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曹魏與蜀漢國力消耗是個什麼情況

2022-02-13 23:24:12 字數 6443 閱讀 2426

1樓:海煙人

能夠得到多少土地是其次,最主要的就是打破曹丕的休養。意思是你不打也得打,從而造成曹丕無法推行自己的休養計劃。就這樣,曹魏政權根本沒有精力休養,只能與吳蜀兩國不同的作戰。

對於諸葛亮來說,一口氣滅掉曹魏自然不可能。但諸葛亮卻準備奪取關中地區,這樣一來,可以與曹魏反覆拉鋸。就像當年劉邦出漢中攻關中一樣,諸葛亮想重建漢政權。

三國演義中北伐中原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2樓:張麻芝

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三國鼎立之後,按照曹魏與蜀漢各方面的實力與勢力對比,除了地勢險要,人力物力財力各方面蜀漢都處於弱勢,曹魏方面只需要據險扼守,等待國力恢**展,東吳和蜀漢必不戰而降,蜀漢方面諸葛亮一方面接受了昭烈帝劉備的遺詔,準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另一方面他也看透曹魏的計劃,如果不進攻那就只能坐以待斃。

3樓:語數教育鄭老師

兵源和財力是勝利的關鍵因素。

諸葛亮北伐中原又稱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

諸葛亮那麼聰明,為什麼一定要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使蜀國國力盡失呢?

4樓:遇見你好

形式需要,三國中蜀國較弱,根基較薄,曹魏較強,諸葛亮北伐曹魏,能夠牽制曹魏發展,同時,也是復興漢室的需要,劉備以漢室名號起家,不攻伐曹魏怎麼對得起他的口號。

5樓:一生悅讀

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原因是基於對自身清晰的定位,自己並不是很強大,堅守並不能自保的情況下,唯有開始以孫權為主力的北伐,圖謀自強、自我保護國力的綜合考慮。

6樓:吃瓜預備役選手

因為他要統一中原。明知道不會有好的結果,也要去北伐,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

7樓:體壇剖析者

諸葛亮過於謹慎,稍有差池,就會撤兵,導致北伐次數增多,只能起到以攻代守的作用。

8樓:林楓

諸葛亮之所以北伐,其實是在救蜀國。而且他屢次北伐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只有這樣,劉備才能有機會爭霸天下。

9樓:乾煸新鮮事

因為當時諸葛亮也算是孤注一擲了,他想改變劉備蜀國滅亡的祕密。

諸葛亮知天文地理,北伐失敗原因是什麼?

10樓:左眼看歷史

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與諸葛亮有關,諸葛亮北伐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取勝;二是曹魏非速亡之國,

01、諸葛亮北伐的目的。諸葛亮北伐的失敗其實跟他自己北伐的目的也有關,諸葛亮北伐的主要目的並不是想取得勝利,當然能取得勝利就更好了。諸葛亮北伐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蜀漢內部的團結,劉備建立的蜀漢集團有三大勢力組成,分別是荊州集團、劉璋舊部、益州本土士族。

其中荊州集團與劉璋舊部慢慢同化了成為了一股勢力,我就稱為蜀漢集團。

蜀漢集團與益州本土士族隨著時間的推移矛盾也是越來越大,到最後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轉態了,益州士族認為蜀漢集團無作為,已經傳出要投曹魏的謠言了。諸葛亮只好北伐,北伐可以讓士族閉嘴,同時戰爭的凝聚力可以然蜀漢變得團結,這是諸葛亮主要的目的,至於北伐的勝利能贏最好了,不贏的話也可以。

02、曹魏非速亡之國。第二個原因就是曹魏非速亡之國。要提一個小插曲,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其實很有機會取得成績,但因為派馬謖去守街,而馬謖喜歡整么蛾子導致街亭失守,最後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

