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散是什麼朝代的曲子,琴曲《廣陵散》是什麼時候創作的?

2021-04-30 14:22:02 字數 4108 閱讀 5356

1樓:一個廚師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是一首曲調較為激昂的古琴曲。根據劉東昇的《中國**史略》,《廣陵散》大約產生於東漢後期。據說,《廣陵散》這一曠世名曲,因聶政刺韓相而緣起,因嵇康受大辟刑而絕世。

因而古曲《廣陵散》的背後,實際上包含了聶政和嵇康的兩個典故。

一般的看法是將它與《聶政刺韓王》琴曲聯絡起來。《聶政刺韓王》主要是描寫戰國時代鑄劍工匠之子聶政為報殺父之仇,刺死韓王,然後自殺的悲壯故事。關於此,蔡邕《琴操》記述得較為詳細。

今存《廣陵散》曲譜,最早見於明代朱權編印的《神奇祕譜》(2023年),譜中有關於「刺韓」、「衝冠」、「發怒」、「報劍」等內容的分段小標題,所以古來琴曲家即把《廣陵散》與《聶政刺韓王》看作是異曲同名。

《廣陵散》樂譜全曲共有四十五個樂段,分開指、小序、大序、正聲、亂聲、後序六個部分。正聲以前主要是表現對聶政不幸命運的同情;正聲之後則表現對聶政壯烈事蹟的歌頌與讚揚。正聲是樂曲的主體部分,著重表現了聶政從怨恨到憤慨的感情發展過程,深刻地刻劃了他不畏**、寧死不屈的復仇意志。

全曲始終貫穿著兩個主題音調的交織、起伏和發展、變化。一個是見於「正聲」第二段的正聲主調, 另一個是先出現在大序尾聲的亂聲主調。 正聲主調多在樂段開始處,突出了它的主導體用。

亂聲主調則多用於樂段的結束,它使各種變化了的曲調歸結到一個共同的音調之中,具有標誌段落,統一全曲的作用。

《廣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國現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殺伐戰鬥氣氛的樂曲,直接表達了被壓迫者反抗暴君的鬥爭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藝術性。或許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廣陵散》的這種反抗精神與戰鬥意志,才如此酷愛《廣陵散》並對之產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廣陵散》在歷史上曾絕響一時,建國後我國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據《神奇祕譜》所載曲調進行了整理、打譜,使這首奇妙絕倫的古琴曲**又回到了人間。

2樓:匿名使用者

樂曲原是東漢末年流行於廣陵地區(即今安徽壽縣境內)的民間樂曲。被推測為以戰國時期聶政刺琴王為題材的大型器樂敘事曲.它以磅礴的氣勢,獨特的風格,龐大的結構,表現了一種慷慨激昂的英雄氣概,受到琴家們的推崇。

據《戰國策》及《史記》中記載:韓國大臣嚴仲子與宰相俠累有宿仇,而聶政與嚴仲子交好,他為嚴仲子而刺殺韓相,體現了一種「士為知已者死」的情操。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看法,《神奇祕譜》關於此曲的標題就是源於這個故事。

東漢蔡邕的《琴操》談到與該曲相關的歷史故事:聶政是戰國時期韓國人,其父因為韓王鑄劍,違了期限,被韓王所殺。聶政為父報仇行刺失敗,但他知道韓王好樂後,遂毀容,入深山,苦學琴藝10餘年。

身懷絕技返韓時,已無人相識。於是,找機會進宮為韓王彈琴時,從琴腹內抽出匕首刺死韓王,他自已當然也是壯烈身亡了。 近代琴家楊時百,其所編《琴學叢書》的《琴鏡》中就認為此曲源於河間雜曲《聶政剌韓王曲》。

3樓:匿名使用者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至少在漢代已經出現。其內容向來說法不一,但一般的看法是將它與《聶政刺韓王》琴曲聯絡起來。

