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十計 把孩子培養成「小大人」

2021-09-13 01:54:54 字數 1640 閱讀 3251

都說「小兒難養」。為了改變孩子的一些壞習慣,培養優秀能力,許多家長「愁白了頭」。其實有時候,略施小計就能培養出讓孩子受益終身的能力。

1、扮弱計:培養懂事的「小大人」。父母常責備孩子對長輩漠不關心,缺少責任感。但家長總像大樹一樣為孩子遮風擋雨,表現強勢,孩子就會把父母當成「超人」,難以自強。父母不妨偶爾扮弱,向孩子求助。比如說「媽媽生病了,你幫媽媽倒杯水吧」;「爸爸修不好你的玩具,你照著說明書自己試試?」

2、補強計:由自卑變自信。有些孩子不夠自信,可以用美國加州大學哲學博士詹姆斯多伯林提出的「補強法則」來教育。該法則指的是:當一個人的行為得到鼓勵,以後就會重複出現。這與教育心理學裡的「激勵效應」相貼合。所以,家長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千萬不要吝嗇讚美、鼓勵的話語。

3、誘導計:跨過厭學的泥潭。幾乎每個孩子都有厭學情緒,家長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可粗暴強迫,以免阻礙孩子的學習熱情。此時可採用誘導法,比如說「爸爸小時候也有不想上學的時候,但不上學就不能跟小夥伴一起玩了。寶寶不想跟小夥伴們分享快樂嗎?」

4、冷淡計:破除任性壞習慣。現在的孩子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是家裡的「小太陽」,卻養成了任性的毛病。孩子任性時,家長不妨冷處理。比如因不給買玩具而滿地打滾,不妨冷眼旁觀,不要覺得丟臉而妥協。這會使孩子因得不到注意而收斂脾氣。

5、受挫計:體驗失敗增強承受力。如今,不少年輕人都是「玻璃心」,被批評幾句就受不了。美國教育家卡樂爾桑德堡說:「在逆境中經過挫折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更具生存競爭力。」父母不妨有意識地讓孩子受挫。比如孩子參加比賽失敗,家長不要體貼入微地安慰,不妨讓孩子獨自思考一段時間,再給予必要的總結。

6、放手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少家長不懂放手,喜歡代勞,結果孩子長大後依賴性強,甚至「啃老」。家長要讓孩子自主地去做自己的事。第一次也許做不好,但慢慢地就會成長起來,做得又快又好。

7、縱容計:在淘氣中激發潛能。頑皮的「熊孩子」並非一無是處,研究表明,他們往往聰明,求知慾、好奇心比較強,意志堅定。家長可以試著對孩子非原則性的「破壞」行為多包容,並藉機挖掘潛能,培養興趣。但原則性的錯誤不可原諒,比如傷人、毀物以及在別人家亂翻等,必須嚴厲制止。

8、處罰計:讓孩子正視錯誤。教育孩子要賞罰分明,做得好要獎勵,做錯事不要姑息,哪怕只是小錯也要適度處罰。但懲罰要結合教育,而不能為了罰而罰。舉例來說,孩子對客人動手動腳時,不妨當即將其關進自己的房間。待客人走後,再嚴肅指出孩子的錯誤,並告訴他要尊重客人。

9、製冷計:給自負的孩子「潑冷水」。有些成績好的孩子會自我評價過高,目中無人,父母此時要用「製冷」手段,適時潑點冷水,讓他學會理性地評價自己。比如,孩子回家說:「班裡的同學太差勁了,那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做,都是傻子。」家長此時切不可歡天喜地地說:「咱閨女真厲害。」而要嚴肅告知孩子天外有天,人生而平等,沒人能高人一等。

10、包容計:給孩子無條件的愛。有些父母好面子,若孩子不夠聰明,成績不好,就覺得丟臉。但作為父母,你絕不能對孩子存有偏見,甚至嫌棄他。要明白,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就會得到一個怎樣的孩子。因此要包容,給他無條件的愛,不要在字裡行間透出對他成績差的不滿,更不可說「我養了你特別後悔」之類的話,也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家孩子對比。(華龍網綜合)

如何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勇敢獨立的人

近年來,電視中常出現這樣一些鏡頭 某些國家的青年,有的乘一葉扁舟.數十日橫渡大洋大海 有的騎摩托車跋涉數萬公里穿行幾大洲 有的到荒無人煙的原始森林與野生動物為伍進行考察 對此,孩子們往往讚歎,羨慕不已,巴不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出去作一番探索。可是,坐在一旁的母親卻不免大驚失色 這太危險了 現在,有些母...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吃苦精神

之所以三歲的孩子才能上幼兒園,就是因為三歲的孩子已經具備自我意識,又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無論是吃飯還是穿衣等都比較好。俗話說三歲看到老,雖然這話有些偏激,但也從某一個方面說明了性格的重要性,性格決定命運。而現在我們家長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把孩子保護的太好,就好像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外界的任何打擊。3歲...

如何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愛笑的開心寶寶

第二招 互動時常逗弄寶寶開心 爸媽和寶寶玩耍時,要儘量逗寶寶笑。一方面讓他覺得這個遊戲有趣,將來別人和他玩類似遊戲時,也比較容易得到迴應。此外,寶寶笑得愈開心,他的記憶就愈深刻,也許一個小小動作就能喚起愉快的回憶,譬如爸媽只是輕輕地將食指放在脣邊,但寶寶一看卻馬上咯咯地笑了起來,因為他知道接下來要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