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馬的成語是什麼意思,出自《塞翁失馬》中的一個成語是什麼

2021-07-16 14:16:45 字數 2587 閱讀 3971

1樓:龍之騰必潛乃翔

塞翁失馬

sài wēng shī mǎ

[釋義] 邊塞一老人丟失一匹馬;後此馬歸來;並帶回一匹駿馬。比喻雖然暫時受到損失;但從長遠看;也許會得到好處。

[語出] 宋·魏泰《東軒筆錄》:「魯公有柬別之;略曰:『寒翁失馬;今未足悲;楚相斷蛇;後必為福。』」

[正音] 塞;不能讀作「sāi」或「sè」。

[辨形] 塞;不能寫作「賽」。

[近義] 失之東隅 因禍得福

[反義] 因福得禍

[用法] 常跟「安知非福」連用。多用作安慰語。一般作賓語、分句。

[結構] 主謂式。

[例句] ~;安知非福;你第一次沒考好;如從中吸取教訓;以後會考得好一些。

[英譯] a loss sometimes spells a gain。

2樓:天若有情佑曉峰

你給我一萬塊錢,並不一定代表你真的失去了什麼,可能你會獲得兩萬塊錢

3樓:匿名使用者

比喻雖然受到損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態,一定要樂觀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轉化

4樓:傲氣名流小替身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懂了吧

出自《塞翁失馬》中的一個成語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塞翁失馬》中的一個成語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塞翁失馬

塞翁失馬是一個成語,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選自《淮南鴻烈集解》中的一個典故,衍生為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淮南鴻烈》西漢淮南王劉安 等人所著。

故事原文

近塞上(1)之人有善術者(2),馬無故亡(3)而入胡。人皆吊(4)之,其父曰:「此何遽(5)不為福乎?

」居(6)數月,其馬將(7)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8)禍乎?

」家富(9)良馬,其子好(10)騎,墮(11)而折其髀(11)。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12)入塞,丁壯者引弦(13)而戰。近塞(14)之人,死者十九(15)。此獨以跛(16)之故,父子相保(17)。

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18)不可極(19)深不可測也。

故事賞析

《塞翁失馬》通過一個迴圈往復極富戲劇性故事,闡述了禍與福的對立統一關係,揭示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道理。如果單從哲學角度去看,這則寓言啟發人們用發展的眼光辯證地去看問題:身處逆境不消沉,樹立「柳暗花明」的樂觀信念;身處順境不迷醉,保持「死於安樂」的憂患意識。

參考資料

塞翁失馬這則寓言的寓意用一個成語概括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塞翁失馬》後人把這側寓言概括的成語是「因禍得福」意思是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

與「塞翁失馬」意思一樣的成語或名言警句有哪些?

7樓:曉風染殘月夜

因禍得福、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馬去馬歸、否極泰來、物極必反

因禍得福

【拼音】: yīn huò dé fú

【解釋】: 變壞事為好事。

【出處】: 《史記·管晏列傳》:「其為政也,善因禍為福,轉敗為功。」

【舉例造句】: 伯翁,你說我誤事不誤事,如今不是因禍得福嗎?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拼音】: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解釋】: 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出處】: 《後漢書·馮異傳》:「始雖垂翅回奚,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舉例造句】: 谷城之變,朕還是不肯治他的罪,仍望他「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馬去馬歸

【拼音】: mǎ qù mǎ guī

【解釋】: 比喻世事多變,得失無常。

【出處】: 據《淮南子·人間訓》載,邊塞老翁失馬,人以為禍,結果其馬領胡人駿馬同歸,人皆賀之,而其子卻因騎馬摔傷致殘,鄉人吊之,不料胡人入塞,邊塞丁壯戰死者十九,其子卻因腿跛而全。

【舉例造句】: 褐衣褐見,莫陳漢戍之便宜;馬去馬歸,敢計塞翁之倚伏。

否極泰來

【拼音】: pǐ jí tài lái

【解釋】: 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

【出處】: 《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易·泰》:「泰,小往大來,吉亨。」

【舉例造句】: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物極必反

【拼音】: wù jí bì fǎn

【解釋】: 極:頂點;反:向反面轉化。事物發展到極點,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出處】: 《呂氏春秋·博志》:「全則必缺,極則必反。」《鶡冠子·環流》:「物極則反,命曰環流。」

【舉例造句】: 「物極必反」,錯誤成了堆,光明就會到來。

成語「克己寡慾」的意思是什麼?出自哪裡?

克己,倡導方法,約束自己。孔子倡導的一種道德修養方法,他認為 克己 是實行 忠恕之道 的先決條件,也是愛人的先決條件。要剋制做事專從自己私利出發的行為,而應該考慮他人的利益,以達到最高的倫理道德境界 仁 寡慾 道教教義,認為道教徒為人處世應節制慾望,個人修煉要少私寡慾,才能求得長生。寡慾 原是 老子...

成語是什麼意思,成語什麼意思

成語是指有幾個字組成的詞,這個詞含有一些意思。比喻或者形容某物的。成語是指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 簡潔精闢的定型片語或短句。成語 拼音 ch ng y 英文 idiom 是漢語詞彙中定型的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

茅,塞,是什麼成語,什麼茅什麼塞成語

茅,塞,是什麼成語 茅塞頓開。茅塞頓開 m o s d n k i 解釋 茅塞 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 頓 立刻。原來心裡好象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開啟了。形容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出處 孟子 盡心下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 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結構 主謂式。用法 多含褒義。一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