四面邊聲」三句,用寫實的筆法具體展示出塞外風光,而著重渲染戰時的肅殺氣象。

「長煙落日」,畫面固不失雄闊,但續以「孤城閉」三字氣象頓然一變,而暗示敵強我弱的不利形勢。過片後「濁酒一杯」二句,寫戍邊將士借酒澆愁,但一杯濁酒怎能抵禦鄉關萬里之思?久困孤城,他們早已歸心似箭,然而邊患未平、功業未成,還鄉之計又何從談起?

「羌管悠悠」句刻劃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鄉戀益見濃重。「人不寐」二句,直道將軍戰士之感傷,並點出他們徹夜無眠、鬢髮染霜、淚下如霰的正是這種感傷之情。

不言而喻,此詞表現邊地的荒寒和將士的勞苦,流露出師老無功、鄉關萬里的悵恨心聲,其情調與唐人建功異域、追奔逐北的邊塞詩迥不相同。但范仲淹到延州後,選將練卒,招撫流亡,增設城堡,聯絡諸羌,深為西夏畏憚,稱「小范老子腹中有數萬甲兵」。此詞慷慨悲涼,同樣表現了他抵禦外患、報國立功的壯烈情懷。

而更值得重視的則是,范仲淹以其守邊的實際經歷首創邊塞詞,一掃花間派柔靡無骨的詞風,為蘇辛豪放詞導夫先路。

燕然勒功的勒什麼意思

l 勒 雕刻 勒功 把記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記功。y n r n 燕然 古山名。即今專 蒙古人民共屬和國 境內的 杭愛山 東漢 永元 元年,車騎將軍 竇憲 領兵出塞,大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記 漢 威德。見 後漢書 竇憲傳 也泛指邊塞。詩文中敘建立邊功時,常引用之。勒 雕刻。詞語 拼音...

燕然勒功是什麼意思怎麼造句

詞語 燕然勒功 解釋 指邊患未平 功業未成漢朝有位將軍追擊匈奴直專到燕然山,勒石記屬功.現指功業未成 古詩有云 燕然未勒歸無計 意即未平定邊疆的戰亂,燕然 是一個少數民族的名字 還是一個少數民族的地區,望高手指正 也可泛指的.為了表明自己的勝利成果而在燕然山刻石記錄下了他的功績.指打完勝仗以後記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