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和尊稱在古漢語中有哪些字或詞

2021-04-09 00:41:44 字數 4308 閱讀 4504

1樓:匿名使用者

尊稱,也叫敬稱,是對對方表示尊敬的稱呼.針對不同的物件,稱呼可有多種.稱呼帝王時,一般有「回陛下、大王、答王、上、君、天子、萬乘、聖主、主上、元首、九重天」等等.

對一般人,則有「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閣下、長者、臺端、孺人、大人、兄臺」等等至於古代對對方的父親稱令尊、尊公、尊大人,對對方母親稱令堂、太君,對對方的妻子稱令正,對對方妻父稱泰山、冰翁,對對方兄弟稱昆仲、昆玉、令兄(弟),對對方的兒子稱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對對方的女兒稱千金、玉女、令愛等等,因多見於口語.

自稱:臣、僕、愚、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

希望能幫到你吧

古漢語中表示"是,就是"的字有哪些

2樓:匿名使用者

—— 然。

古人表示同意,會說:然也!

還有善字,古人表示好的對的,會說甚善!

但是善有誇獎的意思,和然並不一樣。

其它的沒想到。

古漢語中的人稱代詞是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1.第一人稱:又叫「自稱

」。常用「吾、我、餘、予」等,還有帝王的專稱「朕」和「孤」。通常都可譯為「我」、「我們」、「我的」、「我們的」。

2.第二人稱:又叫「對稱」,常用「爾、汝、女、若、乃、而」等。

通常譯為「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3.第三人稱:

又叫「他稱」,主要有「彼、其、之」等,它們既可以用來指人,又可以用來代事,其用法更為靈活,通常譯為「他、他的、他們、他們的」等。

4.關於己稱,即「自稱」,常用「自、己」二字,均可以譯為「自己」的意思。

5.關於「旁稱」,亦稱為別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譯為」別人」、「人家」。

6.關於「尊稱」,即對人的禮貌稱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閣下」等,一般譯為「您老人家,他老人家」的意思。

7.個人在對話中用「賤稱」,也叫「謙稱」。一般用「臣、僕、妾、鄙人、寡人」等,均可譯為「我」

4樓:哎艾

1、第一人稱代詞:「吾」、「我」、「予」、「餘」、「朕」。

2、第二人稱代詞:「女(汝)」、「爾」、「若」、「而」、「乃」。

3、第三人稱代詞:「其」、「厥」、「之」。

「之」和「其」都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稱代詞:

5樓:肖思邱俊豪

區區、在下、不才、小生、我、

1、人稱代詞

(1)一人稱代詞:「吾、我、予、餘」等.

(2)第二

人稱代詞:「汝、女、爾、若、而、乃」等.

(3)三人稱代詞:「之、其」.

(4)古漢語人稱代詞的一些特點:

1)形式多,用法複雜.

2)沒有單複數的區別.有時也在人稱代詞後面加「屬、儕、曹、輩、等」一類名詞以表示多數.

汝,餘,吾,我,爾,卿等

爾,女(汝),朕,哀家

你:女、汝、若、而、爾爾、乃子、卿、君、尊駕、閣下、公、足下/汝,爾,女,子,卿,君,尊駕,閣下,公,足下

第一人稱-我:我、吾、餘、予、朕、某

第二人稱-你:女、汝、若、而、爾爾、乃

第三人稱-

他/她:其、之、他、伊、渠(古代漢語的人稱代詞體系還不完備,嚴格說來,先秦漢語中還沒有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第三人稱代詞的職務是由指示代詞「其」和「之」來承擔的.)

在上古漢語裡,人稱代詞單數和複數是同形的.有時,第一人稱代詞和第二人稱代詞後面可以加「儕」、「屬」、「曹」、「輩」、「等」來表示複數.這些詞與現代漢語的「們」不同,它們都是詞,而不是詞尾

古代漢語中字和詞的區別,就是為什麼我們把一個字叫做詞,而不稱其為字,字又指的是什麼?謝謝

6樓:匿名使用者

字和詞是分屬於兩個層面的問題。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而詞是語言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一個語言可以沒有文字系統,但不可以沒有詞。詞是音與義結合體,可以存在口語中。用文字記錄了,就成為書面語詞。

古語中表示尊稱對方的詞,和謙稱自己的詞有那些?

7樓:南瓜蘋果

對對方: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閣下、長者、臺端、孺人、大人、兄臺

對自己:臣、僕、愚、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

謙敬詞可歸納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話,即:對別人稱比自己年齡大的家人時冠以「家」,如家父(家嚴)、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對別人稱比自己小的家人時則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稱別人家中的人,則冠以「令」,如令堂、令尊、令郎、令愛等。

除了「家」、「舍」這兩個謙詞和「令」這一敬詞外,「小」(小女)、「拙」(拙見、拙荊:自己的妻子)、「鄙」(鄙見)、「寒」(寒舍)、「愚」(愚見)、「淺」(淺見)等都是指自己的,屬於謙詞。

