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此類七言十句的叫什麼詩?知道有絕句 律詩 古體詩 樂府等

2021-04-14 10:33:41 字數 6936 閱讀 4203

1樓:霧霰

這首是樂府詩bai。因為是du十句,所以不可

能是律詩或zhi絕句,而dao古詩有個特徵,就是名稱中帶「回歌」、「

答歌行」、「引」、「曲」、「呤」等字的詩歌屬於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一首詩中可以長短句交雜,押韻較自由。所以此詩屬樂府詩。

2樓:謝翔宇

漢江臨眺①

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②。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64623831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③。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④。

[註釋]

①漢江:即漢水。臨眺:登高望遠。

②楚塞:楚國邊陲。三湘:湘水,合澧湘、瀟湘、蒸湘三水,稱蘭湘。荊門:荊門山。九派:長江至潯陽分為九支。

③「郡邑」句:說都市像浮在水上,波濤如在遠空翻湧。

④山翁:山簡,山濤之子,晉人,曾鎮守襄陽。

譯文:楚國的邊塞連線著湘江波濤,漢水西起荊門,貫通長江的支流。

遠望江水滔滔,似乎要奔流到天地之外;山色若有若無若隱若現。

城郭彷彿在水面上浮動,波濤洶湧卻又好像搖盪著遙遠的天空。

襄陽風和日麗,美輪美奐,我多麼想留下來,和那山上的隱士痛飲共醉。

這首《漢江臨眺》是王維融畫法入詩的力作。「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一筆勾勒出漢江雄渾壯闊的景色,作為畫幅的背景。泛舟江上,縱目遠望,漢江橫臥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水勢浩渺。

詩人收漠漠平野於紙端,納浩浩江流於畫邊,為整個畫面渲染了氣氛。「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詩人要與山簡共謀一醉,流露出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

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繪之中,充滿了積極樂觀的情緒。這首詩給我們展現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調清新、意境優美的水墨山水畫。畫面佈局,遠近相映,疏密相間,加之以簡馭繁,以形寫意,輕筆淡墨,又融情於景,情緒樂觀,給人以美的享受。

3樓:皇甫航宇

▲樂府詩:樂府原為專管**的官署。漢武帝時樂府規模擴大,開始採集民間歌詞及樂曲。

後因之把漢魏六朝時期,樂府所創作、採集的歌詞,以及其他可入樂的詩歌,統稱樂府詩或樂府。歷代文人用樂府曲名寫作的詩,雖未必入樂,習慣上也稱樂府詩。

▲古詩:又稱古體詩、古風,詩體名。形式較自由,句數、平仄和押韻,無嚴格限定。

唐格律詩定型後,稱這類詩為古體詩,而把句數、字數、平仄、用韻都有一定格局的律詩和絕句,稱為近體詩或今體詩。近體詩形成後,古體詩仍然流行,常用的有五古和七古,

▲律詩:為近體詩的一種,源於南朝新體詩,定型於初唐,成熟於盛唐。格律嚴密,每首8句。

僅6句者稱小律,10句以上稱排律或長律。兩句為一聯,每聯的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一句中,用字須按一定搭配,平仄交替使用。

出句與對句平仄相對。以8句定篇者,中間兩聯上下句要求對偶,要求全首通押一韻,並限於平聲。

二、四、

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多數不押,七律多數押韻。有押仄聲的,但有人認為屬古體。

▲絕句:也是一種詩體。每首僅四句。南朝時己有。或稱斷句、截句、短句詩,平仄較自由。唐以後通行者為近體,平仄和押韻都有規定。有五七言之分,另有六言絕句,不常用。

4樓:沉朱

這個是七言古詩抄,絕襲對不是樂府。

判斷一個詩是否是樂府,首先看它的題目是不是樂府舊題,然後再看是否帶歌、歌行、引、曲、吟之類的字眼,再看新樂府時期是否有這樣題目的作品。

《道梅之氣節》不符合上面任何一條,所以只能作為古詩。

所以不可以是樂府詩哦!別寫錯了!

5樓:匿名使用者

有些是無法歸類的,所謂絕句律詩也不過是類似「曲譜」的東西!這個可看作古體詩吧!

