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世民當上皇帝后,沒有殺秦瓊這些握有兵權的人呢

2022-01-30 02:33:01 字數 5167 閱讀 6469

1樓:輕描歲月跎

縱觀歷史,大部分皇帝都會把那些幫他打江山的將軍基本除掉,一是因為這些人很有實力,日後有可能直接影響帝王的統治,皇上為了防止皇權不被侵犯而除之;二是因為歷史上就出現過開國元勳謀權篡位的例子,這給歷代皇帝敲了個警鐘,對那些手握重權的大將不得不防。就像劉邦殺韓信,朱元璋殺徐達,無一不是皇帝鞏固政權的犧牲品。可是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登基,獲得帝王之位的他一生都沒有殺過手握兵權的將領。

首先,李世民不殺功臣是因為他有著能把這些人管理好,併為他所用的才能和自信。李世民登上皇位時還很年輕,況且他從20歲開始就統兵打仗,手下這些人都對他很服氣,等他功成名就以後更是唯他馬首是瞻,他沒必要大開殺戒。

其次,秦瓊等人跟著李世民打天下,和李世民關係非常要好,而李世民也很優待他們。但最關鍵的問題是,唐朝建立以後掌權的首先是宗室,所以李世民手下的這些人掌握的權利並不大,而李世民上位後也沒有給這些人太大的權利。

再次,是因為唐朝不殺功臣有個特殊原因,當時有個制度叫府兵制,是用來限制每個地方的兵權,所以整個唐朝上下的兵權管理是非常嚴格的,皇帝不用擔心誰能手握重兵而造反,更不用擔心威脅皇權。

李世民本人胸襟開闊。縱觀中國歷史,能重用人才,不記前仇的君主大抵是雄才之主,齊桓公能重用管仲而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唐太宗重用魏徵,虛心納諫,開創了被後世稱道的貞觀之治。

縱使有人懷疑唐太宗重用魏徵,虛心納諫,是出於政治的考慮,是迫不得已,並非真心,但唐太宗終其貞觀一朝,都能聽取魏徵和別的臣子的諫議,這不是常人所能堅持做到的。天可汗的稱號當實至名歸,我認為唐朝之所以能海納百川,萬邦來朝,就是從唐太宗開始。

李世民本人就是玩政治的高手。李世民不但文治武功卓越,玩政治也是一把好手。從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兄逼父退位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個政治高手。

警誡尉遲敬德,讓其閉門謝客,從此不敢過問朝政;升李靖為僕射(相當於宰相),而罷其兵權;外放李績,為李治登基鋪平道路,等等一切,均可以看出唐太宗高超的御人手段,利用政治手段就可以駕馭群臣,那幹嘛還要殺戮,留下千古汙點呢。

2樓:小七話體育

但李世民是一個例外,非但沒有殺害握有兵權的將領,還能做到君臣和睦共處。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為什麼李世民當上皇帝以後沒有殺秦瓊等手握兵權的重臣?

3樓:手機使用者

相比劉邦殺韓信,朱元璋殺徐達,趙匡胤雖然沒動手,也是解掉了大部分兵權,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獲得帝位之後直到駕崩,也沒有削過手下這幫人的兵權,是什麼原因?

李世民不殺功臣,一方面確實有他英明的地方,但是關鍵是他還年輕並且有信心,自己年輕,總能熬得過那幫弟兄;

並且從20多歲開始帶兵打天下,手下的一幫弟兄都是跟著他的,那個時候就歸他管,聽他的,都很服氣他,沒有理由到大業成就了反而不聽話的道理。

首先秦瓊等人是跟著李世民打天下的,感情是很好,但是並不意味著他們手握重權。

受演藝等的影響,大家總覺得秦瓊等人很牛,但是其實他們在李唐建立後,地位都不太高,而掌握大權的首先是宗室,其次是李淵的手下,然後是李建成的手下。

李世民的手下掌握的權利並不大,不然也不需要弄玄武門政變了。

而且李二上位後雖然對於秦瓊等十分優遇,但是並沒有給於他們太多的權利。

和突厥作戰領兵的是李靖和柴紹,這除了軍事上的考慮,也是防止功臣作大。然而之後,李靖和柴紹就基本退隱了。

李世民殺了李建成、李元吉後又殺了哪些初唐重要人物呢?

自此,秦王基本掃清全部異己,剩下的人,要麼沒什麼威脅,要麼被李世民高明的政治手腕整的服服帖帖。

古代皇帝為什麼都把幫他打江山的將軍全殺了呢?難道就不能留活口?

因為幫他打江山的將軍很有實力,會直接影響君王的統治,侵犯皇權,因此需要維護皇權維護君王的統治,南朝的時候經歷了幾個皇帝都是被手下的開國大將軍篡奪了皇位,因此皇帝對開國功臣都有無可言語的心計!

