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子李建成是怎麼死的,唐朝李建成是怎麼死的

2022-02-18 19:03:41 字數 3641 閱讀 1982

1樓:夜讀春秋一武聖

玄武之變時,被李世民射死。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向李淵告發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陰謀,李淵決定次日詢問二人。李建成獲知陰謀敗露,決定先入皇宮,逼李淵表態。在宮城北門玄武門執行禁衛總領常何本是太子親信,卻被李世民策反。

六月四日(庚申),秦王親自帶100多人埋伏在玄武門內。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待走到臨湖殿,發覺不對頭,急忙拔馬往回跑。李世民帶領伏兵從後面喊殺而來。

李元吉情急之下向李世民連射三箭,無一射中。李世民一箭就射死李建成,尉遲恭也射死李元吉。東宮的部將得到訊息前來報仇,和秦王的部隊在玄武門外發生激烈戰鬥,尉遲敬德將二人的頭割下示眾,李建成的兵馬才不得已散去。

之後,李世民跪見父親,將事情經過上奏。

2樓:暢聽自然大屯店

被唐太宗李世民宣武門殺死了

唐朝李建成是怎麼死的

3樓:匿名使用者

玄武之變時,被李世民射死。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向李淵告發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陰謀,李淵決定次日詢問二人。李建成獲知陰謀敗露,決定先入皇宮,逼李淵表態。

在宮城北門玄武門執行禁衛總領常何本是太子親信,卻被李世民策反。六月四日(庚申),秦王親自帶100多人埋伏在玄武門內。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待走到臨湖殿,發覺不對頭,急忙拔馬往回跑。

李世民帶領伏兵從後面喊殺而來。李元吉情急之下向李世民連射三箭,無一射中。李世民一箭就射死李建成,尉遲恭也射死李元吉。

東宮的部將得到訊息前來報仇,和秦王的部隊在玄武門外發生激烈戰鬥,尉遲敬德將二人的頭割下示眾,李建成的兵馬才不得已散去。之後,李世民跪見父親,將事情經過上奏。3天后(癸亥),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詔曰:

「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奏」。2個月後(八月...癸亥,詔傳位於太子。

太子固辭,不許。甲子,太宗即皇帝位於東宮顯德殿,赦天下;關內及蒲、芮、虞、泰、陝、鼎六州免租調二年,自餘給復一年。),李淵退位,李世民登基。

唐太宗李世民和他哥李建成的關係如何

4樓:縑纆

李世民和李建成在太原起兵之初關係是很好的參見《大唐創業起居注》,但後來為何會發展到如此地步呢?

首先我們先捋一捋玄武門事變前的事情:1.劉文靜案已經可以看出李淵對於李世民集團的顧及,所以殺劉文靜給李世民敲警鐘,但他忘了自己的兒子才幾歲,想法應該和現在的憤青差不多,覺得劉文靜有功不但不賞還要殺,造就了和李淵的隔閡。

2.但當時李唐還很弱,邊上都是虎視眈眈的其他政權,還需要李世民,所以後續李世民一直在外領兵,而太子在朝與李淵一起坐鎮大後方。這更導致了兩個集團的分化,而且由於軍功是看得見的所以造成了太子功績不明顯,李世民功高蓋主。

3.洛陽虎牢關一戰後,基本奠定了李唐的江山,對於會打仗的李世民雖是軍功,而且封賞很重。但是更引起皇帝和其繼承人的猜忌。

而且李世民在這之後由於沒有十分需要他的打仗,手上的權力慢慢被奪。

4.楊文幹事件進一步激化了太子秦王之爭,但李淵事後還是各打二十大板。此次事件之後兩人就將權力的爭奪放到檯面上了。

5.之後在李淵的預設下,太子進一步架空李世民,將其府中的謀士派去外地,無事不可回來其中就有貞觀年間著名的宰相(房玄齡和杜如晦)。

6.玄武門之變前夕由於突厥來犯,太子一邊進一步架空李世民,將其麾下的武將尉遲敬德、程咬金等派給李元吉統帥。

7.太史令的天象分析:太白見秦分,秦王當主天下

8.玄武門事變發生。

所以我認為事件發展到玄武門事變前夕其實李世民已經沒有選擇了,首先他手上能用人已經不多了,在武德年間和自己出生入死打下江山的兄弟境遇都那麼慘,他如果不爭那之後這些人會怎樣呢。而且將他手下能用的武將派給李元吉,那在戰場上元帥殺個武將可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再者就算李建成不想動李世民,由於太史令的天象分析,李淵基本也容不下他,現在看了好像是一個預言,但是在當時那個環境皇帝還沒有死,你就是天下之主了,這算什麼這就說明你有謀反之心啊(雖然作為現代人的我們覺得很可笑,但是古人對於天象是深信不疑,還有皇帝為了天象寫罪己詔的。

) ,那你的下場會怎麼樣。好就算皇帝和太子都能容忍一個有謀反之心的人活著,但一定還會採取其他措施吧,比如圈禁。

當然那還有人要問了,李世民為什麼不把太子圈禁起來,而是殺了呢?你仔細讀玄武門事變的記載就會發現,李世民當時是兵行險招,他手上的人馬不及太子皇帝和齊王人馬加起來的一個零頭。他殺了李建成之後齊王和太子的府兵就攻到了門下,如果不是以頭視眾,之後會這樣還不得而知。

何況還不殺太子,那以太宗那麼點人馬根本不夠打,只有斷了所有人的後路,才會有一線生機。

純手打,求點贊

唐朝李建成的介紹

唐玄武門之變時,玄武門守將常何本是太子李建成的親信,可是為什麼最終會被秦王李世民收買?