要了說說曹魏吧,曹魏雄踞北方中原,已經在中原有了一定影響力,而且曹魏的君主也並不昏庸。

曹魏當時的君主是曹叡,曹叡前期所作所為堪稱明君,甚至在坊間傳言曹叡堪比當初的曹操,這樣一個龐大的曹魏,豈能說被諸葛亮擊敗就擊敗的。而且蜀漢與曹魏實力也不對等,蜀漢實力遠不如曹魏,蜀漢身處蜀漢,而曹魏身處中原,雙方無論是從地盤還是從資源蜀漢都不如曹魏。

11樓:

根本原因在於蜀漢國力和曹魏不是一個級別,一般情況下,像曹魏這種國力的很難迅速滅亡,不會在短時間被滅

12樓:扮鬼臉嚇你

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諸葛亮北伐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取勝,而是獲得蜀漢內部團結。二是當時的曹魏政權正處在蒸蒸日上時期,實力還很強大,不是速亡之國。

13樓:不會飛的肥豬

是因為魏國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拿下的,再者曹魏的君主很有才華。

14樓:胖章魚

諸葛亮北伐之所以都沒能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蜀道艱險,糧草補給**困難,不能長期作戰,每次糧草用盡,都不得不撤兵。

15樓:sugar魚

諸葛亮的攻擊路線固定,沒有辦法出其不意,地理方面存在限制,且蜀國兵力與其他兩國相比太弱。

16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主要在於蜀漢的軍事實力太過弱小了,縱使他怎麼算計,都很難取得勝利。

蜀漢明明打不過曹魏,為什麼諸葛亮還要連年北伐?

17樓:穎

蜀漢國小勢弱,如果不出兵攻魏,勢難久存。說得通俗一些,就是蜀漢在明知綜合國力不如曹魏的情況下,依然以攻代守。曹魏和蜀漢的實力差距懸殊,在佔地面積遠大於蜀國,曹魏的東部擁有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適宜大規模耕種。

蜀漢的面積看似不小,蜀漢真正的核心地帶,只有四川盆地。這裡土地肥沃,號稱天府之國,但是其他地區都是高原地帶。

魏、蜀兩國人口差距也很懸殊,無休止地消耗蜀漢本就不充足的國力,讓人不得不思考蜀漢明明打不過曹魏,為什麼諸葛亮還要連年北伐?三國之中,魏最強,蜀最弱,蜀漢主動進攻曹魏,沒有優勢,但是如果不北伐,蜀國遲早是魏國的甕中之鱉。

蜀漢劉氏是對益州來說是外來戶,如果不打著滅魏復興漢室的旗號,劉氏集團取代劉璋就失去了正統性。只有連年北伐,蜀漢作為「漢朝的繼承者」的身份才名正言順,堵住反對者的嘴。諸葛亮在《後出師表》說得非常清楚:

蜀漢實力太弱,不北伐要亡,北伐也要亡。這樣的話,還不如北伐更划算,至少以攻代守,多存在一段時間。

其次,蜀漢連年北伐,重點是進攻曹魏的涼州與雍州。而雍、涼是曹魏經濟較為落後的地區,其綜合實力還不如蜀漢。曹魏赴雍、涼與蜀漢作戰的人員不多,還在蜀漢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如果蜀漢能有一次機會拿下雍、涼,則可一舉扭轉與曹魏的戰略劣勢,這是蜀漢不顧弱小的國力,連年北伐的重要原因之一。

18樓:知心小謝

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無休止地消耗蜀漢本就不充足的國力,其實有他們獨特的考慮,也就是開篇所說的以攻代守。

1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蜀漢佔的領土實在是很小,隨著時間的流逝,是會導致坐食山空的,所以一定要北伐,尋找新領域。

20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諸葛亮必須這樣做,如果他不把北方的叛亂平定的話,遲早有一天會腹背受敵的。

21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北伐也是為開擴蜀漢的領土,曹魏不容易打勝,但蜀漢北伐攻打曹魏能熟悉敵方的狀況,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22樓:

第一是曹操已經逝世,諸葛亮認為這是一個掌握政權的好機會;第二是蜀吳聯合對魏出兵;第三,這應該是最後一次可以問鼎中原的機會。

23樓:嫣然

那時因為諸葛亮覺得是北伐的好機會,蜀國的領域是需要擴大的,不然會承擔不了人口的增加的。

24樓:

因為當時蜀漢自認是漢朝宗室,頂著正統的名聲,而且一直立志於收復中原,興復漢室,所以諸葛亮才連年北伐

25樓:luu陽光的

因為諸葛亮是想完成劉備的遺志,所以才堅持北伐,也有人說諸葛亮是真的像統一天下,讓自己的功績更大一些。

26樓:驕陽的小哥

因為蜀漢所處的益州發展空間有限必須要想外拓展格局,而且如果不先攻擊曹魏,只能等著曹魏坐大被吞併。

27樓:魚界

調和內部矛盾。用戰爭來調和國家內部矛盾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但是這的確是諸葛亮的計謀。

蜀國國力最弱,諸葛亮為什麼還要連續北伐

蜀漢明明打不過曹魏,諸葛亮連年北伐是為了什麼?

28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俗話說好,先下手為強,蜀漢人口,資源都不及曹魏,如果等曹魏打過來,蜀漢就很難抵擋的住,所以還是先下手吧。

29樓:快樂的狗狗是我

是為了尊守對劉備的承諾,也是要爭取實現他個人的夙願,恢復漢室江山。

30樓:

蜀漢雖打不過曹魏,但為光復漢室,諸葛孔明仍要北伐,說明其為主,但更為名,也是為利,所以才北伐,人,就是這麼自私,為了其主,連年征戰,埋藏了多少英雄兒女,但諸葛亮由其力量有限,至死都未北伐成功,最後三國仍然歸司?

31樓:心語有聲

諸葛亮是真心想恢復漢室,雖然在蜀地出來一趟不容易,但他勵精圖治,始終念念不忘統一天下。也算是一個兢兢業業的好領導了。只可惜他要想從蜀地出來太難了,連路都沒有,還要軍隊出來打仗,還要後備糧草**,要想從四川打到東北,我想他打一百年也未必能打到啊。

所以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32樓:

原因就在於正如諸葛亮寫的一篇叫《正議》的雄文,不僅鞭撻了魏國建議蜀國去除帝號並招降諸葛亮的做法,明確拒絕了招降,而且還說出了諸葛亮後來為何一再北伐的真相。認為蜀國有兵幾十萬,所謂「萬人必死,橫行天下,況且蜀國幾十萬人」,而且認為這是弔民伐罪、討伐逆賊的必勝正義戰爭,所以才連年北伐。

33樓:路人鹿人

《三國演義》中對這個問題有答覆,蜀國當時負責觀天相的**提出,魏國當時國運昌隆,北伐成功無望。而諸葛亮的回答是,蜀漢是正統,伐魏是討逆,匤扶漢室,理所應當。而天相會變,曹魏不會永遠國運昌隆。

北伐或許會敗,但不北伐將永無復漢的希望。另外,面對吳蜀聯盟,魏國雖然會勝,但總體上只能守,蜀國沒有後顧之憂。

34樓:帛曉暢

諸葛亮北伐主要是完成當時他的心願,因為隆中對的時候諸葛亮說過,三分天下,最後復興漢室一統天下,他只要是要完成這個鳳原。

35樓:欲乘風歸去

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復興漢室,雖然曹操勢力很強大,但諸葛亮年紀以高,想在有生之年實現先帝的遺願。

36樓:瀋陽萬通汽車學校

自古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諸葛亮還是想回復漢室的

37樓:阿元笑笑

這個易中天先生給出了答案,我覺得非常正確。

1、諸葛亮是非常有理想抱負的人,他初出茅廬的政治理想就是打敗曹魏政權,天下還是劉家的天下,即使劉備劉禪忘記了,他還是堅持自己

2川蜀有自己的政權,劉氏政權是外來戶,根基不穩,內部矛盾甚多,不斷北伐可以讓內部鬥爭變為次要矛盾,一致對外。這就好比你和你同學有矛盾,但是如果你們班和別的班有矛盾,那為了集體榮譽,會先放下個人恩怨

38樓:

諸葛亮是非常有理想抱負的人,他初出茅廬的政治理想就是打敗曹魏政權,天下還是劉家的天下,即使劉備劉禪忘記了,他還是堅持自己。2川蜀有自己的政權,劉氏政權是外來戶,根基不穩,內部矛盾甚多,不斷北伐可以讓內部鬥爭變為次要矛盾,一致對外。這就好比你和你同學有矛盾,但是如果你們班和別的班有矛盾,那為了集體榮譽,會先放下個人恩怨。

39樓:柒柒看點

蜀漢明明打不過朝未著,兩年被罰是什麼呢?

