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比喻和象徵的區別

2021-03-04 00:20:29 字數 4595 閱讀 4426

1樓:素衣掩紅妝

喻句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事物去說明或描寫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的一種修辭手法。

借物來讚頌某些美德以及具備這些美德的人,或藉以說明某項事理。這種寫作手法,通常稱為「象徵的手法」。

「象徵」的修辭意義與比喻相近,從特點上看,象徵是以物示意,以具體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體的比方具體的,具有鮮明性。

2樓:匿名使用者

象徵是根據事物之間的

某種聯絡,藉助具體形象(象徵體)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可以使文章立意高遠,含蓄深刻。使用象徵手法的句子一般都由象徵體和本體兩部分構成,而且象徵體和本體之間必然有內在聯絡--這種聯絡往往依靠聯想建立,而且是從一事物想到與之有一定聯絡的別的事物,即是想到本體與象徵體的相似點或相近點,從而使抽象的思想、意義、概念形象化、具體化。恰當地運用象徵手法,可以使某些比較抽象的精神品質化為具體可感的形象,賦予文章深意,從而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與咀嚼回味的餘地。

比喻也稱打比方,通常是用熟知的事物去說明或描寫陌生或抽象的事物。使用比喻說明或描寫事物,可以使不具體、不生動的事物變得生動鮮明。寫作中通過聯想或想象從其他的人、事、物、景中找出與要記敘的人、事、物、景類似的特點「借彼喻此」,可以使讀者對文章描寫的物件(人、事、物、景)產生完整而清楚的印象。

由此可見,比喻的作用是突出事物的特徵,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以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具體來說,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可以使語言生動形象;二是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三是可以把深奧、抽象的道理淺顯、具體地表達出來。

比喻的功用也有三個方面:一是幫助說明;二是形容美化;三是起暗示作用。

由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象徵與比喻的相同點是:它們都是通過選擇一個具體的形象或事物形容或表現另一個事物,即二者都要藉助具體形象表現其他的事物。比如,紅旗往往象徵革命,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人常被比作老黃牛--前者藉助的是「紅旗」這一具體的事物,後者藉助的是「老黃牛」這一具體的形象。

雖然比喻和象徵都是增強文章表達效果的藝術手段,都能讓隱晦變得明朗,都能讓深刻變得淺顯,都能讓平實變得典雅,都能化無形為有形,都能化抽象為具體......但這兩種藝術表現手段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先看魯迅先生**中的兩段文字:

(1)華大媽跟了他指頭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墳,這墳上草根還沒有全合,露出一塊一塊的黃土,煞是難看。再往上仔細看時,卻不覺也吃一驚;--分明有一圈紅白的花,圍著那尖圓的墳頂。--《藥》

(2)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故鄉》《藥》中,結尾處寫的革命者夏瑜墳上的花圈用的就是象徵的表現手法。它一方面象徵革命者是殺不絕的,必將後繼有人,另一方面也表明革命前景是光明和充滿希望的。

《故鄉》中,「一層可悲的厚障壁」顯然不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作者是要表明「我」與中年閏土在思想感情上存在著深厚的隔膜,句中本體並未出現,只出現了喻體「厚障壁」,是用喻體代替了本體。

由以上分析可總結出象徵與比喻的不同之處主要有以下四點。

第一,象徵是一種文藝創作中的表現手法,比喻則是一種修辭格,二者的這一根本性區別已經決定了它們各自的性質和使用範圍:象徵屬於文章學範疇,比喻屬於修辭學範疇;象徵的使用範圍小--只限在「文章」範圍內使用,比喻的使用範圍大--可在包括「文章」在內的一切語言文字範圍內使用。

第二,象徵往往以某一具體的事物表現一個相似或相近的抽象事物,如概念、思想和感情等,而且是絕不停留在某一具體事物上,比喻的喻體和本體則往往都是具體的事物。這裡,對於比喻我們就不用再贅言了,單看象徵就可以。楊朔先生的散文《茶花賦》中,紅豔豔的「童子麵茶花」象徵的是偉大祖國欣欣向榮的未來美景,就是用具體的「童子麵茶花」象徵了抽象的「未來美景」。

