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父親李客的李白父親李客的資料

2021-03-04 05:09:45 字數 5603 閱讀 5649

1樓:活寶

李客,是詩仙李白的父親,其生平事蹟沒有準確記載,生卒不詳。

簡介:有人考證,李白的父親李客究竟因何「逃歸於蜀」或「潛還廣漢」,如果是國破家亡,出奔異域,那麼早就應該返回原籍;假如是因為觸犯刑律,流放遠方,時隔百餘年,也用不著「潛還廣漢」。

這就使人猜測,或許是什麼更直接的原因促使李白的父親「逃歸」、「潛還」,跑到大巴山中去,進而也使李白對自己的家世一直閃爍其辭,以致後人無法真正瞭解這位偉大的詩人的身世了。

李白好友的兒子範傳正為他寫的碑文,卻透露出李白的父親叫李客,遺憾的是語焉不詳。範傳正在《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裡說李白的父親叫李客,稱:客以逋其邑,遂以客為名。

高臥雲林,不求祿仕。

從這段話裡,人們很難看清李客的真實面貌。不過研究者們也從這段話裡,各自對李客繪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畫像。

身世之謎:

罪人陳寅恪先生在《李太白氏族之疑問》中認為,範傳正所說「客以逋其邑,遂以客為名」的說法不令人信服。陳先生說,李白父親之所以名客,是因為「西域人其名字不通於華夏,因以胡客呼之」。在這裡,陳先生是以李白祖上系西域胡人為立足點而發覆的。

陳先生還說,李白先人是因罪而竄謫至西域的。

郭沫若先生在《李白與杜甫》一書裡不贊同陳先生之說。他認為,細檢有關李白家世的文字(如範傳正《李公新墓碑並序》、李陽冰《草堂集序》),其實並無李的祖上曾因罪竄謫西域的事實。

隱士對前引範傳正《李公新墓碑並序》裡的「逋」字如何解?今人有不同的看法。通常按字面上的意思,「逋」當作「逃亡」解。所謂「逋客」就是「逃亡的人」。

蔣先生說,儘管李白祖上在西域已住了幾代,但華夏的文化傳統並未丟掉,李白的父親李客是一個文化修養很高的隱士。其於神龍初(公元705年)潛還廣漢,「因家於綿」,「高臥雲林,不求仕祿」,所表現出的「放形」作風,並不是「任俠」,而是看破紅塵,縱情于山水。

李客後來自西域舉家遷回四川,也是出於這種原因。李客在隱居中對子女教育傾注了全部心血。從後來李白自述可見,李客是一位品德高尚,學識淵博,對子女教育嚴格的人。

地主陳寅恪先生在《李太白氏族之疑問》一文裡雖說李白的先人「因罪竄謫」,但又說他們是「胡商」。而郭沫若先生在《李白與杜甫》一書裡儘管批駁陳寅恪關於李白先人是「西域胡人」的說法,卻又認定「李客必然是一位富商」;而且還是「一個商人地主」。

郭沫若先生講,李家的商業規模相當大,它在長江上游和中游分設有兩個莊口,一方面把巴蜀的產物運銷吳楚,另一方面又把吳楚的產物運銷巴蜀。

又說,李白名叫「李十二」,說明李白兄弟輩,有一大家子人,由此證明「李客必然是一位富商,不然他不能夠攜帶著那麼多的人作長途羈旅」;還說李白的家在經營商業,這在李白作品中也有痕跡可尋。

與郭沫若先生這一觀點相似的著名學者,還有王瑤、詹瑛、麥朝樞等。

俠客清代學者王琦《李太白年譜》上有這樣一條記述:

《杜詩補遺》曰:範傳正《李白新墓碑序》雲,白本宗室子,厥先避仇客居蜀之彰明。

比較上述李客「竄謫」說、「隱士」說、「商人地主」說,我們認為,安旗先生提出的李客「俠士」說較為符合有關李白的身世記載與李白本人的性情言行。

可想而知,李白的好俠行俠,除了當時世風的影響之外,也跟他的俠客父親有著密切關係。

2樓:百度使用者

聚焦論壇微博部落格來吧問答設定》更多》

最近使用

3樓:匿名使用者

叫李客 父李客,不曾入仕,亦無文名。

李白(701—762),字太白。據李陽冰《草堂集序》所記述:「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蟬聯珪組,世為顯著。

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與名。然自窮蟬至舜,五世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嘆焉。神龍之始,逃歸於蜀。

」居綿州昌隆(今屬四川江油)青廉鄉。白父李客,不曾入仕,亦無文名。李白自幼讀書,成績卓著。

其《上安州裴長史書》自稱:「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軒轅以來,頗得聞矣。」這話雖未免誇大,但《新唐書》本傳也說他「十歲通詩書」;《唐才子傳》亦稱「十歲通五經」。

4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出身於701年的碎葉城,碎葉城當時是唐朝最遠的皇家流放地,也是域外經商必經之地,他父親李客應該是出生於長安皇室宗親,估計是受初唐武澤天登皇與家人一起所流放至碎葉城的,李客一生為什麼無名無仕,其往上輩也無記載,應該是流放原因所致,而李白出身不久武皇去世,他才從碎葉城回到中原的。

李白資料簡介

5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自言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先世西涼武昭王李嵩之後,與李唐皇室同宗。幼時內遷,寄籍劍南道綿州(今四川省江油昌隆縣)。

李白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稱呼,活躍於盛唐,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合稱「李杜」。被賀知章驚呼為「天上謫仙」。

李白曾經在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供奉翰林。但是由於他桀驁不馴的性格,所以僅僅不到兩年他就離開了長安。