常用敬詞有「貴」(如貴校、貴公司)、「大」(如大作,用於稱對方的作品),「高」(如高見)、「尊」(如尊姓大名)、「拜」(如拜託)、「賜」(如賜教,請別人指教)、「雅正」(如雅正,請對方指正)、「惠」(如惠顧)等。

擴充套件資料

謙辭分類

「家」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戚。如家父、家尊、家嚴、家君:稱父親;家母、家慈:稱母親;家兄:稱兄長;家姐:稱姐姐;家叔:稱叔叔。

「舍」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低或年紀小的親戚。如舍弟:稱弟弟;舍妹:稱妹妹;舍侄:稱侄子;舍親:稱親戚。

「小」字一族。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如小弟:

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的謙稱自己;小兒:謙稱自己的兒子;小女:謙稱自己的女兒;小人:

地位低的人自稱;小生(多見於早期白話):青年讀書人自稱;小可(多見於早期白話):謙稱自己;小店:

謙稱自己的商店。

「老」字一族。用於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物。如老粗:謙稱自己沒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謙稱自己;老臉: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婦女謙稱自己。

古漢語中的人稱代詞是哪些

8樓:人生如夕陽

1、第一人稱代詞:「吾」、「我」、「予」、「餘」、「朕」。

2、第二人稱代詞:「女(汝)」、「爾」、「若」、「而」、「乃」。

3、第三人稱代詞:「其」、「厥」、「之」。

「之」和「其」都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稱代詞:

一是「之」和「其」除稱代以外,還可以稱人或物。

二是「之」和「其」除了可以稱代第三方以外,有時候也可以用來稱代說話人自己或聽話的一方。

區區、在下、不才、小生、我、

1、人稱代詞

(1)一人稱代詞:「吾、我、予、餘」等。

(2)第二人稱代詞:「汝、女、爾、若、而、乃」等。

(3)三人稱代詞:「之、其」。

(4)古漢語人稱代詞的一些特點:

1) 形式多,用法複雜。

2) 沒有單複數的區別。有時也在人稱代詞後面加「屬、儕、曹、輩、等」一類名詞以表示多數。

汝,餘,吾,我,爾,卿等

爾,女(汝),朕,哀家

你: 女、汝、若、而、爾爾、乃子、卿、君、尊駕、閣下、公、足下/汝,爾,女,子,卿,君,尊駕,閣下,公,足下

第一人稱-我:我、吾、餘、予、朕、某

第二人稱-你: 女、汝、若、而、爾爾、乃

第三人稱- 他/她:其、之、他、伊、渠(古代漢語的人稱代詞體系還不完備,嚴格說來,先秦漢語中還沒有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第三人稱代詞的職務是由指示代詞「其」和「之」來承擔的。)

在上古漢語裡,人稱代詞單數和複數是同形的。有時,第一人稱代詞和第二人稱代詞後面可以加「儕」、「屬」、「曹」、「輩」、「等」來表示複數。這些詞與現代漢語的「們」不同,它們都是詞,而不是詞尾

代表「我」 的意思的字或詞有哪些?

9樓:權萌萌

我等、卑人(男子美稱)、愚(自謙)、老身(老婆自稱)、爺(英雄自矜)、老孃(女俠謙遜通用名)、俺(方言)、本姑娘、鄙人、寡人、自己、小生(讀書人自稱)、貧僧(和尚)、本人(自稱)、孤、吾

讀音:[wǒ]

釋義:①會意。從戈,從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義:兵器。基本義:第一人稱代詞。②自稱;自己。

片語:我行我素、我思、我想、忘我

造句:包括我在內的一組人當我們想到勞動時,也只有在這時,我們才覺得我們老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方言:俺,儂,

古語:吾,鄙人,孤,吾,在下,臣,妾身,朕,某,稱呼:晚輩,晚生,寡人,

書面語:餘,予

11樓:匿名使用者

在下 本人 吾 俺(客觀類)

朕 哀家 微臣 草民(對於有特定地位的人)還有很多

人家 偶(撒嬌型,非主流型)

也 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 於 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

十一 也 一 句末語氣詞,1 表示判斷語氣。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 張良曰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鴻門宴 2 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例 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齊桓晉文之事 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 3 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 感嘆的語氣。鳴呼!滅...

古漢語中有哪些詞是描述衣服的古漢語中有哪些詞是描述衣服的

在 說文解字 中的 衣 部共收字119個,都與服飾有關,而其中有40字是解釋衣服的,並與中國古代的服飾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絡。一 衣 部字與衣服的材質 表示衣服材質的字有8個 袍 襺,都是禦寒之衣。裘,即皮衣。古人穿皮衣有毛的一面朝外。古代在正式場合還要在裘上加一層罩衣,罩衣古稱 裼 襌 褋 褧,均為單...

因 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 為 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

十三.因 一 介詞。1 依照,根據。罔不因勢象形。核舟記 變法者因時而化。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2 依靠,憑藉。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 過秦論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燭之武退秦師 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傳 3 趁著,趁此。不如因而厚遇之。鴻門宴 因擊沛公於坐。鴻門宴 4 通過,經由。因賓客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