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首讚美西湖的古詩除了巜飲湖上初晴後雨

2021-03-04 09:18:43 字數 6406 閱讀 3160

1樓:佳人醉月

1、《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鬆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2、《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別錢塘山水後,不多飲酒懶吟詩。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3、《寄題餘杭郡樓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曆二十政,宦遊三十秋。

江山與風月,最憶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頭。

綠觴春送客,紅燭夜回舟。

不敢言遺愛,空知念舊遊。

憑君吟此句,題向望濤樓。

4、《和西川李尚書漢州微月遊房太尉西湖》

唐·劉禹錫

木落漢川夜,西湖懸玉鉤。

旌旗環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極想前事,神交如共遊。

瑤琴久已絕,鬆韻自悲秋。

5、《潁州從事西湖亭宴餞》

唐·許渾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離歌酒一杯。

城帶夕陽聞鼓角,寺臨秋水見樓臺。

蘭堂客散蟬猶噪,桂楫人稀鳥自來。

獨想徵車過鞏洛,此中霜菊繞潭開。

6、《題磻溪垂釣圖》

唐·羅隱

呂望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

7、《重別西湖》

唐·李紳

浦邊梅葉看凋落,波上雙禽去寂寥。

吹管曲傳花易失,織文機學羽難飄。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勵秋深拂翠翹。

繁豔彩毛無處所,盡成愁嘆別溪橋。

8、《題臨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9、《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0、《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11、《嶽鄂王墓》

元·趙子昂

鄂王墓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

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12、《憶西湖》

明·張煌言

夢裡相逢西子湖,誰知夢醒卻模糊。

高墳武穆連忠肅,添得新祠一座無。

13、《西湖雜詩》

清·黃任

珍重遊人入畫圖,樓臺繡錯與茵鋪。

宋家萬里中原土,博得錢塘十頃湖。

14、《聞意索三門灣以兵輪三艘迫浙江有》

清·康有為

淒涼白馬市中簫,夢入西湖數六橋。

絕好江山誰看取?濤聲怒斷浙江潮。

15、《南遊吟草》

現當代·郁達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從奇處看,西湖終是小家容。

16、《蘇堤春曉》

明·**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

17、《麴院風荷》

明·王瀛

古來麴院枕蓮塘,風過猶疑醞釀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錦裳零落怯新涼。

18、《雙峰插雲》

清·陳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兩峰相對不相連。

晚來新雨湖中過,一片痴雲鎖二尖。

19、《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黨。

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20、《平湖秋月》

宋·孫銳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歸舟。

白蘋紅蓼西風裡,一色湖光萬頃秋。

2樓:裁詩為骨玉為魂

題臨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樓:劉豔律師

寫《飲湖上初晴後雨》的意思

《飲湖上初晴後雨》寫了西湖什麼和什麼的景象

4樓:金果

《飲湖上初晴後雨》寫了西湖晴天和下雨的景象。

出自:《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作品。原文: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宋代: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在晴日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盪漾,光彩熠熠,美極了;在陰雨的天氣裡,山巒在細雨中迷濛一片,也顯得非常奇妙。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麼淡妝濃抹都顯得十分自然。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蘇軾於2023年—2023年(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七年)任杭州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西湖景物的詩。這組詩作於熙寧六年(2023年)正、二月間。

解析:從詩題可知,詩人在西湖飲酒遊賞,開始時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兩種不同的景緻,讓他都很欣賞。他說:天晴之時,西湖碧水盪漾,波光粼粼,風景正好。

下雨時,西湖周圍的青山,迷濛蒼茫,若有若無,又顯出另一番奇妙景緻。「瀲灩」,波光閃動。「空濛」,煙雨迷茫。這兩個詞都是疊韻詞,增強了詩歌語言的**性。

這裡,詩人既寫了湖光,又寫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韻,可以說內容是很多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很籠統,因為這兩句並非只適用於西湖。

其實,這正是詩人筆法高妙之處。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怎樣美法,恐怕沒人說得清。如果具體地描繪景物,可能會有個別精彩之句,但總失之太實、太具體。

不能傳達出西湖給人的整體印象。蘇軾這兩句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同時又很形象、很傳神,想象空間很大,將「西湖即是美」這一人們共有的感受用詩的語言表述出來。

然而,極寫西湖之美還不是這個比喻的全部奧妙。歷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詩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來和西湖相比呢?這是因為,西子除了她靈秀美麗。

她和西湖還有兩點獨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鄉離西湖不遠,同屬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頭上都有「西」字,叫起來自然天成。

由於這種種原因,蘇軾這個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後人的稱道,西湖也就被稱作西子湖了。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

從西湖的美景聯想到作為美的化身的西子,從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應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當其設喻之際、下筆之時,恐怕未必拘泥於晴與雨二者。

何者指濃妝,何者指淡妝。欣賞這首詩時,如果一定要使濃妝、淡妝分屬晴、雨,可能反而有損於比喻的完整性、詩思的空靈美。

5樓:匿名使用者

《飲湖上初晴後雨》是宋代蘇軾所作,全詩如下: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是一首讚美西湖美景的詩,寫於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原作有兩首,這是第二首,寫的是西湖晴天水光和雨天山色的美好景象。

首句「水光瀲灩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盪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次句「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

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遊宴,起初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在善於領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讚譽。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兩者同在越地,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不用藉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美的風致。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

這個比喻得到後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

6樓:匿名使用者

在湖廳中飲茶,欣賞雨後天晴的景色,想象都很愜意

7樓:匿名使用者

-16這是一首讚美西湖

8樓:陳奕迅有蛇精病

飲湖上初晴後雨描寫了什麼的不同美景

飲湖上初晴後雨描寫了描寫了西湖的美景

9樓:匿名使用者

描寫了什麼和什麼行什麼什麼什麼什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

10樓:匿名使用者

水光瀲灩,晴方好碧水東流,至此回。

11樓:匿名使用者

望洞庭寫了西湖讚美的情景

古詩《飲湖上初晴後雨》描寫雨中西湖景象的詩句是什麼?