6樓:肖雨輕煙

絕句一般四句啊,律詩看對仗,這個是七言律詩

7樓:匿名使用者

此時處於元代,且其並不符合律詩的格律,律詩始盛於唐朝,可版說年代之久,

但元權代有人寫律詩其實不足為奇。何為律詩?必然要有嚴謹的格律來約束,因而此時可歸屬於詠物詩一類。

是並不是如你所說進行分類的,不是「絕句、律詩、古體詩、樂府等」。

按所表現的內容,詩歌可分為諷喻詩、田園詩、山水詩、哲理詩。

按主題有以下幾大類:憂國傷時、建功報國、思鄉懷人、長亭送別等。

8樓:夏盈月

首先這首詩屬於古體詩,因為它不同於唐朝後出現的具有特定規格的詩篇形式。另外,如果這首是可以配樂就屬於樂府詩,我個人覺得應該是樂府詩。

9樓:夢物語一

七言古詩,非七言律詩,律詩應該是四句

10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律詩,亦非絕句。

11樓:六翼天使的微笑

絕句一定不是了,絕句是四句。

五言古詩和五言樂府,五言律詩,五言絕句有什麼區別?

12樓:匿名使用者

唐詩的形式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

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

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

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具體請參

13樓:宗政素琴苗庚

古代詩歌分兩類,一是古體詩,一是近體詩.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

絕句中國詩體.又稱截句、斷句、絕詩.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

簡稱五絕、七絕,也偶有六絕.它源於漢及魏晉南北朝歌謠.唐以後盛行近體絕句,格律同於八句律詩中的前、後或中間四句.

所以,唐人有的在詩集中把絕句歸於律詩.後來也有學者認為絕句是截於律詩之半而成.絕句靈活輕便,適於表現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廣為詩人所採用,創作之繁榮超過其他,絕句也被人視作唐人樂府(後面還有詳細說明).

律詩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源於南朝,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六言、七言句,簡稱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較少見.

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如果僅6句,則稱為小律或三韻律詩;超過8句

,即10句以上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每首的

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句.排律除首末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偶.小律對偶要求較寬.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限平聲韻;第

二、四、

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詩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間.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對,有「仄起」與「平起」兩式.另外,律詩的格律要求也適用於絕句.

總而言之,區別在於絕句是四句,律詩是八句.

古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後世使用五言、七言較多.五言簡稱「五古」,七言簡稱「七古」.

古體詩不拘句數,不求對仗,也不大講平仄,用韻較為自由.

近體詩近體詩是相對古體詩而言的,產生較晚,起源於南朝,至唐初成熟.其中的律詩,形式固定,格律嚴密,每首八句.單句叫出句,雙句叫對句,合起來稱為一聯.

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頷聯、頸聯一般要對仗.首句可用韻可不用韻,通常押平聲韻.

五言簡稱「五律」,七言簡稱「七律」,十句以上的稱排律.其中的絕句,又稱絕詩、截句.它好像擷取律詩的一半,每首四句.

就其規格看,有的後一聯對仗,類似律詩的首聯、頷聯;有的前一聯對仗,類似律詩的頸聯、尾聯;有的兩聯都對仗,類似律詩的頷聯、頸聯;有的不用對仗,類似律詩的首聯和尾聯.絕句的韻腳在

二、四兩句,通常押平聲韻.第一句如押韻,也押平聲字.絕句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兩種,簡稱「五絕」和「七絕」.

什麼是七言律詩,五言律詩,四言樂府,有七言絕句嗎?

14樓:指縫間的光陰

簡單點說,律詩即為8句結構,絕句為4句結構。「幾言」就是指一句裡有幾個字。

所以當然有七言絕句。如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

至於樂府,就單獨說了,樂府是漢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的一個宮庭官署。樂府最初始於秦代,到漢時沿用了秦時的名稱。公元前112年,漢王朝在漢武帝時正式設立樂府,其任務是收集編纂各地民間**、整理改編與創作**、進行演唱及演奏等。

根據《漢書·禮樂志》記載,漢武帝時,設有采集各地歌謠和整理、制訂樂譜的機構,名叫「樂府」。後來,人們就把這一機構收集並制譜的詩歌,稱為樂府詩,或者簡稱樂府。到了唐代,這些詩歌的樂譜雖然早已失傳,但這種形式卻相沿下來,成為一種沒有嚴格格律、近於五七言古體詩的詩歌體裁。

唐代詩人作樂府詩,有沿用樂府舊題以寫時事,以抒發自己情感的,如《塞上曲》《關山月》等,也有即事名篇,無復依傍,自制新題以反映現實生活的,如杜甫的《兵車行》《哀江頭》等。

15樓:莫超過7個漢字

七言指每句七個字,五言指每句五個字。律詩八句,平仄有規定。前兩句叫首聯,

三四句稱頷聯,五六句是頸聯,末兩句叫尾聯。頷聯和頸聯必須對偶。也有四聯全對偶的,如杜甫的《登高》。

絕句,又稱截句,可以看作是從律詩中擷取四句,有截前四句的,也有把中間四句去掉的,也就是說絕句可以後兩句對偶,也可都不對,前者如李白的《靜夜思》,後者如李白的「白髮三千丈」

16樓:匿名使用者

有的。七言絕句絕句是近體詩的一類:由四句組成,五字句的稱五言絕句,七字句的稱七言絕句。

七言絕句 [仄起式]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七言絕句[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7樓:無禹倫比

有啊!!有七言的絕句!!律詩還有八言的呢!!!所謂的絕句跟律詩的差別是在於句數!!絕句都是四句的,律詩八句!!!

