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上參戰人數最多 規模最大的戰爭是秦趙長平之戰還是王

2022-02-09 11:44:42 字數 5239 閱讀 4974

1樓:

當然是王翦滅楚!

《史記》中的長平之戰的記載是不可信的!

長平之戰沒有傷及趙國根本,趙國並未失去戰鬥力而且實力還是很強的,長平之戰秦軍損失是慘重的!

長平之戰,趙國與秦國的損失是相當的,趙國最後死亡10幾萬,秦國也死了10多萬!

長平之戰後幾個月,白起不敢再打趙國,因為白起認為再打必敗,這也說明趙國在長平之戰中並未傷到根本!

事實上,長平之戰後,秦國再打趙國一敗而再敗,數萬又數萬的秦軍死亡,證明長平之戰趙國損失不太大!

長平之戰,趙軍不可能死亡45萬,趙國的總兵力都不可能有45萬。

歷史書也有很多是假的!

《史記》中司馬遷個人杜撰的故事還真不少,很多的人的心理活動都被寫出來了,司馬遷怎麼可能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史記》只是相比後來的史書更可靠,那是因為後來的史書更垃圾,後來的史書都是統治者在美化自己黑別人!

《史記》雖然比後來的史書更可靠,便可信度也不超過50%!

秦國攻佔大半個中國後,總兵力也就60多萬,之前肯定沒有60萬,長平之戰時整個秦國都未必有45軍隊,何況一個比秦國小一半的趙國怎麼可能有那麼多兵力?明顯數字是假的!

長平之戰時,趙國還有10多萬元的兵力在防匈奴!趙國都邯鄲也有10多萬兵力,如果長平之戰趙軍真有45萬,那麼趙國的總兵力就有70萬,這怎麼可能?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的總兵力才70萬,一個趙國怎麼可能有70萬兵力?

長平之戰,趙軍最多死亡10幾萬!秦國也死亡10多萬,而且秦國的後勤損失更重!

趙括進攻而被白起包圍的可能只有2-3萬人,趙括若兵多,白起拿什麼來包圍?包圍絕對是兵力數倍於敵才可能做到!

如果趙括45萬被包圍,白起至少要有100-200萬的兵力才可能做到,同等的兵力怎麼可能包圍?

事實上長平之戰後,趙國還有20-30軍隊,趙國的總兵力應該就是30多萬,所以長平之戰趙國最多損失10萬人!

2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是王翦滅楚,長平之戰秦白起55萬,趙趙括58萬,相差無幾,所以才有白起的「兵法破例、等而圍之」。而王翦滅楚、秦趙各60萬是毋庸置疑的…

3樓:匿名使用者

長平之戰,殺神白起坑殺42萬趙軍,自損十萬,王翦六十萬秦軍滅楚,損傷無白起強大

中國古代歷史上參戰人數最多的戰役是哪一場

4樓:凱哥說劇

參與人數最多的是戰國末期秦將王剪60萬兵攻楚國,楚將項燕率100萬兵抵抗。

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是襄陽保衛戰 14年

人員死亡最多的是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秦坑殺趙軍40餘萬

中國歷史上參戰人數最多的戰爭是哪場戰爭?

5樓:愛歷史的追夢人

中國古代歷史上參戰人數最多,而且造成**慘重的戰爭應該是當初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這場戰爭歷經2年之久,最終趙軍被坑殺40萬軍隊,可以說是慘烈至極。

長平之戰是秦國和趙國發生的一場戰役,當時兩國的實力是勢均力敵,秦國經過改革政局穩定,百姓富足安康,國力達到了鼎盛時期,而趙國在經過變法之後國力也迅速膨脹,所以在這個戰國的七雄中,唯一能夠與秦抗衡的就是趙國了,而兩國發生戰爭是無可避免的。

公元前262年,秦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韓國圍困不得以為了求和向秦獻出了上黨郡,結果上黨郡守不願投降,轉而尋求趙國的幫助,趙國明白脣亡齒寒的境況,於是在公元前260年,當秦王派人奪取上黨的時候趙國派兵駐守於長平,當時的將領是廉頗,廉頗堅守長平不主動出擊,為了取勝秦使用反間計讓趙括成為取代廉頗的臨時將領,之後又派遣大將白起指揮秦軍作戰,而趙括雖然熟讀兵書,但是終究只會紙上談兵,最終被白起打敗,其他周邊國家因懼怕秦的實力都不願意出兵救趙國,最終的結果就是將近40萬的趙軍被坑殺,長平之戰以秦軍的慘勝和趙軍的慘敗成為最終結局。

長平之戰最終讓秦國奠定了統一六國的基礎,此後再無任何一國可以跟秦抗衡,而趙國在這次戰爭之後也一蹶不振,不久就被秦滅亡,這場戰爭也成為了春秋戰國時期規模最大,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戰爭,也是造成戰國形勢大轉變的一場戰爭,在整個戰國史上意義非凡。

