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的狐假虎威是寓言故事嗎?還不是寓言故事

2022-02-26 14:03:52 字數 3913 閱讀 1433

1樓:hxh大小姐

趙國將要討伐燕國,蘇代(戰國時策士,縱橫家蘇秦的弟弟)替燕國遊說趙惠文王,講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來的時候經過易水,恰好看到蚌出來晒太陽。鷸趁機啄蚌的肉,蚌把兩扇介殼一閉就夾住了鷸的喙。

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蚌也針鋒相對地說:

『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夾住不放),就有死鷸。』兩者誰也不肯罷休,這時過來一個漁父把兩者一起拎走了。」燕趙相對抗,都搞得很疲勞,我恐怕強大的秦國正在扮演漁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慮。

惠文王贊同蘇代的意見,停止對燕國用兵。守株待兔的故事: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幹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蹟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

突然,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從此,他便不再種地。

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蹟的出現。成語「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閱讀已結束,獲取文件需

2樓:離火燼亡

是先秦時代漢族寓言故事,後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恐嚇人。出自《戰國策·楚策一》。

比喻仰仗或倚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恐嚇人。

北齊·魏收《為後魏孝靜帝伐元神和等詔》:謂己功名,難居物下;曾不知狐假虎威,地憑霧積。

狐假虎威是不是寓言故事?

3樓:北京恆祥巨集業

是的;基本解釋

假: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詳細解釋

1. 【解釋】: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2. 【出自】:《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3. 【示例】:果然府中來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別人~的誆的去,這個卻保不得他。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4.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    諂上驕下 恃勢凌人 仗勢欺人 驥尾之蠅 狗仗人勢 攀龍附鳳 狐虎之威 城狐社鼠 驢蒙虎皮

4樓:精彩生活攝影師

狐假虎威的意思就是一隻狐狸在森林中,向其他的動物炫耀他自己的威嚴,但其實是老虎在他後面,把別的小動物都嚇跑了。

5樓:屠楠

是寓言故事,狐假虎威是先秦時代漢族寓言故事

6樓:丘其

是寓言故事

狐假虎威講的是狐狸藉助老虎的威風嚇退百獸的故事,告訴我們兩個道理:一是諷刺了借他人勢力作威作福、招搖撞騙、欺壓人的人,這些人本質虛弱、不堪一擊;二是諷刺了昏庸的人,他們被人利用而不善於去偽存真。

狐假虎威是寓言故事還是歷史故事

7樓:幻炎月亞

寓言故事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較短小,語言精闢簡練,結構簡單卻極富表現力。

2.鮮明的諷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主題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3.故事情節的虛構性。主人公不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動植物。

4.常用手法為:比喻,誇張,象徵,擬人等手法。

5."寓"是"寄託"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個故事裡,讓人從中領悟到一定的道理。

而狐假虎威講了一隻狐狸借老虎的威風嚇跑了森林中的百獸,告訴我們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樣,藉著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他們自己根本沒有什麼本事。

所以是寓言

狐假虎威到底出自寓言故事還是歷史故事

8樓:匿名使用者

屬於寓言故事

拓展: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

歷史故事根據發生的時間不同,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指剛剛發生的故事,比如新聞故事;一種是指未來發生的故事,比如科幻故事;還有一種是指過去發生的故事,比如成語故事。一般來講,狹義的歷史故事就是指第三種,而廣義的歷史故事除了包括第三種,還包括第一種。

那是因為,已經發生的故事和剛剛發生的故事(主要是新聞故事),在某種意義上,無法進行嚴格地區分。

9樓:天外尋仙

寓言故事,因為它告訴我們不要藉著別人的力量來欺騙別人,就算別人相信你,這也不是你自己的力量。

10樓:

寓言吧?

不過即使是寓言年代上也可以當歷史故事了=_=!

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

狐假虎威出自哪個寓言故事?

11樓:學院派魚多多

」狐假虎威「出自戰國時代的《戰國策·楚策一》中的寓言故事。

原文:《狐假虎威》.《戰國策·楚策一》西漢劉向等人考訂整理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

虎不知獸畏已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釋義:老虎尋找各種野獸吃掉他們,抓到一隻狐狸。狐狸說:

「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來做各種野獸的首領,現在你吃掉我,是違背天帝的命令。你認為我的話不誠實,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隨在我後面,**各種野獸看見我有敢不逃跑的嗎?

」老虎認為狐狸的話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獸看見它們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獸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認為它們是害怕狐狸。

註釋:1、假:假借,憑藉。

2、求 :尋求,尋找。

3、子:你。無:不。

4、長(zhang):同「掌」,掌管。

5、然:對的,正確的。遂:前進,前往。

6、遂:於是。

7、走:逃跑。

8、畏:害怕。

12樓:愛芳姍

狐假虎威,我國古代成語,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一》.「狐假虎威」最早的典源出自於《尹文子》,後來有多本文獻引及,但其中最能表示「狐假虎威」意思的是《戰國策》.「狐假虎威"本書的一則故事,後來演變成為一句成語,含貶義,用來比喻藉著有權者的威勢欺壓他人、作威作福.

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

『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一切狡猾,奸詐的人,總是喜歡吹牛皮,說謊話,靠欺騙過日子.

這種人雖借外力能逞雄一時,而其本質卻是最虛弱不過,不堪一擊的.同時也說明凡事應開動腦筋,不能盲信盲從,否則,就會鬧出笑話。

13樓:楓葉隆隆

出自《戰國策·楚策一》

狐假虎威是寓言故事嗎

14樓:匿名使用者

狐假虎威的原文如下:

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

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狐假虎威是漢語成語,讀音為hú jiǎ hǔ wēi,是先秦時代漢族寓言故事。假:借。

狐狸借老虎之威嚇退百獸。後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恐嚇人。出自《戰國策·楚策一》:

「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教案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教案怎麼寫?

一 學習目標 1 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2 正確 流利地朗讀課文.3 有收集詞語的興趣.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教學準備 自制生字卡片 收集關於秋天的詞語.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 孩子們,過了炎熱的夏天,我們走進了涼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二 讀中識字.1 學生自由試讀詞...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古詩,蘇教版二年級下冊必背古詩文有哪些

古詩bai 春雨 杜甫 好雨知du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zhi夜,潤物細無聲dao.春曉 孟浩然內 春眠不覺曉,處處 容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遊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江南好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

二年級上冊語文總共有幾課,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有哪些

以下是目錄 第一組識字1 1 秋天的圖畫 2 黃山奇石 3 植物媽媽有辦法 4 古詩兩首 語文園地一 第二組識字2 5 一株紫丁香 6 我選我 7 一分鐘 8 難忘的一天 語文園地二 口語交際 我的想法 第三組識字3 9 歡慶 10 北京 11 我們成功了 12 看雪 語文園地三 口語交際 我們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