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三巨頭是怎麼死的,羅馬帝國三巨頭聯盟

2021-04-30 07:24:13 字數 4779 閱讀 9609

1樓:英雄雷澤諾夫

克拉蘇在遠征帕提亞時在卡萊戰役中慘敗被帕提亞人殺死並砍頭,龐培在非洲被凱撒打敗逃亡埃及結果被埃及國王托勒密四世想向凱撒示好而殺死,凱撒在擊敗龐培後被以卡西烏斯和布魯圖斯為首的共和派殺死在元老院

歷史上真的有羅馬軍團來過中國嗎?聽說是羅馬三巨頭克拉蘇的敗軍?

2樓:匿名使用者

據《漢書。陳湯傳》記載,公元前36年的秋天,由西域都護甘延壽與副校尉陳湯率領的四萬漢軍,分兵兩路,一路順大漠南緣,另一路由北穿烏孫境至伊塞克湖,在康居與匈奴郅支單于的軍隊對峙。在漢軍營地,可以「望見單于城上立五彩幡幟,數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餘騎往來馳城下,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陣。

」這支會列布「魚鱗陣」的軍隊引起了歷史學家極大的興趣。因為「魚鱗陣」一說,在中國古籍中是絕無僅有的記載。要將軍佇列陣佈局成為魚鱗狀,需經高度的組織訓練並有相應陣列條規來指導。

這對於任何遊牧民族和其他未開化的民族來說,都是不可能做到的。像匈奴人這樣的遊牧部落,打起仗來多憑勇敢,一擁而上,往往無章法可循。而佈局周密的陣列只有在訓練有素的職業軍隊中方可實現。

於是,這支訓練有素、會擺魚鱗陣的軍隊就成了一個始終未解的謎。2023年,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員德效蹇(h.h.

dubs)教授在一次演講中指出,中國人在郅支都城見到的列於城門兩側的是用過,他們使用的是長方形盾牌,其正面呈圓凸狀,手持盾牌上端的士兵並肩站在一起,這種景象在一個典型的中國平視繪畫者看來,必然極似魚鱗。2023年他在《希臘與羅馬》(greece and rome)刊物第二期上發表了長文《古代中國的一座羅馬城》,認為甘延壽、陳湯在這次戰爭中斬郅支閼氏、太子、名王以下凡1500餘人,生擒145人,降虜千餘人,並將這些人分配給了派兵助戰的城廊諸邦15國。德效蹇斷言上述145人即布魚鱗陣的「百餘人」,因為145名羅馬人並未投降,當他們見到郅支被殺後,立即停止了抵抗,並且很可能仍然保持其難以攻克的佇列。

他們也可能自願選擇降服於中國人。於是,他們被安置在一個特設的邊境城鎮中,該城就以漢代對羅馬國或羅馬人的稱謂「驪靬(líqián)」命名。他還從文化語言學上加 以論證。

「驪靬」一名,是希臘alexandria一名的縮音,本指埃及的亞歷山大,因為中國人無法分清羅馬與亞歷山大兩個地方。《漢書·地理志》稱:「驪靬(王)莽曰揭虜」,即王莽篡漢帝位後根據孔教「正名」之訓,將驪靬改為「揭虜」,可以斫饢晃骯コ侵街蟹倉?

夷敵」,而為「夷人聚居繁衍」。也從另一側面證實,這的確是中國俘虜了這些羅馬軍團的兵士並將他們集中於靠近西部邊境的這座城使其戍邊。 這座中國境內的羅馬城,到公元746年土藩(**)人佔領之前一直存在著。

唐代著名學者顏師古曾考察過這座城中居民對該城名的奇特發音,認為當地人講該城中國名稱中間的兩個音合併為一個音,讀成liakh - ghiql,他們很可能是用那種方法來表達alexandria這一詞中x的發音,因為這個音在漢語中是沒有的。澳大利亞專家戴維·哈瑞斯為搞清這一支會擺「魚鱗陣」的外**隊下了大量的功夫,得出了與德效蹇教授相類似的結論,他所掌握的材料表明,公元前60年,羅馬的龐培因征戰有功而受元老院的褒獎。但當他以一個普通市民身份返回羅馬時,他發現自己在政治上處於無能為力的地位,這時凱撒和克拉蘇與他聯合互助,形成「三頭同盟」。

公元前55年,出任敘利亞總督的克拉蘇因為缺乏羅馬人所敬重的軍事上的建樹,不顧手下將領的勸阻,急不可耐地發動了對帕提亞的戰爭。公元前54年,他率4.2萬人的軍隊入侵怕提亞。

