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正毓德,精存自生什麼意思

2021-06-03 17:27:27 字數 1987 閱讀 1179

1樓:

「養正毓德」源於《易經》。《易經•蒙卦•彖辭》曰:「蒙以養正,聖功也。

」《易經•蒙卦•象辭》曰:「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毓,即育。

《易經•蒙卦》提出的「養正」教育理念,即希望教育者注重培養學生端正的心性及行為,作為最古老的教育思想而影響著中國。清高宗乾隆就曾手書「養正毓德」以為上書房的匾額,清世宗雍正又題寫了楹聯曰:「立身以至誠為本,讀書以明理為先」,教育皇胄加強修身,以承繼大統。

作為大學,它不僅產生思想和學問,更重要的是承擔著為社會培養具有道德良知的公民這一神聖責任。英國的教育家約翰•亨利•紐曼在其《大學的理想》中指出:「大學乃是一切知識和科學、事實和原理、探索和發現、實驗和思索的高階保護力量……在那裡對任何一邊既不侵犯也不屈服。

」《禮記•大學》開篇也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即大學教育的目的在於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垢納新,從而趨於善(合目的性)的至高境界。

因此,大學的首要職能就是涵養人的德性,使人成其為「人」;而培德育人,養正至關重要。「正」,代表真善美價值取向的矛盾主要方面的控制力。唯其正,才能決定事物的真善美品質,才能使事物穩定、和諧。

正,是正道,是千古人間光明之途,代表著人類恆久嚮往和追求的真善美和諧的至高理想。大學培養學生純正的品質,引導他們堅守正道,這是神聖而偉大的功業。正,是正氣,是天地間的浩然之氣。

人心善惡,品格高下,皆為胸中正邪兩氣相搏的結果。《孟子•公孫丑上》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大學惟涵養正道、正氣,方能培育師生壁立千仞的正義人格,無愧矗立於天地間的人。

「精存自生」語出《管子•內業》。管仲(前725-645年)任齊國宰相,助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位霸主,他的思想集中反映在《管子》一書。《管子•內業》曰:

「精存自生,其外安榮,內藏以為泉原,浩然和平,以為氣淵。淵之不涸,四體乃固;泉之不竭,九竅遂通。乃能窮天地,被四海。

」《管子》認為,在物為精,在天為氣,在人為德。凡世界上萬事萬物,都不可缺少精氣神;就人事而言,既為人性道德的本原,亦是事業昌茂的淵泉。人生活於世間,不僅是血肉之軀的生理存在,也是精神生產的文化存在,這就更需要這樣一種氣:

志氣、骨氣、正氣、銳氣;事業發展亦有賴於這樣一種氣:豪氣、人氣、士氣、大氣!有了這種精氣神,生命之樹自可生生不息,事業之花亦會精彩紛呈。

假若沒有「十年磨一劍」的堅強意志,沒有「十載寒窗積雪餘」的堅韌求索,沒有「面壁十年圖破壁」的堅定執著,我們這所地處北國邊陲的大學不可能創造出今天的輝煌;正是憑藉這種爭氣的精神,我校方得以克服種種困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業績。55載的辦學實踐昭示:有此精氣神,個人自可安身立命,事業也會興旺昌盛。

複製資料

2樓:

養正毓德: 培養正氣,培育高尚的德操。就是儒家提倡的正心 誠意 慎獨。

精存自生: 有精神自然就會生生不息。人有精神就會神采飛揚;草木有精神就會生髮繁茂

3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齊齊哈爾大學的校訓,2023年時任校長的唱江華先生所提。上文中的「北國邊陲的大學」即為齊齊哈爾大學,2023年為建校55週年。

60週年校慶祝福語 對聯和詩詞都可以了 根據地方特點和校訓來寫(養正毓德、精存自生)

4樓:鬱花園

六十年美名遠揚鑄輝煌,一甲子絃歌不輟奏華章

5樓:匿名使用者

養正六十年,毓德天地間,精存教之道,自生啟蒙言。

6樓:匿名使用者

春歸三月春風蘊德育

吉慶六旬吉兆成棟樑

齊齊哈爾大學怎麼樣?、

7樓:蘇見信血千尋

藝術學院很不錯 藝術設計系教育部直屬特色專業  出了很多名人  我記得的有**臺節目主持人鄭麗  奧運火炬設計者 姚映佳 青歌賽張喜秋 等等 如果學校真那麼差 會培養出這麼多名人嗎?其他學院就不瞭解 但是好像口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