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玩玩微距攝影,有必要入個環形閃光燈嗎?在什麼情況下要用呢

2021-03-30 15:33:29 字數 5801 閱讀 7282

1樓:re顏殣

剛開始玩不需要的 拍好了之後可以買 主要是大量拍微距會用到 避免拍攝時相機的影子遮蓋物體

環形閃光燈的作用是什麼??? 5

2樓:匿名使用者

環閃的特點:

環閃是通過控制左右環形燈管的光比,使用環閃拍攝人像可以獲得比較柔和、獨特的陰影,從而獲得獨具創意的光影效果。

環形閃光燈:

環形閃光燈是直接安裝在相機鏡頭上,發光管呈環形的一種燈具,功率較小,多配有效果燈,光線均勻沒有陰影,非常適合微距攝影,在醫學和科研領域非常有用。在近距和微距攝影中,由於被攝體和距離鏡頭很近,普通閃光燈會產生濃重的陰影,**量也不容易控制,這時候常常用到環形閃光燈。

當環形閃光燈被引閃時,圍住鏡頭的一圈燈管會同時發光,因此光線是呈環狀包圍的,而不是像普通閃光燈那樣,僅由上方或一側發出閃光。所以,環閃能夠有效地消除閃光燈拍攝中的陰影。在進行近距或微距拍攝時,環形閃光燈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在這些拍攝任務中,普通的機頂閃光燈常常會造成令人困擾的陰影。

另外,在拍攝珠寶、人像時,以及在一些科學或醫學攝影中,環形閃光燈也可大顯身手。

3樓:熊熊修賢

在近距和微距攝影中,由於被攝體和距離鏡頭很近,普通閃光燈會產生濃重的陰影,**量也不容易控制,這時候常常用到環形閃光燈。

環形閃光燈是直接安裝在相機鏡頭上,發光管呈環形的一種燈具,功率較小,多配有效果燈,光線均勻沒有陰影,非常適合微距攝影,在醫學和科研領域非常有用。 佳能生產一種類雙體微距攝影用燈,用途一樣。

4樓:翡文影像

為了避免在近距離拍攝產生陰影

實際上就是一個無影燈的作用

5樓:小灰馬

主要應該是微距攝影用,微距攝影很難布光,環形閃光燈最方便。而且微距動植物多半都已經透明瞭,反差很小,閃光燈的光比較硬,剛好補償。閃光持續時間很短,有利於凝固畫面。

環形閃光燈輸出亮度一般都很小,特別是這種一百多塊錢led型的環閃,拍微距效果還行,但是拍人的話除非拍臉部特寫,否則會光線不足,導致臉部以外的欠曝。如果亮度足夠人眼睛中會有一個白色亮圈,也叫環形眼神光,有的攝影師比較追求這種效果。

6樓:匿名使用者

拍人像的那個不叫環閃,叫做眼神燈,主要是用來拍出來環形或者花瓣型眼神光用的。

環閃專門拍微距,安裝在鏡頭前端,被攝物體可以被均勻照亮。

7樓:藍色天鵝

閃光能力強,光色好,不會被長焦鏡頭遮擋光線

環形閃光燈有沒有必要?

8樓:

環形閃光燈輸出亮度一般都很小,特別是這種一百多塊錢led型的環閃,拍微距效果還行,但是拍人的話除非拍臉部特寫,否則會光線不足,導致臉部以外的欠曝。如果亮度足夠人眼睛中會有一個白色亮圈,也叫環形眼神光,有的攝影師比較追求這種效果。

9樓:匿名使用者

環形閃光燈是用來拍微距的,不是拍人像的 你現在用的是什麼閃光燈?

10樓:郜良御博超

是的,用環形燈拍出來眼神光是一圈的

但環形燈的輸出一般都不足,如果室內拍的話效果會比較另類,可能只有頭部是正常**,頭以下的都**不足

但用來拍微距的話環形燈倒是不錯,不過你說的牌子我沒用過,不知道行不行

關於微距拍攝,都需要什麼?

