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孟子思想的最大區別是什麼,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區別

2021-08-16 10:17:33 字數 4968 閱讀 1541

1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是春秋時代的人,那個時候王室開始衰微,禮樂制度開始崩潰,孔子所提出的的思想主要是為了恢復舊有的禮樂制度,他的思想是以「仁」為核心的,從個人開始,然後推及到周圍,乃至全國。

孟子生活在戰國時期,戰國始於三家分晉,司馬光在《資治通鑑》開篇明確指出,周朝的禮樂制度到三家分晉的時候,被破壞殆盡了,這也就意味著,想恢復舊有的禮樂制度,是不可能的了,要建立一種新的制度。

孔子之後,有墨子出現,對儒家的思想進行尖銳的批判,「儒之足以喪天下者四政焉」,後來的法家等都認為儒家的「仁義」空洞,不講實用,於事無益。所以,孟子的思想就是為了回擊這些批判,同時完善和發展儒家思想。孟子先是批判墨家和楊朱之徒是「無君無父」之人,然後提出了「仁政」的做法,「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老百姓有吃有穿,就是仁政的開始了。

孔子說殺身以成仁,孟子說捨生取義,二者側重明顯不同。孔子提倡個人的仁,然後再推己及人,而孟子則是遊說君主,實施仁政,認為人人都有仁心,只要發揚出來,就可以使天下安定。另外,孔子講究貴賤有序,孟子認為社稷為重,民次之,君為輕。

這是因為,戰國時期戰爭十分頻繁,連年不斷,百姓深受其苦,這與春秋時期又不相同。

主要還是多讀史料,多瞭解當時的時代背景。

2樓:大道教育

孔子好傳承,主要是宣揚堯舜禹湯等賢王的治國思想。

孟子好思辨,主要是和墨、法、道等其他各派論戰。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人講仁,一個人講義。孔子勸君主好好待人並讚美他,孟子勸君主好好待人並威脅他。

4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思想包括兩個方面:(1)既繼承了周公之「禮」,(2)又創造性地補充之以「仁」。

孟子主要繼承了孔子原創的「仁」,並進一步提出了「性善」、「良心」等重要範疇,成為宋明時期與「程朱理學」分庭抗禮的「陸王心學」的思想淵源。

簡單來說, 孔子兼顧「承前」、「啟後」兩個方面,孟子專重「啟後」一個方面。

5樓:宮帥王耘志

中國思想意識中都這樣認為「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是一致的,孟子思想是孔子思想的延續和發展---所謂

『孔孟之道』

」這裡我要說的是,孔子思想是孟子思想表面是一致的,但其實質卻是完全不同的。換言之,虛的是一致的,實的方面不是。即,虛的倫理說教是一致的,實的制度構建卻完全不同。

這種不同,即展示中國的歷史命運巨大的轉變。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君君臣臣」。孟子思想的核心則是「人人皆可為堯舜」,孟子有言「君不肖,則易之」。雖然孟子與孔子同為儒家,且關於道德修養方面的主張一致,但若仔細思考他們的言論,可以看出孟子思想是孔子思想的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竟管後世所奉行的思想一直是孟子的思想,但因為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言論上孔子思想又不明確,加上後人的曲解。中國儒家思想一直以「孔孟之道稱於世」。

宋代就有學者對孟子提出質疑,但因為聲音小,又缺乏論據,很快就被人們的傳統思維所淹沒。他們的最主要的論據就是「孟子沒有提到尊周室」,步調沒有和孔子保持一致。這正是孔子與孟子思想分歧之處,也是政治制度構建思想的不同之處。

這裡也有孔子的原因。孔子所表達的思想一直都處於矛盾之中。他提出根本的主張「君君臣臣」,但在論證的時候卻提出「復禮復古」。

而在其中他卻不得不面對又實在不敢反對「湯武革新」的正確性。而他又沒有意識或者能力用神學的論證來推動他的主張。「子不語怪力亂神」就是其中的寫照。

如果孟子--這個思維簡單卻又有些偏激但是頗為雄辯的人沒有登上歷史舞臺,中國的歷史可能會是另外一個樣子。或者沒有孟子中國也會構建秦到清的模式。但是中國多年受孟子思想的支配卻是事實。

