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漢高祖劉邦,他的一生是怎樣的

2022-02-08 04:28:57 字數 5363 閱讀 9586

1樓:

漢高祖劉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說原名季),沛郡豐邑中陽裡(今江蘇豐縣)人,漢族。出身平民階級,秦朝時曾擔任泗水亭長,起兵於沛(今江蘇沛縣),稱沛公。秦亡後被封為漢王。

後於楚漢戰爭中打敗西楚霸王項羽,成為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高祖,漢景帝時改為太祖,自漢武帝時期司馬遷開始,多以最初的廟號「高祖」稱之,諡號為高皇帝,所以史稱漢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漢高帝。他對漢民族的統

一、中國的統一強大,漢文化的保護髮揚有決定性的貢獻。

劉邦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

劉邦(16張)家、卓越的軍事家和指揮家。   公元前256年生於楚國沛郡豐邑縣中陽裡家中,父母為劉太公(劉煓,字執嘉)和劉媼(王含始),劉邦有兩位哥哥、一位姐姐和一個弟弟(《史記》記載:大哥劉伯。

二哥劉仲,漢朝建立後改名劉喜。四弟劉交。)劉邦為老三,故名字為季,人稱劉季或劉三。

  公元前221年庚辰歲,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強大的秦帝國,劉邦試吏為秦國泗水郡的泗水亭長。   公元前209年楚人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起義,劉邦在楚故地沛縣響應,成為秦末農民義軍主要領袖之一。   公元前206年劉邦首先進入關中要地,秦王子嬰投降,秦帝國滅亡。

但是劉邦懼怕項羽的強大,退軍霸上。項羽入關後,自封西楚霸王,劉邦被封為漢王,管理南中、漢中一帶。楚漢之爭結束後,消滅割據勢力,統一中國,建立漢朝。

於二月初三甲午日(即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在山東省定陶縣的一個土丘上即皇帝位,起先建都洛邑,但是很快便定都長安。   劉邦在位十

劉邦(8張)二年(公元前206年二月——公元前202年二月為漢王,公元前202年二月——公元前195年五月為皇帝),從登基後,劉邦一面平定諸侯王的叛亂,鞏固統一局面,一面建章立制並採用休養生息之寬鬆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復生產發展經濟,不僅安撫了人民、凝聚了中華,也促成了漢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可以說劉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國真正的統一起來,而且還逐漸把分崩離析的民心凝集起來。他對漢族的統

一、中國強大,漢文化的保護髮揚有決定性的貢獻。他死後,諡號是「高皇帝」,廟號太祖。

編輯本段人物事蹟簡介

"太祖"與"高祖"

劉邦死後,群臣議定的廟號是」太祖」,諡號是「高皇帝」,正式的全稱為「漢太祖高皇帝」,簡稱廟號應該是「漢太祖」,簡稱諡號則是「漢高帝」,而不是人們習慣稱呼的「漢高祖」。《史記·卷八 高祖本紀第八》曰:「丙寅,葬。

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廟。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

上尊號為高皇帝。太子襲號為皇帝,孝惠帝也。令郡國諸侯各立高祖廟,以歲時祠。

」《漢書·卷一下 高帝紀第一下》文字相同,只是恐引起歧義,將《史記》中的「高祖」換為「帝」。   司馬遷《史記》作「高祖本紀」,首稱劉邦為「高祖」。蓋司馬氏為漢世宗孝武皇帝時人,孝武皇帝之皇考為孝景皇帝,孝景皇帝皇考為太宗孝文皇帝,孝文皇帝皇考即是太祖高皇帝,對武帝而言,高皇帝是自己的曾祖父。

  按《爾雅》:「曾祖王父之考,為高祖王父」,照理講,漢武帝要稱呼太上皇(高帝之父)為高祖,但是《爾雅》上文郭注曰:「高者,言在最上。

」《釋名》雲:「高祖,高,皋也,最在上皋,韜諸下也。」《潛邱札記》雲:

「曾祖之父為高祖,然自是以上,亦通謂之高祖。」   《周書·康王之誥》:「無壞我高祖寡命」,高祖指文王、武王,這是以曾祖父、祖父稱「高祖」。

因為周文王、武王是肇基建國之王,功高至偉,所以稱高祖,是最上之尊稱。同樣,漢武帝稱曾祖父高帝為「高祖」亦是此意,是後世子孫對於先祖的至高稱呼,司馬氏應該是使用當時漢朝對高皇帝的尊稱,以劉邦為「高祖」。

劉邦年表

公元前256年,劉邦生於沛郡豐邑中陽裡(當時屬楚國,今江蘇豐縣)。徐州沛縣歌風臺劉邦雕像

公元前209年10月,劉邦在沛縣揭竿而起,成為秦末農民起義主要領袖之一。   公元前208年,劉邦受楚懷王之命西征滅秦。   公元前208年, 劉邦擊敗秦郡守。

  公元前207年, 劉邦藍田之戰消滅秦都城主力軍隊。   公元前207年12月, 劉邦首先入關推翻暴秦,約法三章穩定局勢。   公元前206年, 劉邦受封為漢王,建立漢國,漢朝由此肇基。

  公元前206年, 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   公元前206年 ,劉邦依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平定三秦,佔領關中。   公元前205年 ,彭城之戰受挫。

  公元前203年, 劉邦成皋之戰以少勝多,擊滅楚大司馬曹咎和塞王司馬欣。   公元前203年 ,滎陽突圍。   公元前202年, 鴻溝議和。

  公元前202年 ,垓下之戰用四面楚歌之計,一邊減少**,一邊擊敗項羽,滅楚國。   公元前205年,-公元前202年 先後滅魏、滅趙、滅韓、滅燕、滅齊。   公元前202年, 平定南方。

  公元前202年2月, 劉邦統一中國,在定陶登基稱帝,建立漢朝。   公元前202年5月, 劉邦定都長安。   公元前202年, 分別分封無諸和 為閩南王和東越王,實行少數民族自治政策。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陸續下達一系列詔書,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治理天下,恢復生產,發展經濟。   公元前201年, 平定臨江王叛亂   公元前201年 ,平定燕王臧荼叛亂   公元前200年 ,韓王信叛亂,匈奴入侵   公元前200年, 北征匈奴,迅速平定韓王信反叛勢力,先擊敗匈奴先頭部隊,後因增兵未到,輕敵致白登山之圍。   公元前200年, 制定禮儀。

  公元前199年, 與匈奴和親。領兵親征,平定韓王信餘寇,擊敗韓王信與匈奴勾結勢力。   公元前199年, 劉邦下令將六國共十萬餘貴族和豪強遷徙至帝都關中周圍,以加強管理統治,消除六國地方原王族及貴族復辟勢力。

  公元前198年, 處理趙國相貫高謀反事件。   公元前197年, 平定趙國相陳烯叛亂。   公元前196年, 封趙佗為南越王,鞏固南方統一局面。

  公元前196年, 劃閩南國與南越國交界處一部分土地,成立東越國,分封少數民族織為東越王,實行少數民族自治政策,同時使各少數民族異姓王互相牽制。   公元前196年, 平定九江王英布叛亂。   公元前195年, 作《大風歌》。

  公元前195年, 作《鴻鵠歌》。   公元前195年, 下《求賢詔》。   公元前195年4月25日(公曆6月1日), 劉邦駕崩,終年62歲,葬於陝西長陵,廟號為「太祖」,諡號為「高皇帝」。

2樓:匿名使用者

劉邦(前256—前195),字季,沛縣豐邑人。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史稱漢高祖,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

劉邦年輕時遊手好閒,30多歲才當了泗水亭長。秦二世二年(前209年)九月,繼陳勝、吳廣起義(參見陳勝、吳廣農民起義戰爭)後兩個月,劉邦與蕭何、曹參等也殺死沛縣縣令,舉行起義。

