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雲 修習禪定到一定程度,會心生喜悅之情那問一下,一般要修持多久能達到

2022-03-04 01:01:23 字數 3625 閱讀 6421

1樓:匿名使用者

禪宗學習

簡豐文居士講的《楞嚴經》《圓覺經》《楞伽經》《六祖壇經》《三祖信心銘》

母音老人講的《拈花錄》

聖一法師講的《金剛經》《六祖壇經》

(我空間主頁下面有個三慧禪房的連結,就都有了。)阿彌陀佛

2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根器不同,所以修持的時間也不盡相同,禪悅只是一種受,還不是終極的。

佛教精深的問題,眾生是有是無??? 100

3樓:曹曉山

「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說到「眾生」是眾緣和合所生,沒有自性,心也是生、住、異、滅,完全正確。

「眾生」者,即因眾生流轉於眾多生死而得名。眾生為何生生世世流轉於無量無邊的生生死死?乃因眾生的妄想心、分別心、執著心,無時無刻無不緊隨現前因緣的人事物起伏動盪、生住異滅,故而招感生生死死的果報。

「世人長迷,處處貪著」,隨著色、聲、香、味、觸、人、事、物……種種好惡因「緣」,動身、口、意,造作諸「業」,即是「並緣業所轉」。

如果能由這場大夢中覺醒,心念不再攀緣外境而隨之起伏,就開始成為掌握自心、能夠作自己主人的智者,如此方能超越「眾生」境界,邁向開顯本心本性的大道。

4樓:匿名使用者

幻化,化身,眾生,這三個詞,對於執文字相者,不懂這是何義。

其實,這都是在指由本質所產生的現象。而本質,就是佛,所以佛說無佛亦無眾生。

本質就是佛,你說是一還是不一呢?一都不得一,空有其名,有何實義?難道你還執著有一可得?

萬物唯心造,這句話,並沒有說心只有一個,猶如波浪是海造,並沒有說水只有一滴!

世人理解錯了!只理解對了一半。這裡的心,是指本質,本質即是眾生,佛說菩提心經中,早已經說了。

經中言:心即是眾生,心非是一,所以你成佛,不代表我成佛。本質不同故,各歸各故。

你有你的真性,我也有自己的真性,雖樣是相同的東西,但卻不是同一個。世界由本質的波浪所起所造成,但這並不是說,本質只有一個。而是無量個。

萬法唯心造,也是如此理解,這裡的唯心,是唯本質的意思,而這個心,也並不指只有一個,一個巴掌拍不響。不要自作聰明,自以為是。若墮入只唯一心所造的結論,就跟有神論沒什麼區別了!

就因為心不是一,本質不是一個,而是無量個,所以才會有緣起性空,無物無實的道理出現。因為一切法,皆不是一個整體故!猶如大海,沒有實物故!

都是分散的自性故。

5樓:匿名使用者

噩夢一場,掉下懸崖,醒來後毫髮無損,卻驚得一身冷汗。這夢是真是假?

美夢一段,升官發財,起床來一切如故,但心情格外愉悅。請問是有是無?

「並非實有」不等於「不存在」,而是假有,之所以假,是指無自性,但卻有,故名假有。萬法皆空是指性空,而非真空。諸法本空,但因無明而起行,行生識,識生名色,名色生六入,六入生觸,觸生受,受生愛,愛生取,取生有,有生生,生生老死,是為十二因緣。

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證入空性,用智慧破除無明煩惱,這樣就能驅除幻境,見到實相。

雖不是直接回答你的問題,但從這裡思考就能得到答案。

6樓:匿名使用者

你能在夢中都很清醒地知道自己是在夢中,那祝賀你啊,你可稱得上是真人了!

萬法非實有,不等於萬法「非有」,或不存在。而是說萬法都是虛幻的存在,如夢如幻。

不管夢還是現實,本質都是一樣的。夢與現實,都分為兩種情況:共業所感與別業所感。

現實中的情況好理解:比如大家都看到一場電影,共同的是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場電影,不同的是看電影的感受不一樣。而夢,也有單純自己的業所感得的夢,也有些是共同感得的夢:

比如鬼神託夢,怨家債主進入你的夢妨礙你。。。。

萬法皆是自心幻化,意思是萬法都是你自己的阿賴耶識的「相分」所現,如同鏡子裡的物一樣。並不是說:在現實中,你的心能隨意變化出一個實在的人來。

這個不是凡夫境界,到欲界天的化自在天可以做到,但也只能是自己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只有到八地菩薩,才能隨意變化出東西,還能讓別人看到。

眾生都是自己業力所現。當然這是表面原因,實質上是心力。

7樓:匿名使用者

一切眾生,自無始久遠以來就有種種的迷惑顛倒(迷真心逐妄想,背覺合塵,迷已為物,無我計我,非法計法),自然形成業(造作之義)力習氣的種子,如同惡生而瘋長的樹叉聚集,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的正覺菩提,而是別成為聲聞、緣覺,甚至成為外道、諸天天人,魔王及魔子魔民,這都是因為不知道兩種根本,錯亂修習、盲修瞎練,如同蒸煮砂石想使之成為美味的飯菜一樣,縱然經過微塵數的大劫,最終也不能成就。是哪兩種根本呢?阿難!

