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常見的兒童健康認識誤區

2021-09-05 14:01:40 字數 1558 閱讀 5981

一、 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

其一,我們的父母大多沒受過專門訓練。無論是小時候,還是長大戀愛成家,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很少有人對我們說怎麼做父母。即使有人說過,也只是長輩們。他們或許會說「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長」……這些在生活中流傳的觀念對嗎?這需要我們去反思。

要做駕駛員需要到駕校學習3個月才能拿到執照,而要做父母3個月能學會嗎?父母不同的語言、行為、教育會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父母們難免會出錯。

其二,父母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離方向。父母與孩子間有天然的感情聯絡,特別是母子一體,自然產生期待,把自己沒實現的,沒做成的都轉而寄期望於孩子來完成,難免不切實際。一本《哈佛女孩?q劉亦婷》賣了幾百萬冊,正是父母們這種心理的反應。父母的過度關心,過度照顧剝奪了孩子成長的空間。《揚子晚報》的記者調查發現,現在的大學生不知道怎麼安排生活,其實,他們中的很多從小到大不要考慮任何事情,怎麼會有成長呢?走向另一個極端的過多限制、過多幹涉也會阻礙孩子潛能的釋放。我們常常居高臨下地待孩子,以「家長」自居:「你是我生的,我讓你聽,你不聽,找揍!」如此家庭教育缺失了「人格平等」??《聯合國兒童憲章》規定的根本精神,怎能使孩子健康成長?

其三,很多父母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職責。由於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是學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慮也是學校教育,忽視了他們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礎,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關鍵。俗話說:三歲看老。孩童時代所受的教育影響著人的一生,兒童對世界的最初認識源於父母,家庭教育的影響對人刻骨銘心。父母們慣有的家長概念在英文中其實是個貶義詞,含有「家長制」、非民主的意思。而要孩子完成一件事必須有真正的理解、接受,才能去做好。對教育職責的漠視,教育理念的偏頗自然導致家庭教育易出錯。

二、沒有父母的成長,就沒有孩子的成長。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通常優秀孩子成長為優秀人才的背後,總能找到溫馨和諧家庭的影子;同樣,一個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從其家庭中找到充滿衝突和矛盾的因素。

父母們把孩子送到小學、中學時,總喜歡說:「老師,這孩子全交給你啦,拜託啦!」其潛臺詞是「與我」無關啦。其實,絕對不是如此就行的。撬動地球的手,就是推動搖籃的手。好的家庭往往伴隨著父母與孩子的共同成長;壞的家庭往往給孩子負面影響。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可以印證。張家港校一位初二的孩子星期日晚在家複習迎考,他父母邀了幾個朋友來家搓麻將,其響聲攪擾了孩子,孩子無奈說:「11點多了,還打,我明天怎麼考試?」麻友們正在興頭上,對孩子的 話不予理睬。孩子生氣了,就將電視開啟,並把音量調大,弄得左鄰右舍上門**,他父母覺得丟了面子,將他打了一頓。孩子連夜出走……朋友們常問我每週有多少時間與孩子在一起?我說由於工作忙,我與孩子相互交流並不很多,但只要孩子看到,我一定是在看書,寫作,不需要講話。身教遠大於言教嗎。父母有多少工夫在家讀書,家中有多少書,培養出的孩子境界是不一樣的。2023年,中國出版社協會做了一項調查:我國有45%的家庭無一本藏書,無一個書櫃;韓國有96.8%的家庭平均有500本以上的藏書。沒有書香家庭,哪有書香校園,書看社會?父母不進步又怎指望孩子成龍、成鳳。

學習型的家庭中,父母與孩子是共同成長,甚至相互影響的。他們往往有一些成功的影響方式,如親子共讀,親子通訊,講述成長故事等。父母的成長和孩子的成長一樣,是沒有止境的過程。父母的不斷進步、不斷學習,其影響是無形而深刻的。

兒童常見心理疾病的症狀

14.拔毛癖是指兒童時期出現的經常無緣無故地拔自己的頭髮 眉毛 體毛的不良行為。多見於4 5歲以上的兒童。15.攻擊行為是指因為慾望得不到滿足,採取有害他人 毀壞物品的行為。兒童攻擊行為常表現為打人 罵人 推人 踢人 搶別人的東西 或玩具 等。兒童的攻擊行為一般在3 6歲出現第一個高峰,10 11歲...

兒童常見意外傷的急救常識

王斌說,兒童在受到傷害後,往往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不能正確指出疼痛的部位,所以,孩子受傷後,父母應時刻留意他們的感覺 神態和體徵,沒有外傷不表示沒有內傷,發現不妥應立刻送醫院救治,請醫生檢查處理。兒童常見傷急救知識 專家指導 1.燒燙傷 在日常生活中,以火焰燒傷和熱水 熱油等熱液燙傷最為多見。許...

常見的兒童驅蟲藥有哪些

臨床上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家長看自己的孩子吃得多,但不長肉,每隔三四個月就給自己孩子買不同的驅蟲藥吃。感覺沒有效果,家長就帶孩子去看醫生,檢查後卻發現孩子體內並沒有寄生蟲。這種輕易給孩子吃驅蟲藥的做法不妥,並有一定的危險。常見的兒童驅蟲藥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驅蟲藥有咪唑類和達唑類。咪唑類屬於抗蠕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