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為什麼設定節度使,唐朝在地方設定節度使的目的

2022-01-15 11:33:43 字數 4811 閱讀 4540

1樓:朝辭白帝彩雲間

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而得名。

節度使節度一詞出現甚早,意為節制排程。唐代節度使淵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北周及隋改稱總管。

唐代稱都督。貞觀以後,內地都督府並多省罷,唯軍事活動頻繁的地區尚存,以統州、縣、鎮戍。鎮戍是經常性的防禦據點,比較分散,兵力單弱,故每遇戰事發生,必須由朝廷派遣行軍總管統率出征或備禦。

規模較大的戰役,又設定行軍元帥或行軍大總管統領諸總管。

唐高宗、武后時期,為了加強防禦力量和改變臨時徵調的困難,這類屯戍軍設定愈多,並逐漸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駐地和較大兵力的軍、鎮、守捉,各自置使。行軍大總管也逐漸演變成統率諸軍、鎮、守捉的大軍區軍事長官,於是長駐專任的節度使應時出現。節度使成為固定職銜是從睿宗景雲二年(711年)四月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開始的。

至玄宗開元、天寶間,北方逐漸形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8個節度使區,加上劍南、嶺南共為10鎮,始成為固定軍區。節度使受命時賜雙旌雙節,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大旗),威儀極盛。節度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統兩至三鎮,多者達四鎮,威權之重,超過魏晉時期的持節都督,時稱節鎮。

於是外重內輕,到天寶末釀成安史之亂。

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過去通訊,交通不方便,邊境資訊不暢, 所以才設節度使的。為了根據實際情況 果斷處置問題。

3樓:

與天子是否存在宗法關係

唐朝在地方設定節度使的目的

4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個,就是唐均田制度的崩潰,府兵制難以維持。

從高宗、武后以來,均田制漸趨破壞,流民、逃戶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玄宗時期曾採

用很多種辦法試**決。一是重申均田法令,嚴禁流徒;二是檢括客戶,聽其所在落籍

;三是招募流民客戶充軍。在這幾種辦法中,前兩種都失敗了,而募流民客戶為兵的辦

法雖能誘得「通逃者」「爭出應募」,暫時解決了社會問題,卻使這批人漸漸成為僱傭

職業兵而不可卒去。於是,由於均田制度的崩潰,導致了唐兵制從府兵的徵兵制,向募

兵制演化。

第二個,就是巨大的擴張機器無法繼續執行,唐代邊疆形勢開始由攻轉守。

唐朝從武周開始,對周邊少數民族國家的控制力減弱。所以唐玄宗設立藩鎮,開始對外採取防禦,不再像初唐那樣開拓疆土了。

5樓:此羨不忘咩

唐朝節度使

節度使之設立,可上溯到高宗景雲年間。這時它所統領的軍隊主要還是府兵和兵算等徵點制軍隊,只是當邊疆上逐漸增設久鎮長征之兵時,它所統領的軍隊素質才為之一變。但就其許可權來說,仍基本上未超過唐初的都督:

「都督掌管諸州兵馬、甲械、城隍、鎮戍、糧稟,總判府事。」只是節度使作為諸軍統帥,所領兵力更為廣大些罷了,人們往往把節度使兼支度營田使看成是「有其財賦」的證據,實則不然。支度使是管軍資糧購的事務官,「凡天下邊軍有支度使,以計軍資糧仗之用。

每歲所費,皆申度支會計,以長行旨為準」。支度使由節度使兼任時,一般由副使、判官主其事。屯田或營田是為了解決邊軍糧食**問題,「凡軍州邊防鎮守,轉運不絕則沒屯田,以益軍儲」。

這種辦法自漢代已然,不足以說明節度使獨立的財政權力,至多隻是表明節度使僅僅有權調配本鎮的軍費開支而已,而軍資的支付則必須以**度支所定「長行旨」為準。這裡就出現了採訪使這一概念。

採訪使全稱採訪處置使,始置於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3),前身是唐初不時派遣的巡察等使。貞觀十五年,分天下為十道,朝廷巡撫使、存撫使的派遣絡繹不絕,由於位輕職微,所以並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於是在景雲二年(711),朝廷設定二十四都督府,每個都督府相當於省長的地位,但由於考慮到權柄太重,容易造成太阿倒持的狀況,所以這一實行辦法還是擱淺了。