18樓:神ㄨ在天涯

七言律詩就是7個字的

關於古詩的詳細分類,五言,七言,絕句,律詩等等

19樓:匿名使用者

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除楚辭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

四言詩,在近體詩中已經不存在了,雖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體詩。《詩經》中收集的上古詩歌以四言詩為主。兩漢、魏、晉仍有人寫四言詩,曹操的《觀滄海》、陶淵明的《停雲》都是四言詩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五古最早產生於漢代。《古詩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詩。

漢代以後,寫五言古詩的人很多。南北朝時的詩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後的古體詩中五言的也較多。而七古的產生可能早於五古。

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見。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現,唐人又稱七古為長句。

雜言詩也是古體詩所獨有的。詩句長短不齊,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

三、四、

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詩經》和漢樂府民歌中雜言詩較多。漢魏以來樂府詩配合**,有歌、行、曲、辭等。

唐人樂府詩多不合樂。唐宋時代的雜言詩形式多種多樣:有七言中雜五言的,如張籍的《行路難》;有七言中雜三言的,如張耒的《牧牛兒》;有七言中雜

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將進酒》;有七言中雜

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以

四、六、八言為主雜以

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難》。

此外,古絕句在唐時也有作者;都屬古體詩範圍。古體詩在發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互動關係,南北朝後期出現了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體、近體之間的新體詩。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乃至古體作品中常融入近體句式。

但也有些古詩作者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多用拗句,間或散文化來避律。

古體詩是與「近體」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以前,除楚辭體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這是依照古詩的作法寫的,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

不拘對仗、平仄。押韻寬,除七言的柏梁體句句押韻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韻,韻腳可平可仄,亦可換韻。篇幅長短不限。

句子可以整齊劃一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也可雜用長短句,隨意變化,為雜言體。

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雜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

三、四、

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漢魏以來樂府詩原是配合**的,有歌、行、曲、辭等。唐人摹仿前代樂府而作,有沿用樂府古題的如李白《蜀道路難》,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題的如杜甫「三吏」、「三別」、白居易《新樂府》,都已不合樂,實屬古體詩範圍。

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為單位的絕句,或稱「古絕句」,唐時也有作者,與講究平仄的近體絕句不同,也屬古體詩一種。

古體詩在發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互動關係。南北朝後期有一部分詩作開始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體到近體間的過渡形式,或稱「新體詩」。

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如王勃《滕王閣》為古體詩,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聲律上近似分押仄、平兩韻的兩首七言絕句。唐代律詩格律定型之後,詩人們的古體作品中更常溶入近體句式。如王維、李頎、王昌齡、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頗有律句、律聯。

歌行體如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詩作者則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多用拗句,間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韓愈等均有所創造。後來明、清學者自覺注意到古詩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現象。

清代王士□更認為古詩有平仄,於是趙執信、翁方綱等人專門研究古詩聲調。他們的研究,對於詩歌創作時自覺區別古體、近體聲律不無貢獻,但由於忽視古詩實以自然音節為主,因此頗有牽強,以至被譏為「不見以為祕訣,見之則無用

四句七言詩歌的平仄規律有哪些七言詩的押韻要求

七言絕句簡稱七絕。其平仄也象五絕一樣有四種情況 1 七絕仄起 首句不韻 例詩 仄 平平仄仄 獨在異鄉為異客 平 仄仄平平 韻 每逢佳節倍思親 平 仄平平仄 遙知兄弟登高處 仄平平 仄平 韻 遍插茱萸少一人 從這個平仄中,我們可以看出,第一句是在 五絕平起 首句不韻 的前邊加上兩個仄聲,第二句和第三句...

除了小學生必背古詩詞的七言詩還有什麼七言詩

律詩每首有四聯 即八句 每句五個字的是五言律詩,簡稱 五律 每句版七個字的 權是七言律詩,簡稱 七律 律詩的第 一 二句稱為 首聯 三 四句稱為 頷聯 五 六句為 頸聯 七 八句為 尾聨 頷聯 和 頸聯 必須對偶 第二 四 六 八句最後的一個字必須同韻。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為唐代新興的詩體,因與古體有...

辛棄疾七言絕句中四句的有哪些辛棄疾的詩七言絕句四句?

辛棄疾沒有七言絕句中是四句詩詞,關於辛棄疾的詩詞如下 1 青玉案 元夕 宋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 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2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 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