據說是因為他作的《清平調》得罪了當時寵冠後宮的楊貴妃(因李白命「力士脫靴」,高力士引以為大恥,因而以言語誘使楊貴妃認為「可憐飛燕倚新妝」幾句是諷刺她)而不容於宮中。

天寶十一年(752年)李白年屆五十二歲,北上途中游廣平郡邯鄲、臨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邊疆思想,在邊地習騎射。

後發現安祿山野心,登**臺痛哭。不久即離幽州南下。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帶漂泊。在他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領大軍討伐安史叛軍,於是他北上準備追隨李光弼從軍殺敵,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當時在當塗(今屬安徽省馬鞍山)當縣令的李陽冰。

同年11月,李白病逝於寓所,終年61歲,葬當塗龍山。

擴充套件資料

李白詩歌取材廣闊,想像豐富,豪邁奔放,為唐詩冠冕。後世詩人如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代的高啟、清代的龔自珍等均深受李白詩歌的影響。

李白一生創作大量的詩歌,絕大多數已散佚,流傳至今的只有九百多首。他的詩歌創作涉及的中國古典詩歌的題材非常廣泛,而且在許多題材都有名作出現,而且因為際遇的不同,每個時期的詩風都有所不同。

李白在所有詩歌體裁都有千古絕唱。李白鐘好古體詩,擅長七言歌行、五言古詩、樂府詩、五七言絕句和五言律詩。李白詩風浪漫,包羅永珍,繼承陳子昂提倡的詩歌革命,反對南齊、蕭樑以來的形式主義,把南朝以來柔弱華靡的文風,一掃而空。

無論在內容或形式上,唐詩都得到創造性發展。

李白擅用樂府民歌的語言,很少雕飾,自然率真。樂府精神和民歌語言的運用,達到了極其成熟和解放的階段。李詩想像豐富,結構奇特,極度誇張,比喻生動,並運用大量神話傳說。

6樓:慧慧的網盤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樑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7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著名詩人,有「詩仙」之稱。李白和杜甫合稱「李杜」。有《李太白集》傳世。

生平 早年

李白的祖籍是隴西成紀(在現在甘肅秦安東)。他於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葉(位於今日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附近)。據《新唐書》記載其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皓)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實際上同宗。

幼年時期,李白和他的父親李客遷居到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他在青年時期開始在中國各地遊歷。其後李白曾經在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供奉翰林。

但是由於他桀驁不馴的性格,所以僅僅不到兩年他就離開了長安。據說是因為他作的《清平調》得罪了當時寵冠後宮的楊貴妃(楊貴妃認為「可憐飛燕倚新妝」幾句是諷刺她)而不容於宮中。

中年 後來他在洛陽和中國唐朝另一位著名詩人杜甫相識,並且成為了好友。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在756年12月,李白為了平復叛亂,曾經應邀作為永王李璘的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後,李白也獲罪入獄。

不久以後,他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在流放途中遇赦,此時他已經59歲。

晚年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帶漂泊。在他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領大軍討伐安史叛軍,於是他北上準備追隨李光弼從軍殺敵,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當時在當塗(今屬安徽馬鞍山)當縣令的李陽冰。

同年11月,李白病逝於寓所,終年62歲,葬當塗龍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池觀察使範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當塗青山。關於他的死,還有多種不同的傳說,一說便是他在舟中賞月,失足墜水而死。

作品 李白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流傳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難》、《行路難》、《將進酒》、《靜夜思》等,有《李太白集》。他的詩歌創作涉及的中國古典詩歌的題材非常廣泛,而且在不少題材上都有名作出現。他所鐘好的體裁主要是古體詩,包括古風和樂府詩,但他在近體詩體裁如律詩、絕句中往往也有絕唱留存。

在唐代尚未普及的詞,有兩首被認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黃升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菩薩蠻》與《憶秦娥》。也有少數人懷疑它們不是李白所作。

考據 據《舊唐書》記載,李白,字太白,山東人,其父為任城尉。青年時期的李白顯示了超凡的才能,並且志氣巨集放,飄然有超世之心。其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隱於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

又《舊唐書》記載,李白流放雖然遇赦,卻由於途中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

8樓:樹莞憑豔卉

李白(701—762年),唐朝,漢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大李杜」,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又稱為「詩仙」。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成紀鄉),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於此。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

他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干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

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召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天寶

三、四年間(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後,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後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於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於安徽當塗縣。

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他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

存詩900餘首,有《李太白集》。

其詩想象豐富,構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李白的《客中行》拼音版是什麼,《客中行》李白的 內容是什麼?

k zh ng x ng zu zh l b i ch o d i t ng l n l ng m i ji y j n xi ng y w n sh ng l i h p gu ng d n sh zh r n n ng zu k b zh h ch sh t xi ng 原文如下 客中行 唐 李...

李白《客中作》中心思想,論語的中心思想

李白 客中行 的中心思想是 抒寫了身雖為客,卻樂而不覺身在他鄉的樂觀情感,充分表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盛唐時期的時代氣氛。客中行 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前兩句以輕快 幽美的筆調,歌頌了蘭陵美酒。全詩語奇意也奇,形象瀟灑飄逸,充分表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

臺階中父親性格特點,李森祥的《臺階》中父親的性格特點是什麼

由於自家的臺階低,總感到低人一等,這種長期的心理文化壓抑,使他 地眉順眼 地過了一輩子,言語木訥,少言寡語,形成了一種揮之不去的謙卑的心理文化。也正因為如此,父親就把一生的追求目標鎖定在要蓋一座高臺階的新屋上。由於貧窮,這座九級臺階高的新屋,讓父親一年到頭,不得適閒,撿磚拾瓦,抱土背石,用十二月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