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後感

2021-03-04 00:34:17 字數 5649 閱讀 6722

1樓:

紅樓夢—褪不去的一抹燦爛

——讀《紅樓夢》有感

書中有詩云:「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夢盡荒唐。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紅樓夢,再怎麼繁華闌珊,終究是一紙荒唐的大夢。

夢,是一種不實際的東西。它就好似泡沫,隨時都可能一碰就碎。有首小野小町的日本和歌曾說過:

「 夢裡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裡常幽會, 怎比真如見一回 。」 意思就是與其相見不如在夢裡相見。

夢確實很美好,但同時它又很虛假,華麗也許只是它的表面。可為什麼人總喜歡活在夢中呢?恐怕人的現實總是殘酷的,對於那些無法實現的東西更為憧憬。

而紅樓夢就是名副其實的一場被包裝得華麗無比的空夢。

早就聽聞《紅樓夢》有四大名著之一的美名,如今終於有時間將其細細品嚐,實在甚是慚愧。我認覺得這本書好比一壺清茶,若你不仔細去品味它,斟酌它,是體會不到這壺茶深藏不露的甘甜。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這本書是穿插了石頭的神話故事開啟的,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寫了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三人為主的愛情悲劇,將一個封建貴族家族從繁榮走向衰亡的過程一一敘說。

也許很多人看完了《紅樓夢》都在不停為賈寶玉和林黛玉無法相愛相守的悲劇而痛心哀婉。或者諷刺感嘆當時世俗封建的黑暗落沒和家族之間的複雜與勢力鬥爭。可有句話說: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卻很欣賞作者寫作的藝術手法和書本的藝術價值。

最具有神祕色彩的就是金陵十二釵。作者以如椽之筆,將這樣一大批紅粉麗人,一個個推倒了讀者的眼前,讓她們在大觀園那座人生大舞臺上盡興地表演了一番,然後又一個個接連落幕,演繹著一幕幕動容的悲劇美。但是裡面描寫的少女,特別是那些不含雜質的少女的人性美感,讓人產生一種又愛又恨的朦朧感情。

楚楚動人又喜愛爭風吃醋的林黛玉,才華橫溢又有些心眼的薛寶釵,溫柔體貼的襲人,狠毒敏銳也有兒女長情的鳳姐......都一一展現在讀者眼前。

這本書中的細節常讓人身臨其境,印象深刻。義大利藝術家米開朗基羅曾說過:「在藝術的境界裡,細節就是上帝。

」最令人著迷的是林黛玉與賈寶玉的細節。某次,一個丫頭給寶玉帶斗笠,結果戴得亂七八糟,一邊的黛玉仔細幫他梳理。其中「輕輕攏住」這個詞竟讓心裡某個柔軟的地方產生到一股溫柔的感覺。

特別的還有十九回裡,寶玉在黛玉微困的時候來到,兩個人就拿著枕頭對面倒下談話。黛玉看到寶玉臉腮上有塊血漬,便伸手去輕撫,心疼地用帕子擦拭。 看的時候,腦子裡就真是這般光景,黛玉的柔情蜜意也都淋漓盡致。

裡面的伏筆也埋得極為巧妙。第五回賈寶玉就夢到了金陵十二釵,裡面書寫的詩都暗示了紅樓夢中女子們的命運。十三回中在秦氏在病逝之前,王熙鳳夢到了秦鍾對她託話,秦鍾在夢裡告訴鳳姐賈家的祭祀,家塾應如何經營。

「這一切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盛筵必蔽。」在夢中說完,秦氏就一命嗚呼了。其實這裡面早就暗示了賈家落沒的命運。

神話故事作為伏筆的一種,也成為了書中神祕的點睛之筆。開頭的「假村語言」新增了神祕色彩。故事別名叫《石頭記》,顧名思義就用石頭與絳珠草揭示了寶玉和黛玉的身世的「木石前盟」。

