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鼓膜在什麼位置,人耳膜在耳朵什麼位置

2021-04-07 14:10:04 字數 4698 閱讀 8497

1樓:惠耳聽力長安路

鼓膜位於外耳道的深部,它的周圍是由軟骨構成的一個環,鼓膜就藉助這個軟骨環專鑲嵌在外耳道屬深部的鼓溝裡。過了鼓膜又是一個寬大的腔隙,叫作鼓室,亦就是中耳。實際上,鼓膜也可以說是鼓室的外側壁。

鼓膜和中耳的關係非常密切,某些中耳病變可通過鼓膜的變化表現出來,比如說,在鼓室積液時,從鼓膜可以看見液平面;在鼓室負壓時,鼓膜會發生內陷,使光錐縮短甚至消失。所以,醫生有時可以根據鼓膜的情況來診斷中耳的疾病。

鼓膜是聲波的第一個接收站,感應耳郭收集來的聲音而發生振動,隨後將此振動傳給聽骨,再傳入內耳。為了保證鼓膜振動的靈敏性,使之能更好地傳導聲波,首要條件是要保證中耳與外界大氣壓的平衡,只有在鼓膜的特殊位置所決定的。它位於鼓室與外耳道之間,只有在鼓室空氣對它的壓力和外界大氣對它的壓力相等時,才能保持這種振動的靈敏性。

所以,在某些病理狀態下(比如咽鼓管功能不良、增殖體肥大、慢性鼻炎、鼻竇炎等原因所致的分泌性中耳炎),鼓室內氣壓降低,鼓膜內陷,會引起聽力下降,耳悶塞感等症狀。這時,通過咽鼓管吹張,使鼓室內外壓力恢復平衡,才能減輕這些症狀。

2樓:金星福昊碩

鼓膜位於外耳道的底部,是

區分外耳,中耳的標誌。

3樓:孫濤沈俊彥

鼓膜介於外耳道和鼓室之間,為略向內凹、橢圓形、半透明薄膜,高約9㎜,寬約8㎜,厚約0.1㎜。鼓膜的前下方向內傾斜,與外耳道底約成45-50度角。

4樓:羽怡乜曼文

鼓膜位於外耳跟中耳之間,為半透明的薄膜,是區分外耳跟中耳的標誌。

5樓:門鶴漆雕永新

外耳和中耳的分界,呈橢圓形,中間稍向內凹陷,色灰白,較透明,與耳道底呈30度角。鼓膜能承受一定的氣壓和水壓並抗感染。望採納,謝謝

6樓:甲蝶漆雪

鼓膜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起屏障作用

7樓:聲石衷爾容

您好,鼓膜的位置在哪?

鼓膜位於外耳道底部,作為外耳和中耳的分界。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8樓:堅壁疏曉燕

耳膜也稱鼓膜,為一彈性灰白色半透明薄膜,介於外耳道與中耳腔之間一層半透明圓形的薄膜將外耳道與中耳隔開。

9樓:庫虹野丹雲

鼓膜是呈灰白色的半透明膜,將外耳和中耳隔開。鼓膜是距外耳道口2.5~3.5cm處。

10樓:首大耳鼻喉**

你好,耳膜又叫鼓膜,鼓膜的位置在外耳

道的最裡面,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內

線。鼓膜是在外耳道和容鼓室之間的膜,鼓膜很薄,鼓膜的緊張部是一個半透明的膜,鼓膜是外耳道的最裡面,同時,也是中耳鼓室的最外側壁,**外耳道全長2.5-3.