《聶政刺韓王》主要是描寫戰國時代鑄劍工匠之子聶政為報殺父之仇,刺死韓王,然後自殺的悲壯故事。關於此,蔡邕《琴操》記述得較為詳細。

今存《廣陵散》曲譜,最早見於明代朱權編印的《神奇祕譜》(2023年),譜中有關於「刺韓」、「衝冠」、「發怒」、「報劍」等內容的分段小標題,所以古來琴曲家即把《廣陵散》與《聶政刺韓王》看作是異曲同名。

《廣陵散》樂譜全曲共有四十五個樂段,分開指、小序、大序、正聲、亂聲、後序六個部分。正聲以前主要是表現對聶政不幸命運的同情;正聲之後則表現對聶政壯烈事蹟的歌頌與讚揚。正聲是樂曲的主體部分,著重表現了聶政從怨恨到憤慨的感情發展過程,深刻地刻劃了他不畏**、寧死不屈的復仇意志。

全曲始終貫穿著兩個主題音調的交織、起伏和發展、變化。一個是見於「正聲」第二段的正聲主調, 另一個是先出現在大序尾聲的亂聲主調。 正聲主調多在樂段開始處,突出了它的主導體用。

亂聲主調則多用於樂段的結束,它使各種變化了的曲調歸結到一個共同的音調之中,具有標誌段落,統一全曲的作用。

《廣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國現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殺伐戰鬥氣氛的樂曲,直接表達了被壓迫者反抗暴君的鬥爭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藝術性。或許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廣陵散》的這種反抗精神與戰鬥意志,才如此酷愛《廣陵散》並對之產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廣陵散》在歷史上曾絕響一時,建國後我國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據《神奇祕譜》所載曲調進行了整理、打譜,使這首奇妙絕倫的古琴曲**又回到了人間。

近代琴學家楊時百,在其所編《琴學叢書》的《琴鏡》中就認為此曲源於河間雜曲《聶政剌韓王曲》。

「廣陵」是揚州的古稱,「散」是操、引樂曲的意思,《廣陵散》的標題說明這是一首流行於古代廣陵地區的琴曲。這是我國古代的一首大型器樂作品,它萌芽於秦、漢時期,其名稱記載最早見於魏應璩《與劉孔才書》:「聽廣陵之清散」。

到魏、晉時期它已逐漸成形定稿。隨後曾一度流失,後人在明代宮廷的《神奇祕譜》中發現它,再重新整理,才有了我們現在聽到的《廣陵散》。琴曲的內容據說是講述戰國時期聶政為父報仇,刺殺韓王的故事。

嵇康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大師,他寫的《聲無哀樂論》、《難自然好學論》、《太師箴》、《明膽論》、《釋私論》、《養生論》千秋相傳,並且他彈得一手好琴,尤其善於演奏《廣陵散》,倍受人們關注。當時與他齊名的還有比他大十三歲的阮籍,**史上常有「嵇琴阮嘯」的說法,但在思想和人格上,嵇康要比阮籍更高出一籌。

據《太平廣記》三百十七引《靈鬼志》說:嵇康燈下彈琴,忽有一人長丈餘,著黑衣革帶,熟視之。乃吹火滅之,曰:

「恥與魑魅爭光。」嘗行,去路數十里,有亭名月華。投此亭,由來殺人。

中散(嵇康字)心中蕭散,了無懼意。至一更,操琴先作諸弄,雅聲逸奏,空中稱善。中散撫琴而呼之:

"君是何人?」答雲;「身是故人,幽沒於此,聞君彈琴,音曲清和,昔所好,故來聽耳。身不幸非理就終,形體殘毀,不宜接見君子。

然愛君之琴, 要當相見,君勿怪惡之。君可更作數曲。」中散復為撫琴擊節日:

「夜已久,何不來也?形骸之間,復何足計?」乃手擊其頭曰:

「聞之奏琴,不覺心開神悟,況若暫生。」邀與共論音聲之趣,辭甚清辨,謂中散曰:「君試以琴見與。

」 乃彈《廣陵散》,便從受之,果悉得。中散先所受引,殊不及。與中散誓:

不得教人。天明語中散:「相遇雖一遇於今夕,可以遠同千載。

於此長絕,不能悵然。」

嵇康所彈奏的《廣陵散》是這一古代名曲經嵇康加工而成的一首曲子,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正象一首民歌一樣,凝聚著歷代傳頌者的心血。據《世說新語·雅量》載: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

索琴彈之。奏《廣陵》。 曲終曰:

「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 正因為嵇康臨刑索彈《廣陵散》,才使這首古典琴曲名聲大振,一定程度上,《廣陵散》是因嵇康而「名」起來的。但所謂「於今絕矣」則非指曲子本身而言,它主要反映了嵇康臨刑時的憤激之語。

事實上,琴曲《廣陵散》經《神奇祕譜》儲存,一直流傳到今天。

琴曲《廣陵散》是什麼時候創作的?

4樓:北京創典文化

「廣陵」是揚州的古稱,「散」是操、引樂曲的意思,《廣陵散》是一首流行於古代廣陵地區的琴曲,它萌芽於秦、漢時期,其名稱記載最早見於魏應璩《與劉孔才書》:「聽廣陵之清散」。到魏、晉時期它已逐漸成形定稿,隨後曾一度流失,後人在明代宮廷的《神奇祕譜》中發現它,再重新整理,才有了後來流傳的《廣陵散》。

廣陵散這首**的創作背景?

5樓:陽光點的燦爛點

公元262年,統治者司馬昭下令將嵇康處以死刑。在刑場上,有三千太學生向朝廷**,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拜嵇康為師,這正是向社會昭示了嵇康的學術地位和人格魅力,但這種「無理要求」當然不會被當權者接納。

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飛揚的生命即將終止,卻是一首美妙絕倫的**後繼無人。他要過一架琴,在高高的刑臺上,面對成千上萬前來為他送行的人們,彈奏了最後的《廣陵散》,錚錚的琴聲,神祕的曲調,鋪天蓋地,飄進了每個人的心裡。彈畢之後,嵇康從容地引首就戮,時年僅三十九歲。

6樓:匿名使用者

01 崇拜你 劉力揚

02 忘記你不如失去你 楊培安

03 如果還可以 東來東往

04 下個,路口,見 李宇春

05 映山紅 黃英

06 愛不會絕跡 林俊杰

07 漂流瓶(demo) 張靚穎

08 征程 王嘯坤

09 公路 縱貫線

10 **愛情 龐龍

回答完畢,希望對你的提問有幫助,如果滿意請採納o(∩_∩)o...哈哈

廣陵散怎樣彈好古箏的,有古琴的味道

有一個方法,就 bai是用肉指彈,du不帶指 zhi甲。古琴用挑抹勾剔dao的指法是最多的,專移植到屬古箏後很多音都是用大拇指的託劈來代替,要完全還原古琴譜,除非用留一點的指甲代替假指甲。廣陵散號稱古琴中的快節奏之王,幾節快板可以以超高速彈比如每分鐘230拍以上,用古箏彈除了指甲無法表現肉指的音效以...

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這句話什麼意思

這句話意思 我因吝嗇堅持不傳授 給他 廣陵散 到今天 將要 絕傳了!廣陵散 又名 廣陵止息 它是中國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國 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即古時的 聶政刺韓傀曲 魏晉琴家嵇康以善彈此曲著稱,刑前仍從容不迫,索琴彈奏此曲。今所見 廣陵散 譜重要者有三,以 神奇祕譜 的 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詩題是什麼意思

1 釋義 在黃鶴樓,作者送孟浩然到揚州去。2 原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3 譯文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 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長江浩浩蕩蕩地向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