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是怎麼死的,因何而死,韓非子怎麼死的

2021-06-08 12:26:37 字數 5137 閱讀 6953

1樓:魚兒讀書會擺尾

韓非本是韓國貴族,與李斯同為荀卿的學生,後兩人一事韓王,一事秦王。韓非建議韓王富國圖強,但卻未得韓王的重視。他著《孤憤》、《說難》、《五蠹》等十萬餘言,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

秦王讀了他的著作後,大為賞識,說:「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但當韓非真的來到秦國,卻很快被送進了監獄,走上了不歸之路。

關於韓非的死,王充《論衡》稱:「韓非之死,乃李斯忌才所致。」李斯與韓非是同學,但「斯自以為不如非」,因此當他得知秦王贏政看重韓非的時候,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影響,就夥同姚賈,對韓非進行誣陷。

《史記·老莊申韓列傳》中記載說:「李斯、姚賈害之,毀之日:『韓非,韓之諸公子也。

今王欲並諸侯,非終為韓不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歸之,此自遺患也,不如以過法誅之。』秦王以為然,下吏治非。

李斯使人遺非藥,使自殺。韓非欲自陳,不得見。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司馬遷的記載,也使人們覺得「韓非死於李斯之忌才說」是史有定論的。

但也有觀點不同意李斯嫉妒韓非子而殺之說,因為韓非入秦也是李斯推薦的,如果說李斯嫉妒韓非的才能而構陷於他, 那麼他為何從一開始就不讓秦王接觸到韓非,保住自己的丞相之位就好,而是將韓非的文章親自拿給秦王看, 真心推薦韓非為秦國一統天下的霸業而出力。

後來,李斯被秦二世系獄中之時,他還多次用「韓子之言」勸二世實行申韓之治。可見,李斯對韓非是十分佩服的。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韓非子之死最大的根源還是秦王。嬴政致力於兼併六國,統一天下,韓非的法治思想和君主極權論正符合他的需要,因此刻不容緩地要見韓非。而韓非則不忍於祖國滅亡,他不僅沒有為統一獻策,反而向秦王提出「存韓」的要求。

這就使嬴政對他產生了不信任:他是否韓國派來的奸細?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李斯再敬佩韓非,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也要揣摩秦王的意旨,「進讒言」,進而「遺非藥,使自殺」,如沒有秦王的默許,李斯等敢輕舉妄動嗎?《史記》雖然記載了韓非死後秦王感到後悔,但秦王既沒有為死去的韓非正名,也沒有追究李斯、姚賈的誣陷罪或擅自**罪,這已經可以看出秦王在這一事件中的立場和態度了。

2樓:利利淺侃

韓非,我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散文家。他師從荀卿,與丞相李斯為同窗學友。他繼承和發揚了苟卿的法學思想,同時,吸取了法家前輩李悝、吳起等人學說,成為法家集大成者。

韓非反對儒家的「禮治」,主張「法治」,提出法」、「術」、「勢」並用,依法治國。韓非的封建君主**理論,對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秦王看到他的思想言論篇,急欲得到他。

然而,韓非來到秦國,卻未受重用,且死於秦國。他的死因是什麼呢?

據《史記韓非子列傳》記載,韓非出身韓國貴族世家,師從子,博學多才,與李斯同學。韓非見韓國衰弱,屢諫韓王變法圖強,卻不為韓國重用。韓非發憤著書十萬多字,闡述自己的法治主張,文章鋒芒犀利,說理周密,講究邏輯、富有文采,具有較高的政治、哲學和文學寫作成就。

韓非的著作傳到秦國,秦王看後擊節歎服,激動地說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李斯告訴他,作者是自己的同學韓非。秦玉下令攻打韓國,索要韓非。

危難之際,韓非出使秦國。韓非雖不善講話,然而思想深刻,秦王與之交談,相見恨晚。丞相李斯感到了來自韓非的威脅,他於是上奏秦王道:

「韓非是韓國公子,能真心實意為秦吞併六國賣力嗎?如不能為秦效力,日後歸國必為秦患不如尋個過錯將他除掉。」秦王命令查辦韓非,李斯派人送去自盡的毒藥。

韓非想申訴,但官吏不給他機會,韓非含冤而死。秦王惜才,然而,後悔也來不及了。韓非死於李斯的嫉妒陷害。

但是,《戰國策》所述,卻是韓非咎由自取,自食其果。當時,楚、吳、燕、代四國欲聯合抗秦,姚賈出使四國,重金相賄,破壞了四國計劃。姚賈回國受到重賞。

韓非就攻擊姚賈拿國家的錢,自己交朋友,揭他的老底兒「世監門子,深之大盜,趙之逐臣。」面對秦王,姚賈加以駁斥:以財寶賄四國,出發點是為秦謀利,若為「自交」朋友,何必返回秦國?