書中有提及寶釵曾收到一位道士的一把鎖,上面刻字暗示要找一位有「玉」的人,這就是寶釵和寶玉兩人的「金玉良緣」。很明顯,黑暗的封建勢力使得「金玉良緣」終究敵不過「木石前盟」。命中註定的悲劇早已深深埋下伏筆。

諷刺也是一大亮點。十二回中,賈瑞迷戀鳳姐美色,鳳姐聰明地三番四次地放他鴿子,有位道士送賈瑞一面叫「風月寶鑑」的鏡子,正面映著王熙鳳,反面映著一個骷髏,這也是作者的用心設計,側面反映賈瑞的人品的醜陋齷齪。以小見大,從小的家族折射出當時18世紀這個社會早就已經矛盾重重,政治黑暗,人性衰莠,賈家只是當時社會的縮影。

寶玉雖然集眾多寵愛於一身,享受盡榮華富貴,但在婚姻愛情上仍是不自由的。那個時期的清王朝,表面上還維持著繁華,但那「如大廈傾覆」的趨勢,卻毫不掩飾從各方面暴露無遺。

作者構思精密,語言字斟句酌,每一首詩都是作者的文化精華。書裡常常涉及眾人論詩的故事。十八回裡,賈妃的來到,使得大觀園裡的景觀都需要眾人題詩。

寶玉,黛玉和寶釵,迎探惜春姐妹都來紛紛對額題詩比較,這種學術文化氛圍很讓人羨慕。想想古代文人雅士都通過流水傳送酒杯來賦詩,叫曲水流觴。這樣的文化交流是我們現代無法做到的。

手機都代替了話語,連當面交流都難了,更別說交流討論學術這樣高雅的話題。

《紅樓夢》既是一支絢麗的燃燒著理想的青春浪漫曲,又是充滿悲涼慷慨之音的輓詩。作者在抨擊清**的腐敗黑暗同時,也傾心為讀者展現了各色主人公酸甜苦辣人生道路,折射表現了社會的深邃與人性美感。《紅樓夢》的藝術價值就在於它能體現人生況味,與讀者能有心靈溝通,讓人能夠打心裡為那個人物感動憐惜。

這種心靈的顫慄與感動,在今世仍有巨大的魅力。

ps:這是我高中時自己寫的,刪掉太可惜就複製上來,希望它能幫助到他人理解紅樓夢ww

2樓:邛仁赤綾

紅樓夢》是悲劇,但在人類對美好的人性、人情和美的追求上確實勝利的。它集中了人性最本質的東西——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心靈也是脆弱的,就如林黛玉那樣。

「兩彎似蹙非蹙柳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如此美人,最終卻落的個憂鬱而死,只因她一心追求愛情的永恆與唯一。

寶黛的愛情源自太虛幻境中的木石前盟,再加上紅塵中的兩小無猜,雙方遂有了私訂終身的意願。從一開始的一見傾心到後來的心心相印,以及最後的心灰意冷。他們愛情的產生與發展正是兩顆純潔高尚的「心」相互碰撞溝通和彼此認同的過程。

但在一個封建的大家庭裡,這隻能存在兩顆真誠的心間,雙方的愛情沒有任何的承諾和物質保障。

寶釵是一個複雜的矛盾糾葛體,是一個委婉內斂的人她從小受到正統教育的薰陶,深受封建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毒害,為人行事遵守三從四德,綱紀倫常,但實際上她對諸如《牡丹亭》、《西廂記》等**瞭然於胸。寶玉和寶釵的愛情一開始並沒有得到賈府上下的默許,實際起初賈母也許更傾向於黛玉或是寶琴。但隨著情節的發展,寶釵和寶玉的愛情才得到了賈家上下的心照不宣。

「賈寶玉奇緣識金鎖,薛寶釵巧合認通靈」。他們的愛情是大家認定的金玉良緣,是建立在世俗的物質基礎和家族利益上的愛情,也是造成他們悲劇性結尾的原因之一。

為了真愛的人可以拋棄一切世俗名利,甚至可以背上不仁不義不中不孝的罪名。這就是作者曹雪芹對精神愛情的高度讚揚。後來寶玉中舉,寶釵懷孕,可他卻遁入空門,說明作者在精神追求和世俗情感方面的矛盾,也集中體現作者堅定崇高的愛情觀。

