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少數民族的文化遺產與其民族對應正確的是A侗族

2021-03-03 23:49:28 字數 5325 閱讀 4341

1樓:手機使用者

a、呼麥是蒙bai古人特有的單人發出多

du聲部唱zhi法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種「喉音dao」藝專術.呼麥是一種古

屬老的歌唱方式.故錯誤;

b、《格薩爾》史詩是藏族的文化遺產,故正確;

c、大歌是侗族的文化遺產,故錯誤;

d、馬頭琴是蒙古族的傳統樂器,故錯誤.

故選:b.

我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2樓:阿沾

1、藏戲的藏語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

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2023年5月20日,藏戲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2、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是一種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古典**藝術形式,是流傳於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的「十二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的總稱。

主要分佈在南疆、北疆、東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在烏魯木齊等大、中、小城鎮也廣為流傳。特別是「十二木卡姆」,它是維吾爾木卡姆的主要代表,廣泛流傳於新疆的南疆地區和北疆的伊犁地區。

3、貴州侗族大歌在侗語中俗稱「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巨集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一種「眾低獨高」的**,必須由三人以上來進行演唱。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是其主要特點。

模擬鳥叫蟲鳴、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編創的一大特色,是產生聲音大歌的自然根源。

它的主要內容是歌唱自然、勞動、愛情以及人間友誼,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和諧,因此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現打架罵人、偷盜等行為,人們甚至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就像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一樣。

4、《格薩爾》是一部篇幅極其巨集大的藏族民間說唱體英雄史詩。這是我國藏族人民在十一世紀以來漫長的歲月裡,用集體智慧創作出來的一部極為珍貴的文學鉅著。

傳唱千年的史詩《格薩(斯)爾》也叫《格薩爾王傳》。主要流傳於中國青藏高原的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納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以口耳相傳的方式講述了格薩爾王降臨下界後降妖除魔、抑強扶弱、統一各部,最後迴歸天國的英雄業績。

《格薩爾》史詩被譽為藏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是世界上最長的一部英雄史詩,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活態史詩。有著「格薩爾故鄉」美譽的那曲,現有103位說唱藝人,人數為**各市地最多。

2023年5月20日,格薩爾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格薩爾》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03月,世界最長英雄史詩《格薩爾》文學走進**課堂。

5、「農樂舞」俗稱「農樂」,流傳於吉林省、黑龍江省、遼寧省等地的朝鮮族聚居區。歷史可追溯到古朝鮮時代春播秋收時的祭天儀式中的「踩地神」。農樂舞分為十二部分。

朝鮮族農樂(象帽舞、乞粒舞)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3年9月30日,在阿聯酋阿布扎比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議並批准中國朝鮮族農樂舞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23年5月20日,朝鮮族農樂舞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樓:9點說史

有:蒙古族長調民歌、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藏戲、貴州侗族大歌、熱貢藝術等。

1、蒙古族長調民歌

蒙古語稱其為烏日汀道,意即長歌。蒙古族長調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時期就已經存在,它與草原、遊牧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是蒙古族生產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標誌性展示。

其特點為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於敘事,又長於抒情;內容絕大多數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等,被稱為草原**活化石。

2、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這一種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古典**藝術形式,是流傳於新疆維吾爾族聚居區的各種木卡姆的總稱,是新疆的「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等的總稱。

3、藏戲

藏戲是帶著面具、以歌舞演故事的藏族戲劇,形成於14世紀,流傳於青藏高原。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鈸伴奏,別無其他樂器。

藏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

4、貴州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的民間合唱形式。

侗族大歌是無伴奏、無指揮的侗族民間多聲部民歌的總稱。包括聲音歌、敘事歌、童聲歌、踩堂歌、攔路歌。

5、熱貢藝術

熱貢藝術產生於13世紀的青海黃南藏族地區,並隨著隆務寺的興盛而發展。熱貢藝術主要指唐卡、壁畫、堆繡、雕塑等繪畫造型藝術。

熱貢藝術以藏傳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藏族歷史人物和神話、傳說、史詩等為主要內容,同時也包括一些世俗化的內容。

熱貢藝術憑藉其獨特的審美觀念、獨有的原材料和獨有的傳承習慣在藏傳佛教、民間美術、建築藝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4樓:

我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專案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單的有哪些?維吾爾族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蒙古人民共和國聯合申報)朝鮮族農樂舞藏族史詩《格薩爾》侗族大歌民歌「花兒」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蒙古族呼麥藏傳佛教的重要藝術流派:熱貢藝術藏戲

