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臨死時,寫的詩中真暗藏著大清滅亡之緣由嗎

2022-01-21 14:06:22 字數 2613 閱讀 8565

1樓:鯊魚辣椒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在卜鍵先生《和珅的衣帶詩——一個所謂歷史謎團是怎樣生成的》一文中已有比較詳細且頗能讓人信服的解析。下面我簡單說一下卜鍵先生對和珅臨終前寫的詩的看法。

這首詩的通行版本是這樣的。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時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

這首詩一向被稱作難解之謎,主要是因為第三句的水泛含龍。卜鍵先生認為這首詩是經過了兩次抄錄錯訛才讓人難以索解的。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首詩基本上是從孟森先生《明清史論著叢刊》裡《清高宗內禪證聞》一篇裡看到的。但是孟森先生在寫此文時,提到的該詩是從《朝鮮實錄》上看到的。但是查《朝鮮實錄》和吳晗先生主編的《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記載的卻是水汛含龍。

由水汛含龍變成了水泛含龍,這是第一次轉抄錯誤,孟森先生造成的。更重要的一次,卻是當時朝鮮人造成的。水汛含龍其實應該是睢汛合龍,可能是當時朝鮮在華使臣聽到這首詩時錄寫有偏差,也有可能是李朝實錄整理的時候由於不懂當時大事而造成的誤判。

卜鍵先生這麼說絕不是無的放矢的,其實關於這首詩,還有別的版本,只不過一直不被人注意罷了。在清朝著名學者樑章鉅的《浪跡叢談·睢工神》一篇中也提到了和珅的這首絕命詩。樑章鉅先生的版本最後兩句是這樣的:

他時睢口安瀾日,記取香菸是後身。

所謂的睢水合龍和睢口安瀾其實指的都是當時的一件大事:黃河決口於睢州地段,當地有古地名睢口,所以當時**向朝廷奏報決口事宜經常用睢口、睢汛一詞。至於合龍,當然是把被衝開的決口堵閉,而黃河決口的每一次合龍,對朝廷來說都是莫大喜訊,照例會由京師馳送大藏香十二支,隆重祭祀河神。

回過頭來再看和珅的這首詩,他時睢汛合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意思就是等待睢口合龍那一天,祭神的嫋嫋香菸中,你們會看到我的忠魂。至於所謂的慈禧禍國鴉片誤國,這首詩是和珅對滿清滅亡的**等等,都是牽強附會之辭,孟森先生自己都說了是無稽之談,偏偏還有這麼多文史達人深信不疑,深為可嘆。

2樓:匿名使用者

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

餘生料無幾,空負九重仁。

3樓:崛起的男神

夜色明如許,嗟餘困不伸。

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

室暗難捱曉,牆高不見春。

星辰環冷月,縲紲泣孤臣。

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

餘生料無幾,空負九重仁。

4樓:apdshop潮牌工作室

這個還真的不是那麼的清楚裡面到底寫了什麼

5樓:飛翔的鯤

這是第一次轉抄錯誤,孟森先生造成的。更重要的一次,卻是當時朝鮮人造成的。水汛含龍其實應該是睢汛合龍

6樓:黃家祿

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時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這首詩一向被稱作難解之謎,主要是因為第三句的水泛含龍。

7樓:否羑澤丶亦良

應該是有可能的,畢竟他很喜歡反思歷史。

8樓:笙笙橙

卜鍵先生認為這首詩是經過了兩次抄錄錯訛才讓人難以索解的。

9樓:

嗟餘困不伸。 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 室暗難捱曉,牆高不見春。 星辰環冷月

《長恨歌》的簡介,歷史背景,寫作緣由。

10樓:雪葬天山

這首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時作者35歲,任周至縣尉。關於這首詩的寫作緣起,據白居易的朋友陳鴻說,他與白居易、王質夫三人於元和元年十月到仙遊寺遊玩。偶然間談到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這段悲劇故事,大家都很感嘆。

於是王質夫就請白居易寫一首長詩,請陳鴻寫一篇傳記,二者相輔相成,以傳後世。因為長詩的最後兩句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所以他們就稱這首詩叫《長恨歌》,稱那篇傳叫《長恨傳》。

今人丁毅、方超在《(長恨歌)評價管窺》一文中認為,此詩是白居易借對歷史人物的詠歎,寄託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說,詩人年輕時與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靈相愛,但由於門第觀念和風尚阻礙,沒能正式結婚。分手時,詩人寫了「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彼此甘心無後期」的沉痛詩句。

文章指出,《長恨歌》作於作者婚前幾個月,詩人為失去與湘靈相會之可能而痛苦。為此,丁、方二人認為,《長恨歌》並不是對歷史的記錄與評價。「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正是詩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劇,抒發自己的痛苦與深情。

從「詩言志」,「詩傳情」上說,丁、方二人之說不無道理。但就作品所反映的歷史真實和社會意義以及千百年來的影響而言,不能不說它是歷史的記錄和對歷史事件的評價。至於白氏自身有愛情悲劇的經歷,無疑有助於他對李楊愛情悲劇的體察和分析,才使其詩寫得肌理細膩,情真意切,賦予無窮的藝術魅力。

11樓:匿名使用者

細緻地寫唐明皇與楊貴妃愛情的濃烈和貴妃死後雙方的思念之情 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時作者35歲,任周至縣尉。關於這首詩的寫作緣起,據白居易的朋友陳鴻說,他與白居易、王質夫三人於元和元年十月到仙遊寺遊玩。偶然間談到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這段悲劇故事,大家都很感嘆。

於是王質夫就請白居易寫一首長詩,請陳鴻寫一篇傳記,二者相輔相成,以傳後世。因為長詩的最後兩句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所以他們就稱這首詩叫《長恨歌》,稱那篇傳叫《長恨傳》。

鳥鳴澗是唐代詩人王維寫的這首詩中寫山鳥時鳴春澗中是

時鳴春澗中 意思是 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出處 唐代詩人王維的 鳥鳴澗 原文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白話譯文 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裡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此詩描繪山間春夜中幽靜而美...

李賀寫的馬詩,中表現作者遠大抱負幾不遇於時樂感慨與憤懣的詩是

李賀的 馬詩 是通過詠馬 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異質 遠大抱負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其表現方法屬比體。而這首詩在比興手法的運用上卻特有意味。四句詩,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景非實地,情是真情 情景相襯,鮮明地表達了詩人意圖立功疆場的強烈感情。馬詩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

李白寫的靜夜思詩中的作者看的是什麼和什麼想的是什麼和什麼表達

李白寫的靜夜思詩中的作者看的是 天上的月亮 和 地上的月光 想的是 遠方的家鄉 和 家鄉的親人 表達了詩人的 客居思鄉 的心情。原文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翻譯 床前一片皎潔月光,好像地上一層白霜。抬頭遙望天上明月,低頭思念自己家鄉。賞析 靜夜思 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