但是由於領土內人口的急劇增加,所以在開元二十一年,關於設立更高一級的地方官又重新被提上了日程,張九齡奏請設立了十五道採訪使,朝廷要求採訪使「準刺史例入奏」,到開元末年,採訪使的許可權已經是「許其專停刺史務,元和年間方鎮圖

廢置由己」了。

初期的採訪使是沒有軍隊的,政權與軍權沒有合二為一,一樣不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天寶年間採訪使和節度使的區域劃分並不完全吻合。常常是一個地區又有節度使又有採訪使。

但是隨著邊疆戰爭劇烈化,多元化指揮難以勝任,於是終於出現了採訪使與節度使逐漸歸一的狀況。

天寶九年,安祿山在已經是平盧節度使加范陽節度使的情況下,兼領河北採訪使,終於可以做到一方軍政財務自己一把通抓。在安史之亂時期,由於玄宗下令給予各道節度使自調兵食、總管內徵發,任免管內官吏等權利,採訪使的許可權已經被節度使架空。

所以在乾元元年(758)下詔,罷省採訪使,改為觀察處置使。此後,這個職務例由節度等使兼任,藩鎮的軍權和行政督察權徹底合而為一。

唐代藩鎮割據的格局,到此才正式形成。

唐節度使一詞出現甚早,意為節制排程。東漢安帝永初二年 (108),樑懂受命主持西方軍事,為諸軍節度使。曹魏景元四年 (263),魏軍伐蜀,由司馬昭指授節度。

唐代也很早就用此語以明確指揮許可權,如唐太宗李世民為秦王時,任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蒲城河北諸道總管及東討諸府兵均受其節度,但尚未用作職銜。唐代節度使淵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持節都督出征時是一軍統帥,屯駐時是軍區首腦,對所統將領及州郡長吏都有節制以至生殺之權。

南北朝時,刺史大都加持節都督,轄區既狹,權任亦輕,北周及隋改稱總管。隋荊、益、並、揚四大總管轄數十州,事權很重,但只管軍事。隋煬帝楊廣廢總管,唐初恢復,仍稱都督,而自貞觀以後,內地都督府並多省罷,惟軍事活動頻繁的地區尚存,以統州、縣、鎮戍。

鎮戍是經常性的防禦據點,比較分散,兵力單弱,故每遇戰事發生,必須由朝廷另行調發府兵、兵募,派遣大將統率出征或備禦。這些大將稱為行軍總管;規模較大的戰役,又設定行軍元帥或行軍大總管統領諸總管。早在唐初,已在軍事要地留駐部分徵行軍隊,並每年派遣士兵輪番戍守。

唐高宗、武后時期,突厥、吐蕃、契丹強盛,屢次入掠內地,戰事頻繁。為了加強防禦力量和改變臨時徵調的困難,這類屯戍軍設定愈多,並逐漸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駐地和較大兵力的軍、鎮、守捉,各自置使。軍、鎮、守捉使是差遣的,還保留徵行的組織。

與此同時,行軍大總管也逐漸演變成統率諸軍、鎮、守捉的大軍區軍事長官,原來有"行軍"含義的"道",如蔥山道、交河道、崑山道,也演變為大軍區的道,如朔方道、隴右道等。於是長駐專任的節度使應時出現。高宗以後,由**派出的行軍總管或經略大使,常受敕節度諸軍,因而漸獲諸軍節度大使的名稱,但還不是固定職銜。

節度使成為固定職銜是從睿宗景雲二年(711)四月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開始的。至玄宗開元、天寶間,北方逐漸形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八個節度使區,加上劍南、嶺南共為十鎮,始成為固定軍區,各有受其統屬之州、軍、鎮、城、守捉。節度使為差遣職名,例以所駐州都督、大都督長史或都護為其本官。

受命時賜雙旌雙節,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大旗),威儀極盛。節度使例兼管內排程軍需之支度使及管理屯田之營田使。天寶後,又兼所在道監督州縣之採採訪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

又常以一人兼統兩至三鎮,多者達四鎮,威權之重,超過魏晉時期的持節都督,時稱"節鎮"。於是外重內輕,到天寶末釀成安史之亂。安史亂起,唐廷為了平叛,內地也相繼設定節鎮,增至二十餘道,不置節度使處亦置防禦使,防禦使不賜旌節,多以採訪使兼領。

其後,採訪使改名觀察使,例兼都團練使或都防禦使,兼理軍民,成為地位略低於節度使的地方軍政長官。

節度使的僚佐有副使、支使、行軍司馬、判官、推官等,將校有押衙、虞侯、兵馬使等。由於觀察使是採訪使的改名,故唐代後期節度使例兼所在道的觀察使。節度使的僚屬,都由節度使辟舉,然後上報朝廷批准。

