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撥穗子的來歷

2021-03-04 00:32:44 字數 4774 閱讀 9291

1樓:沒夢想的檸檬

為了表示學生學業有成,校級領導會把學生學位帽上的帽穗,從右邊撥到左邊,以此代表稻穗或麥穗成熟,象徵畢業生已學有所成,可以展翅高飛 。

未獲得學位時,流蘇是垂掛在著裝人所戴學位帽的帽簷右前側中部;獲得學位後,流蘇則垂於帽簷左前側的中部。流蘇位置的移動,是由校長(或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在學位授予儀式上,頒授學位之後移動。

校長的流蘇,自然是垂於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因為他早已獲得過學位(或理論上應如此)。

擴充套件資料

學士帽為方型黑色,帽子正中綴有黑色流蘇。學位帽的造型,採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大學普遍採用的方型造型,含有書本(代表知識)的意義。在顏色上,除校長外不分學位級別,校長為紅色或黑色一律使用黑色,顯得莊重、沉穩。

戴學士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

在學位級別的劃分上,博士的流蘇為紅色,碩士的流蘇為深藍色,學士流蘇為黑色,校長的流蘇為黃色。這種色彩的界定,與學位袍是交相呼應的。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 導師)及已獲學位者,其流蘇均垂在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

2樓:匿名使用者

請參考以下詳細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莘莘學子,在大學校園內,或本科,或研究生,寒窗苦讀數載,畢業了,都要穿上一套禮服,去參加畢業典禮,不參加畢業典禮,也要穿上它去照幾張像,留作永久的紀念。過去,筆者一看到頭戴平底方形帽,身披黑色長袍,就以為這個人獲得了博士學位。後來,隨著國內的大學又開始流行學生畢業時穿學校禮服,翻閱了一些資料,筆者才明白自己的孤陋寡聞,把學士服,碩士

服,統統看成了博士服。

大學禮服是怎麼來的呢?不同學位之間的禮服又有什麼不同呢?要追尋它的來歷,就要循著歐洲大陸大學教育發展的軌跡,回溯到中世紀的西歐。

西歐大學教育的發展,是中世紀生活影響的結果。在中世紀初期,羅馬帝國滅亡了,希臘和羅馬燦燃的古典文化被摧殘,迅速走向衰弱,一度繁華的城市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各種教育機構蕩然無存,羅馬**教會成了古代文化主要的承繼者和傳播者。到了十二世紀,由於**教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神職人員幫助主教管理他們的教區。

於是陸續出現了修道院,大主教區學校和教區學校。大主教區學校設在大主教區內,教區學校設在神職人員所在的村落。教會利用這些場所,對教士和僧侶進行讀、寫、算和教義基本知識的教育,他們採用古典文化的一些成果,逐步形成了被稱為「七藝」(語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的學習課程。

這些學校的教師在義大利被稱為博士(doctor,**於拉丁文doctoreum,意即教師),而在巴黎則把教師稱為碩士(master,**於拉丁文magister,意即教師,師傅)。

那個時候,手工業興盛起來,並逐步與農業分離,商業也隨之發展,重新形成了以手工業和商業為中心的城市,出現了各種手工業的同業公會和商業行會,這些行會有嚴密的組織和規章制度,擁有相當大的自主管理權。隨著學校的發展,被稱之為碩士或博士的教師數量日益增加,各個地方的教師們仿效手工業和商業的同業公會,組織起了教師的同業公會,學生則組織成同鄉會,管理他們自己的事務。他們都把自己的行會叫做大學(university,**於拉丁語universitals,意為共同體),因而大學這個詞成了各教育中心的共同稱謂。

也就是說,最初的大學機構就是這些教師的行會和學生的行會組織。而同一行會裡的相同專業的教師又組成特殊的專業行會,稱為系或教授會(faculty,**於拉丁語facultas,意為才能,即教授某種學科的能力,)後來又把系這個名詞的含義擴充套件為教授某部門知識的大學分部(學院)。 在義大利北部的玻洛尼亞地區,建起了中世紀最早的兩所大學――波洛尼亞大學和薩萊爾諾大學,隨後巴黎大學、牛津大學等學校像雨後春筍般相繼產生。

這些早期大學的學生,要編成班級進入教室聽課,但學校不會對他們進行考試。只有那些決定今後要成為一名教師的學生,學校才會對他們進行考試。考試過程的第一步,是要對他們進行一系列的不公開的和公開的預試。

