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顯微鏡能看到紡錘體卻看不到紡錘絲

2021-05-05 16:49:49 字數 883 閱讀 9514

1樓:曉龍

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紡錘絲太細了,已經超出了光學顯微鏡的觀察下線了,但是用電子顯微鏡是能觀察到的。

1、通常情況下使用的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最大為400倍,也就是能觀察到3微米的物體。

2、紡錘絲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是由直徑20奈米左右的微管體。

3、而紡錘體是由很多的紡錘絲堆積而成,大小達到了光學顯微鏡的觀察範圍,所以能看見。

紡錘絲特徵:

光學顯微鏡下所見到的有絲**期組成紡錘體的絲狀結構之總稱。在經過固定的細胞中,可看到紡錘體內有許多絲狀結構。在用戊二醛固定的細胞的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紡錘體是由直徑約20奈米的微管所組成,著絲粒絲是由成束的微管組成。

在光學顯微鏡下所能看到的固定細胞中的許多「紡錘絲」是微管次生聚合影象。

亞種分類:

1、染色體牽絲: 一端與染色體著絲點相連,另一端向極的方向延伸

2、連續絲: 不與染色體相連,而是從一極直接延伸到另一極,這兩類都是由75—150根微管聚成的束。

3、中間絲: 存在於真核細胞中介於微絲和微管之間,直徑約10 nm的纖絲。是最穩定的細胞骨架成分,主要起支撐作用。

4、星體絲: 星體絲也稱星射線,由兩極的中心體射出,它只存在於有星紡錘體的細胞內。

2樓:上官珏明

紡錘絲太細了

在用戊二醛固定的細胞的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紡錘體是由直徑約20奈米的微管所組成

你覺得這麼20nm的東西你用你那光學顯微鏡能看到你就能看到一堆絮狀物

你自己查查百科就知道了

3樓:匿名使用者

紡錘絲太細了,用光學顯微鏡看不出來,只有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出來。

4樓:匿名使用者

放大倍數不夠吧,要用電子顯微鏡

基因重組在電子顯微鏡下能看到嗎,電子顯微鏡下能看到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嗎

額 這個問題,我們先了解一下基因的尺寸和電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與解析度。基因 遺傳因子 是遺傳的物質基礎,是dna 脫氧核糖核酸 分子上具有遺傳資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總稱,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段。而dna的直徑約為2nm。電子顯微鏡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鄰兩點的最小間距來表示。20世紀70...

為什麼顯微鏡看到的東西是倒著的,為什麼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像是倒像

因為顯微鏡是利用光學中光的折射和反射,經兩塊凸透鏡 物鏡和目鏡 的兩次放大,即被檢物體在物鏡下形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這個像正好位於目鏡的一倍焦距以內,經目鏡第二次放大為正立放大的虛像 此時的正立方向與第一次放大後的實像方向一致,即實際還是倒立的放大的虛像 那麼眼睛所看到的最終效果是倒立放大的虛像。...

為什麼使用顯微鏡時要求先用低倍物鏡觀察後再用高倍物鏡觀察

用低倍物鏡先找到觀察目標區,再用高倍物鏡觀察 低倍的工作距離大,好找影象。使用光學顯微鏡時,為什麼要從低倍鏡再到高倍鏡再到油鏡 低倍物鏡放大倍bai數最低,但視野也du最大,zhi方便尋找標本 再用高倍物dao鏡看細節 專而使用油屬鏡比較不方便,用過之後標本也不便於用高倍鏡觀察,因此順序為從低倍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