帕提亞在卡雷(garrhae)迎戰。帕提亞軍主要以陣地弓箭手組成,他們包圍了羅馬人,發箭如雨,經久不斷,帕提亞騎兵在羅馬步兵的衝鋒之前便開始撤退,並在坐騎上向後張弓放箭,致使羅馬人束手無策,他們唯有組成一方陣,立盾牌於方陣四周。這是一典型的羅馬戰術隊形,即迭鎖盾龜甲形攻城陣(testudo),而帕提亞軍卻從盾牌的上方及下方射人利箭,殺傷大量羅馬軍,克拉蘇在這場戰爭中被殺,羅馬軍2萬喪身,1萬被俘。

有近1/4的士兵逃至敘利亞。一支部隊則由克拉蘇的兒子率領,經過10多年的艱難曲折,成為北匈奴的附庸。公元前36年漢軍與匈奴一戰之後,他們消失在中國境內。

然而,2023年著名的史學家***在其英文著作《漢代中外經濟交通》一書中對德效蹇的觀點予以駁斥。他提出依照漢朝制度,設縣至少要有幾千人口,145名羅馬軍不可能設縣。德效蹇的推測根據不足,他可能是受了王先謙《漢書補註》的誤導。

中國臺北專門研究秦漢史的學者邢義田也認為以上兩說,誰是誰非很難認定。2023年,澳大利亞的戴維·哈瑞斯再度來華,尋求破謎途徑。他與蘭州西北民族學院歷史系的關意權和在蘭州大學任教的前蘇聯專家弗·維·瓦謝尼金合作,在一份公元前9年的地圖的幫助下,已確定了「羅馬城」位於位於蘭州西北約300公里的永昌鎮附近。

並準確地找到了這處廢墟,至於迷案的最後破譯,我們還有待於確鑿的考古證據。

3樓:匿名使用者

至於陝西一帶,還有羅馬人的後裔,藍眼,白**的。。。

都是當年俘虜的

誰能告訴我歷史上真的有羅馬軍團來過中國嗎?聽說是羅馬三巨頭克拉蘇的敗軍?

4樓:匿名使用者

參考: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池州翠微亭》

5樓:百度使用者

大漢好像確實跟羅馬打過仗,不過據說那是克拉蘇圍攻安息國失敗後逃離的長子,成為了匈奴的僱傭軍

為什麼羅馬三巨頭的克拉蘇帶領七個羅馬軍團東征帕提亞竟然全軍覆沒?還有帕提亞人真的俘獲很多羅馬鷹旗?

6樓:弱肉強食本質

安息帝國以不足二萬的兵力大破羅馬四萬大軍,這成為世界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我覺得那是因為:1.

輕敵,他認為在他的七個羅馬軍團面前,任何軍隊都將是不堪一擊的。卻不知安息人是馬背上的民族 ,非常擅長騎射 2,孤軍深入,面對來勢洶洶的羅馬軍隊,安息人蘇萊那定下了誘敵深入的策略。一旦遇上克拉蘇的主力便佯裝向內地逃逸。

克拉蘇一直緊追不捨, 終於在盛夏之際渡過幼發拉底河,進入了一望無垠的荒漠之中。羅馬士兵由於在高溫乾燥的環境下長時間急行軍,越發疲憊不堪。 被等候在那裡的安息弓騎保持距離擊敗,安息有後備運輸弓箭,羅馬有龜甲陣也扛不住 ,最終克拉蘇被擒殺,他帶來的七個羅馬軍團四萬大軍僅有不足一萬的殘兵逃回敘利亞。

羅馬帝國三巨頭聯盟

7樓:匿名使用者

前三頭同盟指公元前60年,由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公元前102年7月12日-公元前44年3月15日)、馬庫斯·李錫尼·克拉蘇(公元前115年~公元前53年)和格涅烏斯·龐培(公元前106年—公元前48年)組成的政治聯盟。

公元前73年,羅馬爆發了斯巴達克斯奴隸大起義。在鎮壓這次起義過程中,蘇拉的兩位部將克拉蘇和龐培一度成了羅馬的風雲人物。但是他們因為和元老院的衝突而廢除了蘇拉留下的制度。

公元前60年,克拉蘇、龐培與愷撒結成祕密的政治同盟,一起反對元老院,史稱「前三頭」。為了鞏固這一同盟,愷撒(前100年—前44年)把自己年僅14歲的女兒嫁給了50歲的龐培。在克拉蘇和龐培的支援下,愷撒於前59年當選執政官。

公元前58年,愷撒赴任山南高盧總督,他利用山北高盧各部落間的不和和日耳曼人入侵高盧之機,經三年苦戰,佔領了大部分高盧的領土。愷撒的聲望和勢力都因此大增,引起了龐培的嫉妒和戒心。公元前53年,克拉蘇在對安息的戰爭中失敗陣亡,「三頭」剩下了「二頭」。

這時,龐培便與元老院相勾結反對愷撒。

公元前49年1月1日,元老院作出決議,愷撒在高盧總督任滿後(公元前49年3月1日),必須解散軍隊,如果拒絕,他將被宣佈為祖國之敵。這樣,龐培與愷撒之間的關係完全破裂。1月10日,愷撒越過分割他管轄的高盧與義大利本土之間的盧比肯河,進軍羅馬,從而引發內戰。