5cm,也就是從外耳道口向內2.5-3.5cm,就到了鼓膜的位置。

所以,掏耳朵的時候,掏耳勺或棉棒的長度,**不要超過2cm。如果超過2cm會傷到鼓膜,引起鼓膜穿孔。鼓膜是一個半透明的膜,由外向內依次是上皮層、纖維層和黏膜層。

鼓膜平均高度是9mm,寬度8mm,厚度約0.1mm,鼓膜的下部稱為緊張部,上部稱為鬆弛部。

11樓:寒晗師賢淑

鼓膜位置傾斜,與頭部的矢狀面及水平成45角度,故外表面呈向前、向下,向外的位置。嬰兒的鼓膜傾斜尤甚、幾成水平位置

12樓:功濡普書南

鼓膜的位置在內耳最深處,靠近大腦的部位。

13樓:尚萌印蓮

系橢圓bai形、淡灰色、半透明的薄膜。du位於外耳zhi道底,作為外耳與中耳dao的分界。鼓膜大部專附於顳骨鼓屬部的鼓溝內,上方一小部分附於鱗部。

附於鼓溝的部分較堅實,叫緊張部;附於鱗部的部分薄而鬆,叫鬆弛部。鼓膜向內凹陷,凹陷的尖部叫鼓膜臍。

14樓:冀峰馬躍

鼓膜在外耳和中耳的交界

15樓:韶碧及曉蕾

鼓膜(耳膜)是中耳和外耳的分界,呈橢圓形,中間稍向內凹陷,色灰白,較透明,與耳道底呈30度角。鼓膜能承受一定的氣壓和水壓並抗感染。

人耳膜在耳朵什麼位置?

16樓:錦屏山

鼓膜距外耳道口約2.5釐米一3.5釐米,(實際上是外耳道的底部)位於外耳道內

與鼓室之間,鼓膜的高度約9毫米容,寬約8毫米,平均面積約90平方毫米,厚度0.1毫米。鼓膜呈橢圓形,其外形如漏斗,斜置於外耳道內,與外耳道成底45一50。

致使外耳道之後上壁較前下壁為短。嬰幼兒由於外耳道骨部未發育,鼓膜幾乎與外耳道底壁平行,因此在檢查鼓膜時較難看到。**鼓膜的長徑約9毫米,寬約8毫米,厚0.

1毫米。

17樓:動漫無調曲

你好,耳膜又叫鼓膜,鼓膜的位置在外耳道的最裡面,是外耳和中耳的版分界線。鼓膜是在外耳道和鼓室權之間的膜,鼓膜很薄,鼓膜的緊張部是一個半透明的膜,鼓膜是外耳道的最裡面,同時,也是中耳鼓室的最外側壁,**外耳道全長2.5-3.

5cm,也就是從外耳道口向內2.5-3.5cm,就到了鼓膜的位置。

所以,掏耳朵的時候,掏耳勺或棉棒的長度,**不要超過2cm。如果超過2cm會傷到鼓膜,引起鼓膜穿孔。鼓膜是一個半透明的膜,由外向內依次是上皮層、纖維層和黏膜層。

鼓膜平均高度是9mm,寬度8mm,厚度約0.1mm,鼓膜的下部稱為緊張部,上部稱為鬆弛部。

18樓:緱益康學民

耳膜:橢復圓形,淺灰色,半透明膜制。它位於外耳道的底部,是外耳和

中耳的分界線。

鼓膜大部分附著在鼓膜骨的鼓膜溝上,一小部分鼓膜附著在鱗片上。附著在滾筒凹槽上的部分比較堅固,稱為張力部分;附著在刻度部分的部分又薄又鬆,稱為鬆弛部分。鼓膜向內凹陷,頂端凹陷稱為鼓膜臍

19樓:將磬佔靖琪

您好,鼓膜是外耳和中耳分界線,是橢圓形,半透明膜。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人的耳膜在耳朵的什麼部位?

20樓:劉曉東

鼓膜距外耳道抄口約2.襲5釐米一3.5釐米bai,(實際上是外耳道du的底部

zhi)位於外耳道與鼓室dao

之間,鼓膜的高度約9毫米,寬約8毫米,平均面積約90平方毫米,厚度0.1毫米。鼓膜呈橢圓形,其外形如漏斗,斜置於外耳道內,與外耳道成底45一50。

致使外耳道之後上壁較前下壁為短。嬰幼兒由於外耳道骨部未發育,鼓膜幾乎與外耳道底壁平行,因此在檢查鼓膜時較難看到。**鼓膜的長徑約9毫米,寬約8毫米,厚0.

1毫米。

21樓:匿名使用者

在耳洞的較深處,

一般是不會傷及耳膜,但是你不能挖得太深,耳朵有異樣的感覺就是快到耳膜了.

22樓:傾國女皇

如果太深會的!

所以不要太大力!

我的天,內耳?

是外耳好不好?

你一定不是讀醫的了!

