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和「勇」有什麼區別

2021-03-28 02:17:17 字數 5499 閱讀 5245

1樓:一品青蛙

「兵」是清代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

八旗軍為滿兵,綠營兵則是為彌補滿軍的不足又建立的漢人組成的漢兵,是清入關後改編和新招的漢人部隊。八旗兵大部分衛戍京師戰略要點;綠營兵則遍佈全國各地,數量要比八旗兵多數倍。

「勇」是兵的一種。雍正、乾隆朝後遇有戰事,若八旗和綠營兵不足用,則就地取材臨時招募軍隊,戰事完了後立即解散,對戰事有功的人也不久留久用。 事實上,勇相當於地方民兵和團練。

清末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時,八旗兵和綠營兵腐敗不堪,戰鬥力低下,難以勝任鎮壓太平天國的重任,所以清朝下令各地豪強自己建立武裝保家衛國,曾國藩和李鴻章都是以團練起家,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即湘軍和淮軍),定兵制,發餉糧,稱為勇營。勇營的特點是拿國家餉的私募武裝,士兵和軍官只忠於自己的長官,不直接效忠皇帝。

2樓:匿名使用者

史載,「兵」是清代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八旗軍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這些都是大清的正規軍,直接隸屬皇帝,八旗兵為世兵制,在16歲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選。直到清末太平天國時,曾國藩才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即湘軍),定兵制,發餉糧,稱為勇營。 從此,「勇」基本代替了「兵」,成為國家的主要軍事力量,勇營的特點是拿國家餉的私募武裝。

清朝時的兵和勇有什麼區別?

3樓:川柔兒

大家經常在有關清朝的書籍、文章或影視劇上看到「兵」和「勇」二字,特別是電影、電視劇上 整裝待發 的清軍隊伍裡,通常背上貼著這兩個字。好像這使人容易聯想到「勇」就是 特種兵 ,「兵」就是一般 軍人 ——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

史載「兵「是清代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 八旗 軍和 綠營軍 。八旗軍為滿兵,綠營兵則是為彌補滿軍的不足而建立的漢人組成的漢兵。這種軍隊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建制單位,故稱綠營兵,也叫綠旗兵,簡稱營兵。

八旗軍同綠營兵雖然 使命 相同,都是保家衛國,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按定製:八旗兵大部分衛戌京師,為國家 精銳 部隊,掌管京師安全;綠營兵則遍佈全國各地,數量要比八旗兵多幾倍乃至幾十倍。

通常影視劇上浩浩蕩蕩的大軍都是綠營兵。

順治 以後綠營兵日漸取代八旗兵的主要地位。 康熙 年間清朝建立不久,力圖以和為貴,於是軍備廢弛,萎靡不振。八旗兵丁長期處於 養尊處優 的地位,以至於 三藩 起事時臨陣磨槍亦難振軍威和 武力 ,所以平定三藩之功實屬綠營兵。

雍正 登基後,立志彰顯滿軍 尚武精神 ,乃 三令五申 「八旗為 滿洲 根本」,大動干戈,整軍治軍,終於使得士氣大振,維護了國家統治。

史載「勇」也是兵的一種,是在雍正、 乾隆朝 後如有戰事,若八旗和綠營兵不足用,則就地取材臨時招募的軍隊,戰事完了後立即解散,不是國家正式的軍隊,即便是戰時有功的也不久留久用。直到清末 太平天國 時, 曾國藩 以 團練 起家,才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即 湘軍 ),定 兵制 ,發餉糧,稱為勇營。從此,「勇」基本代替「兵」成為了國家的正規軍主力。

雍正、乾隆朝後遇有戰事,若八旗兵和綠營兵不足用,則就地取材,臨時招募鄉勇組成軍隊,戰事完了後立即解散,不是國家正式的軍隊。直到清末太平天國時,曾國藩才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即湘軍),定兵制,發餉糧,稱為勇營。從此,「勇」基本代替了「兵」,成為國家的主要 軍事力量 。

勇營的特點是拿國家餉的私募武裝,所謂「兵為將有」,士兵和軍官只忠於自己的長官,不直接效忠皇帝。

清朝劇中士兵衣服上的「兵」和「勇」有什麼區別嗎?