雖自己出身低賤,名聲不好,但有一顆效忠明主之心。不像有些人,光說不做,專挑別人毛病,挑撥是非。秦王認為姚賈所言極有道理,更加信任姚賈,殺了韓非。

這樣看來,韓非遭殺,是自身忌害別人最終害己。

後世人還認為,殺害韓非是秦王的主意,秦王才是元凶。不管李斯、姚賈怎麼說,決定權在秦王。秦王欣賞韓非理論學說,但始終消除不了對韓公子的防備之心,害怕韓非暗中為韓國出力,因此,不加重用。

如果放回韓非,就給韓國添了個抗秦的幫手;如果殺掉韓非,他的學說照樣可用,又除掉了秦的一大心腹之患。秦王稍加思考,必會選擇後一種方式處置韓非。因此說,是虎狼之心的秦王殺害了韓非。

後世學者還有一種看法,認為韓非死於秦、韓政治鬥爭。野心勃勃的秦國,一心要吞併韓國,韓國使出「弱秦之策。韓國派水利專家鄭國幫助秦國修渠,以興修水利耗費秦之國力。

不承想秦國農業因此受益,韓國幫助了秦國發展生產。韓國派韓非出使秦國,目的是「保全韓國」。韓非考慮到這個使命,必會破壞李斯攻韓,詆譭姚賈在韓國的間諜活動。

韓非與李斯、姚賈的衝突並非個人恩怨,而是秦韓政治鬥爭的的反映。韓非實際上為「存韓」而死。

韓非究竟因何而死,到底是死於李斯、姚賈、秦王還是「存韓」?還是有別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3樓:第一夜的薔薇

被毒死的,通常人們說是韓非才華太高,被李斯嫉妒,然後被誣陷毒死的,但《史記 老子韓非列傳》的原話是「李斯、姚賈害之」,除了李斯,還有姚賈。姚賈和韓非的事情出自《戰國策 秦策第五 四國為一特以攻秦》。但也有的史學家認為這兩個史料,尤其是《戰國策》那個,靠不住,而且李斯毒死韓非動機可疑,《史記》上只說李斯自嘆不如韓非,但沒有說因此要殺死韓非。

另外,李斯面呈秦王時所說的殺韓非子的理由和其《諫逐客書》中的思想矛盾。所以有人認為,韓非之死主要因為姚賈,也有人說是因為韓非一心保護韓國和李斯主張的滅韓衝突,才要殺他,而非因為嫉妒。另有說法,認為實際是秦王因為不滿韓非存韓,或者在決定採用韓非思想之後忌憚韓非其人的存在,所以殺死韓非,又讓李斯背黑鍋,最後後悔下令赦免,只是惺惺作態,依此表明自己還是願意珍惜人才的。

4樓:青島小魚聊創業

韓非子服毒自殺而去世的。受到趙高、李斯等人的陷害,所以才自殺去世的。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稱韓非子,戰國末期韓國新鄭(今屬河南)人。

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法家學派代表人物。

5樓:善良的可愛巴巴

被毒死的。所以有人認為,韓非之死主要因為姚賈,也有人說是因為韓非一心保護韓國和李斯主張的滅韓衝突,才要殺他,而非因為嫉妒。

韓非子怎麼死的

6樓:嘉陽爸爸

墨家創始人墨翟,又稱墨子。他曾學「孔子之術」、「儒學之業」,後因不滿儒家的繁文縟節和喪葬上的靡財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學習大禹刻苦儉樸的精神。墨家一開始就以儒家的對立學派面目而出現。

它是一個以紀律嚴密著稱的學術團體。它的首領稱為「鉅子」,墨翟可能是第一代「鉅子」。按團體的規定,被派往各國做官的門徒,必須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張;行不通時寧可辭職。

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團體捐獻俸祿,做到「有財相分」。當首領的要以身作則。鉅子腹的兒子殺了人,雖得到秦惠王的寬恕,但仍堅持「殺人者死」的「墨者之法」。

前期墨家在哲學上的主要貢獻集中表現在認識論方面。墨翟認為,認識**於眾人「耳目之實」,「聞之見之,則必以為有,莫見莫聞,則必以為無」。這就否定了孔子「生而知之」的觀點。

墨翟進一步提出「取實予名」、「察類明故」的觀點。他認為只有根據事物的實際情況,明瞭客觀事物的原因或行動的目的,才能得到與事物相稱的名稱。為了檢驗人們認識的正確與否,墨翟提出了著名的三表。

在社會政治觀上,墨翟提出以「兼以易別」為核心的一套主張。他的主張概括為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兼愛、非攻、天志、明鬼等十事。在實施時,要根據實際需要行事,如對政治上混亂的國家,要講尚賢、尚同;對貧弱的國家則要講節用、節葬,等等。

他的非命、天志、明鬼等主張反映出否認天命,承認鬼神存在的哲學思想。

我們以前上學的時候歷史課都學習過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那時候可以說是百家爭鳴,那麼最具代表性的百家之一墨家的代表人物就是墨子。在當時墨子的地位與孔子不相上下

