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如何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如何統一六國的

2021-09-10 21:33:02 字數 4905 閱讀 7652

1樓:匿名使用者

西周滅亡以後,經過春秋五霸,中國歷史進入戰國時期,這時候,七雄並立。而七雄爭鬥的結果,是西方的秦國佔了上風。秦始皇,也就是秦王贏政就在這種背景下出生。

他在前246年即其13歲時,繼承王位,前237年即其22歲時開始親理朝政。在軍事上,他制定了「分化瓦解各個出破」的正確戰略。經過長期的準備,秦王贏政開始著手進行統一戰爭。

贏政首先滅掉了早已臣服於自己的韓國,將韓國的貴族王室都押送到咸陽。韓國是六國中最為弱小的國家,而且和秦國相連,它的滅亡,為秦國勢力東出承谷關提供了條件。

公元前225年,秦國大將王貫攻破大梁,魏國滅亡,韓趙魏原來是一個國家,就是晉國。晉國原本是春秋諸候國中最為弱小的國家,可惜的是,這麼一個強國卻**為韓、趙、魏三個國家,自己又互相猜疑,最終被秦國各個擊破。

接著,贏政計劃滅掉六國中地盤最大的楚國。在御前會議上,年輕的大將李信認為,楚國雖然地盤很大,但是它的兵力不強,而且早在十幾年前秦國就出兵奪取了楚國的巴蜀部分;如果是非曲直江而下,只要20萬兵力,就可以征服楚國。但是老將軍王翦卻不以為然,他認為,楚國是個大國,雖然屢次戰敗,但是實力猶存,用20萬人去消滅楚國是不現實的。

要滅亡楚國至少要60萬兵力,而且穩紮穩打,才能成功。但是贏政沒有聽取王翦的意見,他委派李信為統帥,帶領20萬兵力南征楚國。

但是戰爭的結果完全證明了王翦意見的正確,李信的20萬大軍在長江一線遭到楚軍的頑強阻擊,最後後援不及,大敗而退,秦軍損失慘重,兵士死傷無數,七個有名的悍將戰死。

秦王政閏訓大怒,把李信革職,並最後下定決心,派王翦率60萬大軍再次選徵。王翦大軍浩浩蕩蕩向楚國戟。楚國也動員全國兵力進行抵抗。

王翦到了前方,只讓兵士修築壁壘,閉門不理楊國大將項燕的一再挑戰。過了一段時間,面燕做出了一個錯誤判斷,他認為秦國新敗,沒有實力和膽量馬上戟,王翦是在這麼駐防保護已被佔領的韓國,於是放鬆了敬惕。就在項燕鬆懈之機,王翦突然發起攻勢,楚國迅速瓦解。

秦軍乘勝一直打到壽春,俘虜了楚國負 。項楚得知楚王被俘虜的訊息,渡過長江,想繼續抵抗。王翦不給項燕以喘息之機,迅速打造戰船,訓練水軍,渡江追擊,項燕購大勢已去人得拔劍自殺,楚國滅亡。

隨著楚國的滅亡,水面的燕國和東西的齊國也相繼在公元前222年和公元前22年滅亡。這樣,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王朝。

2樓:京城「老炮兒

秦始皇從解決了呂不韋和嫪毐後宮之亂以後,採取先易後難遠交近攻的策略,籠絡燕齊、穩住楚魏,再進攻韓趙,逐步把六國殲滅。

3樓:匿名使用者

遠交近攻,各個擊破!

秦始皇如何統一六國的.

4樓:

中國曾有封建歷史兩千多年。而這兩千多年裡,"皇帝"都是貫穿始終的存在。但秦始皇之所以成為"始皇帝",也是倚仗於秦國統一了天下。可這天下,他又是倚仗什麼取得的呢?

這個問題其實自秦漢起就不斷有人給出答案。且這些答案大體可分為兩類,從秦國本身出發的,以及從被擊敗的東方六國出發的。

以我們較為熟悉的《過秦論》為例。在賈誼寫作的這部論述秦為何二世而亡的文章的一開篇,談的正是秦為何能成為一統天下。

首先,秦國有優於東方六國的地理優勢。"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雖然賈誼沒把這地理優勢來說,但這其實很值得說說。

待秦國傳到嬴政手裡時,其疆域北邊已抵甘肅臨洮至內蒙古十二連城一線;南邊囊括了巴蜀一帶;東邊過了函谷關,基本到達了黃河沿岸;西邊與西域的西戎、樓煩等部族接壤。也就是說,黃土高原加一個四川盆地,基本都是秦國的地盤。