寶黛的愛情是個大悲劇,寶玉和寶釵的愛情也是個大悲劇,曹雪芹對兩者結局是矛盾的,但無疑都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曹雪芹曾慘痛地寫道:「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寞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愛情既是生活中的幸福之源,又是逃避人生的避難所。在《紅樓夢》裡,愛情是宿命的,愛情本身就是悲劇,是人的悲劇,是人的世界的悲劇。

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只不過是兩種悲劇的不同表現形式而已,在本質上是相通的,那就是它們都是理想追求與現實世界的相互衝突,共同作用的結果。

我們生活在由情感的鎖鏈所組成的世界,而在情感的鎖鏈中,必不可少的是愛情這個環扣。在紅樓夢,在大觀園裡,愛情是永恆的,永恆使我們選擇了它,永恆的愛情成了可塑性的話題。它引起了我們對人性的思考,對生活的思考。

人活在世上,雖然有許多煩惱和痛苦,但是我們卻從沒有放棄過追求理想和美,曹雪芹是這樣,我們也應該是這樣,歷史正因為這樣而繼續向前發展。

3樓:能夕歷乙

紅樓夢》打動過千千萬萬的讀者,也影響過千千萬萬的人。《紅樓夢》在中國可謂地道的名著。它以悽婉的愛情為主線,描繪了封建貴族階級的興衰史。

其主人公的愛情悲劇,其實也是他們(她們)的性格悲劇,當然也更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

林黛玉,一個整日哭哭啼啼的,不怎麼健康的女人。賈寶玉是怎麼搞的,放著那麼多的紅潤佳麗不要,怎麼會偏看上一個終日病病歪歪的老病號呢?在重看《紅樓夢》的時候,發現一個個佳麗似乎都有些俗氣;在對賈寶玉的愛上,無人可比林黛玉的獨特和刻骨銘心。

林在臨死前曾說過一句話:「質本潔來還潔去」,說的一點都不錯;在嚥氣前她也只是喊著「寶玉你好!」——這種對愛情的專注精神是每一個男人都不願捨棄的,更不要說生來就是情種的賈寶玉了。

賈寶玉,一個生在蜜糖罐裡的情種加混事魔王。由於長輩們的精心呵護,賈寶玉就像溫室裡的花朵那樣,經不得什麼大世面的。他最後出家當了和尚,也是他的一貫性格使然。

可以說他對真正的人情世故一點都不瞭解。他只不過是賈母手上的一塊真正的心肝寶貝——他是賈母的全部的愛的結晶,也是林黛玉的全部的愛情濃縮。賈寶玉是單純的、可愛的,也是值得同情的悲劇性人物。

賈寶玉的全部魅力就在於他的多情和對林黛玉的終生不逾。

賈母,是整個賈家的根子之所在。她寬容而富有愛心,享盡了榮華富貴,而人情練達。她與眾丫鬟們既是主僕關係,也是母子關係,更多的是夥伴關係。

賈母受人敬愛,一方面有母以子貴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與老菩薩般的胸懷有關。她看人頗準,水平也不在另一位中國人家喻戶曉的佘太君之下。只不過她的愛自私的成分太多:

她也知道寶玉鍾愛林黛玉,但她肯定權衡了更多的人情世故在裡頭,更多的繁衍後代的健康在裡頭。

4樓:隱素花幹雀

讀紅樓夢有感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這黛玉低吟著的悲涼試句一直被古往今來的獨孤人士吟唱至今,這句詩出自曹雪芹的手筆,似乎也暗示著《紅樓夢》這部**的悲涼結局和它之中蘊涵著的封建社會獨有的蒼涼和無奈。

記得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讀《紅樓夢了》,懷著一種壓抑的心情,小時候素來不愛讀書,那印象中大觀園的繁雜與喧鬧似乎就是兒時對《紅樓夢》的理解.寶玉的輕浮,黛玉的憂鬱,寶釵的大方,劉姥姥的和善,鳳姐的小家子氣,其他人物各自的輕佻,刻薄,總之,這本書只是記錄了晚中清時一戶人家的興衰史,當時,我是這麼理解的.

