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的故事

2021-06-10 14:40:14 字數 4649 閱讀 9273

1樓:京城「老炮兒

公元208年,曹操帥20萬大軍南下。把所有的戰船都用鐵索連線,便於北方士兵在船上行走。諸葛亮和周瑜商定火攻,登壇借風,草船借箭,火燒連營,大破曹軍。

2樓:

曹操奪得荊州的訊息傳到江東,孫權部下文武百官非常震驚,主戰主降,議論不休。後來,孫權聽從周瑜和魯肅的勸說,決定與曹操決一死戰。

12月,周瑜率領軍隊在樊口與劉備會合。然後兩軍逆水而上,行至赤壁,與正在渡江的曹軍相遇。曹軍當時瘟疫流行,而新編水軍及新歸附的荊州水軍難以磨合,士氣明顯不足,因此初戰被周瑜水軍打敗。

曹操不得不把水軍“引次江北”與陸軍會合,把戰船靠到北岸烏林一側,操練水軍,等待良機。周瑜則把戰船停靠南岸赤壁一側,隔長江與曹軍對峙。北方士卒不習慣水戰,於是曹操下令將戰船相連,減弱風浪顛簸。

周瑜考慮到敵眾己寡,久持不利,決意尋機速戰。部將黃蓋針對曹軍“連環船”的弱點,建議火攻並通過詐降來接近曹軍,得到讚許。黃蓋派部下將投降書送到曹營,曹操不知是計,絲毫沒有懷疑。

到了約定的時間,黃蓋率領二十隻裝滿乾草等易燃物的戰船向對岸駛去。在離曹軍約二里左右時,黃蓋下令將戰船點燃,自己則率領部下乘坐事先預備好的小船。

二十隻戰船像飛馳的火龍,順著風駛入曹營。曹營頓時變成了一片火海。在對岸的孫劉聯軍橫渡長江,趁亂大敗曹軍。

曹操見敗局已無法挽回,引軍沿華容小道(今湖北監利北),向江陵方向退卻,周瑜、劉備軍隊水陸並進,一直尾隨追擊。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一。赤壁之戰是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也是孫、曹、劉各家都派出主力參加的唯一的戰事。

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後討伐孫權。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

3樓:熊貓王

赤壁之戰發生在公元208年至209年初的冬季,交戰雙方分別是劉備、孫權和曹操。分隔兩岸的自然邊界是長江。

赤壁之戰的發生,是由於曹操想奪取長江以南聯軍劉備、孫權控制的土地。在此之前,劉備和孫權作為聯軍,一直擊退曹操的進攻。

長江對這三個霸主來說都很重要,因為它不僅是自然疆界,而且是交往和食物的**。

赤壁之戰有三個階段,直到全面戰爭的高潮。第一階段是兩軍之間的小規模衝突,這些衝突導致曹操撤退到西北的長江岸邊。在這裡,曹操讓他的船隻停泊,以防止他的部隊暈船,但也讓他們處於一個防守較弱的隊形。

在戰鬥開始之前,曹操的軍隊已經受到暈船的影響,男人們因缺乏淡水和休息而開始死亡。曹操的軍隊被迫建立一個營地,軍隊定居在長江的北岸,而南部是防禦者。曹操命令他的人將船隻連在一起,以減少海浪的影響,讓他的人恢復一點。

看到曹操的船隻是如何被安排的,孫權的將軍黃蓋給曹操寫了一封投降信,但這只是一個讓曹操完敗的一個計謀。

周瑜將軍抓住了這個機會,制定了一個破壞入侵者艦隊的計劃。他假裝他正在改變方向並向曹操投降。他用各種燃燒的材料裝滿了他的船隻,當他們足夠接近時,他的人員將它們點燃,並用小船祕密地離開了火船。

周瑜的計劃完美無缺。燃燒的船隻在北方人的鏈式海軍中發生衝突,並與無數曹操的人和他們的馬匹一起著火。那些沒有死在火焰中的人淹死在長江水域。

不久,大火在岸邊爆發,營地點燃,與幾乎整個曹操的軍隊一起燃燒到地面。與此同時,黃蓋用火把裝滿了一箇中隊的船隻,把他們送到曹操那裡,因為對方認為他們在投降。這些船一到近處,船上的人就放火燒了它們,紮在木筏裡,向水裡衝去。

劉備、孫權率領一支小分隊,在黃蓋及其戰船的夾擊下,潰不成軍,消滅了曹操的北方軍隊。曹操見自己失敗了,就想從華容路上撤退。

不幸的是,大自然母親沒有站在他一邊,大雨使小路陷入了泥潭,許多人不是淹死在泥濘中,就是被自己的馬踩死。更糟糕的是,聯軍追擊撤退的軍隊,再加上饑荒和疾病,曹操的大部分殘餘部隊都被消滅了。