12樓:小黑裙

詩句是: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作品原文: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一

朝曦迎客豔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其二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註釋譯文:

⑴飲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飲酒。

⑵朝曦:早晨的陽光。

⑶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廟,祭祀錢塘龍君,故稱錢塘龍君為水仙王。

⑷瀲灩:水波盪漾、波光閃動的樣子。 方好:正顯得美。

⑸空濛:細雨迷濛的樣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⑹欲:可以;如果。西子:即 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⑺總相宜:總是很合適,十分自然。

白話譯文:

其一天色朦朧就去迎候遠道而來的客人,晨曦漸漸地染紅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飄來了一陣陣雨,客人不勝酒力已漸入醉鄉。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並沒有完全領略到。

如要感受人間天堂的神奇美麗,還是應酌酒和西湖的守護神「水仙王」一同鑑賞。

其二晴天,西湖水波盪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麼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創作背景:

蘇軾於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西湖景物的詩。這組詩作於熙寧六年(2023年)正、二月間。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其一這組詩共二首,但許多選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鮮為人知。其實第二首雖好,卻是第一首的註腳。第一首所說的「此意自佳君不會」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寫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妝濃抹各盡其態。

不選第一首,題中的「飲」字也無著落。

蘇軾的意思是說,多數人遊湖都喜歡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處。湖上有水仙王廟,廟中的神靈是整天守在湖邊,看遍了西湖的風風雨雨、晴波麗日的,一定會同意自己的審美觀點,因而作者要請水仙王共同舉杯了。這一首的首句「豔」字下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的絢麗多姿形容得美不勝收。

若只看第二首,則「濃抹」一層意思便失之抽象。

其二第二首詩的上半首既寫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寫了西湖的晴姿雨態。「水光瀲灩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盪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

「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第一首詩可知,這一天詩人陪著客人在西湖遊宴終日,早晨陽光明豔,後來轉陰,入暮後下起雨來。

而在善於領略自然並對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詩人眼中,無論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從「晴方好」「雨亦奇」這一讚評,可以想見在不同天氣下的湖山勝景,也可想見詩人即景揮毫時的興會及其灑脫的性格、開闊的胸懷。

上半首寫的景是交換、對應之景,情是廣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間情景相對,西湖之美概寫無餘,詩人蘇軾之情表現無遺。

下半首詩裡,詩人沒有緊承前兩句,進一步運用他的寫氣圖貌之筆來描繪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遺貌取神,只用一個既空靈又貼切的妙喻就傳出了湖山的神韻。

喻體和本體之間,除了從字面看,西湖與西子同有一個「西」字外,詩人的著眼點所在只是當前的西湖之美,在風神韻味上,與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相似之處。

而正因西湖與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對西湖來說,晴也好,雨也好,對西子來說,淡妝也好,濃抹也好,都無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

對這個比喻,存在有兩種相反的解說:一說認為詩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妝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濃妝的西子」;一說認為詩人是「以晴天比濃妝,雨天比淡妝」。

兩說都各有所見,各有所據。但就才情橫溢的詩人而言,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詩思偶到的神來之筆,只是一時心與景會,從西湖的美景聯想到作為美的化身的西子,從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應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

當其設喻之際、下筆之時,恐怕未必拘泥於晴與雨二者,何者指濃妝,何者指淡妝。欣賞這首詩時,如果一定要使濃妝、淡妝分屬晴、雨,可能反而有損於比喻的完整性、詩思的空靈美。

寫一首讚美老師的現代小詩寫一首讚美老師的現代詩

一 傳說天使下界的時候會唱動聽的歌 我剛巧從那岔道口經過 枝頭清冷 寂寞相和 一朵梧桐花的幽香 一縷透淨的微光 你疊了只紙鶴握在手上 笑容悠長 呵,這是怎樣的靜謐與喧狂 熱鬧的孤獨凝望遠方 我不能把你想成雕塑或者別的 像千萬種行走一樣 軌跡曲折而必有自己的方向 常問,到底什麼才值得讚美 默默無聞還是...

找一首寫夢的古詩,找一首寫夢的古詩

代表都暢所欲言,有的同學竟為了一個不良的動畫片吵了起來,不過又很快回到了主題上.大家越說越激動,越來越熱情,以致於秩序混亂,無法再辯論下去,主持人老師不得不宣佈停賽,一場辯論賽就結束了.雖然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但是從同學們身上看,大家確實做了充分的準備.先給分,這只是一小部分.今天,我們班舉行了一場...

距寫一首詩,寫一首描寫冬天的古詩

煙雨迷朦罩山川,遠處山巒都不見。只聽橋下流水聲,轉身進屋去吃飯。距兩點之間謂之距 百年之外有之心 有緣千里來相會 何事百年去不尋 注 偶句押韻,押 人文韻 en,in,ien,un,uen,n,縱是千里煙雨隔,無視山水同對月,往夕不與情相聚,夢裡再依渡愛河。孤城回望距幾何,記得好處常經過。最思東山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