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的奇蹟

2021-03-04 00:37:23 字數 4980 閱讀 6668

1樓:匿名使用者

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8851.

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寬4至5米。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蹟,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它與天安門,兵馬俑一起被世人視為中國的象徵。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諸侯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臺,並用城牆連線起來,形成最早的長城。以後歷代君王幾乎都加固增修。它因長達幾萬裡,故又稱作「萬里長城」。

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總佔全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可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十分艱難。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10個省區市。

長城的總長度為8851.8千米,其中人工牆體長度為6259.6千米,塹壕和天然形成長度為2592.

2千米。

「因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築長城的一條重要經驗,在秦始皇的時候已經把它肯定下來,司馬遷把它寫入

《史記》之中。以後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的。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

修築城堡或烽火臺也是選擇在險要之處。至於修築城牆,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是沿著山嶺的脊背修築,有的地段從城牆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有「易守難攻」的效果。在遼寧境內,明代遼東鎮的長城有一種叫山險牆、劈山牆的,就是利用懸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為長城了。

還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天然屏障,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長城,作為一項偉大的工程,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遺產。

不論是巨龍似的城垣,還是扼居咽喉的關隘,都體現了當時設防的戰爭思想,而且也標誌著當時建築技術的高度成就。例如,明朝時期,隨著封建經濟的高度發展,建築業也體現了規模巨大的生產流程和比較科學的燒製磚瓦作坊。因此磚的製品產量大增,磚瓦已不再是珍貴的建築材料,所以明長城不少地方的城牆內外簷牆都以巨磚砌築。

在當時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運建築材料的情況下,採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樣的磚砌築城牆,不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建築水平。其次,許多關隘的大門,多用青磚砌築成大跨度的拱門,這些青磚有的已嚴重風化,但整個城門仍威嚴峙立,表現出當時砌築拱門的高超技能。從關隘的城樓上的建築裝飾看,許多石雕磚刻的製作技術都極其複雜精細,反映了當時工匠心獨運的藝術才華。

牆身是城牆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為七點八米,有些地段高達十四米。凡是山崗陡峭的地方構築的比較低,平坦的地方構築得比較高;緊要的地方比較高,一般的地方比較低。牆身是防禦敵人的主要部分,其總厚度較寬,基礎寬度均有六點五米,牆上地坪寬度平均也有五點八米,保證兩輛輜重馬車並行。

牆身由外簷牆和內簷牆構成,內填泥土碎石。外簷牆是指外皮牆向城外的一面。構築時,有明顯的收分,收分一般為牆高百分之一百二十五。

牆身的收分,能增加牆體下部的寬度,增強牆身的穩定度,加強它的防禦效能,而且使外牆雄偉壯觀。內簷牆是指外皮牆城內的一面,構築時一般沒有明顯的收分,構築成垂直的牆體,關於外簷牆的厚度,一般是以「垛口」處的牆體厚度為準,這裡的厚度一般為一磚半寬,根據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厚。磚的砌築方法以扁砌為主。

2樓:賁含巧撒菀

萬里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蹟,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時達2000多年,總長度達5千萬米以上。我們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西起中國西部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中國東北遼寧省的鴨綠江邊,長635萬米。它象一條矯健的巨龍,越群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

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歎它的磅礴氣勢、巨集偉規模和艱鉅工程。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蹟,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3樓:熱心網友

首先從規模上看長城非常巨集大——萬里之長,八米多高,六米多厚,設定巧妙,再從工程上看非常艱鉅——全靠人力把那麼多那麼重的巨石、城牆、方磚運上陡峭的山嶺,並在崇山峻嶺之間修築長城.在兩千多年前完成如此巨集偉,如此艱鉅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罕見的.因此說「長城」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4樓:管曼安所昌

里長城~我國古代偉大的工程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西元前770~476),今存者為明代所修建。西起嘉峪關,東到丹東鴨綠江畔的虎山口。

長城是有史以來唯一在太空中可看到的三度空見建築物。長城東段經過山地或丘陵地,古稱「用險制塞」,起伏蜿蜒,形式雄峻;遙望我國山川的偉大形勢,將令人歎服先民開疆拓土的艱難,而激起無限的壯志雄心。

為什麼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

5樓:汲桂花悉乙

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原因如下:

一、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蜿蜒一萬三千餘里,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二、長城是作為軍事要塞而存在的,為了抵擋外族的入侵,數以百萬計的勞動人民肩挑背扛,無數人為此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這在人類歷史上也是極其罕見的。

三、長城作為人類歷史的奇蹟,202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內,而且作為世界聞名的八大奇蹟,現在只有長城和埃及金字塔依然存在。其他的早已支離破碎,有的甚至已經變成了傳說。

四、從國內外影響上看,長城也是享譽世界,聞名中外的中華古代建築。美國前**尼克松在參觀了長城後說:「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6樓:才信容綢

長城在古代建築上只有中國才有得起如此浩大建設力量,長度獨一無二;長城是歷史上有效抵禦外敵時間最長的防禦工事;長城在月球上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長城是世界真正認識到了中國的偉大歷史.

