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淡泊明志的故事淡泊明志的名人故事

2021-03-05 09:16:52 字數 5129 閱讀 3464

1樓:匿名使用者

1、吳隱之飲「貪泉」的故事

離廣州10公里的石門,是古代進入廣州的必經之地,那裡有一泓泉水叫「貪泉」。據說,凡是喝過「貪泉」水的人,都會變得貪婪。因此,經過石門的官吏,沒有一個敢喝的,即使非常口渴也竭力忍著,以保證自己的清廉。

有一人叫吳隱之,到廣州做官,從「貪泉」路過,聽隨從說起有這麼一回事,便去看看。他看見所謂的「貪泉」實際上只是普普通通的山泉,就蹲下捧著泉水暢飲,隨從見狀大驚失色,趕緊上前阻攔:「這是貪泉,千萬不能喝啊!

」吳隱之哈哈大笑,說:「什麼貪泉不貪泉的,我就不信這個邪。貪婪的人不喝也會貪,清廉的人就算喝了也能保持清正廉潔。

」隨後還賦詩一首以表達自己廉政的決心:「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

」這首詩的意思是:人們傳說喝了「貪泉」的水便會貪得無厭,慾壑難填。但我認為,如果讓品德高潔的伯夷、叔齊(殷商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喝了它,一定不會改變廉潔之心的。

吳隱之在廣州任職期間,把所得俸祿、賞賜,除了留夠吃的一份糧食外,其他都分散賑濟親戚朋友與老百姓。吳隱之的清廉節儉、率先垂範,不僅使屬下**們不敢貪贓枉法,而且使廣州民風日趨淳樸,百姓安居樂業。

吳隱之笑酌「貪泉」明廉志,潔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表現出清正廉潔的高尚品質。

2、《公儀休嗜魚》這篇文章收錄在《韓非子》一書中

關於公儀休吃魚的故事,2200多年前韓非子老先生是這樣講述的:

公儀休憑著的領導才能和顯著的工作實績,被提拔為魯國宰相。身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魯國人民關注的公眾人物。公儀休有一個吃魚的嗜好,被人們知道,送魚的人在宰相府門前排起了長隊。

「公儀休相魯而嗜魚,一國爭買魚而獻之。」照理說,宰相大人既然好這一口,群眾又有送魚的願望,收兩條魚,價值不過幾十個銅板,無傷名節。但公儀休竟對所有前來送魚的人,一概婉言謝絕。

所謂「公生明,廉生威」,號令一下,送魚者立即作鳥獸散。

在這裡,公儀休很明白了:就是因為喜歡吃魚,才不收魚。如果收了魚,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必然要看人家的臉色行事,就會徇私枉法,並因此而丟官。

到那時,官沒了,工資沒了,送魚的也自然不會再來了,即便喜歡吃魚,也弄不到魚吃了。雖然現在我不收別人送來的魚,但可因此而保全名節,不被免職,到退休都還能領到高工資,就不愁吃不到魚了。

廉潔故事還有:

(1)明代有名的清官于謙就是一個廉潔奉公的人。他六十歲壽辰那年,當地許多人都送來了厚禮連皇上也送了一隻玉貓金座鐘。可於謙卻一一回絕了他們的禮物。

(2)宋朝的包拯。當時,包拯在端州任職,那兒盛產端硯。一方端硯要經過千錘萬鑿才能生產出來。

而當地一些**不顧百姓死活,大量生產,上貢朝庭,以取悅權貴和中飽私囊。包拯自己也說:「能持端州方硯,可謂死南昌無憾。

」可是,直到他離任,也未取一件。

(3)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司十分清廉。後來他被朝廷調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地百姓主動湊錢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劉寵不受。後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徵性地收下。

他因此而被稱為「一錢太守」 。

(4)大家知道,魏徵是個有名的宰相,他的夫人裴氏也是一名廉潔、儉樸的好女人。裴氏雖說是宰相的妻子,自嫁給丈夫之後依舊勤儉節約,並隨丈夫住舊屋,每天紡紗織布度日。唐太宗聽說魏徵家的房子又窄又舊,十分破爛,便命令派人去為他調整。

當**和工匠等人來到魏家時,魏夫人對來人說:「他(指魏徵)住慣了老房子,住不慣華麗大廈,請皇上原諒,不要給他調房了。」由於魏夫人的再三辭謝,工匠們只得重新翻新了幾間舊房子,便回去了。

唐貞觀十七年,魏徵病重,起不了床。唐太宗派出醫生去為他**。誰知,醫生到魏家一看,魏徵蓋的被子又破又舊,根本御不了寒。

醫生回來據實向皇上稟告之後,太宗立即派人給魏徵送去了絲棉被。誰知這回魏夫人又出來擋駕了。她說:

「他也用慣了布被布褥,沒有必要新增絲棉被,也請皇上見諒。」就這樣,魏夫人常年鋪佐丈夫料理家事,一直勤勤懇懇,相互體貼,而沒有後悔嫁給這樣一個清貧的丈夫。

2樓:匿名使用者

black or white.