一、墨子的觀點有十個:非命、非樂、非攻、節用、節葬、天志、尚賢、尚同、明鬼、兼愛。其中兼愛是墨家思想的核心;節用、節葬是墨子思想的精華;天志、明鬼是兼愛學說的理論依據。

二、墨家這些觀點很多都是針對儒家的,比如墨子用非命針對儒家的天命;用明鬼反對儒家的不事鬼神;用節葬對儒家的厚葬等等。

三、墨子認為人的作用很大,提倡尚賢,選拔賢人來治國;認為動亂等都是因為人與人之間不信任造成的,所以主張兼愛;認為戰爭是最下等的策略,所以主張非攻等。

這就是墨子的主要觀點了,如果想更瞭解墨子,可以去看看《四庫全書》,裡面有五十多偏僅存的墨子文著。

7樓:貞觀之風

同學李斯因為嫉妒韓非子才能,把韓非子陷害致死。

韓非曾上書勸秦始皇先伐趙緩伐韓,由此遭到李斯和姚賈的讒害,他們詆譭地說:「韓非,韓之諸公子也。今王欲並諸侯,非終為韓不為秦,此人之情也。

今王不用,久留而歸之,此自遣患也,不如以過法誅之。」

秦王贏政認可了他們的說法,下令將韓非入獄審訊。李斯派人給韓非送去毒藥,讓他自殺。韓非想向秦始皇自陳心跡,卻又不能進見。嬴政在韓非入獄之後後悔了,下令赦免韓非,然而為時已晚。

8樓:匿名使用者

目前,學術界對韓非的死因,持《史記》說的居多,但也有不同看法的,大致歸納為下列幾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韓非之死固然與李斯、姚賈有關,但關鍵因素則在於秦王的多疑。《史記》和《戰國策》的記載實際不矛盾,前者講政治原因,後者談個人原因,決定者則是秦王。

秦王為人「少思而虎狼心,」他對韓非學說的傾倒,並不能消除他對韓非的不信任。他需要的是能實現他統治野心的工具,不能充當這種工具的人,不論學問多好,也沒有存在的價值。囚禁韓非出自他的本意,殺其人而用其學說,正符合這個統治者的性格。

另一種意見則以為:韓非的死因與當時秦韓兩國政治鬥爭有關,並非李斯的嫉妒陷害。戰國後期,勢力強盛,秦欲擴張,韓首當其衝,對此「韓王患之,與韓非謀弱秦。

」韓國的「弱秦」計劃,開始是派水工鄭國到秦遊說。抓住秦王好大喜功這一點,以興修水利來消耗秦之國力,但此事不久即敗露,且修建的「鄭國渠」不僅沒有「弱秦」,反而使秦更趨富強。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韓非親自出馬使秦以「存韓」,企圖把秦軍引向趙國並破壞姚賈的出使,李斯作為秦臣與韓非鬥爭,談不上什麼嫉妒。

如果李斯是嫉妒,他又何必在秦王面前舉薦韓非,而且韓非死後,李斯還是多次提及「韓非子言」。嫉妒之說是司馬遷的個人偏見所致。

更有人認為:人們總把韓非視為愛國者,為「存韓」而死,實際上並不然。韓非和李斯都是戰國時代的縱橫遊說之士,換言之就是政客。

韓非到泰國去是與李斯爭權奪利,要說嫉妒之心兩人皆有,兩人鉤心鬥角的結局則是李勝韓敗罷了。

韓非子怎麼死的韓非子是怎麼死的

墨家創始人墨翟,又稱墨子。他曾學 孔子之術 儒學之業 後因不滿儒家的繁文縟節和喪葬上的靡財害事,故 背周道而用夏政 學習大禹刻苦儉樸的精神。墨家一開始就以儒家的對立學派面目而出現。它是一個以紀律嚴密著稱的學術團體。它的首領稱為 鉅子 墨翟可能是第一代 鉅子 按團體的規定,被派往各國做官的門徒,必須推...

呂布怎麼死的揭祕三國演義裡呂布是因何而死

1.被縊死,然後梟首。在下邳城被曹操包圍,他的部下宋憲 魏續 侯成造反,既做內應,也親身上陣,將呂布綁了,獻給曹操。城下曹兵望見城上白旗,竭力攻城,布只得親自抵敵。從平明直打到日中,曹兵稍退。布少憩門樓,不覺睡著在椅上。宋憲趕退左右,先盜其畫戟,便與魏續一齊動手,將呂布繩纏索綁,緊緊縛住。在曹操下令...

關羽是怎麼死的,關羽是怎麼死的

寧死不向東吳投降,被孫權斬首 敗走麥城,被東吳呂蒙殺的。因為史上著名的一戰,火燒連營,而失敗,被東吳所俘虜,後來被斬首 愁死的,因為沒對手 東吳在背後採取偷襲的方式利用蜀軍伐魏的兵力空虛一舉攻破荊州。由於劉封不派援軍支援關羽因此他被迫從麥城突圍求援,結果在半途中人困馬乏不幸被擒,後又因為不接受東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