拓展資料: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

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始修於燕王,歷史長達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東起鴨綠江,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

國家文物局2023年宣佈中國曆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分佈於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等15個省區,包括長城牆體、壕塹、單體建築、關堡和相關設施等長城遺產43721處。

7樓:鎖香芹夙忻

它像一條巨龍,翻越巍巍群山,穿過茫茫草原,跨過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

現在我國新疆、

甘肅、寧夏、

陝西、內蒙古、

山西、河北、北京、

天津、遼寧、

吉林、黑龍江、

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臺的遺蹟。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的長城就達3萬多裡。

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還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關」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折向東北,經**、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後又由北而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並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

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自秦始皇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1/20!

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以想見,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萬里長城的工程量,據粗略估計,僅以明朝修築為例,若將其磚石、土方用修築一道厚1米、高5米的大牆,可環繞地球一週有餘。如果用來鋪築一條寬5米、厚35釐米的馬路,那就能繞地球三四周了。如果把所有朝代所修的總計10萬里來計算,則這道長牆可繞地球十幾周,這條馬路,可繞地球三四十週。

「因地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築長城的一條重要經驗,在秦始皇的時候已經把它肯定下來,司馬遷把它寫入《史記》之中。以後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的。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

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修築城堡或烽火臺也是選擇在「四顧要之處」至於修築城牆,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地形,如像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有是沿著山嶺的脊背修築,有的地段從城牆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收「易守難攻」之效。在遼寧境內,明代遼東鎮的長城有一種叫山險牆、劈山牆的,就是利用懸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為長城

了。還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天然屏障,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了.長城,作為一頂偉大的工程,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遺產。

8樓:裘**郯妝

首先從規模上看長城非常巨集大——萬里之長,八米多高,六米多厚,設定巧妙,再從工程上看非常艱鉅——全靠人力把那麼多那麼重的巨石、城牆、方磚運上陡峭的山嶺,並在崇山峻嶺之間修築長城。在兩千多年前完成如此巨集偉,如此艱鉅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罕見的。因此說「長城」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希望對你有幫助

9樓:靳昕昕回慨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種很長的牆體防禦建築,或形式和牆體相近、防禦性質和牆體一樣的防禦建築。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線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長城資源主要分佈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根據此前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

1萬千米

這些在生產力高度不發達的古代是完全不能想象,所以說是偉大的奇蹟

世界歷史上最出名的三大帝王是誰,世界歷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帝王都有誰?(個人主觀認為最好)

我認為有四個。這四個都是世界都認同性質的。而其他的都是地區性的。成吉思汗,差點征服歐亞大陸。武力征服世界的代表。華盛頓,默罕默德和 當今主流社會的締造者。成吉思汗,拿破崙,亞歷山大大帝。我是這樣認為的 也有很多人認為是 君士坦丁大帝,秦始皇帝,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愷撒大帝,秦始皇 劉邦 成吉思汗...

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偉大的奇蹟 改為感嘆句

感嘆句是帶有濃厚感 彩的句子,句末通常都用感嘆號結尾。這裡的感嘆表達出驚訝 震驚的感情,同時也流露出讚美之意,這裡在句中又新增了 簡直 二字,更加強化了這種感情。句子的末尾的 啊 是嘆詞,由嘆詞構成的感嘆句是感嘆句最常用的一種形式。除了嘆詞,還有由 多 多麼 好 真 等副詞 口號或祝詞式的感嘆句和句...

世界歷史上排名第一的軍事家是誰,世界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排名?

不服來辯,游擊戰打贏初期軍力懸殊20倍以上的國民黨。中國歷史相對而言 版也比世界歷史好 權說 好寫。如果是寫 之類的網上題材也多的很。搜一下 為什麼 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家 肯定到處都是。單純為了辯論的話可能有軍力懸殊差距更大的,但是百萬軍隊的基數在那裡擺著的,巨集觀的軍事思維跟微觀的根本不一樣,指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