11樓:玉杵搗藥

1、樓主問:拍微距是不是一定要用閃光燈,怎麼用?

答:這個問題沒有一定之規。

要是使用閃光燈的話,由於裝在機身附件座上的閃光燈,容易被鏡頭擋住,在畫面下方形成很大的陰影。

可以考慮環閃或者離機閃。

2、樓主問:光圈一般用多少?

答:這個也沒有一定之規,關鍵看樓主的拍攝意圖。

一般來說,微距攝影時,景深極淺。

為了加大景深,應該儘量縮小光圈。

3、樓主問:還需要什麼其他的攝影附件?

答:這個……還是要看樓主的需要。

泛泛地說,有機身和微距鏡頭就行了。

(1)由於微距攝影時景深極淺,對焦很困難,應該使用三腳架;

(2)既然使用三腳架,為避免手按快門引起機身震動,就應該配套使用快門線或者遙控器來啟動快門;

(3)由於景深淺、攝距短,精確構圖很有必要。三腳架雲臺的選擇就比較講究了,常用的球檯顯得很難用,最好配用三維齒輪雲臺;

(4)三維齒輪臺僅能實現機身的旋轉,要想使構圖、對焦更為便捷,最好再配一個平移臺;

(5)一旦深入玩微距,拍攝很多題材時就會發現:微距頭的放大倍率不夠,此時就有必要增加一個符合要求的顯微頭;

(6)顯微頭是小眾產品,相對來說**較貴,價效比不高。另一個選擇就是近攝接圈。但個人感覺近攝接圈使用起來較為死板,最好進一個近攝皮腔。要是可能的話,儘量選擇帶電子觸點的近攝皮腔;

(7)微距攝影,攝距很近,燈光是個難題。前面說了:可以使用環閃。但環閃的光影效果極為有限且過於呆板,最好考慮離機閃,便於布光。此時就需要引閃器,選購時;

(8)常規攝影的附件,微距攝影時都是需要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環閃 必須的 腳架必須的 可以用獨腳架

光圈看情況 4-8

13樓:

1、用你最大的努力去聚焦

拍攝微距**,訣竅就是聚焦要精確;因為微距**的清晰焦點範圍很小,只有1英寸的很少一部分。例如,拍攝花朵上蜜蜂的微距影像,必須確保蜜蜂精確聚焦清晰;假設從鏡頭到蜜蜂的距離變化了哪怕不到1釐米,都會失去清晰焦點。因此,在拍攝奇妙的微距**過程中,聚焦是極折磨人的。

一般自動對焦在微距的用途相當有限。因為當你用自動對焦對好以後,再構圖時你已經移動了相機,而對焦亦已經不同。當然最先進的多點對焦相機閃可以解決此問題。

正確的對焦方法是先在鏡頭上設定大約的放大率,接近主題,構圖,再對焦。

緊記的是:先粗略對焦,再構圖,再精確對焦。因為若你用自動對焦或對焦指示或裂像對焦而將主題放在畫面**先對焦,當你移動相機時,對焦位已經不同。

即使你能保持相機/鏡頭與主題的距離(極難做到),由於三角關係,在非**的主題的在**的主題對焦點仍是不同的! 由於拍攝微距景物手震的影響比一般情況明顯得多,除了上下左右的震動被"放大"了外,亦會影響前後對焦;但另一方面由於要得到大景深而要收細光圈;所以如是拍攝靜物,腳架是最佳的固定相機方式。

如要拍攝昆蟲等會動的東西,其難度相應較高。小心使用的話,腳架仍是可行。但若要使用手持,則需注意當時所用的快門,及拍多些菲林以增加成功機會。當然,高速菲林可以幫助提高快門速度。