6樓:輝

歷史上參戰人數最多的戰爭應該就是秦統一六國時期的長平之戰了,在這場戰爭中秦將白起坑殺了趙國四十萬的降兵,這算得上是冷兵器時代最慘烈的戰爭了。

7樓:呼

參與人數最多的是戰國末期秦將王剪60萬兵攻楚國,楚將項燕率100萬兵抵抗。

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是襄陽保衛戰 14年

人員死亡最多的是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秦坑殺趙軍40餘萬

8樓:阿裕

在中國,參戰人數最多的戰爭應該是解放戰爭,解放戰爭的時間長達10年(1946~1955),這場戰爭包含了三大戰爭,所以我覺得是中國史上參戰最多的。

9樓:此時無少

我個人感覺在我們的歷史之中,參戰人數最多的戰爭應該是長平之戰,因為白起坑殺40萬戰俘,就是發生在這場戰役之中,由此但是不難看出,雙方參戰的人數應該是非常多的。

10樓:安爾妮薇爾

中國歷史上參戰人數最多的戰爭是長平之戰,趙將近50萬,秦將近40萬。鉅鹿之戰,項羽破秦,楚20萬。

11樓:絕對絕對是的

肥水之戰,只有在平原上才能這麼多人,抗日戰爭,也是淞滬會戰人數裝備最多最好,中國幾百萬軍隊擠壓到西邊之後也打不出上百萬的戰爭,應為展不開要那麼多人沒用。先不說秦楚有沒有那麼多人,先秦用木頭能剷平多大塊地方讓他們打。

12樓:南坼

如果不算中日抗戰的話,那就應該是長平之戰了。先不說死去的百姓。光是白起就坑殺了40萬趙軍。

況且秦國也有50萬大軍。此戰奠定了秦國一統天下的基礎。同時,也使得戰國時期,無人在有能力與秦國為戰。

13樓:玄燁煙雨

應該是長平之戰,白起坑殺四十萬大軍,在當時的影響是非常劇烈的,畢竟是四十萬的投降的軍隊,不過從那以後秦國開始統一六國。

14樓:茂小貓茂

長平之戰,那場戰爭有太多人死去了。大街上都是血流成河的景象,滿眼都是紅色。戰爭的犧牲品往往就是百姓,但也無可奈何。

15樓:夢靈浪裡格朗

我覺得應該是長平之戰了,敵對雙方投入了幾十萬的部隊,不僅僅是國家之間的戰爭,更是國家生死的對抗,不論哪一方輸了,帶來的都是滅國的後果。

戰國時期參戰人數最多的是哪一場戰爭?

16樓:鳳兮伏羲

春秋戰國時,發動的戰爭共有近千次,雙方數十萬大軍參加的戰爭就有200多次,參戰人數最多的,大家公認為是長平之戰。

但是需要說明,當時雙方打仗參戰,人數是按編制算的,一個100人編制的隊伍,有可能只有5個人參戰。這樣算下來,百萬規模的長平之戰,實際參與的人數可能只有5萬人。

而且那時候打仗,點到為止,如果發現對方實力強大,另一方會主動認輸。因此除了東周末年外,看上去爭鬥不斷,實質上人口卻一直在大量增加。

17樓:蘇戎啟

戰國時期參戰人數最多的是秦趙兩國之間的大戰——長平之戰,這也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之中以此出動兵力最多的一場戰爭。關於長平之戰的記憶,大多數人可能都停留在白起坑殺趙軍四十萬的數字中,的確這也是春秋戰國時期坑殺士卒最多的一場戰鬥。

長平之戰是當時秦國的名將白起率領的戰鬥,當時趙國原本的統帥是老將廉頗,老將廉頗擁有豐富的鬥爭經驗,如果當時趙軍仍然是廉頗所率領,那麼長平之戰也許不會敗的如此迅速,如此慘烈。但是由於當時的趙王中了秦國的離間之計,臨陣換將,將毫無作戰經驗只會誇誇其談的趙括換上頂替了老將廉頗,導致最後長平之戰以失敗告終,並且 以後趙國再也無力聚集起有戰鬥力的軍隊,徹底弱小。

長平之戰雙方共出動了百萬大軍,其中趙國出動軍隊四十餘萬,秦國也是如此,但其中軍隊主力遠沒有這麼多,所有輔兵和負責後勤的軍隊都算入其中,但戰爭人數也堪稱戰國之最。

在這場戰爭中趙括指揮經驗不足,加上因為聽從趙王的命令,擅自更改廉頗定下的防禦計劃,輕敵冒進,導致最後被一舉全殲,趙括也在帥兵突圍的戰鬥中被亂箭射殺而亡。彼時趙括身為主將身亡,剩下的趙軍選擇投降,但是秦軍以不好管理為主將趙軍剩下的人全部活埋,只留下年弱的數百餘人放其歸國。