儘管孟子直到宋以後才被列到與孟子同列的地步,但是他卻是孔子思想的最主要解釋者。正是孟子持角,諸法家合力,孔子與世俗的思想的鬥爭失敗了。

孔子提出「君君臣臣」,強調「君君」卻忽視「臣臣」。所以當法家廢除貴族繼承製的時候,孔子的繼承者卻沒有激烈的反對。也正因為「君君」與「臣臣」是相互依存的,離開了臣臣,也就開始的一亂一治,也就開始了後來我們所垢屑的「迂腐的忠君思想」。

孔子主張擁護周王室,卻強調讚美文武王,這是矛盾的,也難怪後來的儒家繼承者和幾乎所有的民眾得出錯誤的理解。

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區別

6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君君臣臣」。孟子思想的核心則是「人人皆可為堯舜」,孟子有言「君不肖,則易之」。雖然孟子與孔子同為儒家,且關於道德修養方面的主張一致,但若仔細思考他們的言論,可以看出孟子思想是孔子思想的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竟管後世所奉行的思想一直是孟子的思想,但因為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言論上孔子思想又不明確,加上後人的曲解。中國儒家思想一直以「孔孟之道稱於世」。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既有區別,又有聯絡。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孔子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係。「仁」的思想在政治上的體現是以德治民,主張「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為政以德」。

孔子在政治上還主張逐步改良,認為可以通過「損益」舊法,實現歷史的不斷髮展 。當然,孔子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時代,主張維護「周禮」,社會貴賤有「序」,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另外,孔子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他以「有教無類」的思想興辦私學,編訂和整理「五經」,推動了我國古代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孟子主張唯心主義的性善之說,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要求人們通過修養,使善良的品質發揚光大。在性善論的基礎上,孟子在政治上倡導「仁政」,主張「政在得民」,與孔子」的「為政以德」一樣,反對苛政,但孟子提出了更激進的「民貴君輕」觀點(為此,「得罪」了不少後世的封建**君主,受其冷落)。

從總體上看,孟子在以儒家思想為治國指導思想的封建社會,地位僅次於孔子,被統治者尊為「亞聖」。

孔子與孟子的思想有什麼區別

7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大學者(公元前551~前479年),他首開私學,創立儒家學

派。孟子是戰國時 期的大學者(生卒年不詳,一說前385~前304年,一說前372~

前289年),他繼承了孔子的學說,並 對儒家學派的傳播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孔子生於今日山東曲阜,孟子生在距曲阜僅數十里的鄒縣, 他們都曾沐浴著以 泰

山為中心的齊魯文化。

----公元前2 世紀中葉,漢武帝認識到孔子學說有利於**集權大一統的社會格局,

因而採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從此中國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封