在戶外拍攝,即使用上腳架仍要注意風的問題。很多拍攝主題都很容易被風吹動,這時除了等以外亦可用物件擋風。從前有些影友會帶備黑卡雨傘等以作此用途。

2、使用你能承擔得起的最好的鏡頭

攝影說到底只不過是物體在膠片上成像而已,靜態情況下,在光路上對成像起決定因素的就是鏡頭的素質。一隻好的鏡頭可以在單位面積內表現更多的細節,邊緣成像質量與中心相差很小,並且沒有明顯的色散。微距鏡頭是拍攝微距的最佳選擇,各個品牌的微距鏡頭都毫無例外地擁有非常高的成像質量。

如果對像場是否平直有特殊要求的話,微距鏡頭更是唯一的選擇。

必須指出的是,對於成像來說,鏡頭無疑是重要的,論壇中很多朋友也熱衷於討論各種鏡頭的成像差異,但真正把手中鏡頭發揮出極至的並不在多數。比較不同鏡頭的素質、甚至要用某款鏡頭挑戰其它,起碼要把自己的鏡頭用好才是。做個簡單的算術(也許過於簡單了,用不著深究),假如鏡頭a的實際質量是5,b的實際質量是4,a的使用者發揮了70%的像質,而b的使用者更加細心,發揮了95%,最終的結果還是b取勝了。

所以這種比較不能真正說明問題。打這個比方是想說明∶其實我們很多朋友手中的鏡頭已經足夠好了,只是在技術上提高的餘地還很大,花更大的耐心研究一下技術恐怕比更新器材更容易獲得成功。

3、使用穩定的三腳架

微距攝影一般都需要比較慢的速度。以我們熟悉的陽光16法則為例,該法則適用於晴朗天氣下無窮遠合焦的情況。對於微距攝影來說,當鏡頭合焦在比較近的距離時,光線在鏡頭延伸筒內有一定的損失,所以這個法則要修正為「陽光11法則」。

也就是說∶在晴朗的陽光下,在拍攝充分照明的近物時,對應於f11的光圈,速度應為1/iso。對於100度的膠片來說,上述情況下,應該使用1/125的速度。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為了獲得均勻、細緻的**,拍攝微距應該儘量避免強烈的陽光直射,拍攝的時間大多為清晨和傍晚,多雲的天氣是最佳選擇。

比較講究的攝影師,如果必須在高角度的太陽光下進行拍攝,則有意使用柔光板、遮光傘等裝置進行遮擋。何況很多情況下,為了獲得更高的放大倍率及特殊效果,還會使用一些額外的微距附件,比如延伸筒、增距鏡或者琥珀鏡、偏振鏡等等。這時實現正常**需要的速度就大大降低,根據我的經驗,這個速度通常在1/30-4」之間。

如果你偏愛使用低感光度的膠片,就要面臨更大的挑戰。不知道在座的有幾位有信心以1/8」手持獲得高質量的微距**,反正我不行。所以,三腳架對於微距攝影來說絕對是必須的。

在拍攝了一段時間的微距以後,我現在基本上是沒有三腳架就不按快門的。

理論上講,三腳架越重越好。對於拍攝微距來說,我們必須在重量和便攜性上做一個妥協。所以你能抗得動的最重的三腳架是對於你來說最好的選擇。

如果三腳架本身的重量還不夠穩固,在使用的時候還可以附加一些額外的重物,比如石塊、攝影包等等。不過必須保證這些附件不能隨便晃動,否則只能適得其反。順便提一下,選擇微距用的三腳架,除了重量以外,三腳架能否很方便地降低到地面高度是另一個重要的指標,因為很多情況下,主體的位置是貼近地面高度的。

而且重心低的三腳架可以有效減少晃動。

使用三腳架時,儘量不要升高中柱,最好也不伸出最細的腿節,並且一定要確認所有的可活動部位都已完全鎖死,任何鬆動的部位都會把振動放大。選擇放置三腳架的位置時也應儘量選擇堅固並有一定摩擦力的平面。大家可能都有體會,在家裡光滑的瓷磚地面上,用手向下按壓三腳架的雲臺,幾乎所有三腳架都會有一定的滑動。