5樓:ren星光

在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對常何施以重賄,並引為心腹。

常何,汴州儀縣人,祖籍河內溫縣。早年參加李密瓦崗軍,唐朝初期,瓦崗軍被宇文化及軍和王世充軍前後夾擊,大敗,李密西走,降於唐朝,連帶著常何等人也歸降了唐朝。在歸降唐朝後,常何曾經跟隨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和趙郡王李孝恭等作戰,戰後在外鎮守。

公元624年,秦王李世民將常何調入京城,安插在玄武門值守,官至中郎將。

唐代,中郎將為各府衛的禁衛統領,品級在正四品下,為高階武職,僅次於正三品的大將軍和從三品的將軍,大將軍多虛職,所以中郎將是十六衛軍的統兵主力。不過,在成為唐朝都城的禁軍將領後,常何逐漸被太子李建成拉攏,成為後者的心腹。

常何雖然是秦王李世民派入宮中的話,但是,太子李建成憑藉著自己的權勢,從而將常何變成了自己的親信,這也是常何可以在宮城北門玄武門執行禁衛總領的重要原因。不過,到了公元627年,也即在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又對常何施以重賄,並引為心腹。

6樓:黎楓

常何(588年-653年6月16日),唐初將領。原為秦王李世民部將,後因功升為玄武門守將。太子李建成在魏徵的授意下,極力與常何結交,使其成為自己一系的心腹。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太子李建成聯合齊王李元吉,排擠李世民。是年,李建成向李淵建議由李元吉做統帥出征突厥,藉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馬,然後趁機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時刻決定背水一戰,先發制人。

李世民暗訪常何,常何看出其中利害,決定助李世民成事。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建成和李元吉經玄武門一同入朝,常何待二人入門後將玄武門關閉,使二人的手下無法進入救援,使李世民順利的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成為了大唐太子。玄武門事變之後僅僅三天李世民便被立為皇太子,從他父親手裡接過**的實際控制權。

八月初九,唐高祖被迫讓位,李世民便做了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即唐太宗。常何也因功升為中郎將。

主要功績為在玄武門之變中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經玄武門入朝後,將玄武門關閉,阻隔李建成李元吉的手下進入救援,間接保證了李世民除掉李建成李元吉,而成為太子。

明白了嗎?他本身是李世民的部下出身,而且幫李世明成功機會比幫李建成要大得多。

要問為什麼,因為秦王比太子有手腕得多,太子其實猶豫了許久,在事變發生前都還沒打算殺李世民,想依靠父親李淵解決。而秦王已經決定下手了,要先發制人。而且李世民在唐朝百姓心中威望比李建成高得多,李淵也很器重李世民。

秦王的才能很出眾,尤其是軍事和政治手腕上,當然他也有敢殺親的狠心,太子則軟弱得多。(求採納)

7樓:王嘯園

仔細看看,常何投唐之後,他跟隨的是誰。

為何李建成稱為唐隱太子,唐隱太子李建成的5個兒子是怎麼死的

原因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將李建成殺死,死年三十八歲,五子一併遇害。貞觀二年 628年 李世民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追諡 隱 貞觀十六年 642年 又追贈為皇太子。所以史稱唐隱太子。可見所謂的 隱 實際上是他的諡號,而唐隱太子的說法應該是後世所稱的,至於他的後代大多都沒有善終。擴充套件資料 玄武政變 ...

李治是誰的兒子,唐高宗李治是誰的兒子

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孫皇后之子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第三子 唐高宗李治是誰的兒子 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為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為嫡三子。唐朝李治是誰的兒子 是唐太宗的兒子,武則天的老公 應該是第二個老公 唐玄宗的爺爺。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嫡三子,行九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兒子。太宗與長孫...

唐篇《八至詩》的深意,唐朝女詩人李冶的《八至》詩

從結構上說,作者設定了層雲疊嶂,前三句只是個過場,主要是為了引出最後一句 至親至疏夫妻 專在鍼砭世情,極為冷峻。此詩層雲疊嶂,用前三句來襯托最後一句 至親至疏夫妻 飽含人世滄桑的感覺,是情愛中的至理名言。表明作者在愛情中失意,有濃濃求不得之苦。頗有納蘭容若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之感。至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