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不要為了「懲罰」而懲罰

2021-09-06 04:02:33 字數 1369 閱讀 7252

懲罰是一種教育手段。也是一種微妙的家教藝術。 只有擁有了懲罰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1、犯了錯誤就要懲罰:孩子犯了錯誤,無論有心還是無意,都要受到懲罰。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雖然他不是故意的,也應該告訴他,這是他的過錯。他雖沒有料想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但仍要為此道歉。如果他是無意的,並勇於承認錯誤,家長會相信他。

2、懲罰的「量刑」要適當:懲罰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孩子的良性轉化,懲罰的「量刑」就必須合乎孩子的行為。懲罰過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對抗情緒,輕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為戒。因此懲罰孩子要以達到目的為原則,既不能輕描淡寫,又不能小題大做濫用「刑罰」。大教育家洛克說:「兒童第一次應該受到懲罰的痛苦的時候,非等完全達到目的之後,不可中止;而且還要逐漸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尋味。

3、要依照規則進行懲罰:家長應和孩子協商制定一個獎懲規則,讓孩子知道犯錯後將受到什麼懲罰。這樣,孩子平日就會有所注意,從而減少犯錯誤的概率。at娛樂平臺,當孩子犯錯後,家長應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要因一時衝動而隨意懲罰孩子。若是孩子以後犯了同樣的錯誤,也應該按規則進行和以前相同的懲罰,這樣家長才能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

4、指明「出路」不含糊:懲罰孩子不能半途而廢,應要求受罰的孩子作出具體的改錯反應才能停止。家長要態度明確,跟孩子講清楚他應該怎麼做、達到什麼要求或標準,否則有什麼樣的後果。如孩子有亂丟東西、不愛整理的習慣,家長在懲罰時就應該讓其自己收拾好東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須要做好,否則又要受罰。家長千萬不能含糊其詞甚至讓孩子「自己去想」。家長不給「出路」,孩子改錯就沒有目標,效果就不明顯。

5、罰了又賞要不得:家長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態度一致,賞罰分明。該獎時就要鄭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獎,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受獎的喜悅;該罰時也應態度明確、措施果斷,讓其知道自己錯之所在。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知錯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對孩子實施懲罰之後,家長中的一方認為孩子受了委屈,隨即又來安慰他,這將會使懲罰失去作用。實踐證明:懲罰――獎勵――懲罰的惡性迴圈會使孩子產生認知偏差,錯誤地將犯錯和受獎聯絡起來,從而使懲罰歸於失敗。

6、及時懲罰莫遲疑:懲罰的效果部分來自條件反射,而條件反射在有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的間隔時間越短則效果越好。所以家長一旦發現孩子犯錯,只要情況許可就應立即予以相應的懲罰;如果當時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場或正在公共場所)不允許立即作出反應,事後則應及時地創造條件,儘可能讓孩子回到與原來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長和孩子一起回顧和總結當時的言行,使他意識到當時的錯誤行為,並明確要求他改正。

7、最忌諱諷刺挖苦:家長懲罰孩子應力戒諷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養的」而隨意用惡毒的語言指責、謾罵孩子。實踐證明,諷刺挖苦和惡語謾罵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慧夠接受的範圍,將會刺傷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長應該牢記懲罰孩子的目的是幫助他改正錯誤,決不是為了刺激孩子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長在懲罰孩子語言不文明、滿口髒話時,自己也「出口成髒」,這就使得訓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說服力。

都說不要為了不喜歡你的人犯傻,如何在愛情裡及時止損

你要明白及時止損,喜歡錯了人,就應該早早的結束,一段錯的愛情,會傷人,傷神,傷情,傷時間,傷精力,所以不要在錯的愛情裡走太久,有時候你必須給自己下命令,告訴自己走出來,即使很痛,也要告訴自己錯了就是錯了,遲早都是悲劇,早一點結束對你們誰都好。如果你愛錯了一個人,你明知道你愛的這個人是不對的,自己都明...

為了孩子,到底離不離婚,為了孩子到底要不要離婚?

我和你一樣 想離可是離不了 他的家族 我和家族都不準的,因為有了孩子 忍著羞辱和痛庫 只是你的男人 我是女人,忍到那生命消失的那一天 離婚除孩子外 名聲 社會的影響 很多很多 中國不知有多少婚姻在痛苦掙扎中 我的父母就是在我十歲時離異的。母親當年之所以要和父親離婚,就是明白兩個沒有感情,甚至總是吵架...

忠於自己的感覺,這樣對嗎,人要忠於自己,不要為別人想你成為的樣子而改變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你會這樣問,只 是在保護自己,不想受到傷害。但你會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對方版。在你這種自我保護的影響下權,你的直覺,你認為還可信嗎?機會不是常有的,緣分不是說來就來。逃避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以前做了件痛苦的事,你不曾後悔。那為什麼這一次你這麼煩惱。不是你不相信你的直覺,而是你不想像以前一樣再做一次。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