先投靠項梁、項羽起義軍,推翻秦王朝後,又與項羽「爭權天下」,進行了為期五年的楚漢戰爭,於公元前202年打敗項羽軍。

劉邦由一個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小官,何以成為西漢的開國皇帝?其妙策無他,就在於會用人。劉邦登基後不久,一次大宴群臣。

他問群臣道:「請大家說說,朕何故得天下,項羽何故失天下?」大臣中有人答道:

「陛下平時待人有點粗暴無禮,似不如項王寬仁。但派人攻城略地,有封有賞,能與天下人同其利。項王忌賢妒能,戰勝不賞功,得地不分利,所以將士不肯盡力,因此失掉了天下。

」劉邦聽了,笑道:「爾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楚漢得失原因須從用人上說起。

運籌策劃,預見長遠,朕不如張良,主持政務,保證**,朕不如蕭何;帶兵打仗,戰取攻守,朕不如韓信。這三人是當今豪傑,朕能依靠他們,所以能得天下。

項羽只有一個范增,尚不能用,所以被我打敗了。」群臣聽了,都表示敬服。

劉邦所言,基本符合實際。五年的楚漢戰爭中,劉邦屢遭挫敗。他本人曾12次受重傷,幾次被活捉,但他依靠張良、蕭何、韓信等人,屢敗屢起,終於以弱勝強,取得最後勝利。

統觀之,劉邦用人,通常根據不同的形勢,採取不同的策略。這從他對韓信的態度和使用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來。

一是勢力薄弱時,卑躬屈膝。韓信初到漢營時,還屬無名小卒,劉邦看他不起。但他聽蕭何說韓信是一個大將之才,可以幫助他打天下時,馬上放下了漢王的架子,築了一個高臺,舉行隆重典禮,畢恭畢敬地拜韓信為大將。

並向全軍宣佈說;「凡我漢軍將士,今後俱由大將軍節制,如有藐視大將軍,違令不從者,儘可按軍法從事,先斬後奏。」那種謙恭卑順的樣子,令全軍上下莫名其妙。

二是當形勢不利時,慷慨讓步。漢高祖四年(前203年),這時劉邦在成皋戰場作戰失利,急需把韓信、彭越等部隊調來支援正面戰場。不料此時已攻佔齊地的韓信,正巧派使者來,要求劉邦封他為「假王」,以鎮撫齊國。

劉邦大怒道:「怪不得幾次調他一直按兵不動,原來是想自己稱王!」這時正在身旁的張良、陳平趕緊用腳踢了他一下。

劉邦恍然大悟,急忙改變口氣,對韓信的使者說:「大丈夫平定諸侯,做王就該做真王,為何要做假王呢?」於是派張良為特使,正式封韓信為齊王。

韓信受封后,果然高高興興地率兵來參加正面戰場作戰。

劉邦用人策略,既有坦誠恩惠,也有詭詐刁滑,作為封建時代的政治家,這些策略的交替使用,是其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擴充套件資料

民間有個傳說,說劉邦出生的很神奇,話說劉邦的母親在田間農作累了走到一片湖邊休息,不想,就這樣睡著了,

劉邦的父親見妻子下田遲遲不歸便出來尋找,走到了這湖邊看到劉邦母親身上有龍出現,龍光很是耀眼,再定睛一看,龍不見了,也沒有當做什麼,不想,回到家劉邦的母親就懷孕了。人民紛紛說劉邦是龍的孩子,是天子,將來前途不可估量。

到了劉邦稍稍長大,人民才發現並不是,劉邦小的時候可以說是小混混,不學無術,鬼頭鬼腦不上進,劉邦出身農家,老爹讓他下地幹活農作,他呢,也不去,氣的老爹只打他還拿他哥哥和他作比較,劉邦的哥哥很勤勞,這就形成了對比了,