一句話,象徵的本體往往是抽象的--即便本體是具體的,也不會停止在一事一物上,而是有著深廣的內涵,這一點與比喻不同。比如,高爾基的《海燕》就是以海燕象徵無產階級革命戰士,而且正是這一「戰士」的光輝形象展現了2023年**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前夕風起雲湧、波瀾壯闊的巨集大圖景和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無私無畏。

第三,象徵往往是通過某一具體事物表達某一種概念、思想和感情,一般貫穿在某一句群、段落甚至是整篇文章中,含蓄而深沉,比喻則是打比方,僅僅是為了使要說明的事物更加鮮明生動,一般只侷限在某一具體的句子中。比如,茅盾的《風景談》結尾處整個段落都是象徵。此外,高爾基的《海燕》、陶鑄的《松樹的風格》、茅盾的《白楊禮讚》等,更是象徵貫通全文。

第四,象徵中的象徵體一般都是作為重點事物來寫的,如《白楊禮讚》就是重點寫白楊,《海燕》就是重點寫海燕,《松樹的風格》就是重點寫松樹,比喻中的喻體則會明顯地顯示出它的「藉助性」,往往是一完成使命即消逝,不像象徵中的象徵體那樣能給讀者留下它就是「主人」的假象。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幾種情況必須注意。一種情況是比喻與象徵是合二為一的,既可以看作是比喻,又可以當做是象徵。比如,***的《卜運算元·詠梅》就既可以當做比喻也可看作象徵。

再一種情況是一個比喻因為經常出現且被反覆運用因此也就變成了象徵。比喻講究創新,王爾德就說過「第一個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個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個把女人比作花的是蠢才」。象徵也需要創新,但有一種特殊情況,那就是「一個『意象』可以被轉換成一個隱喻一次,但如果它作為呈現與再現不斷重複,那就變成了一個象徵,甚至是一個象徵(或者神話)系統的一部分」。

我國古代將竹、梅、蘭、菊稱為「四君子」就是因比喻的反覆運用而變成了象徵,月亮等意象也是這樣。這類象徵體現了民族文化的積澱,而且是反覆出現的頻率越高,越能體現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蘊。所以,面對這些特殊情況時,我們應該特殊對待,做好具體分析。

喻句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事物去說明或描寫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的一種修辭手法。

借物來讚頌某些美德以及具備這些美德的人,或藉以說明某項事理。這種寫作手法,通常稱為「象徵的手法」。

「象徵」的修辭意義與比喻相近,從特點上看,象徵是以物示意,以具體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體的比方具體的,具有鮮明性。

象徵和比喻的區別在兩點:

象徵中的象徵體都是具體的,被象徵的本體,即「概念、思想和感情」都是抽象的,比喻中的喻體和本體通常都是具體的,如「燕山雪花大如席」,「文似看山不喜平」等就是。當然,也有的比喻句中喻體是抽象的思想感情,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但這種用法較少,而且它是著眼於語句表達,不是著眼於篇章。

象徵是著眼於全文的構思,是文章技法,如《白楊禮讚》《松樹的風格》,都是運用的象徵手法。象徵也有用於文章區域性的,如魯迅**《藥》的結尾處,在瑜兒的墳頭平空地添上一個花環,用以象徵革命的前景和希望。但它至少是文章的一個層次,屬於文章區域性的表現方法,決不會是一個單句。

而比喻則通常是以句子的形式存在。所以,說「北方的農民像白楊樹」,這是比喻,但茅盾先生那般熱忱的刻畫白楊樹偉岸挺拔的形象,那般深情的禮讚「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讚美白楊樹」,那就不再是比喻,而是象徵了。