考試合格的應試者,要穿上僧侶的長袍(gown),同學士們(bachelor,**於拉丁文baccahalar,意即學士)坐在一起。接著要舉行由順利通過了考試的應試者提供葡萄酒的盛宴。這就是學生畢業典禮儀式的雛形。

但是,要成為一個碩士或博士(當時,博士和碩士並無區別,都是教師,師傅的意思),還要經過二至三年的學習,通過了嚴格的最後的考試才行。

在中世紀的歐洲,城鎮裡的男男**都穿長袍,寒冷的大廳和透風的建築使得人們不得不披上長及地板並連著頭巾(hood, 兜帽,又叫坎肩)的長袍。這些長袍和頭巾製作的原料和顏色,由各的人財富和社會地位而決定。既然在早期大學中的學者都是傳教士,他們的穿著應與其在修道院的地位相一致,身上穿土褐色長袍,用頭巾保護他們的頭。

於是,這種僧侶的黑色長袍和頭巾演變成了今天大學流行的禮服,不但學校畢業典禮的儀式上要穿,其他一些重大慶典也要穿。

後來,長袍和頭巾開始採用較為明亮的色調,不同學位的禮服也逐漸變得有些不同。學士,碩士,博士的禮服樣式的差別,主要出現在頭巾上。過了一段時間,頭巾不再與長袍相連,單獨成了一件物品,人們把它戴在頭上。

到了十五世紀,帽子開始流行,頭巾幾乎成了飾物,人們穿它時,把它從頭頂順著脖子往下套,披掛在肩上,向後背垂下來。於是,學校禮帽應運而生。最初的學校禮帽的形狀起源於碩士學位的符號,有幾種不同的形狀,有的是圓形,有的是方形,有的在帽子**有一簇裝飾物。

今天的流蘇(tassel)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只不過更精緻罷了。牛津大學最先採用平低方形禮帽(mortarbard,意即灰泥板),民間則建議學校禮帽應做成學者的一本書那樣的形狀,這樣更能表現它的學術含義,更有書卷氣。

在美國,哈佛大學率先穿上學校禮服,接著各大學相繼使用,但式樣與歐洲仍在使用的禮服不同,各校也有差別。在2023年,各校的代表開會,建立了統一的服裝樣式,2023年,產生了美國大學禮服的統一標準體系,後來,又在2023年和2023年兩次進行了修訂。因此,美國今日各大學流行的禮服規格一樣,只是在諸如顏色等一些細部略有差別而已。

筆者在美國作為家長參加了普渡大學一次畢業典禮,目睹了普渡學子身穿大學禮服的風采。禮服由長袍,方帽,和頭巾三個部分組成。

博士和碩士的長袍士是黑色的,準學士的長袍為灰色。學士的長袍,尖袖,前面不敞開;碩士的長袍,方袖,袖口呈弧形;博士的長袍,喇叭袖,胸前釦子兩旁各一道寬5英寸的天鵝絨貼邊,袖子上也橫著縫有三道平行的天鵝絨貼邊,顏色屬黑或別的顏色,它是學科類別的標誌。

帽子是方形「牛津帽」,各種學位的人都可以戴。帽子左邊垂下漂亮的流蘇,流蘇的顏色表示授予學位所屬院系。

最能體現學位等級的是頭巾,其尺寸大小,形狀,隨學位的不同而不同,學位越高,尺寸就越大,做工就越精緻。頭巾的外層與長袍的黑色材料相匹配,襯裡摺疊向外翻出的部分,使用普渡大學代表顏色――金色和黑色。天鵝絨貼邊的顏色表示學科類別。

在普渡大學學士是不用頭巾的。

普渡每年要舉行三次畢業典禮,參加儀式的人都要穿上禮服,在典禮官的率領下,列隊在校園主要道路上繞行一週,然後進入會場。進行完傳統儀式後,從博士開始,每個畢業生都要上臺,從校長手中接過畢業證書,博士要讓教務長把頭巾披在肩上。有數千位家長或親友,長途跋涉,其中也有不少像筆者這樣的同胞飛越大洋,前來慶賀自己的子女或親友完成了學業,許多學生一上臺,會博得自己親友的一陣熱烈的掌聲和喝采。

如此盛況令人歎為觀止!而萬千學子為了有一天能穿上這象徵登上了學術殿堂的方形帽和長袍,又不知要付出多少辛勞!

