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為什麼對科舉制痛絕,魯迅先生為什麼對科舉制度深惡痛絕

2022-04-10 01:44:11 字數 2820 閱讀 6461

1樓:洛煜嫣

反對清朝統治,科舉制只是清朝控制思想的利器!當時的文人志士反對腐朽的思想,希望通過新文化運動改變現狀。

魯迅先生為什麼對科舉制度深惡痛絕

2樓:hjjing何

從明朝以來科舉制度所選舉的人都是皇帝的忠實奴僕,限制了人們進步的思想,也禁錮了人們的思想,不利社會發展。

魯迅為什麼對科舉制深惡痛絕

魯迅先生為什麼對科舉制度深惡痛絕?

3樓:王冠博候教

第一,他本人受進步思想影響很大

第二,他的長輩(好象是祖父)是因為科舉舞弊案受牽連丟官的,家道至此中落。。。

魯迅為什麼對科舉制深惡痛恨

4樓:想海的帆

科舉制是我國傳統的人才選拔制度。該制度在清朝末年已經相當腐朽,基本不能選出任何人才,反而毒害了廣大知識分子。

隨著進步知識分子的覺醒,科舉制的不足逐漸被認識到。到魯迅的時代,已經成為了社會各界進步人士的共識。

魯迅小時候接受了為迎合科舉制考試而實施的封建教育,並深受其苦。後來又適時接受到了明治維新後日本的進步教育,巨大的反差使得魯迅對科舉制的罪惡擁有比其他人深刻得多的認識。

魯迅學成回國後,目睹中國人民思想的落後愚昧,非常痛苦。他認為,科舉制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之一。因此,他更加深了對科舉制的痛恨。

總之,魯迅痛恨科舉制的原因是:1.社會大趨勢使然。2.身受科舉制摧殘。3.通過於先進教育制度的比較,更發現其罪惡。4.對祖國人民的關心。

5樓:友情相遇

因為科舉制度扼殺的將會是更多的有識人士,很多人都是在科舉制度中虛度時光的,就例如范進那樣。

6樓:

假如你現在什麼都不會 就是作文寫的好 難道你就應該做國家幹部嗎!就是這個簡單的道理。科舉是儒家封建思想的代表。

7樓:匿名使用者

封建制度下,國家為了選才辦科舉。重形式,輕得效。埋沒人才。

那時國家正處危難之中,百姓在水深火熱求生。

追根溯源,關鍵的一點還是沒有有識之士能站出來。

周先生就是看到了這些,才痛惡科舉。

以史為鑑啊。

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學的跟用的不匹配,讀四書五經的人去當官了,什麼也不懂。就像現在的教育制度一樣,學了沒用。

讀書人,深受其害,《儒林外史》反映的比較深刻。當新文化運動來臨的時候,這種文言和舊文化、舊道德的東西,就首當其衝了!

唐朝完善的科舉制在當時是進步還是落後的?為什麼魯迅先生會對科舉制深惡痛絕

9樓:鄴

對當時是進步的。

唐朝的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的選士制度上,有了新的發展,它總結了漢代到魏晉南北朝的選士經驗教訓,比較詳明嚴密地開創了考試取士的規模,具有一定的客觀標準,多少要憑點才學,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就可能使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識分子有進入仕途的機會,打破舊的嚴格的封建等級界線,選拔某些有才幹的人,與察舉和九品中正制相比較,它是比較進步、比較合理、比較符合歷史發展要求的制度,對當時社會的發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魯迅為什會對科舉制深惡痛絕?

因為科舉所造成的惡劣影響主要在其考核的內容與考試形式。由明代開始,科舉的考試內容陷入僵化,變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實際學識。大部分讀書人為應科考,思想漸被狹隘的四書五經、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縛;無論是眼界、創造能力、獨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大部份人以通過科考為讀書唯一目的,讀書變成只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舉亦侷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無論在文學創作、或各式技術方面有傑出成就的名家,卻多數都失意於科場。

可以推想,科舉制度為**發掘人材的同時,亦埋沒了民間在其他各方面的傑出人物;百年以來,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場,虛耗光陰。清**為了奴化漢人,更是嚴格束縛科舉考試內容。清代科舉制日趨沒落,弊端也越來越多。

清代統治者對科場舞弊的處分雖然特別嚴厲,但由於科舉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舉制終於消亡。

10樓:匿名使用者

在當時當然是進步了,時代在發展,如果以後人的觀點來看,是落後的選拔制度,但是從當時的社會環境,社會制度來看,是大大的進步,科舉制度是隋朝發明,是中國當時人才選拔制度上的一大飛躍。

因為當時有了科舉,才能從低層到高層都能選拔人才,人才漏掉的機率會變小。並且當時是大力的推舉孺文化,所以,科舉制度就很自然的出現。

魯迅先生對其的厭惡來自於其所在的時代,當時西方文化對中國的文化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衝擊,當時中國社會也處於必須變革和變革之中。說句對魯迅先生不大尊重的話,魯迅先生在當時的社會就是一憤青,只是現在的眼光看來,他對當時的社會是一種嘲諷和不滿。

11樓:未語含情眼

進步的,明清時期的八股取士才是對知識分子的摧殘。

12樓:星星下的童話

當然在現在是落後的,但在當時是很先進的技術

魯迅先生深惡痛絕什麼?為什麼

13樓:匿名使用者

魯迅先生深惡痛絕科舉制度。原因是:

第一,他本人受進步思想影響很大。

第二,他的長輩(好象是祖父)是因為科舉舞弊案受牽連丟官的,家道至此中落。

魯大中國的脊樑,文壇太鬥本身對教育事業的認知早就達到了相當的高度.那時候人們思想愚昧,魯大認為只有教育制度的變革才能挽救祖國。

14樓:匿名使用者

是《基》上的嗎?

魯迅先生深惡痛覺:因為青年人寫信寫的太草率,這是對對方的不尊重,魯迅先生覺得這存心是不太好的。

科舉制對當時社會產生了什麼影響,科舉制的創立對當時社會產生了什麼積極影響

漢代實行 察舉制 由各地方 推薦品德良好的人,入朝為官,以 孝廉 為考核標準,可是逐漸到後期,做官的機會被當地的地主霸佔,許多平民無法報效國家。晉朝的時候,實行 九品中正制 由 的子嗣入朝為官,以 士族 為考核標準 到了隋唐時期,實行了科舉制,以考試來測量一個人的能力,以 才敢 為考核標準,這種制度...

科舉制的廢除為什麼要分階段進行,科舉制的廢除為什麼要分三個階段進行

1901年9月清廷實行 新政 後,各地封疆大吏紛紛上奏,重提改革科舉,恢復經濟特科,1904年,清廷頒佈 奏定學堂章程 此時,科舉考試已改八股為策論,但尚未廢除。因科舉為利祿所在,人們趨之若騖,新式學校難以發展,因此清廷詔準袁世凱 張之洞所奏,將育人 取才合於學校一途。至此,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130...

魯迅先生為什麼要說物以稀為貴魯迅物以稀為貴下一句是什麼

原因如下 在仙台受到物以稀為貴的優待,作者感到的並不是真正的尊重與友好,而是作為弱國國民的無比心酸,反映出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作品簡介 藤野先生 是魯迅的一篇回憶散文,記敘了作者從東京到仙台學醫的幾個生活片斷。其中有東京 清國留學生 的生活情況,由東京到仙台的旅途回憶,有在仙台的食住情況,也有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