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一尊銅佛像,高3釐米,寬2釐米。求鑑定是哪個朝代的,值錢不

2021-12-21 02:06:45 字數 3389 閱讀 7470

1樓:時空雲端

儲存太差,已經看不出是什麼朝代的了,更別說值多少錢了

2樓:匿名使用者

銅色新,現代的,留著自己敬吧

3樓:滷穿腸

面部都壞了,而且沒有這種佛像吧

4樓:匿名使用者

明顯做舊的。按照斤稱就可以了

我有一尊銅佛像,求幫忙鑑定下是哪個朝代的並估計?

5樓:傳媒大菜

**有點少,銅器水較深,從工藝看不像新仿,面部怎麼搞的,黃的一片是裡面的顏色還是外面的?有點像清代官造的造型,好像是密宗韋馱天。因為其右手中持金剛杵,左手看不出是鈴還是杵,但這都是密宗的典型法器,若是漢傳佛教的韋馱應該執單鐵杵。

6樓:匿名使用者

造型與十

一、十二世紀的藏地產的金剛薩埵類似,斷代不好說,不會太久遠。

我有一尊小銅佛,不知什麼朝代的,請專家幫忙鑑定下,有沒有收藏價值??

7樓:襠底殺氣從未洩

清代銅佛,三五百塊,不會很貴的。

8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很典型的明清時期的觀音像,你搖搖看裡面有沒有響聲!

什麼朝代的佛像最值錢

9樓:只剩腦袋

明清金銅佛像是當時非常有名的藝術形式,代表了佛教造像成熟的藝術特點,無論是工藝,還是材質,都十分講究,也具有觀賞性。資料顯示,明代時期金銅造像迅速發展,形成了永樂、宣德年間高造像水平的「永宣金銅造像」,此時的造像面相飽滿、造型優美,藝術水平極高。到了清代,造像則繼承了明代的風氣,做工精細,是藏傳金銅造像的高峰期。

,由清佛像的工藝精湛,加之存世量較少,所以長期以來,在佛像收藏市場上,這兩個朝代的佛像一直佔據著比較重要的地位。明清佛像不僅僅是佛教徒膜拜崇奉的物件,也是一種信仰的存在,更是珍貴的民族藝術遺產,

哪個朝代的佛像帶著辮子

10樓:櫻桃du炒飯

佛像的時代特徵   在佛教誕生約三四百年後,中華祖先經西域將佛引進中土,至今已經有兩千載。   中國的佛教文化,經過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已經深深融入中國人的思想意識、宗教信仰、生活習慣、日常言語之中。佛教教義中因果、因緣、追尋極樂世界的思想,同傳統的儒、道思想一樣,共同成為中國人的信仰。

與此同時,佛教在中華大地兩千年的傳播,也深深烙上了中華民族的印記,出現了法相宗、天台宗、淨土宗、律宗、密宗、禪宗、三論宗等幾大宗派,佛像造型及所持器物的形象和意義等也越來越中國化。   中國歷史悠久,各個朝代文化不同,雕刻藝術也隨之千姿百態。以下是中國各個時期的佛像特徵:

  (一) 十六國時期佛像特徵   1.這一時期的佛教造像遺留至今的多為金銅佛像,並且大多是青銅。   2.

佛像頭部為束髮式高肉髻,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髻居多,並且無發紋;大型佛像多為分綹式,並且有分組狀發紋。   3.背光一般為同心圓形。

  4.眼大橫長呈杏仁狀,目光平視,鼻樑高挺。容貌端莊清秀,神情平靜溫雅。

佛座一般為造型簡單的四方臺,或者是四足束腰須彌座。   (二) 北魏時期雕像特徵   佛像特徵   1.頭部多為磨光式或分綹式肉髻。

  2.面相方圓,但略瘦,額頭較寬,大眼橫長。   3.

身著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呈u型或v型對稱分佈,衣紋深刻線條隆起。   4.佛像或坐或立於四足臺座上,背光多呈蓮瓣形。

  5.頭光為圓形,外面蓮瓣一週。   菩薩像特徵   1.

臉型方中帶圓,頭挽高髻並戴冠,眼大,鼻高,脣薄,面相端莊慈祥,身體勻稱。   2.上身袒露下身穿裙,肩披帔帛,錦帶下垂交叉重疊,樣式較為煩瑣。

  3.神情安詳,姿態自然。造型頗為完美,毫無做作之感。

  北魏後期雕像特徵   佛像特徵:   1.面相清瘦,臉型呈漢人特徵,額頭高寬,眉清目秀。

  2.肉髻較高,髮髻除磨光和淺水波式外,又出現了螺發,並且髮髻拳卷以右旋式居多。   3.

大衣有通肩式和袒右肩式,但更流行的是南朝文人士大夫的褒衣博帶,衣下襬褶皺重疊,線條流暢細膩。   4.身材比例協調,體態修長清瘦,給人飄逸灑脫之感。

  5.銅佛像多體小量輕,石雕像增多   菩薩像特徵:   1.