所統州縣長吏雖由**任命,而實際則聽命於節鎮。遇刺史位闕,節鎮常遣上佐攝職,然後報請朝廷正授。地方財政收入分為上供、送使、留州三部分,送使部分常佔最大份額,對朝廷保持獨立狀態之河北三鎮,甚至全無上供。

內地節度使轄區雖是藩衛朝廷的軍鎮,但實際上往往對朝廷保持不同程度的離心狀態。

唐末農民戰爭爆發後,朝廷進一步失去對地方的控制,節度使林立,他們擁兵自雄,互相兼併。其中武力最強、在唐亡後建號稱帝者,先後有五代;其餘割據一方,立國改元(也有未改元者)自傳子孫者為十國。而五代十國境內之節度使亦多桀驁跋扈,節度使部下更多悍將驕卒,逐帥殺使之軍變事件不斷髮生。

說穿了,本來是為了更好的管制邊疆,但最後卻釀成了安史之亂

唐朝為什麼要設立節度使的制度?

6樓:雋新晴潮鯤

早在東漢時期就有了「節度使」的制度。為的就是要讓節度使保衛管理一部分領土。意思相當於分封制度的諸侯王一樣。但是唐朝的節度使權利太大。以至於末期產生混亂的局面

唐朝的節度使是什麼職位,為何要設立節度使?

7樓:陽光愛生活吖

所謂唐朝的節度史,其實就相當於是我們現在國家中的縣令,因為國家的疆土十分廣大,如果說每一片區只設立一個官職去管理的話,可能會照顧不到一些細小的地方,所以說需要設立節度使,去掌管各個地方的兵權。

當時唐朝開疆擴土,國土面積基本上達到了1200多平方公里,而這樣大的國土面積,對於唐朝當時來說,管理的人手並不夠,而且每個地方沒有駐紮的軍隊,所以說一旦發生戰爭,如果從中心地區去調遣兵力,前往各個地區應戰,可能會十分耽誤時間。

所以國家就選擇在每個地方設立一名節度使,去管理當地的兵權以及民生,讓他們在邊境或者是**權力顧及不到的地方,開疆擴土,負責一個小片區,在當時這個制度剛剛設立的時候,效果是非常明顯的,節度史的作用就相當於是一名縣令,將每一個地方的軍情民生情況,上報給國家的上層。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節度使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多,並且由於發展的需要,也不得不將這些權力放給節度使,所以說他們開始慢慢的不受國家管制,加上節度使掌握軍政,國家就更難操控,所以才會出現後來的問題,

8樓:我去叫彭于晏

唐朝的節度使相當於現在的軍區司令職位,可以說手裡面的職權很大了,他是重要地區的總管統兵,他們在受職之時朝廷會給他們印信,可以全權排程,所以稱為節度使,設立節度使是因為這樣可以鞏固朝廷的統治。

唐朝的延陵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唐朝的皇宮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今江蘇省之丹陽,常州一帶。見 舊唐書 志第二十 江南道江南東道 潤州上 隋江都郡之延陵縣武德三年,杜伏威歸國,置潤州于丹徒縣,改隋延陵縣為丹徒,移延陵還治故縣,屬茅州。也可參照譚其驤主編的 中國歷史地圖集 圖。現在丹陽延陵鎮 已開設 介紹。dyyl.gov.延陵鎮地處美麗富饒的江南大地,位於金壇 丹...

為什麼詩歌在唐朝達到高峰,為什麼說唐詩標誌著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

第一,在於社會經濟與政治發展 變革的推動。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與政治的發展 變革,促使整個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從而為詩歌創作開拓了新的源泉,提供了新的材料,使唐詩所反映的社會現實的廣度與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而封建經濟 政治的變革,把地主階級內部與門閥世族相對立的庶族寒門集團推上了歷...

唐朝在經歷過安史之亂的毀滅性打擊後,為什麼還能延續150年

一是歷史的慣性,就比如蘇聯解體之後的俄羅斯,以及現在的英國,總是會懷念當初的輝煌,唐朝當初的強盛可不是一點兩點,這樣的影響向心力以及重回當初的期望必然會影響一大批人,這是唐朝得以維持的一個原因,其他朝代的崩潰是在朝代已經到了糜爛的後期的時候,比如明朝但唐朝安史之亂前,唐朝還是最強盛的時候,是盛極而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