40樓:

諸葛亮不忘初心,矢志不渝!

41樓:穎

蜀漢國小勢弱,如果不出兵攻魏,勢難久存。說得通俗一些,就是蜀漢在明知綜合國力不如曹魏的情況下,依然以攻代守。曹魏和蜀漢的實力差距懸殊,在佔地面積遠大於蜀國,曹魏的東部擁有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適宜大規模耕種。

蜀漢的面積看似不小,蜀漢真正的核心地帶,只有四川盆地。這裡土地肥沃,號稱天府之國,但是其他地區都是高原地帶。

魏、蜀兩國人口差距也很懸殊,無休止地消耗蜀漢本就不充足的國力,讓人不得不思考蜀漢明明打不過曹魏,為什麼諸葛亮還要連年北伐?三國之中,魏最強,蜀最弱,蜀漢主動進攻曹魏,沒有優勢,但是如果不北伐,蜀國遲早是魏國的甕中之鱉。

蜀漢劉氏是對益州來說是外來戶,如果不打著滅魏復興漢室的旗號,劉氏集團取代劉璋就失去了正統性。只有連年北伐,蜀漢作為「漢朝的繼承者」的身份才名正言順,堵住反對者的嘴。諸葛亮在《後出師表》說得非常清楚:

蜀漢實力太弱,不北伐要亡,北伐也要亡。這樣的話,還不如北伐更划算,至少以攻代守,多存在一段時間。

其次,蜀漢連年北伐,重點是進攻曹魏的涼州與雍州。而雍、涼是曹魏經濟較為落後的地區,其綜合實力還不如蜀漢。曹魏赴雍、涼與蜀漢作戰的人員不多,還在蜀漢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如果蜀漢能有一次機會拿下雍、涼,則可一舉扭轉與曹魏的戰略劣勢,這是蜀漢不顧弱小的國力,連年北伐的重要原因之一。

曹魏有四十萬大軍,而蜀漢不足十萬,諸葛亮為何還要堅持北伐呢

因為諸葛亮認為當時全國的形勢是有利於北伐,曹魏面對的周圍所有的敵人。因為只有進行北伐才能夠擴大自己的領土。使得蜀漢最終統一中原。並且當時諸葛亮也有信心和計謀與曹軍對抗。一方面是為了操練蜀國的兵力,一方面是蜀國的將領在當時是三國中最多的,可以很好的帶兵出戰。因為在當時諸葛亮知道如果不進行北伐的話,可能...

與諸葛亮同為託孤重臣的李嚴,為何要阻撓蜀漢的北伐呢

因為蜀漢的北伐是舉全國治理進行的戰爭,非常的勞民傷財,而且在一次次的北伐中,蜀漢的國力不斷地被消耗,這位蜀漢的滅亡埋下了巨大的隱患,這也是李嚴阻撓蜀漢北伐的原因。兩人的出發點不一樣,諸葛亮認為蜀漢若要生存就咬緊牙關平定中原,解決後患。而李嚴認為蜀漢無論人力還是物力都是三國最弱的,不應該在連年征戰勞民...

曹魏大軍逼近西城,諸葛亮是怎麼做的 句子

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論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爺下南陽御駕三請,聯東吳滅曹威鼎足三分。官封到武鄉侯執掌帥印,東西征南北剿博古通今。周文王訪姜尚周室大振,漢諸葛怎比得前輩的先生。閒無事在敵樓我亮一亮琴音,我面前缺少個知音的人。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旌旗招展空翻影,卻原來是司馬發來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