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與周圍接觸後才能成長

2021-09-05 09:01:55 字數 1045 閱讀 9975

活動是孩子心理髮展的最重要途徑。有人說,活動是孩子從無意識的世界向有意識的世界過渡的必由之路,這話不無道理。當孩子活動的時候,他就能最大限度地認識世界,並把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裝進大腦,當孩子活動的時候,他就能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孩子的活動越多,他的心理髮展就越快。

只有在幼兒和周圍世界相互作用時,幼兒的心理才能發展。而這種相互作用的過程,就是幼兒積極活動的過程。離開了幼兒的活動,離開了幼兒主體與周圍世界的相互作用,也就沒有幼兒心理的發展。幼兒在活動中,可以掌握知識技能,發展思維能力,體會人對事物的態度等。例如,在活動中幼兒心理過程的有意性開始出現,思維能力和想像力迅速發展,自我意識,自我評價和自我約束的能力不斷加強,道德感逐漸形成等。活動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的,它總是和注意、感知,思維等心理品質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對孩子來說尤其是這樣。我想請年輕的母親們牢記這一觀點,即活動是幼兒心理髮展的源泉和催化劑。

可是我們的教育卻卻常常忽視活動。有些母親認為活動是低階的教育形式,一提讓孩子活動,她就想到了「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總想讓孩子坐下來學習專門的知識。其實,在幼兒教育中,活動也其有活動才是最好的教育形式,我們可以通過讓孩子擺弄物體來發展他的觸控覺和思維能力,特別是思維能力,因為動作可以內化為思維,思維是動作的內化,我們可以通過讓孩子模仿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並做出各種各樣的身體動作來發展他的記憶力、模仿力,並使他獲得有關自然界的知識。

有人說身體是人所有的東西中最不自私的。這話很有道理,試想,沒有身體的活動如表情,姿勢等,人們的思想和情感怎樣表達?篇幅所限,我不想再多說活動是高階的幼兒教育形式這一觀點了.現在我想談一談在遊戲中發展孩子各種能力的問題。母親在和談子一起進行高階水平的遊戲時,就不僅僅是和孩子一起遊戲,而更重要的是藉助於遊戲這個孩子喜愛的活動形式來發展孩子的各種能力。也許母親剛開始和孩子一起遊戲的時候,孩子並不能完全理解這個遊戲可以使他學本領,長知識,他以為僅僅是在運動、在玩,但幾天以後,孩子可能就會帶著各種各樣的運動之外的問題去請教母親了,比如,他可能會問:「天上為什麼有太陽?」「冬天為什麼要下雪?」「阿姨為什麼要戴眼鏡?」等。我的意思是說我所設計的高階水平的遊戲是有深度的,母親可以由此出發發展孩子的各種能力。同時也想順帶說明一下,孩子往往需要時間來考慮他所遇到的問題,所以母親應耐心等待孩子提出問題。

接觸射線後懷孕了,孩子能要嗎?該怎麼辦?

你好,非常高興為你解答問題,一般來說,胸透的放射劑量是遠遠小於導致胎兒畸型的放射量。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過幾個月再懷孕。女方卵子生長週期約為80天,也就是說當月排的卵,兩個多月前就開始生長了,男方精子的生長週期是三個月,所以雙方最好都從準備懷孕前三個月開始準備。過去,人們以及專家都認為x光攝片或胸透...

經過磨練才能成長,成長過後面對幸福與名利,應該抉擇哪個

沒有誰說選擇幸福就沒有名利了,他們兩個可以同時存在的,只是比例的問題,因為你要考慮到現實社會,名利要有,精神上的幸福也很重要,所以,看你更偏向哪一方面了,你偏向哪一方面,哪一方面的比例就會多一點。沒怎麼看絕對的,既然猶豫說明幸福名利都重要,又或者說它們本來就是一體的。有的人只要活著就覺得很幸福,有的...

聽說過「男孩子要讓他吃點苦才能成長的更好」,爸爸叫兒子不要去接觸易爆品,是為什麼

汗,你覺得易爆品和吃苦是一回事麼。首先,出發點就不一樣,吃虧的目地是讓你早點成長,讓你明白人情世故,是為你好。易爆品帶來的是傷害,可能永遠都彌補不了。其次呢,吃苦指的是讓你的心吃苦,讓你的心堅強起來。而不是你認為的意思希望幫的到你 這是什麼邏輯?吃苦不是接觸危險品,易爆品對人的健康 生命有危害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