歸根結底,李世民是個特別優秀的政治家,優秀的政治家的行事標準是不能用道德來評判的。

李世民固然是心狠手辣殺了這些大唐的功臣,但對國家政權穩定是大大的有益。

回到提問者的角度,秦瓊這些人,唐太宗不殺,也不會影響太宗朝政局的穩定,那何必要殺呢?

另外樓主提到了秦瓊,山東士族是太宗朝重要的一股政治力量,為了籠絡這股政治力量,優待他們最主要的代言人秦叔寶、魏徵、李?蓿?喚霾換嵬?

脅統治,反而能利用他們籠絡山東士族,並進一步利用山東士族與關隴軍事貴族相互制衡,更有利於太宗朝的穩定,那何必要殺秦瓊他們呢?

再多講一點,李世民上臺之後做一切事情都是為了自己統治的穩固以及國家的穩定,內部說完了,那外部呢?單純的就是派李靖李?匏?譴虼虼蚵穡?/p>

作為政治家,最高明的招數當然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唐朝不殺功臣有一點特殊的原因,那就是府兵制限制的地方上的兵權。

還有一點主觀原因是李世民本人就是征戰多年的戰場老手,控制那些將軍有很強的手腕。更湊巧的是,李世民本人上任時就很年輕,並不過分擔心權力交接時大臣手中的權力大於皇位繼承人手中的權力的問題。

李世民一直與瓦岡起義軍有親密的聯絡,後來多數瓦岡英雄都投靠了李世民,併成為李世民的核心力量。

李世民不僅與農民起義有聯絡,而且首先攻入長安,在推翻隋王朝的人民革命戰爭中,李世民無疑是人民革命的領袖。

而在此後的統一戰爭中,李世民顯示了自己的過人膽識和卓越的軍事才能。是革命戰爭盪滌了社會的汙泥濁水,才有大唐開國的比較清廉政治,加上李世民的革命經歷,對民情的體察,深刻總結了「民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以寬廣的胸懷對待人才,對待世界的交往,才最終鑄就了大唐的輝煌。

瓦崗英雄英雄一直以仁義聞名,所謂物以類聚,李世民如果真的如同有人所說的道德品質敗化之人,瓦崗英雄怎麼可能投入他的門下,玄武門事變並不是一個突發事故,而是李世民和李建成兩派勢力經過長期明爭暗鬥的必然結果。

有人說玄武門事變中的情節是李世民杜撰的這完全只是猜測而已,玄武門事變是有瓦崗英雄參與的,另外道德品質低下的人大多私慾強,私生活腐化,這一點在李世民的身上沒有看到,李世民殺了自己的親兄弟,但他並沒亂殺天下的百姓,相比之下我更相信正史中的李世民。

他是個好人,殺李建成是被逼的,否則他沒法得到瓦崗英雄的支援,因為李世民真的如同大家所說的那樣是個心狠手辣之人,瓦崗英雄一定對他產生畏懼,避而遠之,更不可能出現魏徵這樣的大臣。

4樓:堯逸奈白山

在中國歷史上,少有比唐太宗李世民更復雜的帝王。歷代宮闈之內,眾皇子對皇位的爭奪多是波折詭詐,但像李世民興「玄武門之變」,先殺兄弟,再行逼宮,這麼徹底的並不多見。

凡是貴族造反立國的,基本上都不會大的殺戮功臣事件,這中間原因很多,我們慢慢一點一點來分析。首先,貴族自帶光環,不需要手下文臣武將加持。

他們能做皇帝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於國內許多豪強大族的支援上位的,就像南北朝的很多王朝的皇帝,有的地位還不如世族,所以他們不可隨意誅殺秦瓊等功臣,否則會動搖自己的權力根基。

既不是李世民的心地善良,也不是劉邦和朱元璋的內心醜惡,歷史的背後,都它自己的邏輯,大部分的邏輯,還是相互共通的,離不開人性的算計。

為什麼李世民當上皇帝以後沒有殺秦瓊等手握兵權的重臣?

5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他有手段能確保這些人不會對大唐造成威脅,所以沒有除去他們的必要。

6樓:匿名使用者

不能殺,因為秦瓊等大臣是李世民能夠穩坐江山的保障,如果殺了這些大臣後,有戰爭來臨時就無人能夠領兵上陣。

7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因為李世民非常信任他們。李世民當皇帝后,提拔了功臣,讓他們擔任要職,沒有殺這些人。

8樓:兔牧馬人

李世民掌握權力以後,沒有殺掉秦瓊這些帶兵的大將,這也是因為秦瓊等人,對他非常的忠心,並沒有什麼越軌的行為。

9樓:淘淘de解說

縱觀歷史,大部分皇帝都會把那些幫他打江山的將軍基本除掉,一是因為這些人很有實力,日後有可能直接影響帝王的統治,皇上為了防止皇權不被侵犯而除之;二是因為歷史上就出現過開國元勳謀權篡位的例子,這給歷代皇帝敲了個警鐘,對那些手握重權的大將不得不防。就像劉邦殺韓信,朱元璋殺徐達,無一不是皇帝鞏固政權的犧牲品。可是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登基,獲得帝王之位的他一生都沒有殺過手握兵權的將領。

