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為什麼「王右軍」啊,為什麼王羲之被尊稱為書聖

2021-09-06 13:11:12 字數 3927 閱讀 1722

1樓:匿名使用者

王右軍是王羲之的別稱。因其曾任右軍將軍,故稱王右軍。

「王右軍」稱呼的來歷:

王羲之48歲的那一年,他獲得了一個外放的機會,當時的會稽內史王述母親去世,王述得離職守喪,於是,王羲之補缺,這就是我們說的那個最終的官位,會稽內史,軍號右軍將軍。

也就是這個任上,王羲之得以從容於山川風物,書藝精進,遂成中國書法史上第一號人物,那個「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也出在這個任上,那一年,王羲之已經年過50歲。

53歲那一年,王羲之主動辭官,當年三月初九,王羲之在父母墓前告誓先靈,發誓永不為官。故王羲之所擔任的最後一個官職就是右軍將軍,且也是在此任期間書法得以聞名於世,所以世人稱呼他為王右軍,至今流傳下來的他的書法作品,我們都叫右軍書法。

2樓:王來娛樂整個世界

呵呵,是王羲之當會稽內史的時候曾兼任「右軍將軍」,所以稱為「王右軍」,不是他的什麼兒子當了右軍將軍!王羲之未被封過侯

3樓:愛被知識問到人

王羲之另一個兒子王凝之官至左將軍.因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

4樓:1206貓

王羲之曾任右軍侯,所以尊稱他為王右軍

為什麼王羲之被尊稱為書聖

5樓:匿名使用者

王羲之是東晉(公元317-420年)時期的大書法家,他的書法藝術極高,達到了「見其力透紙、觀其形生輝」的境地,因而被人們尊為「書聖」。王羲之七歲那年,拜女書法家衛鑠為師學習書法。王羲之臨摹衛書一直到十二歲,雖已不錯,但自己卻總是覺得不滿意。

為了練好書法,他每到一個地方,總是跋山涉水四下鈐拓歷代碑刻,積累了大量的書法資料。他在書房內,院子裡,大門邊甚至廁所的外面,都擺著凳子,安放好筆,墨,紙,硯,每想到一個結構好的字,就馬上寫到紙上。他在練字時,又凝眉苦思,以至廢寢忘食。

他以天才藝術家的勇氣和博大胸懷,「兼撮眾法,備成一家」,博採秦漢以來篆、隸、楷、行、草等諸體之長,融於自己的書體之中。詳察古今,精研書理,「總百家之功,極眾體之妙」,成功地把楷書和草書結合起來,把書法的實用性和藝術性結合起來,創新了剛勁中正,妍美流變的新書體,達到了書法美的極限。王羲之的楷書雖多為小楷,但放大數倍,結構不散,神采不變,可見下筆準確、穩健,達到了「非以目使,而以神運」的境界。

蘭亭序,號稱「天下第一行書」,千百年來傾倒了無數習書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後人尊稱為「書聖」。宋代姜夔酷愛《蘭亭序》,日日研習,常將所悟所得跋其上。

有一跋雲:「廿餘年習《蘭亭》皆無入處,今夕燈下觀之,頗有所悟。」歷時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門,可見釋讀之難:

一千六百多年來無數書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釋讀過,何嘗不想深入羲之的堂奧,但最終只能得其一體而已。因此,《蘭亭序》可以說是由傑出的書法智慧所營造成的迷宮。

6樓:匿名使用者

王羲之楷書師法鍾繇,草書學張芝,亦學李斯、蔡邕等,博採眾長。他的書法被譽為「龍跳天門,虎臥鳳闕」,給人以靜美之感,恰與鍾繇書形成對比。其書法圓轉凝重,易翻為曲,用筆內厭,全然突破了隸書的筆意,創立了妍美流便的今體書風,所以被後代尊為「書聖」。

為什麼王羲之的字稱為飄若浮雲

7樓:匿名使用者

王羲之 (303?—361?)

說起書法,不能不說王羲之;說起王羲之,幾乎是家喻戶曉,說不定還能說出幾個有關他的故事。這也算是中國獨特的書法文化現象。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屬山東臨沂),居會稽山陰(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

他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候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

以後他渡江北遊名山,博採眾長,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與兩漢、西晉相比,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徵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於增損古法,變漢魏質樸書風為筆法精緻、美侖美奐的書體。草書濃纖折中,正書勢巧形密,行書遒勁自然,總之,把漢字書寫從實用引入一種注重技法,講究情趣的境界,實際上這是書法藝術的覺醒,標誌著書法家不僅發現書法美,而且能表現書法美。

後來的書家幾乎沒有不臨摹過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書聖」美譽。他的楷書如《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等「在南朝即膾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傳說,有的甚至成為繪畫的題材。他的行草書又被世人尊為「草之聖」。

沒有原跡存世,法書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樂毅論、黃庭經等,摹本墨跡廓填本有孔侍中帖、蘭亭序[馮承素摹本]、快雪時晴帖、頻有哀帖、喪亂帖、遠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行穰帖以及唐僧懷仁集書書《聖教序》等。

王羲之的書法影響到他的後代子孫。其子玄之,善草書;凝之,工草隸;徽之,善正草書;操之,善正行書;煥之,善行草書;獻之,則稱「小聖」。黃伯思《東觀徐論》雲:

「王氏凝、操、徽、渙之四子書,與子敬書俱傳,皆得家範,而體各不同。凝之得其韻,操之得其體,徽之得其勢,煥之得其貌,獻之得其源。」其後子孫綿延,王氏一門書法傳遞不息。

武則天嘗求王羲之書,王羲之的九世重孫王方慶將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書跡十卷進呈,編為《萬歲通天帖》。南朝齊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門之後,有法書錄入。釋智永為羲之七世孫,妙傳家法,為隋唐書學名家。

王羲之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苑。王羲之書聖地位的確立,有其演變過程。南朝宋泰始年間的書家虞和在《論書表》中說:

「洎乎漢、魏,鍾(繇)、張(芝)擅美,晉末二王稱英。」右軍書名蓋世於當時,而宋齊之間書學地位最高者則推王獻之。獻之從父學書,天資極高,敏於革新,轉師張芝,而創上下相連的草書,媚妍甚至超過其父,窮微入聖,與其父同稱「二王」。

南朝梁陶弘景《與梁武帝論書啟》雲:「比世皆尚子敬書」,「海內非惟不復知有元常,於逸少亦然」。改變這種狀況的是由於梁武帝蕭衍推崇王羲之。

他把當時的書學位次由「王獻之——王羲之——鍾繇」轉變為「鍾繇——王羲之——王獻之」,在《觀鍾繇書法十二意》中,蕭衍雲:「子敬之不迨逸少,猶逸少之不迨元常。」「不迨」,或作「不逮」,不及之意。

蕭衍的地位使他的品評有特殊的感召力,因而**遂定。

歷史上第一次學王羲之高潮在南朝梁,第二次則在唐。唐太宗極度推尊王羲之,不僅廣為收羅王書,且親自為《晉書·王羲之傳》撰讚辭,評鍾繇則「論其盡善,或有所疑」,論獻之則貶其「翰墨之病」,論其他書家如子云、王蒙、徐偃輩皆謂「譽過其實」。通過比較,唐太宗認為右軍「盡善盡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

從此王羲之在書學史上至高無上的地位被確立並鞏固下來。宋、元、明、清諸朝學書人,無不尊晉宗「二王」。唐代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顏真卿、柳公權,五代楊凝式,宋代蘇軾、黃庭堅、米帝、蔡襄,元代趙孟頫,明代董其昌,歷代書學名家無不皈依王羲之。

清代雖以碑學打破帖學的範圍,但王羲之的書聖地位仍未動搖。「書聖」、「墨皇」雖有「聖化」之嫌,但世代名家、鉅子,通過比較、揣摩,無不心悅誠服,推崇備至。

中國書史上雖推崇王羲之為「書聖」,但並不把他看作一尊凝固的聖像,而只是看作中華文化中書藝創造的「盡善盡美」的象徵。事物永遠是發展的、前進的,王羲之在他那一時代到達「盡善盡美」的頂峰,這一「聖像」必將召喚後來者在各自的時代去登攀新的書藝頂峰。

8樓:匿名使用者

王羲之寫了一篇《蘭亭集序》,這是他生年最得意的代表作,也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傑出作品。全文324字,筆勢遒媚雄健,字的大小不同,行間經過精心佈局,跌宕錯落。二十幾個「之」字,每字的寫法都不同。

梁武帝評價王羲之的書法說:「字勢雄強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唐太宗李世民評他的字:

「煙霏露結,減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古人說「文如其人」,書法也是如此,王羲之給人的印象是「時人目王右軍,飄如遊雲,矯若驚龍。」因為他的書法骨力強健,合乎自然,「天造神運,變化悠忽,莫可端倪」,後人譽之為「書聖」。

9樓:樹下的孤影

與兩漢、西晉相比,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徵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於增損古法,變漢魏質樸書風為筆法精緻、美侖美奐的書體。草書濃纖折中,正書勢巧形密,行書遒勁自然,總之,把漢字書寫從實用引入一種注重技法,講究情趣的境界

為什麼1 1等於王呢,1 1 王為什麼?

王字拆開是一個一然後是 再然後是一,所以一 一為王。拓展資料 1 1還等於什麼字?1 1 田 把兩個1和 連在一起,再上下蓋兩橫就是田了 1 1 申 假如 太長出頭了就成申了,當然也可以是甲或由1 1 哥德 猜想 是由德國數學家哥德 提出的一個猜想 哥德 猜想 任何一個 6之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奇...

王導和王羲之是什麼關係,東晉丞相王導和「書聖」王羲之之間是什麼關係

王導和王羲之是堂叔侄關係。王導 276年 339年9月7日 字茂弘,小字赤龍 阿龍。琅玡郡臨沂縣 今山東省臨沂市 人。東晉時期政治家 書法家,歷仕晉元帝 明帝和成帝三朝,是東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王匯出身於魏晉名門 琅邪王氏 早年便與琅玡王司馬睿 晉元帝 友善,後建議其移鎮建鄴,又為他聯絡南方士族,安...

海賊王為什麼叫,海賊王為什麼叫ONEPIECE

問題問錯了.是為什麼one piece叫海賊王.海賊王本來的名字就叫one piece.被引進後.就被翻譯成海賊王了.otz.one piece是什麼上面的人也都說了,我就不說了.不過我覺得luffy的故事不是圍繞著這個one piece進行的.而是圍繞著夢想.友情而進行的.而他們在一起冒險的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