3樓:匿名使用者

代表稻穗或麥穗成熟,象徵畢業生已學有所成,可以展翅高飛 。

4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世紀的歐洲,城鎮裡的男男**都穿長袍,寒冷的大廳和透風的建築使得人們不得不披上長及地板並連著頭巾(hood, 兜帽,又叫坎肩)的長袍。這些長袍和頭巾製作的原料和顏色,由各的人財富和社會地位而決定。既然在早期大學中的學者都是傳教士,他們的穿著應與其在修道院的地位相一致,身上穿土褐色長袍,用頭巾保護他們的頭。

於是,這種僧侶的黑色長袍和頭巾演變成了今天大學流行的禮服,不但學校畢業典禮的儀式上要穿,其他一些重大慶典也要穿。

後來,長袍和頭巾開始採用較為明亮的色調,不同學位的禮服也逐漸變得有些不同。學士,碩士,博士的禮服樣式的差別,主要出現在頭巾上。過了一段時間,頭巾不再與長袍相連,單獨成了一件物品,人們把它戴在頭上。

到了十五世紀,帽子開始流行,頭巾幾乎成了飾物,人們穿它時,把它從頭頂順著脖子往下套,披掛在肩上,向後背垂下來。於是,學校禮帽應運而生。最初的學校禮帽的形狀起源於碩士學位的符號,有幾種不同的形狀,有的是圓形,有的是方形,有的在帽子**有一簇裝飾物。

今天的流蘇(tassel)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只不過更精緻罷了。牛津大學最先採用平低方形禮帽(mortarbard,意即灰泥板),民間則建議學校禮帽應做成學者的一本書那樣的形狀,這樣更能表現它的學術含義,更有書卷氣。

學位帽流蘇。據《學位服眷裝規範》,學位帽為方形黑色,博士帽流蘇為紅色,碩士帽流蘇為深藍色,校長帽流蘇為黃色。博士袍為黑、紅兩色,碩士袍為藍、深藍兩色,校長袍為紅、黑兩色。

由於我國暫不推薦使用學士服,故學士服尚無統一標準,大多數參照國外高校的樣式,有「牛津版」、「劍橋版」等幾種樣式,一般學士帽的流蘇為黃色、學士袍為黑、紅兩色。在學位授予儀式上,由校長、院系領導或嘉賓將學位獲得者位於右前側的流蘇隨帽簷移至左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流蘇由右而左這一撥弄,表明校方準允這個學生走出師門。

畢業典禮上的撥穗儀式有什麼含義?

5樓:纖手破新橙

定義撥穗禮:畢業典禮上把頭上學士帽的流蘇從右邊換到左邊的動作。

相關成語

撥蘇正冠、撥穗正冠

就是畢業授學位時,系主任或校級領導把學生學位帽上的帽穗,從右邊撥到左邊,再授予畢業證書。

說明未獲得學位時,流蘇是垂掛在著裝人所戴學位帽的帽簷右前側中部;獲得學位後,流蘇則垂於帽簷左前側的中部。流蘇位置的移動,是由校長(或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在學位授予儀式上,頒授學位之後移動。校長的流蘇,自然是垂於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因為他早已獲得過學位(或理論上應此)。

撥穗的意義

代表稻穗或麥穗成熟,象徵畢業生已學有所成,可以展翅高飛 。

換擋撥片的使用,換擋撥片的使用方法

換擋撥片的使用方法是 選擇手動模式 通常是一個按鈕 然後將換擋桿推至 d 位,再通過撥片加減擋。即先將擋杆置於手動模式,然後在發動機轉速適合時利用撥片換擋自由切換理想檔位。較常見的換擋撥片位置是置於方向內圓弧的左右兩側,其兩個換擋撥片的功能是一樣的,並不是一個增擋 一個減擋 而是利用食指和中指向駕駛...

春節的來歷,春節的來歷和來歷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 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 新年 新歲 歲旦 年禧 大年等。春節的來歷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 年 說文 禾部 年,谷熟也 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

給校長的建議書,給校長的建議書300字

給校長的一封建議書 尊敬的校長 您好!冒昧給您寫這封建議書,請您在百忙中抽空看一看。您是學校的校長,每天有很多事要做。您為我們嘔心瀝血地工作,對學校注入了滿腔熱忱。使得學校井井有條。我想在這裡,舉出學校一些待改進的地方,請校長採納 1 使用禮貌用語,講話注意場合,態度友善。2 節約紙張 用水 用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