而這些地方,不僅面積廣,與其他地區隔著天險,易守難攻,還盛產各種自然資源。在關中地區,這裡作為有渭河水滋潤的衝擊平原,本就有肥沃的土壤。再加上當時中國處於溫暖期,關中平原年均溫比現在都要高一度多,所以糧食產量在當時而言很高。

秦昭王時成都也修好了都江堰,所以"天府之國"的糧食產出也節節攀升。故而秦國的糧食儲備,遠比我們以為的要多得多。

且環繞著巴蜀的高山,包括盆地內的丘陵,皆是森林密佈。這些森林本身就產出可作為食物的植物和動物,還能發展畜牧。其中蘊藏的大量木材和金屬,更是不僅能用在國內,還能用在前線。

而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商鞅,是秦國能把這些自然資源用"活"的關鍵。他變法的一個重點——郡縣制——是秦國的資源,包括人口,在以後能得到更高效利用的倚仗。

以郡縣制為基礎,商鞅統一度量衡、按戶按人口徵軍賦的這些措施才得以推行到位。如果沒有郡縣制去打基礎,加強秦**對地方的控制,那秦國可能在一統天下之前自己先**成一個"小天下"了。

而從被逐個擊破的東方六國的角度來看,以蘇洵所作的《六國論》為例,他們所有的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就是——"各掃門前雪"。或者說,他們中了秦國的"反間計"。

面對西邊日益強大的秦國,各個諸侯國也曾採取過一些合作性的策略,比如蘇秦提出"合縱",即東方各國聯合起來抵抗秦國的進攻。而秦國呢,以張儀等人為代表,想出了"連橫"的策略與"合縱"較勁。

既然是較勁,那連橫便是反"合縱"之道而行之,由秦國與東方某國成為"合作伙伴"。這樣一來秦國在東方有了直接去和其他國家對抗的"助手",二來能瓦解東方諸國的"合縱"之盟。

通過張儀親自出馬,楚懷王成了第一個進入圈套的"冤大頭"。楚國背信棄義,齊國當然不再視其為盟友。而待楚懷王發現張儀不過是在給他畫大餅之後,他怒而攻秦,結果慘敗而歸。

爾後李斯等人又用了兩次"反間計",一次讓趙國折損了護國良將李牧,另一次讓齊國丞相後勝轉而為秦國效力。

按道理,秦國有各種能人異士,東方諸國也有,蘇秦和張儀這對"死對頭"就算一個典型。他們不至於在短短幾十年就徹底淪為過去。但在見識到秦國"毋獨攻其地,而攻其人"的策略的"殺傷力"之後,其實是東方諸國的王室先"慫"了。

秦昭王提出的這個策略,簡單地說其實就是"殺人誅心"。

秦昭王覺得,僅僅佔有土地遠遠不夠,侵略最終要達到的是佔有人民,尤其是得到人心。但他也清楚,要"感化"這些人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為了消滅別國的有生力量,摧毀他國百姓的抗爭意志,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更"暴力"的暴力。活埋投降士卒,摧毀被佔領國家的宗廟,就由此成了秦**隊就輕駕熟的事。

摧毀宗廟啊!這於當時的人們而言可謂是一件比殺了自己還嚴重的事。所以各個諸侯國,為了保住祖宗的宗廟,對秦國步步退讓,以至於"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可以說,正是秦國以自己的自然資源為基石,通過統治階級合理又有力的控制將國內的人力和物力調動了起來,再佐以恰當的外交手段和靈活的軍事謀略,這個原本為中原所輕視的西方大國才在嬴政手裡"搖身一變",成了東方的新主人。

如此,蘇洵的那句"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才會更發人深省。

秦始皇是怎樣統一六國的?

5樓:京城「老炮兒

秦始皇從解決了呂不韋和嫪毐後宮之亂以後,採取先易後難遠交近攻的策略,籠絡燕齊、穩住楚魏,再進攻韓趙,逐步把六國殲滅。

秦朝是如何統一六國的?

