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聲一更更窗外八蕉窗裡燈是誰寫的

2021-07-15 12:10:00 字數 1564 閱讀 9168

1樓:晨光眠夏

出自北宋詞人万俟詠所寫的《長相思·雨》。

《長相思》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裡燈,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長相思·雨》是北宋詞人万俟詠所寫的一首寫景遣懷的詞。該詞講述一個相思之人整夜難眠在雨夜中聽著雨打芭蕉,觸景生情,詞人心中有無限的情懷,孤燈照人難入夢,表達了客居異鄉的羈旅愁思。這是一首寫景遣懷的詞,講述一個相思之人整夜難眠在雨夜中聽著雨打芭蕉,孤燈照人難入夢。

詞人心中有無限的情懷,觸景生情,表達了詩人客居異鄉的羈旅愁思。

【賞析】

万俟詠作詞喜用淡語,且工於音韻。這樣連續重複用字,吟詠起來便很有**上的美感。 《雨》首句「一聲聲,一更更」形容雨聲,連用兩個疊宇,描摹雨斷斷續續的聲音,既顯得形象,在聲音上也顯得貼近。

雨聲之所以如此清晰入耳,是因為人夜深難寐。「窗外芭蕉窗裡燈」,聽雨之人點。一盞孤燈,隔窗昕雨。

「芭蕉」暗示雨打芭蕉的聲音,使雨的聲音更加響亮。「此時無限情」,直接道出人的心情。然而「無限」二字又使這種直言顯得暖昧模糊。

只知情意無限,心事無邊,卻不知究竟是什麼樣的心事使人長夜失眠,寂寞聽雨。 「夢難成,恨難平」,用兩個「難」字突出人的愁苦心情。因難以入睡,所以道.「夢難成」,連暫時逃避到好夢中去都是一種奢望;又因情在心頭輾轉,更兼一夜風雨,觸動愁思,故日「恨難平」。

但是雨不管這些,它「不道愁人不喜聽」,只管「空階滴到明」。「愁人」怪雨無情,不顧人的心情,就這樣在空洞洞的臺階上一點一點滴到天明,這說明人一夜未睡。「一聲聲,一更更」的雨聲,悽悽涼涼,彷彿人心中的愁緒一般,永遠沒有盡頭。

全詞無一處提及「雨」字,卻處處是雨。作者將雨聲與聽雨之人的心情融合得毫無痕跡,顯示出高超的運筆功力。

2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末南宋初詞人,万俟詠所寫

,具體如下:

長 相 思 万俟詠

雨一聲聲,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裡燈,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有關芭蕉的詩《長相思》是誰寫的?

3樓:匿名使用者

現代人寫的,一直在網上流傳,不知作者。

文字很白話啊,我覺得沒法再解釋了

相似的:

雨聲   文/雲想衣

一片芭蕉

綴滿離人淚千行

李清照 《添字採桑子·芭蕉》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吳文英 《唐多令》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葛勝衝 《點絳脣》

閒愁幾許,夢逐芭蕉雨。

在古典詩詞中似乎芭蕉總是離不開雨和淚,也總是離不開離愁別緒。這或許與芭蕉的葉有關。芭蕉的葉呈長橢圓形,有粗大的主脈,兩側具有平行脈,雨水沿著脈紋滑落,猶如淚水緩緩滑過面頰。

另外芭蕉的葉子寬大厚實,雨打芭蕉聲清脆渾厚,並隨著雨量的疏密,聲音大小變化不一,很適合表達人內心複雜多變的情感。

4樓:匿名使用者

相似的詩是:李白《長相思》

李清照《好事近》中,更一聲啼鴂,的更讀音是什麼

這是一首抒發傷春情懷的詞。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長記海棠開後,正傷春時節。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魂夢不堪幽怨,更一聲啼鴂。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詞人抒發傷春之情。上片寫詞人對春天美景的留戀和閨中孤寂的幽怨,春末時節,窗外風已停止,先是看到無情的風所摧殘的花瓣,飄零大地,堆滿簾外,叫人分外憐惜。...

啊組詞一聲二聲三聲四聲輕聲,一聲二聲三聲四聲輕聲的「啊」應該怎麼組詞?

啾啊 ji a 擬聲詞,形容動物的叫聲。嗯啊 g 語氣詞。含糊其辭的應答。三聲,嘆詞,表示疑惑 這是怎麼回事?四聲,嘆詞,表示醒悟 音較長 我這才明白過來!常見的語氣詞可分為疑問語氣 祈使語氣 感嘆語氣 肯定語氣和停頓語氣。疑問語氣 在文言文中 也,者,乎,哉,與,歟,邪,耶,為 等等。在某些情況下...

摸組詞一聲,啦一聲的組詞有哪些

摸 讀 m 和 m 摸 讀 m 時的意思是 用手接觸或輕輕撫摩。用手探取 尋找。揣測,試探。暗中行進,在認不清的道路上行走。摸 讀 m 時是描寫,描繪 仿效的意思。摸黑 m he 在黑暗中摸索行動。摸索 m su 探索 尋求。摸瞎 m xi 又稱摸瞎子 捉迷藏 摸擬 m n 指對真實事物或者過程的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