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荊門送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021-03-05 09:16:57 字數 2248 閱讀 8518

1樓:阿沾

全詩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家鄉的懷念。

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一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

《渡荊門送別》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在出蜀漫遊的途中寫下的一首五律。此詩由寫遠遊點題始,繼寫沿途見聞和觀感,後以思念作結。

全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以其卓越的繪景取勝,景象雄渾壯闊,表現了作者少年遠遊、倜儻不群的個性及濃濃的思鄉之情。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而作,這在學術界沒有爭議,但具體作年有多種說法,主要有三種:一說作於開元十二年(724年),二說作於開元十三年(725年),三說作於開元十四年(726年)。

根據鬱賢皓的說法,李白是在開元十二年(724年)辭親遠遊。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於戴天山上,遊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這次離別家鄉,發青溪,向三峽,下渝州,渡荊門,輕舟東下,意欲「南窮蒼梧,東涉溟海」。

這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開始漫遊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2樓:亮晶晶的蠍子

詩人遠渡荊門,眼望一派壯麗的大好河山,心生豪放.抒發了自己的胸懷與進取精神,生氣勃勃,意氣風發.詩的前三聯描寫的是渡過荊門山時詩人所看到的奇妙美景.

最後一聯寫的是詩人在欣賞荊門一帶的風光時,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所產生的思鄉之情.詩人沒有直接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不捨地一路送我遠行,從對面寫來,愈發顯出自己對故鄉的思念.

全詩想像瑰麗,意境高遠,充滿了生活的光彩.

3樓:素衣掩紅妝

通過對長江連按秀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的開闊情懷好奮發進取的精神,同時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山水的無限眷戀和對故鄉的思戀。

4樓:特二的小哈

全詩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家鄉的懷念

全詩意境高遠,想象瑰麗,形象奇偉,語言精美,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的長軸山水圖,與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及王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等描摹同樣膾炙人口。「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一聯,何其瑰麗,「下」與「飛」之配搭,「生」與「結」之合用,把水中月影的變化過程及海市蜃樓的奇特幻象寫活了

5樓:匿名使用者

全詩意境高遠,想象瑰麗,形象奇偉,語言精美,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的長軸山水圖,與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及王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等描摹同樣膾炙人口。「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一聯,何其瑰麗,「下」與「飛」之配搭,「生」與「結」之合用,把水中月影的變化過程及海市蜃樓的奇特幻象寫活了,令人歎為觀止。

全詩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家鄉的懷念

6樓:您輸入了違法字

表達了對家鄉的依依不

舍,體現了詩人對故鄉的熱愛之情。

渡荊門送別

唐代: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乘船遠行,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

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湧,流入廣袤荒原。

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雲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

故鄉之水戀戀不捨,不遠萬里送我行舟。

註釋荊門:山名,位於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三對峙,地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

遠:遠自。

楚國:楚地,指湖北一帶,春秋時期屬楚國。

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江:長江。大荒:廣闊無際的田野。

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下:移下。

海樓:海市蜃樓,這裡形容江上雲霞的美麗景象。

仍:依然。憐:憐愛。一本作「連」。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萬里:喻行程之遠。

渡荊門送別什麼時候寫的

盛唐。渡荊門送別 是唐代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在出蜀漫遊的途中寫下的一首詩。此詩由寫遠遊點題始,繼寫沿途見聞和觀感,後以思念作結。全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以其卓越的繪景取勝,景象雄渾壯闊,表現了作者年少遠遊 倜儻不群的個性及濃濃的思鄉之情。詩句渡荊門送別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 譯文對...

關於李白古詩《渡荊門送別》其中的一題

c不恰當。因為這詩表達了是人戀鄉情懷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押韻的字有遊 流 樓 舟。題材 送別詩 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 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指的就是這一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

《竹石》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現了詩人那種剛烈 堅韌,不畏任何艱險 不怕任何打擊的硬骨頭精神。這首詩常被用來形容革命者在鬥爭中的堅定立場和受到敵人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標準答案 表現了詩人那種剛烈 堅韌,不畏任何艱險 不怕任何打擊的硬骨頭精神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註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