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有哪些,傳統文化節日有哪些

2021-03-26 13:13:17 字數 6054 閱讀 6041

1樓:困難解決局

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

2樓:知道生活家

1、臘八節(農曆臘月初八) 2、除夕(臘月的最後一天) 3、春節(農曆一月一日) 4、元宵節(農曆一月十五日) 5、清明節(春分後十五日) 6、端午節(農曆五月五日) 8、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日)

3樓:新華社作文主編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清明節(陽曆4月5日前後)、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中元節(農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九)、冬至節(陽曆12月21~23日)、臘八節(農曆十二月初八)、除夕(年尾最後一天) 等。在一些少數民族,還保留著自己民族特有的節日,例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曆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

主要傳統節日簡介:

1、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

2、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因此又稱「上元節」,即農曆正月十五日。在古書中,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

而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元宵有張燈、看燈、吃湯圓的風俗習慣。

3、清明節: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掃墓祭祖的日子,清明節源於上古春祭活動。清明節氣在時間和氣象物候特點上為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該節氣被看作清明節的源流之一。

4、端午節:最古老的傳統節日,源自天象崇拜,由古越人於午月午日(干支歷)舉行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節並非為紀念屈原而設立的節日,但是端午節之後的一些習俗受到屈原的影響。

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有吃粽子、鑄陽燧、掛艾葉菖蒲榕枝、賽龍舟等。

5、七夕節:最早由來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古人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面來說,稱作「分野」。後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鵲橋相會。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所謂乞巧,即在月光對著織女星用綵線穿針,如能穿過七枚大小不同的針眼,就算很「巧」了。中國現在越來越多的情侶把那天視為中國情人節。

6、中元節:中元節源於早期的「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七月半」的產生可以追溯到遠古的農事豐收時祭,以及與之相關的祖靈崇拜。而「七月半」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之後道教的說法。

正確來講,七月十四祭祖、中元節與盂蘭盆節,是分屬於民間俗信、道教與佛教的說法,三者呈並列關係,而非一個節日的三個不同名稱。自道教興起後,「三元說」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後期正式被固定為節名,並將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

4樓:匿名使用者

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

傳統文化節日有哪些

5樓:困難解決局

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

6樓:時間歲月

我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目前主要有八個,下面按照日期次序:

1. 除夕——農曆十二月三十。

2.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

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

3.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4. 清明節——農曆三月初三。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5.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這一天的活動現在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

6.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

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7.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賞月的風俗**於祭月。

8.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

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絡的有賞菊賦詩、插茱萸、吃重陽糕等風俗。

7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目前主要有八個:

1. 除夕——農曆十二月三十(公曆2月13日)。

2.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公曆2月14日)。

3.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公曆2月28日)。

4. 清明節——農曆二月廿一(公曆4月5日)。

5.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公曆6月16日)。

6.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公曆8月16日)。

7.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公曆9月22日)。

8.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公曆10月16日)。

說明:公曆日期都是按照2023年的。因為我國傳統文化節日在習慣上按照農曆計算,所以公曆日期每年會有一些差異。

8樓:匿名使用者

1、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2、元旦。公曆1月1日,是當今世界公認的元旦節。我國曆代的元旦,日期並不一致。

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2023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會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

3、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即陰曆正月十五日。

4、寒食節。舊俗中的一個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一說清明前兩天。是為紀念介子推而出現的節日。

5、清明節。農曆四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我國漢族及一些少數民族人民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

但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6、端午節。陰曆五月初五日。是我國的一個古老節日。我國古代最早的愛國詩人屈原。每年五月五,人們都會以吃粽子或賽龍舟等活動紀念屈原。

7、七夕情人節。陰曆七月七日的晚上稱「七夕」,也叫「乞巧」。農諺上說「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鐮割好稻。」這又是磨鐮刀準備收割早稻的時候。

8、中秋節。陰曆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中秋吃月餅的風俗不僅與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有關,據說還與元末農民起義有關係,所以可以廣為流傳。

9、重陽節。陰曆九月初九。我國古代以九為陽,九月九日正是陰月陽日,故名「重陽」。重陽節為團圓的節日。

10、臘八節。古代十二月祭祀「眾神」叫臘,因此農曆十二月叫臘月。臘月初八這一天,舊俗要喝臘八粥。

傳說釋迦牟尼在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這一天煮粥供佛,以後民間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11、小年。臘月二十三,又叫「灶王爺**」。每年的臘月二十三進行掃房,清理家用品,準備過年。

12、立春。在有些地區將立春作為一個節日,每年立春吃蘿蔔。

13、立冬。在有些地區將立冬作為一個節日,每年立冬吃餃子。

關於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活動?