淡泊明志的名人故事

3樓:陌唯喧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淡泊名利,隱居田園,追求心靈的寧靜。

4樓:墨梓暄丙麥

不為五斗米折腰

這個成語**於《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主要講陶淵明任縣令時有一天有個官要來,別人就勸他穿戴整齊,迎接那個官,他本來就是個嚮往自由隨性的人,就說出了這麼一句話,後來辭官,隱居山林,這個詞主要是說有骨氣,不趨炎附勢的性格。

古代名人淡泊明志的故事

5樓:匿名使用者

不為五斗米折腰

這個成語**於《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主要講陶淵明任縣令時有一天有個官要來,別人就勸他穿戴整齊,迎接那個官,他本來就是個嚮往自由隨性的人,就說出了這麼一句話,後來辭官,隱居山林,這個詞主要是說有骨氣,不趨炎附勢的性格。

淡泊明志 寧靜致遠中有名的故事

6樓:端木吟天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

在這裡諸葛亮用的是「雙重否定」的句式,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現了他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的期望。用現代話來說:「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的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關於"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名人名言及事例

7樓:匿名使用者

1.   抓住失去的不放,得到的就會失去意義。時間一直讓所有的生命體在失去中得到,在得到中失去。

春夏秋冬的更替,新陳代謝的交織,都是明證。捨不得花兒的凋謝,就嘗不到果實的甜美;捨不得曾經的離開,就感受不到幸福的到來。你要相信,會離開的都是人生的無奈,只有當下的擁有才真正屬於你自己的幸福。

2.   水,越淡越清澈;人,越淡越快樂。淡然,使人簡單;簡單,使人快樂。

心善,自然美麗;心直,自然誠摯;心慈,自然柔和,心淨,自然莊嚴。靜靜地感悟,抖落歲月的塵埃,以一顆無塵的心,還原生命的本真,以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生活的所有。

3.   時間,會沉澱最真的情感;風雨,會考驗最暖的陪伴。走遠的,只是過眼雲煙;留下的,才是值得珍惜的情緣。

來得熱烈,未必守得長久;愛得平淡,未必無情無義。眼睛看到的許是假象,心的感受才最真實。時間會告訴我們,簡單的喜歡,最長遠;平凡中的陪伴,最心安。

4.   除了你的親人和三兩知己,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軟弱展現給外人看;千萬不要把自己的狼狽述說給外人聽;因為根本沒有人會覺的你很可憐,只會覺的你很無能很沒用。大多時候,事情都要學會自己一個人承擔,因為沒有人會幫你。

什麼事情都要學會自己一個人堅強,因為凡事都靠自己。

5.   人別讓生活的壓力擠走快樂,不管昨天發生了什麼,不管昨天的自己有多難堪,有多無奈,有多苦澀,都過去了,不會再來,也無法更改。就讓昨天把所有的苦、所有的累、所有的痛遠遠地帶走吧,而今天,我們要收拾心情,重新上路!

6.   修行人要先除我相,若無我相,諸妄頓亡。我執既除,更除法執。

我執粗,法執細。平常講話,開口就說我什麼,若無我,則什麼都瓦解冰消,那一法都無礙。由能無我,也就無人,習氣毛病也無有了。

既為佛子正信出家,求出離法,就要努力忘我,勿為境轉,勿在煩惱中過日子。--虛雲老和尚

7.   當我說是佛教徒,並非是在宣稱我比你更有智慧,而是低聲的說,我有太多無明煩惱要去除;當我說是佛教徒,並非顯示我過去累積了什麼福德,而是往昔所造的惡業太深重,所以祈求佛菩薩慈光加被,誓願懺除;當我說是佛教徒,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感恩,今生能值遇善知識,聆聽佛法,深感因緣的不可思議!--悟演法師

8.   要想改變世界,先要適應世界;要想改變環境,先要適應環境;要想認識世界,先要認識自己;要想實現自己,先要否定自己;要想解決問題,先要解放思想;要想有出路,先要有思路;要想有高度,先要有厚度;要想別人靠得住,先要自己站得住;要想超越別人,先要超越自己;要想降妖伏魔,先要百鍊成鋼。