首先,李世民不殺功臣是因為他有著能把這些人管理好,併為他所用的才能和自信。李世民登上皇位時還很年輕,況且他從20歲開始就統兵打仗,手下這些人都對他很服氣,等他功成名就以後更是唯他馬首是瞻,他沒必要大開殺戒。

其次,秦瓊等人跟著李世民打天下,和李世民關係非常要好,而李世民也很優待他們。但最關鍵的問題是,唐朝建立以後掌權的首先是宗室,所以李世民手下的這些人掌握的權利並不大,而李世民上位後也沒有給這些人太大的權利。

再次,是因為唐朝不殺功臣有個特殊原因,當時有個制度叫府兵制,是用來限制每個地方的兵權,所以整個唐朝上下的兵權管理是非常嚴格的,皇帝不用擔心誰能手握重兵而造反,更不用擔心威脅皇權。

最後,因為李世民他是個非常有作為的政治家,在他的統治下百姓安居樂業,將士賞罰分明,所以大部分人對他都持有敬畏之情,很少有反叛之心。對那些極少數的反對分子,李世民也是很有手段來對付,不需要用「殺」來解決問題。

我認為中國歷史開國皇帝對待功臣最好的是漢光武帝劉秀和唐太宗李世民,雖然李世民不是唐朝第一任君主,但唐朝天下的四分之三是李世民功勞。縱觀貞觀一朝,登上凌煙閣的功臣中除了侯君集是因謀反被誅之外,其餘功臣均能善終,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是李世民本身所帶有貴族氣質。李世民不同於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李家本就出自關隴集團,李世民祖上為北周八柱國之一,本身帶有世家貴族的自信。

二是李世民本人就功勳卓著。李淵太原起兵李世民有首倡之功,併力諫直取長安,為奪取天下奠定基礎。在平天下的過程中,李世民又是居功至偉,尤其是剿滅王世充擊敗竇建德,是大唐取得天下的重大勝利。

李世民在平定天下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文治武功和獨有的人格魅力足可以傲世群臣,縱覽貞觀一朝,能在武功上與唐太宗並肩的,我認為只有李靖而已。正是因為唐太宗本人能力超群,所以才會有自信駕馭群臣。

三是李世民本人胸襟開闊。縱觀中國歷史,能重用人才,不記前仇的君主大抵是雄才之主,齊桓公能重用管仲而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唐太宗重用魏徵,虛心納諫,開創了被後世稱道的貞觀之治。縱使有人懷疑唐太宗重用魏徵,虛心納諫,是出於政治的考慮,是迫不得已,並非真心,但唐太宗終其貞觀一朝,都能聽取魏徵和別的臣子的諫議,這不是常人所能堅持做到的。

天可汗的稱號當實至名歸,我認為唐朝之所以能海納百川,萬邦來朝,就是從唐太宗開始。

四是李世民本人就是玩政治的高手。李世民不但文治武功卓越,玩政治也是一把好手。從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兄逼父退位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個政治高手。

警誡尉遲敬德,讓其閉門謝客,從此不敢過問朝政;升李靖為僕射(相當於宰相),而罷其兵權;外放李績,為李治登基鋪平道路,等等一切,均可以看出唐太宗高超的御人手段,利用政治手段就可以駕馭群臣,那幹嘛還要殺戮,留下千古汙點呢。

為什麼李世民當上皇帝以後沒有殺秦瓊等手握兵權的重臣

相比劉邦殺韓信,朱元璋殺徐達,趙匡胤雖然沒動手,也是解掉了大部分兵權,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獲得帝位之後直到駕崩,也沒有削過手下這幫人的兵權,是什麼原因?李世民不殺功臣,一方面確實有他英明的地方,但是關鍵是他還年輕並且有信心,自己年輕,總能熬得過那幫弟兄 並且從20多歲開始帶兵打天下,手下的一幫弟兄都是...

為什麼李治當上皇帝,為什麼會是李治當上皇帝

唐太宗之所以選擇李治是有強烈的個人感情因素在內的。李承乾,李泰,李治均為長孫皇后所生,太宗深愛髮妻長孫後,對嫡出子女寵愛非常,對皇后家族也照顧有加。長孫後去世後,李世民更是對其所生的七個子女寵溺至極。在承乾和李泰已然成仇的情況下,選擇年幼但性格溫和的李治就是為了保全三個心愛的嫡子。所以,李治這個太子...

劉備什麼實力也沒有,最後為什麼當上了皇帝

劉備為什麼能當皇帝,總結他的生平,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 野心 三國之初,英雄雖然很多,但大多胸無大志,沒有當皇帝的野心 劉備雖然只是一個小販,但確頗具野心,一直在為當皇帝而費盡心思,在鎮壓黃巾軍時,給了劉備一個好機會。亂世最需要的是英雄,槍桿子裡才出政權,劉備舉著 光復漢室,興漢討逆 的大旗,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