面龐豐潤,容貌秀麗,頭戴寶冠,寶冠多為髮髻冠或花瓣式冠,束冠的寶繒自然下垂,不像前期往兩側飄舞。   2.身長腰細,上身半裸,下身著裙,配飾增多,大裙寬肥飄逸;   3.

帔帛一般搭在雙臂上,再由兩肩下垂交叉於雙腿之間,然後上卷至肘部,再向外飄,上卷處呈折角狀,這是當時婦女的流行裝束。   (三)北齊時期雕像特徵:   佛像特徵   1.

面相豐潤,面型略長,五官線條柔和,頭部肉髻較為平緩,多數不刻發紋,即使有也是淺雕式的螺型發紋。   2.身材修長,肩寬腰細,整體造型上大下小,呈筒圓型。

  3.上身多穿僧祗支,外著敷搭雙間式外衣,下身著裙,衣服輕薄貼肉,衣紋線條簡潔。   4.

佛陀的神情溫和端莊,質樸淳厚。   5.此時佛像多為淺衣紋,立像多身軀扁平,側面看腹部向前凸起。

  菩薩像特徵   1.面相豐潤,端莊秀麗,頭戴化佛冠或花冠,寶繒下垂至肩,但不外飄。   2.

帔帛下垂交叉處多不再用環,而是發展成一個飾物,裙褶處細密流暢。   (四)北周時期雕像特徵   1.頭長腿短,身體矮壯,略顯笨重。

  2.衣紋線條簡潔流暢。   3.

帔帛變寬,呈三角型搭於兩肩膀上。   4.佛像整體比例失調,體軀肥碩敦實,姿勢多為簡單的僵直而立。

此時的瓔珞花飾,匹帛等都極粗碩飽滿,深垂直膝,細部多加雕飾。   (五)隋朝雕像特徵   1.豐頤足額,面相豐滿圓潤,眉毛纖細,鼻樑挺直,脣線分明,神情平和。

  2.頭部較大,下身較短,比例略顯失調,身材粗壯。   3.

腹部稍稍突起,軀體有彎曲感,身體重心前傾。   4.姿勢較為僵硬,造型稍顯呆板,缺少飄逸的動態美。

  5.佛像頭頂肉髻,螺發;菩薩多戴花冠,瓔珞粗大下垂至膝部,束冠繒帶和帔帛向兩側低垂。   (六)唐代雕像特徵   佛像 特徵   1.

面相豐滿,頭部為螺型或水波式髮型,肉髻相對於隋代較為高聳,大耳下垂,神情莊重而又不失慈祥。   2.身材比例勻稱,結構合理,體態豐腴,飽滿,袒露的胸肌起伏變化,寫實性較強。

  3.體態自然舒展,具有很強的動態感。   4.

衣飾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帶式,更多的是方領下垂式,衣料質感柔和輕薄。   5.臺座多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圓形或花口形底邊。

  6.衣紋流暢,下身衣褶懸搭於座前若檯布,具時代特點。   7.

鎏金泛紅,具時代特色。   菩薩像特徵   1.臉龐圓潤,曲眉豐頸,五官秀美。

  2.上身袒露至腹,帔帛斜掛;下穿羅裙,腰部有束帶。服飾華美,帔帛環繞,瓔珞小巧精緻,衣服輕薄透體,紋線流暢自然。

體態豐腴,腰肢扭動,身

各個朝代青銅佛像的特點

我有一尊小的銅佛像,高有3 5釐米左右,厚有1釐米左右,背面下方刻有大明宣德,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做工很粗糙的現代工藝品。這個不好說的。看他的做工和年代了 萬曆年的東西還不錯 冀州相當於現在的河北山西一代。建議去專業堅定機構去看看吧 謝謝採納哦 50000吧 親 新的 這種東西是一眼概過去的 大明早期銅觀世音菩薩.我有一尊男人像佛像。高8.5。寬2.5。背後有開光。仰面。s身型。右手執荷 既是大...

長4 7釐米,寬3 9釐米,高3釐米的長方體實心銅重量是多少

4.7 3.9 3 8.9 489.411克 把下面的長方體 高為6釐米,寬為3釐米,長為9釐米 平均分成三個相等的小長方體,表面積增加了多少平 長3等分,增加6 3 4 72cm2 寬3等分,增加6 9 4 216cm2 高3等分,增加3 9 4 108cm2 一個長9釐米,寬6釐米,高3釐米的長...

用10塊長7釐米寬5釐米高3釐米的長方體積木,拼成長

要使拼抄成的長方體表面積最小,關bai鍵是把比較大的面隱藏起du來,即把7 5的面隱藏,zhi得到如下圖的長方體 dao 該長方體長為5 2 10釐米,寬為7釐米,高為3 5 15釐米 則長方體的表面積 15 10 15 7 10 7 2,325 2,650 平方釐米 答 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最小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