9樓:瘋狂糖果屋

1. 春節

祭祀來祖先、給幼兒壓歲錢、自燃放煙花爆竹、換桃符、貼春聯,向吉利方位出行迎喜神、接財神,拜廟,拜年賀正、耍社火等。

2. 清明節

清明節的節日儀式活動主要集中在悼亡儀式與踏青活動中,如上墓祭掃、祠堂祭祀、遊春戴柳等。

3. 端午節

龍舟競渡、憑弔屈原的儀式,既有助於社群的團結,也有利於國民在禮敬先賢的儀式過程中愛國情感的培養。

4. 七夕節

乞巧的儀式,有占卜與比試才藝兩種功用,人們在這樣的儀式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

5. 中秋節

家人團聚、祭月拜月等都具有明顯的儀式結構與活動特色。

10樓:匿名使用者

有除夕(臘月最後一天

)、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寒食節(內清明節前一天)、容清明節(陽曆:4月5日前後)、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端午節(農曆:

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

九月九)、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臘八節(農曆:臘月初八)、小年(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 等。

11樓:0風之化身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除夕(臘月最後一天)、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寒食節(清明節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5656631前一天)、清明節(陽曆:4月5日前後)、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端午節(農曆:

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

九月九)、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臘八節(農曆:臘月初八)、小年(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 等。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國古代的這些節日,大多數與原始信仰、天象物候、曆法、數學以及後來劃分出的節氣有關。

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乃中華民族特有的特色節日。

1、春節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

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節。

2、元宵節

元宵節是中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因此又稱「上元節」,即農曆正月十五日。在古書中,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

而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3、龍抬頭

二月二龍抬頭(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漢族民間傳統節日。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人們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

4、社日節

(南方為「社日」,北方為「龍抬頭」節)社日分為春社和秋社,春社按立春後第五個戊日推算,一般在二月初二前後,秋社按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約新谷登場的八月。

5、清明節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最適合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6、七夕節

陰曆七月七日的晚上稱「七夕」。中國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鵲橋相會。七夕節本名乞巧節,所謂乞巧,即在月光對著織女星用綵線穿針,如能穿過七枚大小不同的針眼,就算很「巧」了。

農諺上說「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鐮割好稻。」這又是磨鐮刀準備收割早稻的時候。

7、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到了晚上,月圓桂香,舊俗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徵,要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是賞月的佳節。中秋節還要吃月餅。

據傳說,元朝末年,廣大人民為了推翻殘暴的元朝統治,把發起暴動的日期寫在紙條上,放在月餅餡子裡,以便互相祕密傳遞,號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義。終於在這一天爆發了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推翻了腐朽透頂的元朝統治。此後,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就更加廣泛地流傳開來。

8、除夕

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叫除夕。「除」,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夕」字的本義原是「日暮」,引申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舊歲到此而除,明日另換新歲」的意思,即「除舊佈新」。

蒐集傳統文化節日的,蒐集傳統文化資料節日的

作為歷史bai悠久的文明古國,豐富的du民族傳統節日zhi是中國文化不 dao可缺少的一個重專要組成部分。每一屬個節日都有它的歷史淵源 美妙傳說 獨特情趣和深廣的群眾基礎。它們反映了民族的傳統習慣 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寄託著整個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來一代代歲月長途中歡樂的盛會。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有春...

日本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節日有哪些

日本的法定節日 在法定的國民節日裡,學校 機關 企業都放假。元旦 1月1日。按照日本的風俗,除夕前要大掃除,並在門口掛草繩,插上桔子 稱 注連繩 門前擺鬆 竹 梅 稱 門鬆 現已改用畫片代替 取意吉利。除夕晚上全家團聚吃過年面,半夜聽 除夕鐘聲 守歲。元旦早上吃年糕湯 稱 雜煮 節 每年1月第2個星...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節日,急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 元宵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這個各地區還有所不同,介紹一些全國通行的大的傳統節日吧 1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 過年 春節是漢族最重...