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的來歷,農曆的由來是什麼?

2021-03-27 21:20:22 字數 5325 閱讀 8630

1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在陰曆(夏曆)基礎上融合了陽曆的成分,吸收了干支歷(陽曆)二十四節氣作為補充。

我國傳統曆法,又有陰曆、華歷、夏曆、漢歷、中歷等名稱。農曆並不是純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加入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參考太陽迴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

農曆是以陰曆(夏曆)為基礎,融合陽曆成分而成的一種曆法。所以我國的農曆從嚴格意義上說不應該叫陰曆,而是陰陽合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

2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是我國採用的一種傳統曆法,又名夏曆、中歷、舊曆,民間也有稱陰曆的。它用嚴格的朔望週期來定月,又用設定閏月的辦法使年的平均長度與迴歸年相近,兼有陰曆月和陽曆年的性質,因此在實質上是一種陰陽合曆。農曆把日月合朔(太陽和月亮的黃經相等)的日期作為月首,即初一。

朔望月的平均長度約為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稱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稱月小。

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陽和月亮的位置推算定,不機械地安排。農曆以12個月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與迴歸年相差11日。為此,通過每十九年安插七個閏月的辦法回以協調。

閏月的安排由二十四節氣來決定。

陰曆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為一個月,共29天半。為了算起來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月中,大小月大體上交替排列。陰曆一年有365天左右,也沒有平年閏年的差別。

陰曆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執行,因而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曆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它不能反映季節,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點。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後來人們定了一個新曆法,就是所謂陰陽合曆。現在我國還在使用的夏曆(也叫農曆或陰曆)就是這種陰陽合曆。

它跟陰曆一樣,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也就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閏月的辦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數跟陽曆全年的天數相接近,來調整四季。陰曆約每過二三年多有一個閏月。~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人晚上看月亮,發現每經過29或30

個日出日落(意思就是「天」啦),月亮就會由缺到圓再變缺變化一次,所以稱之為1個月。

而經過12個月,地面上的四季也會變化一次。農曆就是以月亮的運動來制定的歷法。

農曆是我國採用的一種傳統曆法,又名夏曆、中歷、舊曆,民間也有稱陰曆的。它用嚴格的朔望週期來定月,又用設定閏月的辦法使年的平均長度與迴歸年相近,兼有陰曆月和陽曆年的性質,因此在實質上是一種陰陽合曆。農曆把日月合朔(太陽和月亮的黃經相等)的日期作為月首,即初一。

朔望月的平均長度約為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稱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稱月小。

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陽和月亮的位置推算定,不機械地安排。農曆以12個月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與迴歸年相差11日。為此,通過每十九年安插七個閏月的辦法回以協調。

閏月的安排由二十四節氣來決定

中國傳統曆法。安排有二十四節氣,指導農事活動而且主要在廣大農村中使用,因此又稱農曆。又名舊曆、中歷,民間也有稱為陰曆的。

它用嚴格的朔望週期來定月,又用設定閏月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與迴歸年相近,兼有陰曆月和陽曆年的性質,因此實質上是一種陰陽合曆。夏曆把日月合朔(太陽和月亮的黃經相等)的日期做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平均約長29.

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稱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稱月小。夏曆以12個月為一年,共354或355日,與迴歸年相差11日左右,所以隔3年安排一個閏月,再過兩年又安排一個閏月,平均19年有7個閏月。月份的名稱按照「中氣」而定,含「雨水」的月份稱為正月,含「春份」為月份叫二月等。

不含中氣的月份就定為閏月,用上個月的月份名稱稱閏某月。

「農曆」名稱從何而來?

2023年是指公曆,甲申年是什麼歷?現今大多曆書都稱「農曆」,但在《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學》中,「農曆」條目中註明國際規範名稱。chinesetraditionalcalendar,直譯成中文就是「中國的傳統歷」,可見「農曆」之稱並不規範。

它始於2023年元旦大陸各報的報頭。此前中國傳統曆法自**起一直稱「夏曆」;新中國建立後,宣佈以世界通用的公曆為法定歷,按公元紀年,夏曆為輔歷。《辭海》「夏曆」條釋義稱:

「辛亥革命後,一般將中國曆代頒訂的陰陽曆為夏曆,也以建寅之月為正月,故名。」這裡的所謂「建寅之月」是指24節氣中的「雨水」節氣所在的月份,這樣歲首正月初一必在「立春」前後。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夏朝是以建寅之月為正月,它之後的商、周、秦、西漢初都分別提前,直至漢武帝頒行《太初曆》,又恢復夏王朝曆法的原有月序,以後各王朝也基本沿用這一月序,故辛亥革命後中國傳統曆法為「夏曆」。

但到了*****,極左思潮氾濫,「橫掃四舊」,認為「夏曆」是夏王朝的印記,必須改名;因傳統曆法在農村使用較普遍,故通過報紙改名「農曆」,並影響港澳臺。

如今諸多「文革」問題都已撥亂反正,但對「農曆」是否恢復「夏曆」之稱,並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許多歷改專家認為還是恢復「夏曆」名稱好。理由是:

「農曆」之稱是「文革」產物,應予撥亂反正;中國傳統曆法是全民族的,不僅僅限於農村農民,「農曆」不足以概括該曆法的歷史意義;恢復「夏曆」名稱,既突出其悠久歷史,「夏」又是代表華夏,「華夏曆法」就與國際規範名稱接軌。

4樓:匿名使用者

《書經·堯典》記載:「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定四時成歲。」可見在唐虞時代,已測出一年為366日,定為12個月,設定閏月調整歷年。

我國自殷商時代就有干支紀日,東周時已使用十二地支紀時,西漢時已有干支紀月,東漢開始採用干支紀年,歷代史書都使用干支制度。

農曆以朔望定月,一個朔望月的實際長度在29.3日至29.7日左右變動,其平均值為29.

530588日。以平均值推算的稱「平朔」,以實際長度推算的稱「定朔」。在唐武德二年(619)之前,採用平朔,公元619年6月,開始採用定朔,到了貞觀十九年(645)又改用平朔,直到宋麟德二年(665)再採用定朔。

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正式規定一迴歸年由二十四節氣組成,以無中氣(二十四節氣中冬至、大寒、雨水等十二個節氣稱為中氣)之月為閏月。在這之前閏月安排在年終的最後一月。一迴歸年的實際日數為365.

24219879日。

一.古六歷

這是春秋戰國和秦朝制定的黃帝、顓頊、夏、殷、周、魯六種曆法,其特點是以365+1/4日(分母中有4,故又稱為四分曆)為一迴歸年,29+499/940日(29.530851日)為一朔望月,19年7閏。六歷的不同主要是「曆元」(年的起算點)、施行地區和所用的歲首。

使用時期主要為戰國時期,唯顓頊歷一直用到漢武帝改歷止(前104)。刊載文獻:《漢書·律曆志》、《開元佔經》。

黃帝、周、魯三歷建子,以仲冬之月(子月),即包含冬至的月份為歲首正月,稱為「周正」。

殷歷建醜,以季冬之月(丑月)為歲首正月,稱為「殷正」。

夏曆建寅,以孟春之月(寅月)為歲首正月,稱為「夏正」。

顓頊歷建亥,以孟冬之月(亥月)為歲首正月,稱為「秦正」。

古六歷的閏月均置於歲未,以立春為一年節氣的起算點。

春秋時期,晉用夏正,魯早年用殷正,前651年改用魯歷周正,新莽時期用殷正,唐武則天及肅宗用周正。自漢武帝以來的其它時期都採用夏正。

二.漢(太初曆、四分曆、乾象曆)

前104年由落下閎、鄧平等人創制的《太初曆》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歷法,亦是曆法史上第一次大改革。它第一次把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推算出135個月有23個交食的週期。而西方直到前45年才制定出儒略曆,一迴歸年為365.

25日,而且在前8年之前,誤設3年一閏,實際為365.33日為一年。前8年改為4年1閏,一迴歸年為365.

25日。直到2023年才改用格列歷,取365.2422日為一年。

1.太初曆

以365+385/1539日(365.25016244日)為一迴歸年,29+43/81日(29.530864日)為一朔望月(分母中有81,故又稱為八十一分歷),19年7閏,行用年前104-85。

曆元(年的起算點):太初元年(前104)前十一月初一日甲子日夜半,這時刻正好是合朔和冬至。刊載文獻:

《漢書·律曆志》。

2.四分曆

東漢元和二年(85)改用四分曆(為區別古六歷,又稱為「後漢四分曆」)。由李梵、編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人發明農曆要追溯到遙遠古代,帝王或部落首領經常求神問卜,**自己的壽數以及國運,就養著很多專門占卜的官吏,其實他們也是地球上最早的天文學家,這些人通過觀測星宿變化來占卜,每天夜觀天象,在這個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天體執行規律,比如月亮每三十天經歷一次由圓到缺,以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規律,遂發現用這些來記載時間(有專門史官要記載每天發生的事情,因此計日方法很需要)很不錯,於是就發明了農曆:根據地球與太陽的不同位置將一年分12個月,從正月到臘月,每個月又根據月亮的盈缺,就有了初一和十五,古代初一又叫朔,也就是指沒有月亮,十五是望,指滿月,「朔」,「望」中都有「月」……不得不說,中國的文化太博大精深,中國人太智慧了

農曆的由來是什麼?

6樓:15蟲蟲樂

農曆在陰曆(夏曆)基礎上融合了陽曆的成分,吸收了干支歷(陽曆)二十四節氣作為補充。

我國傳統曆法,又有陰曆、華歷、夏曆、漢歷、中歷等名稱。農曆並不是純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加入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參考太陽迴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

農曆是以陰曆(夏曆)為基礎,融合陽曆成分而成的一種曆法。所以我國的農曆從嚴格意義上說不應該叫陰曆,而是陰陽合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

7樓:無名

中國現行農曆沿用自明末《時憲曆》脫胎的清朝《西洋新法曆書》,是四百多年前的由湯若望主導的歐洲耶穌會教士和中國第一批天主教徒合力編撰的。

現代農曆的基礎是來自明朝末年的《時憲曆》,之前明代通行的歷法為《大統歷》,實際上是將元代郭守敬的《授時歷》改個名字沿用,此曆法到明末,已經與實際氣象、天文有誤差,尤其對日月食推算的誤差更明顯。

現行的農曆「二十四節氣」也來自於洋教士訂立的「定氣法」,與「千年文化傳統」的「二十四節氣」只分享同一個名字,確定方法和日期完全不同。在《時憲曆》的中國曆法中,「節氣」是將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稱為「中氣」。

再把相鄰「中氣」之間的日期等分,稱為「節氣」。平均每月有一個「中氣」與一個「節氣」,統稱為「二十四節氣」,這種確定方法被稱為「平氣法」,每「節氣」之間日期相同。而從西洋教士定《時憲曆》之後直至今日的「農曆」。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來定的,即在一個為360度圓周的「黃道」(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上,以春分點為0度起點,太陽在黃道上每執行15度為一個「節氣」,每「節氣」時間不均等,稱為「定氣法」。

所以現在的中國「農曆」與《時憲曆》之前中國曆法的「二十四節氣」只分享同一個名字,確定方法和日期完全不同。

明清易代後,官方將還沒來得及通行的《時憲曆》刪改至103卷,並由清朝順治皇帝將其更名為《西洋新法曆書》,於順治2年(2023年)頒行。康熙八年(2023年)後至清亡,中國的歷法一直大體沿用湯若望所訂新曆,延續至今,就是俗稱的「農曆」。

農曆的由來是什麼

農曆在陰曆 夏曆 基礎上融合了陽曆的成分,吸收了干支歷 陽曆 二十四節氣作為補充。我國傳統曆法,又有陰曆 華歷 夏曆 漢歷 中歷等名稱。農曆並不是純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加入干支歷 二十四節氣 成分,參考太陽迴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

殺年豬的來歷簡介農曆的來歷簡介

快到過年的時候,按照農村風俗人們會把自家養的豬殺了,然後邀請親戚朋友到家裡來吃飯,而菜的主要內容就是豬肉,如 炒豬肝 燒血旺 回鍋肉 紅燒肉等等。我們就把這種聚會叫做吃 刨豬湯 隨後會薰臘肉 灌香腸 燒豬蹄等等,為春節做準備。為了防止腐爛 人們會把它掛在通風的地方,直到吃完。風俗殺豬在東北農家算是一...

立夏的由來是什麼,立夏的由來和來歷是什麼立夏有哪些傳說故事

立夏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是在每年的5月5日 6日或者7日。到了立夏這個節氣就說明已經告別了春天,步入炎熱的夏天了 每年四月初bai一前後 公曆du5月5 6日之間 太陽到達黃經zhi45度時為農曆dao的立夏節氣,立夏在戰版國末年 權 公元前239年 就已經確立了,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