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是什麼

2021-03-27 05:22:49 字數 5296 閱讀 5016

1樓:落魄的水手

一、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根本原因――經濟內部結構的穩定與堅固:

中國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土地私有制,它不僅包括地主土地所有,也包括自耕農土地所有,但前者在封建經濟結構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與西歐不同,中國的土地早在戰國時,便可以自由買賣,尤其是到了清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以經濟手段為主的地權轉移變得更加頻繁。如嘉慶十九年(2023年)直隸三十幾個州縣連年荒歉,民間土地多賤價**,「本處富戶及外來商賈,多利其價賤,廣為收賣」。

這種土地自由買賣的發展,賦予封建土地所有制以極大的活力,再生能力強,並不斷強化著地主經濟,使封建社會得以長期延續。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生產結構是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的結合,男耕女織,吃的和穿的主要靠自己生產。這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使得商品經濟如同落在貧瘠土地上的一粒種子,難以茁壯成長。

鑑於封建地租剝削的保險性和可觀性,工商者們往往「以末致財,用本守之」,將資金大量用於購房買地,尤其是到清代。如清代時,「蘇徽大賈,招販魚鹽,多置田宅,以長子孫」,揚州大鹽商,既「腰纏萬貫」也「坐擁一縣之田」,「安然衣食租稅」。再者,當時參與流通的商品主要是農產品,手工業產品比重很小,且很大一部分是為滿足封建貴族地主的奢侈消費的,城市中商業的繁盛,也主要表現在奢侈行業與服務性行業的發展上。

這些無疑影響了商品生產的發展和商業自身的發展,阻礙了商業資本向產業資本的轉化。加之地主階級及其封建國家對農民殘酷的地租、賦稅剝削和壓迫,造成了農民的極端貧困與落後,使他們喪失積累財富和擴大生產的可能。

中國封建土地所有制生命力的頑強,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工商業者們的「以末致財,以本守之」和廣大農民的極端貧困,使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內部結構日益穩定與堅固,而這種穩定與堅固,又阻礙了中國工商業的發展,從根本上造成了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晚且發展緩慢,從而使中國的封建社會有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因此,中國封建社會經濟內部結構的穩定與堅固,是導致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根本原因。

二、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歷代封建統治者推行的重農抑商政策:

「重農抑商」是中國曆代封建王朝的一項基本國策。早在戰國時,李悝、商鞅等人就提出了重農抑商的經濟思想,到了西漢,統治者接受了這種思想,並付之實施。此後兩千多年,它便成為歷代封建王朝固定的國策。

漢文帝就曾說過「夫農,天下之本也」。雍正皇帝又說「凡士工商賈,皆賴食於農,故農為天下之本,而工商皆其末也。」。

歷代封建王朝都採取一系列重農抑商的措施,固民于田,以保證農業生產的發展與封建國家最基本的財政收入。秦國商鞅變法中獎勵耕織的規定、唐朝的「庸」納絹代役都是保護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措施。歷代封建統治者對工商業的限制,也有多種手段。

從戰國到明朝,官營手工業一直佔據主導地位,抑制了私營手工業的發展;再者,歷代封建統治者還推行工商重稅、經濟專賣政策,也抑制了工商業的發展。因此,歷代封建統治者推行的重農抑商政策,也是造成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三、歷代封建王朝對**主義**集權制的加強,也造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延續:

**主義**集權制是我國封建社會一項根本的政治制度。它創立於秦,鞏固於西漢,完備於隋唐,強化於宋明清三代。歷代封建統治者加強**主義**集權制的方法主要有調整統治機構,頒佈法律,實行科舉制,推行文化**等。

對統治機構的調整,可謂是絞盡腦汁:對**機構的調整如秦實行三公九卿制,隋唐起用三省六部制,明又廢丞相,清設軍機處;對地方機構的調整如秦廢分封、推行郡縣制,元朝實行行省制度。但無論如何變換花樣,這些做法的直接目的總是一致的:

分散****和地方**的權力,加強皇權;削弱地方勢力,加強**集權,從而達到鞏固封建統治之功效。從秦到清,封建法律從殘酷趨向寬鬆,但其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宗旨是不變的。歷代封建王朝對**主義**集權制的加強,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安定,從而導致了封建社會的長期延續。

四、歷代封建王朝對儒家思想的推崇,也造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延續:

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春秋時代的孔子,從春秋到秦朝,並未受到統治者的重視。西漢武帝時,經過董仲舒的發揮,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到了宋代,經過朱熹的完善,更成為維護封建**統治的護身符。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三綱」「五常」的道德規範,其直接目的是教忠教孝,而實質上是把中國弄成一個製造順民的大工廠,保證封建統治秩序的長治久安和天下太平。

因此,歷代封建統治著都十分推崇儒家思想,強迫百姓信奉,用信奉儒家思想的知識分子做大官。在儒家思想的統治下,從農民到地主,從庶民到官僚,從男人到女人,從幼者到長者,無不循規蹈矩,盡忠盡孝,各階級各階層的人大都成為封建統治者的順民。中國的儒家思想,由於統治者的大力推崇,始終未曾受到大的衝擊。

總之,造成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封建經濟結構的穩定與堅固,又有封建統治者推行的重農抑商政策、**主義**集權制和儒家思想。其中,中國封建社會經濟內部結構的穩定與堅固是導致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根本原因,而其餘三個因素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封建社會比作一顆大樹,封建經濟就是她賴以生存的土壤,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主義**集權制和儒家思想則是她生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肥料。

2樓:恏乄亖

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是因為小農經濟的長期存在,這主要是因為:

①小農經濟下形成了精耕細作的技術體系,無法解放生產力。

②小農經濟阻礙了封建社會經濟的發展。

③小農經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且佔據主導地位。

④小農經濟關係到封建政權的安危 。

拓展資料:小農經濟亦稱「個體農民經濟」。以家庭為單位、生產資料個體所有製為基礎,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勞動,滿足自身消費為主的小規模農業經濟。

其中,有的以自有土地經營,有的以租入土地經營,亦有兩者兼之。主要特點是: (1) 在小塊土地上使用落後的手工工具進行分散經營;(2) 生產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弱;(3) 經濟地位不穩定,在私有制佔統治地位的社會易於走向貧富兩極分化。

3樓:匿名使用者

政治:封建**根深蒂固

經濟:1重農抑商2小農經濟佔主導

外交:閉關鎖國,盲目自大

文化:八股取士,文化**

地理環境:大河文明,地大物博,閉塞

4樓:手機使用者

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古代的經濟政策及人們傳統保守的思想,三座大山的壓迫。

5樓:南

一、經濟內部結構的穩定與堅固:

中國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土地私有制,它不僅包括地主土地所有,也包括自耕農土地所有,但前者在封建經濟結構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與西歐不同,中國的土地早在戰國時,便可以自由買賣,尤其是到了清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以經濟手段為主的地權轉移變得更加頻繁。如嘉慶十九年(2023年)直隸三十幾個州縣連年荒歉,民間土地多賤價**,「本處富戶及外來商賈,多利其價賤,廣為收賣」。

這種土地自由買賣的發展,賦予封建土地所有制以極大的活力,再生能力強,並不斷強化著地主經濟,使封建社會得以長期延續。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生產結構是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的結合,男耕女織,吃的和穿的主要靠自己生產。這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使得商品經濟如同落在貧瘠土地上的一粒種子,難以茁壯成長。

鑑於封建地租剝削的保險性和可觀性,工商者們往往「以末致財,用本守之」,將資金大量用於購房買地,尤其是到清代。如清代時,「蘇徽大賈,招販魚鹽,多置田宅,以長子孫」,揚州大鹽商,既「腰纏萬貫」也「坐擁一縣之田」,「安然衣食租稅」。再者,當時參與流通的商品主要是農產品,手工業產品比重很小,且很大一部分是為滿足封建貴族地主的奢侈消費的,城市中商業的繁盛,也主要表現在奢侈行業與服務性行業的發展上。

這些無疑影響了商品生產的發展和商業自身的發展,阻礙了商業資本向產業資本的轉化。加之地主階級及其封建國家對農民殘酷的地租、賦稅剝削和壓迫,造成了農民的極端貧困與落後,使他們喪失積累財富和擴大生產的可能。

中國封建土地所有制生命力的頑強,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工商業者們的「以末致財,以本守之」和廣大農民的極端貧困,使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內部結構日益穩定與堅固,而這種穩定與堅固,又阻礙了中國工商業的發展,從根本上造成了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晚且發展緩慢,從而使中國的封建社會有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因此,中國封建社會經濟內部結構的穩定與堅固,是導致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根本原因。

二、歷代封建統治者推行的重農抑商政策:

「重農抑商」是中國曆代封建王朝的一項基本國策。早在戰國時,李悝、商鞅等人就提出了重農抑商的經濟思想,到了西漢,統治者接受了這種思想,並付之實施。此後兩千多年,它便成為歷代封建王朝固定的國策。