4樓:木瑾瀚

我們經常會在一些關於清朝的電視劇或者電影上面看到一些兵士的衣服上面有兵和勇這兩種字,而且這個字的位置都是在衣服的背後。這其實就是兩種不同的軍隊,建立制度不一樣,性質也不一樣,聽命的物件也是不同,待遇更是天差地別。

首先,根據史記的相關記載,"兵"就是清朝的國家常備的武裝力量,就相當於現在的國家解放軍,其中包括了八旗軍隊和綠營軍隊。而八旗軍隊就是滿人組建而成的,綠營軍隊就是為了防止滿族軍隊不足的時候補充軍隊也是漢人組成的軍隊。綠營軍隊都是以營為一個單位,所以被稱作綠營兵。

八旗軍隊和綠營軍隊都是為了保家衛國,但是兩者的待遇天差地別。

首先他們的地位是不一樣的,八旗軍隊大部分都是守衛在京師附近,是清朝的精銳力量。但是綠營軍就是遍佈全國各地,數量是八旗軍隊的數倍。

而「勇」也是兵的一種,在雍正之後,如果國家發生了戰爭就會讓地方**就地取材,臨時招募一些軍隊,但是戰爭打完就會立即解散,所以這不是國家的正式軍隊。直到清朝末年曾國藩才將這種兵士定為正是兵士,稱為勇營。從那以後勇就代替兵成為了國家軍隊主力。

而且這種軍隊只聽命於自己的長官。但是還是由國家分發軍餉。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5樓:天麻將軍

兩種不同的是用來正需分正式和非正式。就像現在的真實公務員跟非正式輔警一樣。雖然乾的是一樣的活兒,但是在待遇上都是有區別的。

6樓:

其實兵和勇都是清朝士兵的軍隊,代表的是兩隻不同的軍隊,不同的制度,及主要任務也不同。

7樓:earth魔術

兵和勇士有區別的,所謂的兵是指比較正規一點的,經過培訓了的,所謂勇是指剛入伍的!

8樓:啊洋

其實穿著兵和勇的衣服的士兵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不過勇字兵可能是在清朝中後期出來的

9樓:哦哦家裡人弄

兵是正規的八旗兵,而勇則是當地民眾來臨時組成的軍隊。所以兵的待遇比勇的待遇好。

10樓:天涯談國際

兵和勇可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兵是被朝廷承認的,勇只是民間的武裝。

11樓:那就

在清朝如果士兵衣服上是兵字就代表他是非常的有統治性的是朝廷的官,但是如果是勇,那就是民間老百姓所組成的

12樓:洑水

兵表示的是朝廷的士兵,勇是民間的士兵。一個是正規軍,一個只是地方武裝。

13樓:蔣靜陽的水鶴

這差別還是挺大的,兵指的是正規軍,而勇的話指的是一些臨時徵用的人,這個等級是不一樣的。

14樓:叫我小祖宗喲

都是兵的意思,應該就是作用不同,有的為了守家護院,有的為了保家衛國

清朝士兵衣服上「兵」和「勇」的區別

15樓:匿名使用者

有關清朝的書籍,文章或影視劇上看到「兵」和「勇」二字,特別是電影,電視劇上整裝待發的清軍隊伍裡,通常背上貼著這兩個字。好像這使人容易聯想到「勇」就是特種兵,「兵」就是一般軍人——實事上不是這麼回事。

史載「兵」是清代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八旗軍為滿兵,綠營兵則是為彌補滿軍的不足又建立的漢人組成的漢兵。這種軍隊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建制單位,故稱綠營兵,也叫綠旗兵,簡稱營兵。

八旗軍同綠營兵雖然使命相同,都是保家衛國,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按定製:八旗兵大部分衛戌京師,為國家精銳部隊,掌管京師安全;綠營兵則遍佈全國各地,數量要比八旗兵多幾倍乃至幾十倍。

通常影視劇上浩浩蕩蕩的大軍都是綠營兵。

順治以後綠營兵日漸取代八旗兵的主要地位。康熙年間大清朝建立不久,力圖以和為貴,於是軍備廢弛,萎靡不振。八旗兵丁一勞永逸,長期處於養尊處優的地位,以至於三藩起事臨陣磨槍亦難振軍威,武力,故,三藩之功實屬綠營兵。

雍正登基後,立志彰顯滿軍尚武精神,乃三令五申「八旗為滿洲根本」,大動干戈,整軍治軍,終於使得士氣大振,維護了國家統治。

史載「勇」也是兵的一種。雍正,乾隆朝後遇有戰事,若八旗和綠營兵不足用,則就地取材臨時招募的軍隊,戰事完了後立即解散,不是國家正式的軍隊,即就是戰事有功的也不久留久用。直到清末太平天國時,曾國藩以團練起家,才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即湘軍),定兵制,發餉糧,稱為勇營。

從此,「勇」基本代替了 「兵」成為國家的正規軍主力。

16樓:繩子的捐款

勇是民兵,兵是正規軍。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字:兵和勇,只有一字之差,究竟有多大的不一樣?

17樓:會飛的魚

勇原來稱為鄉勇。是在當地臨時組建的兵隊,是戰爭中非正規的軍隊,但是後來也被正規了,改為湘軍。而兵則是朝廷正規的軍隊。他們的差別還是非常大的。

18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士兵分為「兵」和「勇」,他們有何差別?專家:差別大了去了!