第一種是無始以來的生死根本,就是你現在與一切眾生把攀緣六塵境界的攀緣心,當成是自己的真心自性。第二種是無始以來無染無著的菩提正覺之心(無染無著的正覺之心曰菩提。不生不滅的心性本體曰涅槃)、元本就不生不滅的涅槃清淨妙體,就是你現在精純妙明的識性本元(即真心),他能夠生起一切的能緣之心與所緣之境,但即非能緣之心又非所緣之境,為能緣之心所不能緣的那個心性本體,由於眾生認識不到這個元本妙明的心性本體,雖然終日應用卻不能自覺,以至於枉入諸趣而流浪生死!

什麼是心物一元?心物一元是什麼意思?

8樓:科學佛學

《科學禪定》揭祕:心物一元的實相

9樓:請多念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一個意思,色就是代表物類,空就是心性。

心,我們的念頭,今心就是念啊,物質就是由我們的念頭變現出來的,佛雲:一切法由心想生,這個一切法包括宇宙之間的萬事萬物和精神現象,都是我們自己的心。現在量子科學家研究發現,也承認,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物質的存在,物質就是我們意識的波動現象。

體是空的,相是假的,剎那剎那的變化著。從這裡我們就要學著看破放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真的。

10樓:鬱宇清音

此處所說的心物一元是非心非物亦非一的,也就是心物不二。云何非心?心無形相故。

云何非物?物本質空故。云何一元?

物由心知,由心變現假立故。心之所以名為心,是因為具有分辨、了知、思維的能力。心是無有形相可言的,根據其作用安立心的名言。

外境一切事物都必須依賴於心而存在,離開眾生心,外境的存在是不能成立的。心是觀待境而安立的,若離開有形相的境,那心也失去了分辨、了知、思維的所依,是不可名狀的。心可分為清淨心和雜染心。

雜染心就是八識心,是有染汙的。清淨心是離染汙的,是本來清淨的。有形相的外境與無形相的心相互不可分離,所以二者統一於一元。

云何非一?因為這個「一」是假借名言而安立,並非平常人們所說的一個兩個的一,是超越數量的一,故名為元。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區別是什麼?

11樓:仁昌居士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區別為:流傳地區不同、宗旨不同、起源不同。

一、流傳地區不同

1、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包括了中國內地,也包括了韓國、日本、越南這一帶。

2、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暹包括了印度、暹羅北部和中部地區。

二、宗旨不同

1、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主張行菩薩道,要普渡眾生。

2、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是以自我完善與解脫為宗旨。

三、起源不同

1、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是脫胎於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是大乘佛教的源頭。

2、小乘佛教:小乘佛教發展於印度,阿育王時代派遣多位法師向各地和國外傳播發展。

誰能介紹一下禪宗? 50

女孩喜歡人到一定程度,她會有什麼表現

當我們很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就會有一股莫名的傻勁,甚至喜歡到卑微!本來想摘星星送給你,可是想想還是算了,我夠得著星星,夠不著你。鄧紫棋 喜歡你 喜歡到了一定程度,是不能有一刻的空閒,一旦有空閒的話就會無時無刻的想他!即使好吃的想吃的美味就在面前,也要先緊著把有關他的事做完!再平淡無奇的一句話只要和他有...

熱熔膠在室溫下為固體,加熱到一定程度時變為較強粘性的液體,冷卻後,將物體牢牢地粘在一起如圖甲是熱

1 80 時,ptc電阻為880 此時兩隻ptc串聯,電路中電流為i ur u r r 0.125a 答 電路中的電流為0.125a 2 熔化一根膠條要吸熱q 6 105 40 10 3j 24000j 加熱到180 時ptc電阻為1210 兩隻電阻並聯,總電阻為605 加熱功率為 p ur 220...

打籃球到一定的程度真的能飛起來嗎

飛起來不可能,除非把自己也 仿生學 一下,身體的各部分和鳥一樣。喬丹的罰球線扣攔 籃不僅是滯空,還有彈跳,不然沒那麼遠,下面說滯空吧,也能有你說的感覺,有很棒的感覺的,不過要努力鍛鍊身體,腰和腿部。滯空能力不能單純的用物理學來解釋。人在空中的時候沒有強健的肩部和腹部力量很難保持平衡,且人體會本能的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