漢文帝就曾說過「夫農,天下之本也」。雍正皇帝又說「凡士工商賈,皆賴食於農,故農為天下之本,而工商皆其末也。」。

歷代封建王朝都採取一系列重農抑商的措施,固民于田,以保證農業生產的發展與封建國家最基本的財政收入。秦國商鞅變法中獎勵耕織的規定、唐朝的「庸」納絹代役都是保護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措施。歷代封建統治者對工商業的限制,也有多種手段。

從戰國到明朝,官營手工業一直佔據主導地位,抑制了私營手工業的發展;再者,歷代封建統治者還推行工商重稅、經濟專賣政策,也抑制了工商業的發展。因此,歷代封建統治者推行的重農抑商政策,也是造成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三、歷代封建王朝對**主義**集權制的加強,也造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延續:

**主義**集權制是我國封建社會一項根本的政治制度。它創立於秦,鞏固於西漢,完備於隋唐,強化於宋明清三代。歷代封建統治者加強**主義**集權制的方法主要有調整統治機構,頒佈法律,實行科舉制,推行文化**等。

對統治機構的調整,可謂是絞盡腦汁:對**機構的調整如秦實行三公九卿制,隋唐起用三省六部制,明又廢丞相,清設軍機處;對地方機構的調整如秦廢分封、推行郡縣制,元朝實行行省制度。但無論如何變換花樣,這些做法的直接目的總是一致的:

分散****和地方**的權力,加強皇權;削弱地方勢力,加強**集權,從而達到鞏固封建統治之功效。從秦到清,封建法律從殘酷趨向寬鬆,但其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宗旨是不變的。歷代封建王朝對**主義**集權制的加強,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安定,從而導致了封建社會的長期延續。

四、歷代封建王朝對儒家思想的推崇,也造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延續:

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春秋時代的孔子,從春秋到秦朝,並未受到統治者的重視。西漢武帝時,經過董仲舒的發揮,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到了宋代,經過朱熹的完善,更成為維護封建**統治的護身符。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三綱」「五常」的道德規範,其直接目的是教忠教孝,而實質上是把中國弄成一個製造順民的大工廠,保證封建統治秩序的長治久安和天下太平。

因此,歷代封建統治著都十分推崇儒家思想,強迫百姓信奉,用信奉儒家思想的知識分子做大官。在儒家思想的統治下,從農民到地主,從庶民到官僚,從男人到女人,從幼者到長者,無不循規蹈矩,盡忠盡孝,各階級各階層的人大都成為封建統治者的順民。中國的儒家思想,由於統治者的大力推崇,始終未曾受到大的衝擊。

總之,造成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封建經濟結構的穩定與堅固,又有封建統治者推行的重農抑商政策、**主義**集權制和儒家思想。其中,中國封建社會經濟內部結構的穩定與堅固是導致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根本原因,而其餘三個因素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封建社會比作一顆大樹,封建經濟就是她賴以生存的土壤,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主義**集權制和儒家思想則是她生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肥料。

中國封建社會的盛世局面是什麼,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局面是什麼

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漢文帝 漢景帝統治時期。漢初,社會經濟衰弱,朝廷推崇黃老治術,採取 輕徭薄賦 與民休息 的政策。文帝二年 1 和十二年 2 分別兩次 除田租稅之半 3 文帝十三年,還全免田租。同時,對周邊敵對國家也不輕易出兵,維持和平,以免耗損國力。這就是輕徭薄賦的政策。4 文帝生活十分節儉,宮室內...

中國封建社會和歐洲國家封建社會的不同

中國的所謂封建社會,其實是君主 社會。歐洲的封建社會才是真的封建社會。所謂封建,就是封土建疆的意思。按這個標準,商朝和周朝才是封建。到了秦朝就是君主 了。因為馬克思把人類社會發展硬給劃分成幾個階段。他是按照歐洲的模式來劃分的,歐洲古代一直都是分封制,也就是標準的封建制。但中國從秦朝開始就已經不封建了...

歐洲 中國封建社會的起止時間,歐洲封建社會是指什麼時候?

歐洲封建社會是從475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到1500年左右的歐洲歷史,中國封建社會是從公元前475到1912年清帝退位。其中從十世紀開始到十四世紀為止約四百年被看作是歐洲嚴格意義上的封建社會。它是古代希臘羅馬文明與近代資本主義社會之間的一段過渡式的歷史,習慣上稱之為西歐封建社會。中國的封建社會起源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