23樓:匿名使用者

小心就不會的,比較深的

耳膜位於人耳**

24樓:記憶是掉落的

你好,耳膜也稱鼓膜,為一彈性灰白色半透明薄膜,介於外耳道與中耳腔之間一層半透明圓形的薄膜將外耳道與中耳隔開。

25樓:金蛇狂舞

鼓膜也bai稱耳膜,為du一彈性灰白色半透明薄膜,將zhi外耳dao道與中耳隔開。 鼓膜內距外耳道口約

容2.5釐米一3.5釐米,位於外耳道與鼓室之間,鼓膜的高度約9毫米,寬約8毫米,平均面積約90平方毫米,厚度0.1毫米。鼓膜呈橢圓形,其外形如漏斗,斜置於外耳道內,與外耳道成底45一50。

耳膜在哪個位置 5

26樓:f放寬心

你好,耳膜在耳道里,很薄的一層。

27樓:愛之聲夾江中心

耳道內,**外耳道長約2.5~3.5cm

28樓:首大耳鼻喉**

你好,耳膜又叫鼓膜,鼓膜的位置在外耳道的最裡面,是

外耳和中耳的分界線。鼓膜是在外耳道和鼓室之間的膜,鼓膜很薄,鼓膜的緊張部是一個半透明的膜,鼓膜是外耳道的最裡面,同時,也是中耳鼓室的最外側壁,**外耳道全長2.5-3.

5cm,也就是從外耳道口向內2.5-3.5cm,就到了鼓膜的位置。

所以,掏耳朵的時候,掏耳勺或棉棒的長度,**不要超過2cm。如果超過2cm會傷到鼓膜,引起鼓膜穿孔。鼓膜是一個半透明的膜,由外向內依次是上皮層、纖維層和黏膜層。

鼓膜平均高度是9mm,寬度8mm,厚度約0.1mm,鼓膜的下部稱為緊張部,上部稱為鬆弛部。

解剖學 鼓膜的位置 結構 與功能

29樓:沒事逛逛雙子

鼓膜也稱耳膜,為一彈性灰白色半透明薄膜,將外耳道與中耳隔開。 鼓膜距外耳道口約2.5釐米一3.5釐米,位於外耳道與鼓室之間,鼓膜的高度約9毫米,寬約8毫米,平均面積約90平方毫米,厚度0.1毫米。

鼓膜呈橢圓形,其外形如漏斗,斜置於外耳道內,與外耳道成底45一50。

鼓膜雖很薄,但它的解剖結構有三層(緊張部):

①上皮層與外耳道**相連續。

②中層為放射形和環狀纖毛構成,所以有一定彈性和張力。為纖維層(外側為放射狀,內側為輪狀)。鼓膜上方有一小部分,沒有中間纖維層,比較薄而鬆弛,稱鬆弛部,而有纖維層的部分鼓膜稱為緊張部。

錘骨柄附於纖維層中間。

③內層為粘膜層,與鼓室粘膜相延續。

為什麼有些人耳朵會動,為什麼有些人的耳朵會動?

有個別人,動耳肌還較為有力,能夠在神經支配下牽動耳廓,引起耳廓的隨意活動,這實際上是一種返祖現象意見建議 連線耳廓的有很多肌肉,這些肌肉的活動就可使耳朵動起來,只是一般的人耳朵動的幅度很小,而有少部分人耳朵動的幅度較大,這與人的遺傳基因有關。人類進化的過程,證明人類與動物之間有一些共同性。在人類進化...

心臟在人體那個位置,心臟在人體的什麼位置結構圖

一般人的心臟位於身體左側,體表位置大約在胸骨左側第二肋骨至第五肋骨間 將手至於左側鎖骨中線 經過鎖骨中點的垂直線 與第五肋間的交點處,可以觸及心尖搏動 極少數得人心在位於身體左側,其它臟器也是與常人對稱生長在對側的 正常人的心臟位於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縱隔的前下部。人的心臟外形像個桃子或者本人的拳頭,...

胃的位置在哪裡,胃在什麼位置

胃的上方是心臟 食道和橫膈膜。胃位於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腸。胃的上口為賁門,下口為幽門。胃又稱胃脘,脘 的古音同 管 義亦相通。故胃之上為食管,胃之下為腸管,胃居二者之間名為胃管 脘 其分上 中 下三部。胃的上部稱上脘,包括賁門 胃的中部稱中脘,即胃體部分 胃的下部稱下脘,包括幽門。胃腸道主要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