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 發脾氣怎麼辦

2021-09-18 11:08:05 字數 3497 閱讀 8649

孩子一旦有了自我意識,家長就要做好一個準備——孩子「不聽話」的準備。之前聽朋友抱怨過自家孩子不聽話的事情:6歲的兒子抱著醫院的一根柱子,就是不進去,堅決拒絕去看牙醫。

「最後,我和他爸輪流看著他。到底把他拽進去,把牙弄了」朋友說,才6歲就開始不聽話,這脾氣還大,父母要打他,手剛抬起來,他就開始喊「打小孩啦!」這後面的日子都不知道能不能管得了他了。

其實,孩子(尤其是4-18歲的孩子)叛逆是個很常見的現象。動媽之所以今天說這個話題,主要也是因為有媽媽問到了這個問題。

身為父母,我們最先想知道是,孩子這種叛逆為什麼會出現?除了說自我意識的覺醒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的緣由麼?其次,才是到底怎麼做的問題。

孩子出現叛逆行為的緣由

一般來說,叛逆行為是由逆反心理引起的。何為逆反心理?心理學家認為,逆反心理指的是人們彼此之間為了維護自尊,而對對方的要求採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由這種心理衍生出來的行為就被稱為是叛逆行為。

我們常見的孩子叛逆情況有幾種,如:頂嘴、與家人或者長輩惡劣爭吵或有敵對情緒、公然違反**的要求或者準則、故意惹煩他人、對人懷有惡意等等。概括說來就是,既有情緒上的又有行為上的。

那麼,怎麼能夠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多叛逆呢?

面對孩子叛逆、發脾氣的行為,父母應該怎麼做

承認現狀——被叛逆孩子折磨的不止自己一個人

這裡需要先認清一個問題——被叛逆孩子折磨的人絕對不是你一個,成千上萬的父母都和你有一樣的處境(這一點從很多相關青少年成長問題訓練中心就能看出來,畢竟有需求才有供給。)

這也就要求我們做到一點,即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完美」的孩子做對比(表面的光榮有很強的欺騙性,任何事物都是特殊存在的矛盾體),也不要拿自己的家庭與其他家庭進行比較,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解決自己的難題。

在這裡,動媽借用一下心理學家羅傑斯的話「最奇妙的真理就是,一旦我接受了我就是我現在這個樣子,那麼我就會改變。」

承認了現狀之後,我們就要開始去著手改變一些事情,以便來「改變」我們叛逆的孩子。

理解孩子的叛逆的原因——父母需要具有正確的為人父母的心態

就如我們文中所說的,孩子叛逆的行為是為了維護自己自尊,所以我們很大程度上應該理解這一點,並找出具體的引發其叛逆行為的事情。

五一期間去表姐家做客,發生了一件事情:晚餐的主食,表姐準備的是米飯。

8歲的外甥說「媽媽,我不愛吃這個,我想吃包子。」

表姐說:「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不是你早上說要吃米飯的麼!」

外甥說:「那是早上,現在是晚上,我現在想吃包子。」

這種事情可能發生的次數比較多,表姐直接發火了,筷子「啪」地往桌子上一放,就說:「你愛吃就吃,不吃就下去,吃什麼包子,不揍你一頓你是不是難受?!」

外甥一聲不吭,悶頭吃飯。整個晚餐過程中,他沒有再多說一句話。飯後,表姐還和我吐苦水說:「你看看,養孩子就是給自己找罪受。一點不省心,天天惹我生氣。」

這種類似的情況,可能很多家庭中都有發生。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是愛孩子的,這種愛支配著我們儘可能的給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至少這些是我們認為對他好的。但是,事實結果卻並不理想,孩子們有些時候會覺得「你不愛我,因為我要的你沒有給我(你給的並不是我要的)」

所以,這裡我說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具有正確的為人父母的心態,即瞭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理解他們發生叛逆行為的背後的原因。

冷靜地接受叛逆的孩子——他們只是不知道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雖然,很多人知道孩子叛逆肯定是有原因和目的的,但是我們很多人還是很難做到喜歡這些叛逆的孩子。

可事實上,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孩子叛逆時試圖與我們對抗、越不讓做的事情越要做,就是故意來讓我們生氣,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還不知道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也是為什麼打罵對於叛逆的孩子不起作用的原因。

在叛逆的孩子心裡,他們與**是平等的。在他們眼裡,**對其叛逆行為的打罵,只是一種**無奈、無能的體現,即「你打我,只是佔了體能的優勢,但事實上根本不能讓我屈服。」

這也是,為什麼父母將叛逆的孩子關在自己房間裡,孩子會摔東西或者跳窗逃走的原因。

所以,我們與叛逆的孩子相處時需要做的就是接受這樣的他。然後,在他出現叛逆行為時,我們第一時間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冷靜,然後試圖安撫孩子,讓他也冷靜。彼此雙方冷靜後,再進行一次「平等」的對話。

這裡以文中寶媽表姐和外甥的這件事為例。

表姐應該做的不是一聽到孩子提出不一樣的想法(想吃包子)就態度不好,而是應該先冷靜,然後在用平靜的語氣和孩子對話。對於孩子說「那是早上,現在是晚上,我現在想吃包子。」表姐也應該平靜和他講道理,可以說「你看,小姨和姨父都在呢,大家都餓了,你這次先吃米飯好不?明天媽媽做飯前先問問你吃什麼,然後再做,這樣好不好?」,如果孩子還是不同意,表姐還可以這麼做「那大家都餓了,大家先吃。你稍等一下,和媽媽一起做包子給你吃,好不好?」類似於這樣的對話,給孩子一種尊重的感覺,效果其實會好很多。