劉邦呢很懶惰,在老一輩人眼中,劉邦是個沒出息的孩子,都不能養活自己,何況將來能成就 什麼大事呢?認為劉邦是個胸無大志之人,劉邦聽在耳朵裡,但是絲毫沒有什麼改變,怎麼開心怎麼做,毫不理會。

再後來劉邦做了一個小官,久而久之劉邦就和這些衙役們混熟了,可以說是稱兄道弟了,在當地也是提名就知的人物了。

人們又開始對劉邦改變了想法,覺得是開蒙較晚,現在開始上進了。劉邦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了秦始皇的馬車,自己內心很是羨慕,覺得男子漢就應該像他這樣氣派威風。說到這,劉邦的人生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奉命辦公,將一大群罪犯帶去咸陽宮做建築工。

犯人的數量很多,數起來都麻煩,結果在路上有一部分人趁著劉邦不注意偷偷開溜了,跑了。秦朝的法律可是很嚴的,罪犯在劉邦的手裡跑了,這劉邦可是擔不起啊,他心裡想著就算追回來也不能免罪,少了人也不行,既然這樣就破罐子破摔,愛咋滴咋滴吧,老子不幹。

心裡想著還真就這麼幹了,把剩下沒跑的犯人都放了,讓他們都跑掉。可是,讓他們跑又不跑了。

這些人想著,這個大哥真是仁義,是個可以追隨的人物,於是不跑了,都要跟著他任他做大哥。這也讓劉邦很意外啊,劉邦的仁義是他的小弟們多了起來,也是壯大了自己的團隊,後來秦朝農民起義,這不正派上用場了嗎,劉邦帶著自己的兄弟們積極參加農民起義。

這次起義的帶頭人是縣令大人,這個縣令爺平時對老百姓很不好,所以帶動不起來,老百姓一怒之下將縣太爺殺死了。

殺死了這縣太爺於是老百姓很開心的迎接劉邦,很多沒有認劉邦做大哥的人,也順勢跟了他,這時候的劉邦已經是四十多歲了,不過他的隊伍也壯大到了兩三千人。劉邦是個情商很高的人,也懂得用人,隊伍不斷壯大。後來應了那句他是龍的孩子,建立了新王朝,建立了漢朝,坐擁天下。

劉邦的長子, 他的一生是怎樣的

我個人覺得劉邦的長子他的一生是比較坎坷的,他之前也隨著劉邦經歷過很多的苦難和挫折,吃過特別多的苦,後來苦盡甘來,同時他也跟著劉邦有了很多的作戰經驗。劉肥是劉邦長子,但是庶長子而不是嫡長子。劉邦建立西漢封劉肥為齊王,這是漢初諸侯國中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地區。劉邦去世後呂后把劉肥當作主要目標。劉肥雖然逃...

為什麼相思山是因漢高祖劉邦訪張良的美麗傳說而得名

相思山,原名白雲山,又名相師山,相傳此地是漢高祖劉邦請張良第二次出山的地方。張良 約公元前250 前186年 字子房,初漢三傑之一,官至丞相。通城縣誌 載 張良輔弼劉邦成就帝業後,唯恐 功高震主 禍福難知,即隨師赤松子雲遊四海,禪隱白雲山。相思山在岳陽縣東北部,與湖北通城接壤,綿延10餘公里,平均海...

比較一下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的異同點

漢人皇帝 草莽出身 歷史是僅有的兩個農民起義且成功建立穩定王朝的皇帝 劉邦祖籍徐州沛縣 朱元璋祖上也是從沛縣遷到鳳陽的嚴格的說兩人還算老鄉哩 都是以弱勝強得天下 楚漢爭霸 劉邦是屢敗屢戰最後垓下之圍擊敗不世出的牛人項羽 朱元璋鄱陽湖南京城大大小小無數仗才一步步搞定陳友諒善用人才 劉邦有漢初三傑 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