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上一層樓出自哪一首詩作者是什麼

2021-12-20 18:58:05 字數 3279 閱讀 7334

1樓:dreamcatcher茗

《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王之渙(688—742),唐代詩人。字季凌,祖籍晉陽(今山西太原),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用詞十分樸實,造境極為深遠。傳世之作僅六首詩。

"更上一層樓」是哪首詩的詩句?

2樓:可以

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該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僅存的六首絕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過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縣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誣陷而罷官,不到三十歲的王之渙從此過上了訪友漫遊的生活。寫這首詩的時候,王之渙只有三十五歲。

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前兩句寫所見。「白日依山盡」寫山,「黃河入海流」寫水。詩人遙望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目送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

詩人運用極其樸素、極其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里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畫面寬廣遼遠。

杜甫在《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中有「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須論萬里」兩句,雖是論畫,也可以用來論詩。王之渙的這兩句寫景詩就做到了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

後兩句寫所想。「欲窮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願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從這後半首詩,可推知前半首寫的可能是在第二層樓(非最高層)所見,而詩人還想進一步窮目力所及看盡遠方景物,更登上了樓的頂層。

在收尾處用一「樓」字,也起了點題作用,說明這是一首登樓詩。

3樓:kiki刷粉

登灌雀樓 王之煥 白日依山近 黃河入海流 欲求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4樓:亥語山

登灌雀樓 李白 白日依山近 黃河入海流 欲求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更上一層樓」出自哪首詩?作者是誰?

5樓:宋嘉琪

「更上一層樓」出自《登鸛雀樓》,作者是唐代詩人王之渙。

《登鸛雀樓》為五言絕句,

全詩為: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本詩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作者簡介:

王之渙(688年—742年),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漢族,絳州(今山西新絳縣)人。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

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

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後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 此詩雖然只有二十字,卻以千均巨椽,繪下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令人襟懷豪放。詩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靈,悟出的是樸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夠催人拋棄固步自封的淺見陋識,登高放眼,不斷拓出愈益美好的嶄新境界。

該詩是王之渙僅存的六首絕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過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縣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誣陷而罷官,不到三十歲的王之渙從此過上了訪友漫遊的生活。寫這首詩的時候,王之渙只有三十五歲。

參考資料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出自哪首詩?

6樓:睢寧一指禪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出自哪首詩?

——《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7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登鸛雀樓》是盛唐詩人王之渙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後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開心學國學】唐詩中「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詩句是出自誰寫的那一首詩?

8樓:歪

c 謝謝樓主 讓我重溫美詩

9樓:喬安欣

c 王之渙《登鸛雀樓》

10樓:渠玉蘭

?? 這詩卜是李白寫的嗎???

11樓:晴空霹靂

正確答案:c 王之渙《登鸛雀樓》

登鸛雀樓

王之渙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據《清一統志》記載,樓的舊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濟縣,唐時為河中府)西南,黃河中高阜處,時有鸛雀棲其上,遂名。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述:「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

唐人留詩者甚多。」王之渙的這首五絕是「唐人留詩」中的不朽之作。

詩的前兩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寫的是登樓望見的景色,寫得景象壯闊,氣勢雄渾。這裡,詩人運用極其樸素、極其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里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而我們在千載之下讀到這十個字時,也如臨其地,如見其景,感到胸襟為之一開。首句寫遙望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

這是天空景、遠方景、西望景。次句寫目送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這是由地面望到天邊,由近望到遠,由西望到東。

這兩句詩合起來,就把上下、遠近、東西的景物,全都容納進詩筆之下,使畫面顯得特別寬廣,特別遼遠。就次句詩而言,詩人身在鸛雀樓上,不可能望見黃河入海,句中寫的是詩人目送黃河遠去天邊而產生的意中景,是把當前景與意中景溶合為一的寫法。這樣寫,更增加了畫面的廣度和深度。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哪首詩裡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哈哈。。

12樓:匿名使用者

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688─742),是盛唐時期的詩人,字季凌,祖籍晉陽(今山西太原),其高祖遷今山西絳縣。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

更上一層樓前面一句詩是什麼,更上一層樓的前一句是什麼

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該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僅存的六首絕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過冀州衡水 今河北衡水 縣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誣陷而罷官,不到三十歲的王之渙從此過上了訪友漫遊的生活。寫這首詩的時候,王之渙只有三十五歲。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

比喻學習更上一層樓的成語有哪些

獨佔鰲頭 d zh n o t u 鰲頭 宮殿門前臺階上的鰲魚浮雕,科舉進士發榜時狀元站此迎榜。科舉時代指點狀元。比喻佔首位或第一名。名列前茅 m ng li qi n m o 比喻名次列在前面。出處 左傳 宣公十二年 前茅慮無。出類拔萃 ch l i b cu 拔 超出 類 同類 萃 原為草叢生的...

祝福同學更上一層樓的祝福語

在這個充滿喜悅的日子裡,在長久的離別後,願新年的鐘聲代給你一份寧靜和喜悅,和新年的祝福.當您看見這資訊時,幸運已降臨到你頭上,財神已進了您家門,榮華富貴已離您不遠.祝福您朋友 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 親愛的,為牽了你的手,所以我要抓住你的手.給你幸福給你快樂相伴永遠 我愛你 在這快樂分享的時刻,思念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