如果父母不能讓自己冷靜,每次一遇到孩子叛逆行為就火冒三丈,孩子也會受到影響,也就不會正確的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長期下去,可能就不是媽媽訓斥,孩子不吭聲了。很可能會發展成「對罵」或者更嚴重的「對打」情況。

對孩子的轉變給予積極鼓勵——弱化孩子的消極行為

一般來說,如果父母能夠做到前兩點,孩子的叛逆行為會減少很多。所以,父母應該在孩子表現積極行為的時候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

比如說,之前孩子可能會通過冷戰或者絕食的方式「脅迫」父母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你們不給我買,我就不和你們說話、我就不吃飯」,而現在突然有一天,孩子主動和我們開**流「我想要那個玩具」。

此時,我們應該先表揚他「你真的長大了,都知道如何與爸爸媽媽溝通了。」然後再去問他為什麼要那個玩具,只要他能夠說出必須要有的理由,就可以給他買。

反之,如果是沒有任何合理的理由,我們也應該委婉、溫柔的拒絕,如「這個玩具家裡已經有一個了,除了大小不大一樣沒有什麼不同,我覺得你這麼懂事肯定能想明白的,畢竟咱們不能見一個喜歡就買回來,咱們也買不完,你說是不是。」

如果孩子還是堅持想要,那不妨和孩子商量再讓他想想,約定幾天後再次溝通一下。一般來說,可有可無的喜歡的東西,時間過去了,也就沒有那個新鮮勁兒了。

這僅是一個例子而已,類似的鼓勵、表揚方式有很多,如孩子幫助做家務不再排斥、或者孩子給父母送了什麼禮物時,我們都應該發自內心的表達自己的感謝。而不能把思維侷限在孩子這麼做是應該的這種消極想法上面。

不要和孩子做「權利」之爭——父母和孩子做鬥爭永遠都是輸

還有一種最要不得卻又最常見的思想,即很多父母在孩子產生叛逆行為時,心裡想的都是「我還不信我治不了你」。

很多父母在發現孩子有叛逆行為時,第一反應就是「這孩子不聽話」,然後就開始想讓孩子聽自己的。剛開始可能還有理智,但隨著孩子叛逆行為的升級,家長的理智就剩一點「我是你爸/媽,你不聽我的?我不信治不了你」

正是這種「權利」之爭,往往將矛盾激化了。

同時,父母也忽視了一點,就算贏得了這次的「戰爭」,孩子表面上聽我們的了。安知,他心裡到底怎麼想的?內心對我們此次的行為是愛還是憎?我想當時的情況下應該是憎居多吧?那對於愛孩子的我們來說,是不是得不償失了呢?

而如果這次「戰爭」孩子們贏了,那以後孩子就會知道何種叛逆的行為會讓父母讓步。

所以,永遠不要和孩子做「權利」之爭,因為怎麼爭,父母都是失敗的一方。

總之,對於孩子的叛逆行為,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依靠冷靜、堅定和非控制的態度讓自己和孩子的情緒穩定。然後,我們再去反思孩子叛逆的原因,理解孩子的叛逆行為,接受這個叛逆的孩子。在此基礎上,再與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去溫和地溝通。

脾氣太壞,經常發脾氣,怎麼辦我總愛發脾氣怎麼辦?

有時候愛發脾氣亂發脾氣,看什麼都感覺不順眼,總想發火,自己都感覺自己變了一個人,和以前的自己不一樣了,那就好好想想自己最近一段時間是不是有什麼讓自己煩惱難以解決的事情,自己心裡不暢快,不痛快,感覺到壓抑,廳猜鬱悶,導致了自己的脾氣變壞了,解決了那個煩悄櫻惱的事情不壓抑了,自然就會好了啟伏叢。冷靜分析...

孩子脾氣不好經常發脾氣摔東西該怎麼辦

這孩子生氣的時候你需要先讓她冷靜下來先抓住他,別讓他砸東西,然後告訴他要學會忍耐,然後再慢慢教育他。相信時間久了他會懂事一點。這種孩子就要多打,脾氣不好不能老是慣著,要不然以後會更加厲害,當家長的更加要管管了。我家孩子就是脾氣不好,沒耐心愛發脾氣,只能耐心的和他講,下次不要這樣,如果不聽偶爾也得打兩...

孩子哭鬧愛發脾氣怎麼辦,孩子愛哭,脾氣倔,愛發脾氣,怎麼辦

尖叫 打滾 扔東西 撞腦袋 隨著寶貝一天天長大,剛剛幾個月就開始耍小脾氣了。面對耍小脾氣的寶貝,有什麼妙招讓他的小脾氣悄然消隱呢?1.只要沒有危險,不要理睬亂發脾氣的寶貝 當寶貝有因為發脾氣而憋住氣或者猛烈撞牆這種行為發生時,建議先帶寶貝去醫院看醫生,排除疾病的可能。如果沒有疾病,最好不要管他。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