有鑑於此,曹操撤回家中。雖然紅崖之戰發生在長江岸邊,但由於沒有人找到確切的證據來確定它的位置,因此關於它的確切位置的爭論已經持續了1300多年。目前,赤壁戰役有三種明確的可能性;這些地點分別是黃州、武昌或赤壁市,不過一些學者指出了第四處不明地點。

4樓:仲罡國雨信

三國形成時期,孫權、劉備聯軍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敗曹操軍隊,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著名決戰。

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後,作玄武池訓練水兵,並對可能動亂的關中地區採取措施,隨即於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萬南征荊州(約今湖北、湖南),欲一統南北。時孫權已自江東統軍攻克夏口(今武漢境),開啟了西入荊州的門戶,正相機吞併荊、益州(治成都),再向北發展;而依附荊州牧劉表的劉備,“三顧茅廬”得諸葛亮為謀士,以其隆中對策,制定先佔荊、益,聯合孫權,進圖中原的策略,並在樊城大練水陸軍。

曹操採用侍中、尚書令荀?之計,領大軍直出葉縣、宛城(今河南南陽),另遣輕騎襲襄陽(今屬湖北)。八月,劉表病亡,曹軍放慢進軍速度,施加軍威,欲不戰而得荊州。

時孫權派魯肅以弔喪為名,往觀形勢,拉攏劉備,團結劉表舊將,對付曹操。魯肅在途中得知曹操進軍荊州的訊息,乃晝夜兼程趕向襄陽。劉表次子劉琮繼任荊州牧,遣使投降曹操,迎接曹軍。

正加緊準備迎敵的劉備得知劉琮投降時,曹軍已過宛城。

九月,曹操至新野(今屬河南)接受劉琮投降後,逼向荊州腹地。劉備為避曹軍銳氣,與諸葛亮、徐庶等率十餘萬軍民倉促南撤,退向戰略要地江陵(今屬湖北荊沙),並令關羽領萬餘水兵順漢水、溯江水會師。劉備至當陽長阪(今當陽境),與魯肅相見,接受其勸說,願率軍轉東,向孫權靠近。

時曹操已過襄陽,恐劉備先佔江陵,親率精騎5000,晝夜行300多裡,追上劉備,將其擊敗,並獲徐庶之母,迫徐庶來歸。張飛率20騎斷後,拆長阪橋,勒馬橫矛,令曹軍疑懼,劉備方得脫險,東奔漢津(今鍾祥境),恰遇關羽船隊,劉表長子、江夏太守劉琦也領萬餘人接應。劉備軍順漢水至夏口,先遣諸葛亮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見孫權,共謀抗曹,自率軍屯樊口(今湖北鄂州境)。

孫權見劉備新敗,又懾於號稱80萬的曹軍聲威,對聯劉舉棋不定。諸葛亮與魯肅、周瑜等精闢分析形勢,指出曹軍不過20餘萬,且有後方不安、遠道勞師、水土不服、短於水戰等弱點,堅定了孫權抗曹決心。孫權不顧主降派張昭等反對,命周瑜、程普為左右督,魯肅為贊軍校尉,率3萬精銳水兵,與劉備合軍共約5萬,溯江水而上,進駐夏口。

曹操乘勝取江陵後,又以劉表大將文聘為江夏太守,仍統本部兵,鎮守漢川(今江漢平原)。益州牧劉璋也遣兵給曹操補軍,開始向朝廷交納貢賦。曹操更加驕傲輕敵,不聽謀臣賈詡暫緩東下的勸告,送信恐嚇孫權,聲稱要決戰吳地。

冬,親統軍順長江水陸並進。

孫劉聯軍在夏口部署後,溯江迎擊曹軍,遇於赤壁。曹軍步騎面對大江,失去威勢,新改編及荊州新附水兵,戰鬥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戰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烏林(今湖北洪湖境),與聯軍隔江對峙。

曹操下令將戰船相連,減弱了風浪顛簸,利於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緊演練,待機攻戰。周瑜鑑於敵眾己寡,久持不利,決意尋機速戰。部將黃蓋針對曹軍“連環船”的弱點,建議火攻,得到讚許。

黃蓋立即遣人送偽降書給曹操,隨後帶船數十艘出發,前面10艘滿載浸油的乾柴草,以布遮掩,插上與曹操約定的旗號,並系輕快小艇於船後,順東南風駛向烏林。接近對岸時,戒備鬆懈的曹軍皆爭相**黃蓋來降。此時,黃蓋下令點燃柴草,各自換乘小艇退走。