清朝作為中國滅亡的最後一個朝代,相關的資訊儲存比較完整,甚至還有**記錄當時的情況,也讓我們看到了古代人是怎樣生活的,現在也有不少清朝電視劇,我們經常能從電視裡看到士兵身上看到兩個字,一個是兵,一個是勇,這兩個字有什麼區別嗎?

清軍入關後,先後招募了大批的綠營兵。綠營士兵拿著綠旗,把綠營作為一個單位,所以叫綠營士兵。八旗和綠營都屬於「兵」的範疇。

所以如果有在電視上看到清朝的士兵,他們的胸口有一個兵字,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他們是清朝的正規軍!這也被用來區分正規軍和非正規軍。正規軍通常是有組織的,所以他們直接效忠於皇帝。

在江山穩定之後,皇帝給予了八旗軍很多的優待,職位可以世代相傳,平常就算是不勞動,也不用擔心沒有吃喝,大清朝會養著他們。以至到後來,這些八旗軍都變成了一個個遊手好閒的公子哥,每天就是吃吃喝喝、賭賭博,沒人再願意去辛苦的習武,久而久之就荒廢了。

後來在乾坤年,八旗軍跟白蓮教戰鬥時己完全失去了抗戰力,就更別說打壓太平天國了。八旗兵已成為了一種擺設單靠漢兵也撐不起戰鬥局面,無奈之下朝廷就在各地方捂集這些"勇"士來撐起破碎的軍隊力。凡是衣服上寫著"勇″字,都是些臨時工,平常沒有什麼打仗的事情就是些普通老百姓,但是到了打仗的危機情況他們這些"勇″士就派上用場了。

19樓:匿名使用者

在清朝士兵的衣服上,兵是正式的將士,是經過訓練的,屬於軍隊,而勇是民間組織起來的,沒有經過正式的培訓,所以他們差別是非常大的

20樓:1小貓不吃醋

肯定有不一樣啊,畢竟這是兩個等級,然後兵一般是比較低階的做事都是他們先做

21樓:匿名使用者

等級不同啊,勇應該是勇士吧,一般站在前面的人才能穿這個字。

22樓:蘇1落初心不變

就是他們的組織形式不一樣而已,兵一般是正規軍。

23樓:富貴

兵是正規部隊士兵,勇是民兵,地方武裝。

24樓:飛行星空日記

勇一般是民兵組織,而兵多為朝廷正式的編制部隊。

清朝士兵穿的帶有「兵」和「勇」衣服,是有什麼區別嗎

25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記載,「兵」是清朝的真正士兵,是正規軍,就是那些「八旗軍」和「綠營軍」。真正的旗兵,是滿族兵,很有地位的。到後晚清,乾隆後期。

因軍備不足,旗兵和綠營軍都不夠用的時候,就徵用地方上地主、鄉坤的武裝力爭。這些地方非正式的武裝力量,就是鄉勇了。這些鄉勇,只是戰時需要才徵用的,戰後需要解散的。

為了區別,這些非正式的武裝力量,士兵穿著的衣服就有個「勇」字。

清朝士兵衣服上「兵」和「勇」有什麼差別

26樓:匿名使用者

兵是綠營,是正規軍

勇是練勇,是非正規軍

當然,這個和戰鬥力無關

清軍士兵軍服上的兵和勇有什麼區別

兵和勇最大的區別就是一 個是正式的一個是臨時的。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在看一些古代電視劇的時候,尤其是清朝時候,那些上戰場殺敵的士兵的衣服裝扮是不太一樣的。他們身前身後都會寫有字,但是字卻不一樣,有的人寫的是兵,有的人寫的是勇。很多人就會想不都是清兵嗎,怎麼還穿不一樣的衣服。清朝時候我們都知道主要是滿人...

清朝穿黃馬褂和藍灰色衣服的士兵有什麼不同

穿黃馬褂的是皇上的侍衛,侍衛分一等,二等,三等,藍翎四級,出身皆是在三上旗 子弟中挑選。清朝專後期漢人也屬 可憑武科進入禁軍.一等侍衛是正三品武官,清朝後期武狀元及第的漢人也都授於一等侍衛,榜眼授於二等侍衛,探花授於三等侍衛,武進士們酌量授於藍翎侍衛。侍衛一般都只做幾年,然後委以其他武職,但更多是外...

什麼是志願兵,什麼是志願兵?和普通兵有什麼區別?

志願兵是服志願兵役制的士兵,是指服義務兵役制滿年限後,根據軍隊需要和本人自願與部隊簽訂勞動合同,繼續在部隊服役並且享受工資及其它待遇的職業軍人。也稱之為合同兵或士官。目前也從普通高等學校直招需求專業的大學生。志願兵退出現役後,由國家負責安置工作。年滿55歲或因公致殘 積勞成疾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按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