趙國在這次戰爭中損傷人數達四十五萬左右,此後再也無力組織起相當數量的軍隊,最後被秦朝所滅。同時這場戰爭也重新整理了戰國時期的參戰規模,是戰國歷史上參戰人數最多的一次,也是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

18樓:遺忘記憶

盤點戰國時期的十大戰役,每一場都屬於傳奇級,後世難以超越

通過春秋時期的不斷兼併戰爭,到戰國時期,形成了七個最為強大的國家,在這兩百餘年的時間裡,又發生了無數的戰爭,這其中錯綜複雜的關係就不多說了;現在來盤點戰國時期傳奇級的十大戰役(按時間發生的先後順序排列):

top、1 陰晉之戰

吳起擔任西河郡守期間,向子夏學習儒家思想,並改革魏國兵制,創立武卒制。吳起擔任西河郡守期間,為抵禦秦國的進攻,修築了吳城。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萬攻打魏國的陰晉。

吳起親自率領其中沒有立過軍功的五萬人,外加戰車五百輛、騎兵三千大敗秦軍。陰晉之戰也成了魏武卒的成名之戰,之後,魏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霸主級的存在。

top、2 馬陵之戰

馬陵之戰發生於公元前341年,魏國發兵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應允救援,以促韓國竭力抗魏國。齊威王以田盼為主將,田嬰,田忌為副將,孫臏為軍師,運用「圍魏救趙」戰法,率軍直趨魏都大梁,誘使魏軍回救,以解韓國之困。

又用「減灶示弱」的方法,將魏軍10萬人殺得潰不成軍,並俘虜了魏太子申。經此一戰魏國元氣大傷,失去霸主地位。

top、3 伊闕之戰

伊闕之戰,是公元前293年,秦國為開啟東進中原通道,由大將白起率秦軍在伊闕各個殲滅韓國、魏國、東周聯軍的作戰。戰爭中,秦將白起針對韓、魏兩軍互相觀望,不願當先出擊的弱點,以少量兵力鉗制聯軍的主力韓軍,以主力猛攻較弱的魏軍。魏軍無備,倉促應戰,迅即慘敗。

韓軍震懾,且翼側暴露,遭秦軍夾擊,潰敗而逃。白起乘勝揮師追擊,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攻佔伊闕,奪取魏城數座及韓國安邑以東大部分地區。魏、韓兩國割地求和。

戰後,韓國精銳損失殆盡。這也是韓國的衰弱之戰。

top、4 即墨之戰

前284年,燕國名將樂毅統率燕、秦、趙、韓、魏、楚六國聯軍攻打齊國的一場戰爭,在濟西之戰中大敗齊軍,接連攻下臨淄,然後分兵五路,以徹底消滅齊軍,佔領齊國全境。燕軍僅在六個月的時間,就攻取了齊國七十餘城,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城未被攻克。結果在樂毅被撤後,燕國大好形勢被齊將田單用「火牛陣」所破,齊國雖然憑藉此仗復國,但是其實力已江河日下。

而燕國亦因此仗由興盛轉為衰弱。

top、5 鄢郢之戰

top、6 長平之戰

top、7 邯鄲之戰

top、8 鄗代之戰

top、9 趙破匈奴之戰

top、10 秦滅六國的戰爭

中國古代字數最多的字典是清朝的,中國古代字數最多的10首古詩

康熙字典 共收錄漢字四萬七千零三十五個,為漢字研究的主要參考文獻之一,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收錄漢字最多的古代字典。我國字數最多的字典是清朝的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在清朝康熙年間由翰林院的張玉書及陳廷敬擔任主編,參考明代的 字彙 正字通 兩書而寫,是一套成書於康熙五十五年 1716年 的詳細漢語辭...

中國南海歷史上記載時間中國古代史上南海不同歷史時期的稱謂

三國時代的萬震在 南州異物志 中說 句稚,去典遊八百里,有江口,西南向,東北行,極大崎頭,出漲海,中淺而多磁石 同時代的康泰在 扶南土俗傳 中寫道 漲海中,倒 到 珊瑚洲,洲底有盤石,珊瑚生其上也。這裡的 珊瑚洲 是指由珊瑚礁形成的島嶼,洲底的 盤石 指島嶼基底,也就是礁盤,上面生有美麗的珊瑚。據古...

臺灣的古代史,中國古代歷史上,各個朝代對臺灣的管理

在有據可查的史料上,臺灣 這一名稱的出現不過300多年。但是史書證明兩岸人民對臺灣寶島早有稱呼,歷史上對臺灣的稱呼有近十個,不同的稱呼卻反映了中華民族對臺灣寶島的關心和期待。在古老的中國出現國家機器時,就把中國劃分為九州管理,記載這一史實的是中國最早的史書之一 尚書 禹貢篇 九州中的揚州管轄範圍北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