火船乘風闖入曹軍船陣,頓時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邊營屯。聯軍乘勢攻擊,曹軍**慘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敗局,下令燒餘船,引軍退走。

聯軍水陸並進,追擊曹軍。曹操引軍離開江岸,取捷徑往江陵,經華容道(今潛江南)遇泥濘,墊草過騎,得以脫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滿寵屯當陽,自還北方。

周瑜等與曹仁隔江對峙,並遣甘寧攻夷陵(今宜昌境)。曹仁分兵圍甘寧。周瑜率軍往救,大破曹軍,後還軍渡江屯北岸,繼續與曹仁對峙。

劉備自江陵回師夏口後,溯漢水欲迂迴曹仁後方。曹仁自知再難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大戰後,劉備乘勝取得武陵、長沙、桂陽、零陵等四郡,次年又任荊州牧,奠定了壯大發展、進據益州的基礎。曹操吸取失敗教訓,大興水軍,進控江淮,與孫權對峙。孫權為抗曹,繼續與劉備聯盟,任其在荊州發展。

三國鼎立格局逐漸形成。

赤壁之戰,曹操自負輕敵,指揮失誤,加之水軍不強,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面前,冷靜分析形勢,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創造了中**事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5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統一了北方之後,剩下能與他對抗的,就只有在長江一帶的孫權和在湖北一帶的劉備了。

公元208年,曹操帶了20萬大軍(對外號稱 80萬)南下。劉備退守湖北武昌,此時他只有軍士兩萬多人。在軍師諸葛亮的建議下,他決定與孫權共同抗曹。

諸葛亮向孫權指出,曹操雖然人多,但其中有七八萬是剛投降的荊州士兵,這些人主要是水軍,是作戰的主力,但他們不一定真心服從曹操。而北方的曹操士兵,不善於水戰,長途而來生病的也很多。這些分析使孫權看清了形勢,同意派大將周瑜帶領三萬軍士與劉備一起戰鬥。

曹軍駐紮在赤壁(今湖北嘉魚縣東北,又一說在今湖北赤壁市),曹操下令用鐵索把戰船鎖在一起,以便北方士兵在船上行走。諸葛亮和周瑜都決定用“火攻”的方法進攻曹操。一天夜裡,颳起了東南風。

周瑜派部下黃蓋假裝投降曹操,帶著十艘戰船,船上裝著灌了油的柴草,向曹軍駛去。接近曹軍時,他們同時點火,火船頃風向曹操的戰艦駛去,曹軍戰艦因為鎖在一起,一時無法解開,不一會便成了一片火海。火又燒到了岸上,曹軍死傷很多。

赤壁之戰後,全國形勢發生了變化。曹操退回北方。曹操死後,公元220年,他的兒子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立,國號為“魏”,都城為洛陽。

劉備乘機佔據了荊州大部分地方,又向西發展,在公元221年,也自立為帝,國號為“蜀”,建都成都。孫權則鞏固了在長江中下游的勢力,公元 222年稱王,國號“吳”,都城為建業(今南京)。三國鼎立的局面,直至公元280年西晉滅吳才結束。

赤壁之戰的故事起因是,《赤壁之戰》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是 ,地點是 起因是 發展是 故事的結果是

赤壁之戰 chibi,battle of三國形成時期,孫權 劉備聯軍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 208 在長江赤壁 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 一帶大敗曹操軍隊,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著名決戰。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後,作玄武池訓練水兵,並對可能動亂的關中地區採取措施,隨即於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萬南征荊州 約今...

簡述赤壁之戰的故事內容,左右,簡述赤壁之戰的故事內容,130字左右

赤壁之戰簡介 東漢建安十三年,孫權 劉備聯軍在長江赤壁一帶,大敗曹操軍隊的一次決戰。曹操敗袁紹 破烏桓,基本統一北方後,於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揮師南下,欲先滅劉表,再順長江東進,擊敗孫權,以統一天下。九月,曹軍進佔新野,時劉表已死,其子劉琮不戰而降。依附劉表屯兵樊城的劉備倉促率軍民南撤。曹操收編劉表...

赤壁之戰全文翻譯賞析,《赤壁之戰》原文 翻譯

曹操率領軍隊80萬人準備渡江,劉備採用諸葛亮的計策,與孫權聯合出兵。孫權讓周瑜帶領三萬人與劉備軍相會,正遇到曹操屯兵於赤壁。讓草船首尾相連線,周瑜命令黃蓋以小船運載枯柴,並在其中澆了油,使其往曹操處遞送書信並佯裝投降。當時東南風颳得很猛,黃蓋便縱火焚燒曹操的船隻。煙,火與天連成了一片,曹操的人馬被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