世界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係和區別?謝謝

5樓:______藍音

世界文化遺產包含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屬於有形的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屬於無形的文化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是一項由聯合國發起、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負責執行的國際公約建制,以儲存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為目的。世界文化遺產是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最高等級。

物質文化遺產(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又稱「有形文化遺產」,即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遺產」,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人類文化遺址。

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擴充套件資料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23年12月12日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行列以來,截至2023年7月,中國已有53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6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3項。

中國物質文化遺產包括長城、北京故宮、**布達拉宮等。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崑曲、京劇、珠算等。

6樓:寒楓冰雨

世界文化遺產屬於世界遺產範疇,世界文化遺產全稱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202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 世界文化遺產書藉巴黎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成立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其宗旨在於促進各國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合作,為合理保護和恢復全人類共同的遺產作出積極的貢獻。

而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同屬世界文化遺產,是屬於其文化遺產的性質之一;

物質文化遺產

又稱「有形文化遺產」即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遺產」,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人類文化遺址。

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建築物、碑刻和雕塑、書籍、書法與繪畫、具有考古性質成份或結構、銘文、洞窟以及聯合體;

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築式樣、分佈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單立或連線的建築群;

文化遺址,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以及考古等區域。

中國的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7處)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北京, 1987.12)

2.長城(北京,1987.12)

3.敦煌莫高窟(甘肅,1987.12)

4.明清皇宮(北京故宮,1987.12 ;瀋陽故宮,2004.7)

5.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陝西,1987.12)

6.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河北,1994.12)

7.曲阜孔府、孔廟、孔林(山東,1994.12)

8.武當山古建築群(湖北,1994.12)

9.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1994.12 )

10.麗江古城(雲南,1997.12)

11.平遙古城(山西,1997.12)

12.蘇州古典園林(江蘇,1997.12)

13.頤和園(北京,1998.11)

14.天壇(北京,1998.11)

15.大足石刻(重慶,1999.12 )

16.明清皇家陵寢(湖北明顯陵、河北清東陵、清西陵,2000.11;江蘇明孝陵、北京十三陵,2003.7;遼寧盛京三陵,2004.7)

17..皖南古村落:西遞、巨集村(安徽,2000.11)

18.龍門石窟(河南,2000.11)

19.都江堰—青城山(四川,2000.11)

20.雲岡石窟(山西,2001.12)

21.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吉林,2004.7.1)

22.澳門歷史城區(澳門,2005.7)

23.安陽殷墟(河南,2006.7.13)

24.開平碉樓與古村落(廣東,2007.6.28)

25.福建土樓(福建,2008.7.7)

26.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河南,2010.8.1)

27.荔波小七孔(貴州,2010.11.11)

28.都江堰(成都)

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激發人類的創造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

a.口頭傳統和表述

b.表演藝術

c.社會風俗、禮儀、節慶

d.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e.傳統的手工藝技能。

中國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崑曲中國古琴藝術

崑曲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蒙古國聯合申報)

2023年9月30日,新添22項: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

2010新添兩項:京劇、中醫鍼灸

2023年新添一項:皮影戲

下列少數民族舞蹈或體育活動與其所屬民族對應錯誤的是A

根據圖示服飾及活動特徵可知依次為 維吾爾族的手鼓舞,傣族的孔雀舞,朝鮮族的跳板,蒙古族的摔跤 故選 a 下列舞蹈和體育活動依次與對應的少數民族,正確的是 a 維吾爾族 朝鮮族 蒙古族 壯族 b 維吾 d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各少數民族獨特的活動,熟記我國各民族獨特的活動是解題的關鍵。我國獨特的少數民族活動...

少數民族的習俗,少數民族的習俗

中國這個具有有就歷史的大國,共有56個民族,當然漢族應該是被大家所熟知的了,那麼大家知道中國有哪些少數民族嗎?少數民族是指多民族國家中除主體民族以外的民族,中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其他55個法定民族均是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在我國少數民族中,從事農業生產的佔大多數,他們雖然都以糧食作物為主食...

少數民族的 ,少數民族的資料 50字

納西族納西族,有人口2 7萬多人。主要聚居在雲南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餘散佈於維西 中甸 德欽 寧蒗 永勝等縣。納西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其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由於與漢族來往密切,自元 明以後,納西族主要使用漢語文。至於古老的象形文字,主要由巫師 東巴 用來書寫經典,故又稱 東巴文 另有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