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幼兒飲食不良行為習慣

2021-09-06 02:02:53 字數 1237 閱讀 7217

我的一個好朋友在武漢某大學工作,原本工作就忙,可自從有了小寶寶以後,幾乎是喘不過氣來,光是寶寶吃飯問題就佔用了她絕大部分業餘時間,別的還不說,如今小孩上了幼兒園,仍然沒有因小孩的長大而釋負重。出於職業關係,我問及她為什麼小孩吃飯這麼難辦,一般小孩在幼兒園都學會了自己吃飯,一餐不到半小時問題解決了,吃得快又飽。她講每次吃飯時小孩要求要娃哈哈,開始一瓶就能打發他,可現在吃一口飯就要喝一口娃哈哈,飯沒吃幾口,肚子就灌飽了。有時要他多吃幾口飯,連哄帶追也不行,實在沒法。

其實上面就是一個幼兒飲食習慣不良的問題,關鍵在於家長過份遷就小孩,每次滿足小孩的不正當要求最後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最後麻煩的是家長,影響的是幼兒的身體發育與健康。

現在獨生子女的生活、餵養條件都很好,可不少家庭為了小孩吃得好,長得更健康,從採購食品到製作加工花了不少財力和精力,可就是有一部分幼兒還是不愛吃,甚至養成了一些不良行為,究竟這是何因?根據我們實踐經驗和幼兒的生長髮育規律,以及家長提供的資訊,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身體患某些疾病:有的幼兒患有上呼吸道和胃腸道疾病引起食慾不振、胃口不好,家長沒有注意,缺乏基本衛生常識。

二、偏食、挑食、吃零食過多:有些小孩不吃動物內臟、肥肉,或連肉都不知,更不喜歡吃蔬菜,家長仍然遷就,不注意及時調整食物結構。不僅影響小孩生長髮育,而且抵抗力也降低,容易得病。有的家長怕孩子不吃東西,用別的東西哄他,零食不斷,如冰糖、果凍、糖果、話梅,以及某些口服液等,零食沖掉了主食,影響了幼兒正常的食量。

三、家庭教育不當:家庭結構、人員的變化,許多家長過份溺愛幼兒引起幼兒任性、倔強、過分依賴家庭成員的餵養,自己沒有培養好飲良習慣;有的父母在幼兒吃飯時指責、打罵幼兒,或講小孩不高興的事情,影響他的進食。

四、飲食環境不當、生活沒有規律:許多家長抱著小孩在球場、公路邊、草地,邊走邊哄邊喂,這樣極不衛生,飯菜過冷刺激引起胃腸痙攣,導致腹瀉、腹痛等,更是一種不良餵養習慣。有些家長允許小孩看電視、打遊戲機至深夜遲睡、早上起床遲,飲食又不定時,故主餐就吃不好,有時影響消化吸收。

五、無病亂吃藥,或依賴口服液改變食慾:生活中見到有的家長生怕孩子生病,發現孩子稍有不正常,如流鼻涕、輕度咳嗽幾聲,就給孩子吃藥,影響孩子的食慾。更有些父母被大眾傳媒廣告誤導,過份信奉口服液來提高小孩食慾、改變不良飲食習慣,這隻會導致孩子形成不良行為,影響主餐進食。

幼兒處於生長髮育迅速時期,新陳代謝旺盛,所需的各種營養要多且均衡,更重要的是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注意食物多樣化來提高幼兒食慾,以創造一個良好的進食環境,使幼兒保持良好的食慾,克服無病亂服藥的不良傾向,特別不要依賴某種口服液來提高幼兒的食慾。提醒家長過份遷就小孩,只會促使他形成不良飲食習慣。

孩子出現叛逆 吸菸 沉迷網路不良行為習慣時家長應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其實孩子在青春期的大多數時候都會比較叛逆,這是很正常的,家長不必過於擔心,只是孩子們所表現的程度不一樣,孩子叛逆大多是因為青春期容易衝動,遇到麻煩出現叛逆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所以家長要進行適當引導,我認為最好是感情溝通,對孩子的一些過激反應你不必反應太劇烈,而是耐心詢問他的困擾,表示出你的真誠,告訴...

如何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如何有效糾正學生不良行為?

學生的不良行為,如不及時矯正,就逐漸形成陋習,它將是人生道路上的絆腳石,如不搬走它,前進的車輪就不能向前滾動。學生的不良行為有多種多樣的,產生的原因更是錯綜複雜的。那麼老師要及時的有效地矯正學生的不良行為是一項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素質的首要環節。一 開展 不良行為診斷活動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不...

如何利用繪本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 讓幼兒帶著問題去閱讀繪本 教師根據閱讀繪本的內容來設計相應的問題,創設適當的問題情景,激發幼兒的觀察和閱讀繪本的願望。如在繪本 爺爺一定有辦法 的活動中,我先提出了一些問題 爺爺有什麼本領?爺爺能用一塊布發揮哪些作用?等,然後引導幼兒自己去繪本中尋找問題的答案,結果孩子們的積極性都非常高,能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