龐培被元老院任命為指揮官前往應戰,但被擊敗,繼而倉促逃往希臘。愷撒佔領了羅馬,被任命為**官。但是愷撒放棄了這一臨時性的職位,而當選了前48年的執政官。

不久,愷撒開往希臘與龐培決戰,龐培在法薩盧斯戰役中敗北後又逃往埃及。而愷撒又追到了埃及。埃及國王為了討好愷撒,便殺了龐培。

按照前任國王的遺囑,埃及法老托勒密十三世本應該與他的姐姐克麗歐佩特拉七世共同執政,但是他獨攬了大權。克麗歐佩特拉的美貌和才華征服了愷撒,愷撒把她扶上了王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埃及豔后」。公元前45年,愷撒結束了長達4年的內戰,帶著埃及女王以及他們的兒子凱薩里奧回到了羅馬,成為了羅馬唯一的最高統治者。

後三頭同盟指公元前43年,由蓋烏斯·屋大維(公元前63年9月23日—公元14年8月19日)、馬克·安東尼(約前83年1月14日-公元前30年8月1日)和馬爾庫斯·埃米利烏斯·雷必達(約公元前89年-公元前13年或公元前12年)組成的政治同盟。

好凱撒死後,羅馬政局又趨動盪。布魯圖和卡西烏斯的行為並未受到歡呼,反而受到眾多在愷撒掌權時得到處的民眾的指責,以致於在羅馬竟難以容身,不得不連夜出逃。這時羅馬**上又出現了3位重要人物:

愷撒的大將安東尼、愷撒的繼承人屋大維、騎兵長官雷必達。安東尼和雷必達依靠的是強大的羅馬軍團,屬實力派人物,屋大維當時僅是1個18歲的青年,但他胸懷大志,頗具政治頭腦,他依靠的是愷撒的財產和聲望,經幾度縱橫捭闔之後,三人於公元前43年秋結成政治同盟,史稱「後三頭政治」。三方協議分治天下5年:

安東尼統治高盧;屋大維控制非洲、西西里與撒丁尼亞;雷必達得西班牙;義大利和羅馬則由三人共治。至於東方,由於尚在布魯圖和卡西烏斯的控制之中,歸安東尼與屋大維處置。這種瓜分統治範圍的祕密協議後來由羅馬公民大會予以正式批准,他們獲得了「建設國家的三頭」之銜。

從此,這種違**和原則的「三頭政治」具有公開法定的性質。

後三頭掌權後在羅馬大搞公敵宣告,有300名元老和2000名騎士喪命,西塞羅首當其衝,被安東尼手下軍官殺害。公元前42年,安東尼和屋大維進軍希臘,與布魯圖和卡西烏斯進行了腓力比戰役,結果布魯圖和卡西烏斯兵敗自殺,共和派的勢力被徹底摧毀。公元前40年,後三頭再次劃分勢力範圍:

安東尼統治東部地區,屋大維統治義大利和高盧,雷必達統轄北非。屋大維坐鎮羅馬,逐漸與羅馬城內的貴族及民眾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羽翼漸豐。公元前36年,屋大維肅清了龐培之子小龐培在西西里和撒丁尼亞的勢力,又解除了雷必達的軍權,至此變成兩頭對峙。

急!羅馬帝國對外戰爭羅馬帝國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那這個武力是怎麼征服的?有哪些重要戰爭

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征服 宗教征服 法律 對征服這個字眼copy比較反感。屬於暴力 武力的範疇,呵呵。宗教是影響,法律要靠推動 實施。暴力是最原始的做法,其穩定性最差,故第一次的征服是名存實亡 宗教是以 提升大家的 內在道德,從而來約束各個國家,從而達到...

西羅馬帝國是怎麼興起與滅亡的,東西羅馬帝國誰先滅亡的,滅亡的原因分別是什麼?

2018 宜昌 地跨歐 亞 非三大洲,地中海成為其內湖,被中國史書稱為大秦 拂的帝國是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是怎樣滅亡的?西羅馬帝國滅亡原因 社會危機,羅馬帝國滅亡後,西羅馬帝國一直有很深的社會危機。民族壓迫嚴重,人民起義增多,後期的西羅馬帝國內亂嚴重。外族入侵,東哥特人等外族的入侵,直接加速了西羅馬...

比較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這三大帝國擴張的異同點

相同點 都是印歐人種 泛雅利安 建立的 相同點 都是跨三洲的帝國 波斯帝國 羅馬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疆域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都有統治安納托利亞,埃及,腓尼基,不同點 波斯帝國和亞歷山大帝國的領土主要在亞洲,亞歷山大帝國比波斯帝國在印度和費爾干納那裡擴張得更多,但是比波斯帝國少了土庫曼和花剌子模,還有比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