可再仔細品讀之後,隨著見解的豐富,這本書在我心中,不僅只意味著一個純粹的俗氣的故事,它開始有了更深遠的寓意,那故事背後所揭示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悲傷與悽慘,也讓我領略到了曹雪芹這個懷才不遇的文學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觀念.

寶玉曾說:」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純潔,而在婚後受泥土玷汙,自然也渾濁了.」寶玉為何有此感?這也不正暗示著曹雪芹對當時社會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顧的現象覺得無比反感與憤憤不平麼?

黛玉為何生性鬱鬱寡歡,喜散卻不喜聚?因為作者正是借這個悽慘美人兒所表達自己內心所受到的**和對封建社會文人沒有自由所以心中悲傷,憂鬱的心境.而其他的像鳳姐之類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個年代**小人的真實寫照.也有善良的主兒,如襲人,也如像前面所說到的尖酸小人,也有樂於助人,熱心,善良的一面,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發的片刻.然而,悲劇的色彩仍籠罩著這個美麗切極具諷刺意味的故事,那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與天各一方也表明了作者內心對社會的極度失望和那看破紅塵的一分灑脫與傷感,令讀者不覺為之一顫.

雖說這本書字裡行間顯露路出的的社會的世態炎涼著實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長嘆,然而其中也有美麗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觀園中的一家人一同飲酒對詩,一同喜接春聯的熱鬧,開心,亦如寶玉面對黛玉時的那一份討巧與能言善辯,一家人在一起的溫馨,也使讀者在閱讀時嘴角不禁泛起一絲浮萍.其實,這也正是民間人家風俗與良好教養與中華民族豐富文化的真實寫照,然而越如此,結局變越顯得滄桑淒涼,越覺得不捨,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語言和矛頭也不會直指人們內心的最深處,如此傷感.

讀完《紅樓夢》,從那個壓抑封建的社會陰影中逃脫出來,長吁了一口氣,環顧四周,自己生活的環境至少能有讓自己長吁一口氣的空間,而當時的人們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錮,他們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所以,每當讀完一遍《紅樓夢》,那在讀之前的緊張,壓抑,似乎都煙消雲散了,內心對苦難,艱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對夢想的追逐也越發執著.

我們也理當為了這而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民主時代,在生活中,有艱苦,有困難,但那是人生歷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環境,觀念無關,但是,比起封建社會的人,我們至少有權利去戰勝他,我們有能力起戰勝他,我們有資格去戰勝他,這,難道不值得慶幸嗎?

靠在書架上的《紅樓夢》,靜靜地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是喜,是憂,是聚,是散.它,孕育著狂熱的內涵;它,傳承著深刻的思想;它,透散著醉人的感傷……

紅樓夢的讀後感紅樓夢讀後感

知道讀後感有多少字不?還沒分?你比我剛才教訓過的一位仁兄還帶勁?真得兒?我覺得沒有必要告訴你 如果你是在認真讀 紅樓夢 還會寫不出讀後感嗎?我看你這只是為了應付別人或者老師佈置的作業才要急求的吧?如果告訴你,就是對紅樓夢的一種褻瀆,對曹雪芹的一種褻瀆。你沒有認真的去讀,怎麼會知道讀後感是什麼。可以這...

《紅樓夢》讀後感《紅樓夢》讀後感400字

紅樓夢 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圍繞事關賈府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而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鬥爭為情節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叛逆者的悲劇為主要內容,通過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種種黑暗和腐朽,進一步指出了封建社會已經到了 運終權...

《紅樓夢》讀後感,《紅樓夢》讀後感300字。

讀 紅樓 夢 有感300字 作者曹雪芹通過 紅樓夢 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漸漸與賈政之與生俱來通靈玉而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帶有 瑣的薛寶釵,讓林黛玉 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