如果在野外必須架在鬆軟的土地上時,應該事先把各條腿都壓實,儘量戳到底,有腳釘的最好使用腳釘。使用各種雲臺或者球頭時,應該儘量保證相機、鏡頭的重心在三腳架的中心線上,這樣機身上的振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三腳架吸收掉。

4、使用快門線和反光鏡鎖

按動快門的瞬間動作會使機身產生一定的位移。雖然通過訓練可以在一定程度地減少其影響,但是很難**,特別是三腳架不夠穩定的時候更要小心。如果一定要手動觸發快門的話,最好通過某種動作使身體與三腳架、相機形成一個整體。

比如∶左手向下壓住雲臺,肘部向內側夾緊,右手抓緊機身手柄,食指勻速按動快門並且儘量保證用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反光鏡升起時的振動過程大約會持續1/15秒,所以反光鏡鎖的適用範圍大約在1/30-1/2秒之間。我個人拍攝微距的時候總是儘量使用mlu功能的,即使速度不在上述敏感範圍內。對於長焦鏡頭來說(看到過有人說135mm以上),mlu功能是很有幫助的。

不知道有沒有人曾經測試過電子快門線和機械快門線的區別,反正我比較偏向於使用電子線,因為總覺得機械動作會產生位移,不過沒有足夠的證據,也許只是心裡安慰而已。

如果機身沒有反光鏡鎖或者快門線功能,可以使用**。部分機身在**時有反光鏡預升的功能,實際效果與反光鏡鎖相似。使用**時不要把**時間定得太短,保證相機振動完全停止下來以後快門才會開啟,一般4——5秒應該足夠了。

5、使用顆粒細膩的反轉片

反轉片幾乎是職業自然攝影師的唯一選擇,其色彩絢麗,質感細膩,擁有負片無法比擬的優勢。第一次用反轉片的朋友,總會「從凳子上掉下來」。

透過正在對近攝物體進行聚夥的鏡頭,你會發現:隨著鏡頭離機身越來越遠,調焦距離變得越來越近。許多變焦鏡頭具有近攝功能,它可發出常規範圍伸長鏡頭。

微距鏡頭具有極地擴充套件聚焦範圍的功能,因而被用於高清晰度的微距特寫攝影。別的近攝技術包括在機身和鏡頭之間加用伸縮管或皮腔。微距攝影的照明,可能難度較大,因為照相機,鏡頭和三腳軻離被攝物太近,很可能在被攝體上投下不必要的陰影。

這個問題可能通過在35毫米照相機上使用比50毫米標準鏡頭更長的100毫米以上的鏡頭得到部分解決。環形閃光燈能對近攝物體提供最易控制的照明方式。

佳能EF微距VS騰龍AF微距鏡頭

這兩個鏡頭其實沒什麼可比性啊,一個是微距頭,一個是中遠攝變焦,唯一接近的恐怕就是價錢。你先要知道自己買來幹嘛,要拍攝微距為主肯定就是紅百微了。如果人像,兼顧微距,就騰龍af 70 200mm。騰龍af 70 200mm微距功能和紅百微還是不能比的,第一沒防抖,第二不是一比一放大,第三,銳度差很多,不...

請看看電腦配置,想玩玩大型的單機遊戲

cpu 羿龍 955 420 主機板 msi 970a g46 580 記憶體 g.skillripjawsx ddr3 1600 8g 370 顯示卡 msi n650ti hawk 950 硬碟 希捷新酷魚單碟1t st1000dm003 440 機箱 鑫谷 走線王c2d 3.0 160 散熱器...

拍微距最好的相機

購機要講究皮實耐用。建議你買佳能或尼康系列的,經濟皮實而且特耐用,可千萬別買其他牌子的,對於相機以前我就用兩個了很是深有體會的,以前買時就要求外觀長相低價位。現在回想起來買這數碼東西像買手機似的,眾數週知諾基亞 摩托羅拉長相都不是太好看,可人家就是一點 皮實。前年我又買個800w畫素的佳能a590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