象徵的本質不是相關性,而是相似性。

象徵體和本體是怎樣構成相似的呢?簡而言之:始於形似,止於神似,不拘泥於形似,著意於神似。

例如《白楊禮讚》,作者起興於傲然挺拔的白楊樹,接著描繪它倔強挺立的高大形象,使之與鬥爭前線不屈不撓的抗日軍民「形似」,進而點化:這樹中的偉丈夫的堅強不屈、樸質嚴肅與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北方農民那種精神意志何其相似!這就是『神似」,是作者著意渲染的旨趣。

「象徵」和「比喻」的區別

這原本是個過去已**過的問題,其區分點有三:

1、象徵和比喻常常結合而用,即象徵中必有比喻,而比喻中不一定有象徵。

2、象徵表現在篇章和段落中,而比喻表現在句子裡。象徵是文學創作的一種表現手法,而比喻只是一種修辭手法。

3、象徵講究象徵體與本體之間的「神似」,而比喻只講究本體與喻體之間的「形似」。

今有市裡所出的初三「二練」模擬卷子,又涉及此知識點,全縣教師爭議頗多,故以重查資料而證之:

請看下列句子:

(1) 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

(2)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捲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3)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的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4) 我讚美白楊樹,就因為它不但象徵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徵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鬥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爭上進的精神。

例(1)中***同志運用了暗喻這一形式,說明民主革命取得勝利僅僅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這裡用大家熟悉的「萬里長征」和「第一步」來作比喻,形象地說明了民主革命勝利後的路更長。抽象的道理通過具體的形象來說明,讀者一目瞭然。

例(3)是比喻中的喻體和本體都出現的例子。「月光」月光「是本體,」「流水」是喻體,連線本體和喻體的「如」是比喻詞。

例(2)中的「海燕」象徵著「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它是通過海燕這一具體形象以表現與之相似的「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例(4)中是直接點明瞭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可見,比喻和象徵是不同的。它們表現在:

一、 兩者的表現不同:象徵的象徵體與本體之間要求「神似」,比喻的喻體和本體之間則要求「形似」

二、 兩者介紹的物件不同:象徵是以物示義,即不把意思直接說出,而讓讀者去理解。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物件一般是讓人看的見、聽得見或摸得著的一種具體事物、具體人。

三、 兩者的格式不同:比喻中的喻體和本體之間(借喻除外)一般有比喻詞。如用「像」、「似的」、「是」、「彷彿」等連線。

而象徵中連線象徵體和本體的,通常是句子和段落。它主要是連線用複句或幾段話的文字來點明象徵意義的。

四、 兩者範圍大小不同:象徵是文學創作中的一種表現手法,它的物件是整篇的文章,至少是文章中的一大段話,因此在範圍上遠遠超過了比喻涉及的範圍。比喻的範圍比較小,一般侷限於一兩個句子中。

比喻與象徵有什麼不同,比喻和象徵有什麼區別

象徵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 思想或感情的藝術手法。只用於表示有關人類品質或人類組織的性質,一般適用於抒情作品。比喻可以用於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質,一般的比喻,其喻體分散在全篇文章中。比喻一般有比喻詞,且是用於比喻物件在形 貌,或特性方面存在相似之處。象徵一般無比喻詞,...

汗青的比喻和象徵意思

汗青比喻流芳百世,永載史冊,象徵著 比喻寧死不渝的心。汗青 是指歷史典籍.古時在未有紙的發明之前,要記錄軍國大事,便只能刻寫在竹簡之上 但必須先用火把竹簡中的水分蒸發出來,這樣才方便刻寫,並可防蟲蛀 後人據此引申,把記載歷史的典籍統稱為 汗青 汗青 是指歷史典籍.古時在未有紙的發明之前,要記錄軍國大...

比擬和比喻的區別比喻和比擬的區別

二者是不同的修辭格。比擬 修辭手法的一種,包括擬人 擬物。是直接把人當作物或把物當作人來寫。舉例 小鳥在樹上唱歌。這就是擬人。比喻 一種修辭方式,即打比方,用某些有類似特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的某一事物。包括明喻 暗喻和借喻三種。舉例 她像一隻受傷的小鳥瑟縮地偎依在他的身旁。比擬和比喻都以 比 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