建社會時期,一直尊奉孔子為聖人,尊稱孟子為亞聖;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

以及孔子後裔和孟子後裔,都自覺或不自覺地相信或認為孟子的學術思想與孔子一

脈相承或完全一致,簡言之即所謂的孔孟一家。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或許

也是一個持續兩千年的政治陰謀。因為,實際情況是,孟子的學術思想一部分繼承

於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則是孟子自己的創造,而這後一部分內容已經大大地超越

了孔子。

----孔子倡導的社會結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致命的問題在於,當君

王不盡君王的責任時,或君王胡作非為時,人們沒有正當合法的途徑去糾正君王的

錯誤或更換君王。對這個難題,孔子心裡是非常明白的,但是他沒有找到或不敢(

不願?)提出解決的辦法。對比之下,孟子則鮮明地指出:「民為貴,社稷次之,

君為輕。」在中國的歷史中,是他第一個明確主張,民眾的利益是至高無上的,朝

廷的利益要服從民眾的利益,君王的利益要服從民眾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

----為了約束君王的行為,孟子主張在任命或罷免**的問題上,不能由君王一個

人說了算,也不能由少數幾個大臣說了算,而是必須要徵求國人的意見;在定罪量

刑上,也不能由君王一個人說了算,也不允許君王的親信左右或大臣私自說了算,

同樣必須徵求國人的意見。對於不稱職的君王,孟子以大無畏的精神提出:「君有

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孟子·萬章下》)。」在君臣關係上,孟子

也堅持人格的尊嚴與平等,他曾當面對齊宣王說:「君之視臣為土芥,則臣視君如

寇讎(《孟子·離婁下》)。」

----事實上,孟子的上述主張,都是孔子未曾提出過的,這表明孟子的學術思想、

政治理念與孔子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嚴格說來他們並不是一個學派,孔孟並非一家。

其實,孟子與孔子思想存在著本質不同,封建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心裡都是明白的。

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對《孟子》一書的許多主張都大為惱火,一怒之下要把孟子像

從孔廟裡遷出,但是他冷靜下來後卻發現把孟子像放在孔廟中實在是太有必要了。

這是因為,只要宣揚孔孟一家,那麼孟子便永遠屈居亞聖地位,孟子思想主張的正

確與否,也就必須以孔子思想為準;這樣便可以用正聖壓制亞聖,用孔子的思想埋

沒孟子的思想,從而扼殺了孟子倡導的民主思想的傳播。

----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代,墨子主張民眾有權參與國家政事,墨子的信徒還建

立了嚴密的團體組織,為實現自己的主張而身體力行。對比之下,孟子則屬於理論

家,而不屬於政治家,他希望從理論上說服君王採納一種類似「君主立憲」的管理

方式。但是,對於封建**帝王來說,最有價值的學說,乃是孔子的主張,因為孔

子的主張有助於維護既成的格局,這是期望著永遠坐穩天下的皇帝最歡迎的(打天

下的人都不用孔子的學說)。因此,孔子及其學說備受歷代封建帝王的禮遇,而墨

子的學說則受到了冷遇,孟子的學說則受到了「招安」。遺憾的是,箇中奧妙,一

般文人學者,並不明曉;至於普通百姓,更是被蒙在了鼓裡,其標誌即相信「孔孟

一家」。

8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禮」。

「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是要求統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孔子認為,要實現「愛人」,還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要求。

「禮」的主張是「克己復禮」,就是說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禮」要求,孔子追求的「禮」是西周的等級名分制度,孔子還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就是校正等級秩序,達到貴賤有序。這體現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學說是對孔子「仁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孟子從孔子的「仁學」思想出發,把它擴充發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施政綱領,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對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愛心。

嫁給愛情和嫁給錢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都會失望,讓一個人不幸福的不是你得到的不夠多,而是你的貪心永遠不足。北京遇上西雅圖 當時湯唯覺得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得到這個男人的婚姻,但是她沒有想到,所有的得到的同時都必然面臨著失去。在美國生孩子的時候,她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國內那個男人的婚姻,但是沒有想到得到的卻是一座空空的房間,得到的是數不清的傭人...

自我與本我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先說本我 本我即原我 是指原始的自己 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慾望 衝動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 本我按快樂原則行事 它不理會社會道德 外在的行為規範 它唯一的要求是獲得快樂 避免痛苦 本我的目標乃是求得個體的舒適 生存及繁殖 它是無意識的 不被個體所覺察.然後是自我 其德文原意即是指 自己 是自...

喜歡和愛有多大區別,喜歡和愛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男人的喜歡和愛有什麼區別呢?這就是喜歡和愛的區別 韓寒說過一句話 喜歡一個人,就是在一起很開心 愛一個人,就是即使不開心,也要在一起 這才是喜歡和愛,真正的區別 對於男人來講,喜歡和愛到底有多大區別?喜歡本來和愛就沒什麼區別 愛就是喜歡的深層次表現 比如對方要死了 喜歡會難過 愛則會難過的要死 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