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有什麼意義?

2022-02-06 13:34:47 字數 4860 閱讀 1074

1樓:

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歷法,農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

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民間尚有「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

總之,根據史籍的記載,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動,日期定於農曆8月15日。因為此時正是三秋之半,故名為「中秋節」。漢辭網認為,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二、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到了,各地都有自己的習俗。但中秋節的習俗共同之處不外乎:祭月、賞月、觀花燈、吃月餅。

除此之外,各地還有:民間拜月、月光馬兒、兔兒爺、中秋宴俗、舞火龍、燃寶塔燈、偷菜求郎、竊瓜祈子、中秋博餅、祭月燒香斗、乞月照月爬月、走月亮走三橋等等。

2樓:方浩思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主要是跟嫦娥奔月有著很大的聯絡,在8月15那一天常樂,因為特殊的原因,不實了,一種藥物就飛上了月亮,所以很多人為了記住紀念這美好的一天,都採取用吃月餅的形式

3樓:小舞

祭月、賞月、觀花燈、吃月餅。

4樓:匿名使用者

一、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歷法,農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

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民間尚有「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

總之,根據史籍的記載,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動,日期定於農曆8月15日。因為此時正是三秋之半,故名為「中秋節」。漢辭網認為,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二、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到了,各地都有自己的習俗。但中秋節的習俗共同之處不外乎:祭月、賞月、觀花燈、吃月餅。

除此之外,各地還有:民間拜月、月光馬兒、兔兒爺、中秋宴俗、舞火龍、燃寶塔燈、偷菜求郎、竊瓜祈子、中秋博餅、祭月燒香斗、乞月照月爬月、走月亮走三橋等等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一、中秋節的來歷

1)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歷法,農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

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民間尚有「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

2)總之,根據史籍的記載,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動,日期定於農曆8月15日。因為此時正是三秋之半,故名為「中秋節」。

二、中秋節的習俗

1)中秋節到了,各地都有自己的習俗。但中秋節的習俗共同之處不外乎:祭月、賞月、觀花燈、吃月餅。

2)除此之外,各地還有:民間拜月、月光馬兒、兔兒爺、中秋宴俗、舞火龍、燃寶塔燈、偷菜求郎、竊瓜祈子、中秋博餅、祭月燒香斗、乞月照月爬月、走月亮走三橋等等。

3)中秋節習俗代代流傳。在資訊化時代的今天,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中秋節文化的多樣性。我們都有責任繼承和發揚這種優秀傳統,讓親情永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三、中秋節的傳說

一說是嫦娥奔月。有了嫦娥就不能不提到她的夫君后羿,以及后羿射日。有點死腦筋的后羿,太陽都能射下來,老婆卻沒能看住,被不屑之惡徒給逼到了月亮上,從此過上了兩地分居、永無相聚的非人道日子。

於是,月餅便成了寂寞嫦娥與夫君后羿彼此思念,夢想團圓,寄情喻意的物品,當然還少不了白兔和桂花樹,民間也就有了中秋節的時候做月餅,吃月餅來懷念他們的習慣。

二說是吳剛折桂。倒黴的吳剛,運氣不濟,犯了錯誤被罰做無用功,每日裡砍樹不止,卻愈砍愈結實,這裡砍斷,那裡便已經又癒合了。他那裡知道所謂的五百丈高的桂花樹原本就是用來懲罰他的,怎麼可能被他輕易砍斷。

小人物和大人物鬥,總是鬥不過的,天界裡也是一樣的。

三說據說是流傳最廣最具可靠性的。唐太宗李世民為討伐北方的突厥,大舉進攻數次,終於於八月十五日那天得勝回朝,苦戰數年的將士們也終得和家人、故土團聚。舉國歡慶之機,有個和唐朝通商的吐蕃商人,進貢上一種帶陷的麵餅。

其裝飾華麗,滋味甜美,太宗吃後大喜,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傳旨道:「應將胡餅邀蟾蜍(即月亮)。」於是,就有了以後的吃月餅、慶中秋的喜慶節日。

四說吃月餅的來歷就有點史書的味道了。說的是元朝時期,蒙古人統治漢人,暴虐殘忍,民不聊生。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於是就有了紅巾軍,就有了要飯娃出身的丐幫首領朱元璋,就有了朱領導下的農民起義。

勝利的那天正好是八月十五,被用來送信的工具就是那帶陷的小圓餅。而起義的指令就藏在了陷裡。從此,就有了一個來自朝廷的紀念勝利的日子,和一個被賦予了特別紀念意義的吃食----中秋節和中秋月餅。

6樓:硬核科技局

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7樓:獺兔小迷妹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

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有什麼意義?

8樓:燒仙草裡有什麼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一說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二是和農業生產有關,還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其可能於月餅的誕生也有關聯。風俗習慣有很多種,祭月、賞月、拜月、觀潮、燃燈、猜謎、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玩花燈、燒塔等等。中秋節意義在於,它象徵著家庭的團圓幸福。

中秋節起源於古人對月亮的崇拜及秋社(祭祀農業神)活動,到宋代逐漸演變為全國性的大節日。在中秋節長期的演變流傳過程中,人們根據各自對於中秋的理解,創造了五彩繽紛的神話故事,如嫦娥奔月、月兔搗藥、吳剛伐桂、唐明皇遊月宮等,每個故事都膾炙人口,影響深遠。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9樓:竇咸和詩蕊

01 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不過由於歷史發展,後來曆法融合,使用陰曆(夏曆),所以將「祭月節」由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風俗。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 。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風俗

1、祭月

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拜祭月神。

自古以來,在廣東部分地區,人們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習俗。拜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祭月賞月,託月追思,表達了人們的美好祝願。祭月作為中秋節重要的祭禮之一,從古代延續至今,逐漸演化為民間的賞月、頌月活動,同時也成為現代人渴望團聚、寄託對生活美好願望的主要形態。

2、賞月

賞月的風俗**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孃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的文字記載出現在魏晉時期,但未成習。

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3、吃月餅

月餅,又叫月團、豐收餅、宮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月餅象徵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

發展至今,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中秋節這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

4、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10樓:天雷誅仙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

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

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

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中秋節的來歷與習俗,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 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 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 團圓 節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 月圓 月缺 來形容 悲歡...

中秋節的由來是什麼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

關於中秋節的 bai來歷,有du非常多的說法。其一是由zhi古代祭祀月亮演變而來,古dao時候的專曆法將每個季節分成三屬 個月,分別對應孟月 仲月 季月,而農曆八月份的時候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又被稱為仲秋,到了農曆八月十五的時候,那天正好是秋季的二分之一,所以習慣性地稱為 中秋 最開始是古代帝...

河南中秋節的習俗,中秋節的習俗中秋節的習俗

八月十五中秋節,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我們津津樂道句子。那麼河南人來說,他們及其重視這個節日。1.鐵塔燃燈是開封地區一項重要互動,所在的地區開寶寺,景色宜人,佛家重要場所,燃燈是開封自漢代演繹下來的習俗。尤其這天特別隆重。2.南陽在夜晚設計茶水果盤,月餅再庭院,鳳翔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