9.   要想改變口袋,先要改變腦袋;要想賺錢,先要讓自己值錢;要想讓錢來找到你,你先要學會怎麼找到錢;要想賣出顛覆性的產品,先要顛覆買家的思維模式;要想贏得了,先要輸得起;要想成功,先要自己製造機會;要想當爺,先要當孫子;要想人前顯貴,先要人後受罪;想要有朋友,先要夠朋友;要想戰勝對手,先要戰勝自己。

10.要想做好事,先要會做人;要想出頭,先要低頭;要想成功,先要經得起考驗;要想做好學問,先要做個好人;要想成佛,先要**,人成即佛成;要想弄巧,先要藏拙;要想和,先要敬;要想成功,先要發瘋;要想控制別人,先要學會控制自己;要想別人對你好,先要對別人好。

11.要想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先要有一顆寧靜的心;要想獲得幸福,先要做到的就是降低自己的慾望;要想長壽,先要樂觀;要想成為公主,先要相信自己就是公主;要想改變目前不如意的現狀,就先要改變你自己的心態;要想活得開心,先要讓自己安心;要想改變命運增加福報,必須先要斷惡修善;要想被人尊重,先要學會尊重別人;要想壯志凌雲,先要腳踏實地。

12.想要把這個世界看清,必須先要沉澱自己的心;要想得到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必須先要把最好的你交給這個世界;要想事情改變,必須先要改變自己;要想遇到優秀的人,必須先要把自己變得更優秀;想要戰勝別人,必須先要戰勝自己;想要實現夢想,必須先要擁有夢;想要得到別人的幫助,必須先要幫助別人;想要得到別人的愛,必須先要去愛別人;想要感動別人,必須先要感動自己;先要得到別人的友誼,必須自己先要向別人表示友好;要想釣住魚,必須先要像魚那樣思考。

13.人生不過是喝一杯茶,談一段天,兜兜轉轉,玩玩看看。綠茶青碧,一杯入喉,如吞沒大片田野。

心清似湖水,微瀾照影。紅茶渾厚,一口舌畔,像黃鐘大呂在你腦海演奏。心域如奏,繞樑三日。

白茶淡泊,一葉如舟,划向你心靈的深海。心淡意遠,不爭機巧。烏龍雜陳,一飲而盡,恰如那快意人生。

心曠神怡,襟懷坦蕩。普洱酣暢,一盅濃郁,似那浮生裡纏綿悱惻的情感。心懷盪漾,天光雲影。

苦茶有趣,一片醒神,給你痛苦,更使你寬廣。心想事成,苦盡甘來。

14.有茶話香,那些伴著茶吐出來的字眼,疏朗雅緻,規規整整,是言辭裡的正規軍。有話飲茶,那些因話而有的茶局,誠懇單純,不含功利,是一個暖意融融的人脈場。

稻香茶暖。稻子香的時候,季節正收穫,此時飲茶,時節真好,因了倉底的殷實,聚攏了生活的底氣。

15.人走茶涼。所有的茶都要有人,無人的茶是山野之間的野樹,粗野蠻荒,多了些獸性,少了些人文。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是什麼意思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意思是什麼

淡泊其實就是 看淡名利,明志就是表明明確的志向寧靜就是 使自己心裡平靜 寧靜下來做事做人 致遠,致,有實現的其實,遠,即遠大的目標,合起來致遠就是達成遠大的目標 意思是 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潔,平穩靜謐心態,不為雜念所左右,靜思反省,才能樹立 實現 遠大的目標。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出自 三國 蜀 ...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是什麼意思

用靜來修善自身,用儉樸來淳養品德。看輕世俗的名利方能表明自己的志向,靜心思考就方能實現遠大的目標。作為君子 應當以不受外界影響來修養自身,用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對名利如果不採取淡薄的態度就無從使志向清白,不排除外界干擾就不能有所前進達到遠大的目標。靜以修身 德才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

寧靜致遠是什麼意思,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是什麼意思?

基本解釋 寧靜致遠 平穩靜謐心態,不為雜念所左右,靜思反省,才能實現更遠的目標。或 只有心境平穩沉著 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 有所作為。詳細解釋 詞語出處 此句最早出自西漢初年劉安的 淮南子 主術訓 諸葛亮的 誡子書 也有引用。淮南子 主術訓 片段 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側目而視,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