6樓:京城「老炮兒

秦始皇從解決了呂不韋和嫪毐後宮之亂以後,採取先易後難遠交近攻的策略,籠絡燕齊、穩住楚魏,再進攻韓趙,逐步把六國殲滅。

7樓:是夏也呀

秦國通過改革變法國力日益強大,統一天下的野心越來越明顯。

統一步驟如下:

1、揮師滅韓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內史騰率軍長驅直入,俘虜了韓王安,在韓國故地設定了穎川郡(郡治在今河南禹縣),韓國宣告滅亡。韓國的滅亡是秦統一戰爭全面的標誌。

2、破趙逼燕。秦滅韓之後,第二個目標就是趙國。公元前229年,趙國接連發生大**和大饑荒,秦始皇再次命王翦、楊端向趙國發動全面進攻。

王翦施行反間之計,用重金收買趙王寵臣郭開,大肆誹謗李牧等人,說他們要謀反,促使趙王將李牧殺害。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趙軍,攻克邯鄲,俘獲趙王遷,佔領趙國本土。接著揮師北上,屯於中山(河北定縣),逼近燕國。

3、攻破燕國。秦軍逼近燕國,引起燕、代一片恐慌。燕國的太子丹收容秦國叛將樊於期,並通過燕國勇士田光結識了刺客荊軻,企圖刺殺秦始皇,但荊軻未能殺掉秦始皇,反而激起了秦始皇對燕國的憤怒。

公元前226年,秦軍攻佔燕都薊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遼東。

4、佔領魏地。秦軍攻克燕都薊城後,把打擊的矛頭指向了魏國。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兒子王賁率領10萬大軍去攻打魏國。

王賁看到大梁城地勢較為低下,又離黃河、鴻溝不遠,遂令秦軍開渠,將黃河、鴻溝之水引至大梁城下。三個月後,城垣崩塌,秦軍攻入大梁。魏王假投降,不久被殺,魏國滅亡。

5、大舉伐楚。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軍攻楚。李信輕敵冒進,先勝後敗。

公元前224年,秦始皇親請老將王翦,令率60萬大軍伐楚。大破楚軍於蘄南,殺楚將項燕,佔領楚國大片領土。公元前223年,王翦與蒙武合攻楚都壽春,俘獲楚王負芻。

次年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楚國的江南地區,降服百越之君。楚國宣告滅亡。

6、吞滅齊國。楚國滅亡後,秦始皇派王賁率軍深入東北,掃除燕、趙殘餘勢力。公元前222年,王賁攻佔遼東,俘虜了燕王喜。

接著攻下代城,俘虜了代王嘉。燕、趙兩國徹底滅亡。至此,東方六國中就只剩下齊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賁率秦軍從燕國邊界南下進攻齊國。王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沒有遇到什麼抵抗的情況下,猝然攻入齊都臨淄(山東淄博)。齊王建入秦投降,齊國也被納入秦國的版圖。

參考資料

秦朝是如何統一六國的?.趣歷史[引用時間2018-3-9]

8樓:諸葛苑

秦滅六國之戰又稱秦朝統一之戰,指中國戰國末期七大諸侯國之一中實力最強大的諸侯國秦國進行消滅其它六個諸侯國、完成中國統一的戰爭。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剷除了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開始親政。秦王嬴政在李斯、尉繚等人的協助下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

具體的措施是: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從公元前230年攻打韓國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共計10年的時間,先後按順序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集權國家,即秦朝。

秦朝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集權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是怎樣統一六國的,秦始皇是如何統一六國的?

西周滅亡以後,經過春秋五霸,中國歷史進入戰國時期,這時候,七雄並立。而七雄爭鬥的結果,是西方的秦國佔了上風。秦始皇,也就是秦王贏政就在這種背景下出生。他在前246年即其13歲時,繼承王位,前237年即其22歲時開始親理朝政。在軍事上,他制定了 分化瓦解各個出破 的正確戰略。經過長期的準備,秦王贏政開...

秦始皇統一六國有什麼意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歷史意義

第一次完整的統一中國 既然樓主講秦始皇 統一 六國而不是 吞併 六國,有利也有弊,是利大於弊,統一從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方面講完全是歷史的必然。秦的統一是春秋以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比起西周,東周時期的生產力又有新的發展,採礦 冶煉 鑄造業中出現了許多新工藝,如豎井中採用垛盤支護,使採掘深處的銅礦成為...

秦的歷史有多久,秦始皇,統一六國用了多久時間 秦朝歷史有多少年

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佔領了被戎人和狄人佔領的原周朝在陝西的領地。從前677年起,秦國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宮殿區 居住區 士大夫與國人墓葬區和秦公陵園。秦最初的領地在今天陝西省西部,在當時屬於中國的邊緣部分。秦人善戰,但一直到戰國初期秦一直是一個比較弱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